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 地图 > 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2-12-19 来源:互联网

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精选。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部自己最喜欢的电影,观赏作品的同时总会因一些经典情节而受益匪浅,将观看作品之后的看法与感悟写成一篇观后感吧,观后感就是把我们观看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写下来的文章。写作品观后感有什么关键的要点呢?读后感大全特别编辑了“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1

一张唱片留存“高光”时刻

闭幕式上巨大留声机现身鸟巢,留存北京冬残奥会最美的记忆!

“手语”舞蹈感召爱

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沈晨介绍,以《爱的感召》为题的表演环节,由超过60%的残疾人作为表演的主体,以“手语”的形式配合优雅的手臂舞蹈,心手相连,残健共融的人们用“爱”为世界绘就了一抹斑斓的色彩。

央视新闻,闭幕式,《you raise me up》的歌声在鸟巢响起,悠远动听的美声传递出美好与温暖。

“一朵雪花”故事的终章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依旧延续“一朵雪花”的故事。据沈晨介绍,冬残奥闭幕式更会让雪花的光亮投射到人们的心中。“一朵雪花”贯穿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四个仪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盲人演员用小提琴声熄灭主火炬

在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上,雪花火炬台缓缓降下。在盲人演员小提琴演奏的主题曲《雪花》伴奏下,主火炬缓缓熄灭。时光流淌,记忆永存,微火不微,永恒绵长!

沈晨表示,冬残奥会闭幕式的熄火环节是四个仪式的结束,也是双奥之城“结束”,但这个“结束”是省略号,这份精神和人文价值将继续传承。

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2

如果冬残奥会开幕式主要展现的是残健融合的理念,表现出全世界对于残疾群体的尊重,那么冬残奥会闭幕式则倾向于展现温情的记忆。闭幕式的视觉意象在开幕式“同心圆”的形象基础上,加入了一个“唱针”舞美装置,从而重新塑造了“留声机”的视觉形象。视频总监王之纲认为,“相对于现在很多新的存储媒介来讲,唱片具有纹理的质感与情感的温度,它更容易勾联起观众对这段珍贵时光记忆、怀念的共情感。”

在冬残奥会的闭幕式舞台及表演空间的构建上,视效团队采用了圆形唱片的概念,作为冬残奥会这段时间记忆的存储载体贯穿始终。一方面,唱片机是一个重要的舞台演出空间支点,所有的闭幕式演出、仪式都会在圆形的唱片空间中完成,例如,入场仪式中唱片所形成的地球影像将各国残疾人运动员旗手纳入其中,表达人类“共享地球、团结一心”的期望;另一方面,唱片机也是一个寄托追忆的空间载体,记录了冬残奥会上运动员们的高光时刻,以爱的感召呼唤一个残健融合的美好未来。在最后的熄火环节中,唱片机不断“凝固”本届冬残奥会的难忘回忆影像,展现出残疾人运动员拼搏向上、顽强奋斗的精彩瞬间。

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3

从3月4日一早开始,北京就大风呼啸,还伴着沙尘。眼看2022年冬残奥会晚上就要开幕了,大风沙尘天气会影响开幕式活动吗?冬残奥会开幕式的气象预报工作,再次通过精准无误的预报,给大家吃了一刻定心丸。

当天早上6时开始,气象部门已经开始逐小时更新预报信息,保障频次跟冬奥会一样,力求确保冬残奥会开幕式气象预报准确无误。

由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翟亮牵头组建的针对开幕式期间的气象条件研究团队,早在一周前就对此次大风和沙尘天气做了预报和服务提示。

在开幕式举行的头3天,北京市气象台、中央气象台、国家卫星中心、周边省区市气象台、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的首席专家等,每天都开展多次不同形式的天气会商,做到多轮次、多样化跟踪滚动预报会商。

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2

前不久落幕的北京冬奥会,其开、闭幕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科技的加持下,两场盛典将中国的浪漫与文化底蕴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此前的采访中,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沈晨表示,将延续“简约、安全、精彩”的理念,让残疾人和健全人携手参与,把文艺演出融入仪式流程中,呈现一场温暖、感人、精美的开幕式。

沈晨还“剧透”称,倒计时环节值得期待,同时会徽展示环节将出乎所有人意料,会用一个不同且感人的方式呈现。

“通过残奥运动,构建包容性世界”,这是残疾人运动的愿景,也将推动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北京冬残奥会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从冬残奥村一个又一个的暖心细节中便可见一斑。

而通过举办冬残奥会,对政府决策和公众观念产生积极影响,使残疾人更充分参与社会生活,推动保障残疾人在体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平等权益,共享积极社会发展成果,也是北京冬残奥会的一大意义所在。

在开幕式以及后续比赛的场上与场下,这些人文关怀将如何更深入、更生动地呈现,也将是北京冬残奥会的一大看点。

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中国轮椅冰壶队6:5战胜挪威,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历史首枚金牌。北京冬残奥会,曾创造荣耀的他们能否卫冕成功,将是一大看点。

在位于北京顺义的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冰壶馆中,“平昌夺冠已成历史,从零开始奔向北京”这句高悬的标语格外醒目。此前的采访中,中国轮椅冰壶队队员表示,要把压力变成动力,打好自己的比赛。

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决赛,中国队通过加时赛6-5击败挪威,夺得中国代表团历史上第一枚冬残奥金牌。

近年来,中国残疾人冬季运动发展迅速,全国冬残奥运动员由原来不足50人发展到近千人,技术官员从无到有,发展到100多人。

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由217人组成,其中运动员96人,是中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

虽然其中有85名运动员为首次参加冬残奥会,占比88.5%,但多个项目展现出不错态势。例如2017年从零起步的中国残奥冰球队,仅用不到4年的时间,就达到世界A组水平,同时获得北京冬残奥会参赛资格。

平均年龄只有21.8岁的中国残奥单板滑雪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中最年轻的队伍。领队张国生表示,这一年多下来训练效果很不错。“我们有信心在本届冬残奥会中展现出残疾人自尊、自强、自信的精神风貌。”

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3

来了来了,距离上一次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惊艳一众网友之后没多久,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又双叒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式浪漫”!特别是主火炬点燃的那一刻!几乎所有朋友都被整破防了!

一阵阵掌声和一声声“加油”,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绽放”。2022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一开场,洁白的冰面渐渐幻化成闪烁的星海。浮现过往12届冬残奥会的光辉历史。最终,画面定格在“2022中国北京”。

冬残奥会六大项的残奥运动从现场雪道的最高点疾驰而下。这一次的倒计时也别出心裁。所有人都盯着冰壶,屏息凝神。上一秒,两位运动员坐在轮椅上推出发光的冰壶,当它最终进入营垒的一刻,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正式开始。

以往的倒计时,往往越到最后节奏越快,这一次相反,最后几秒钟,大家都等着冰壶安静地进入营垒。开幕式这样的“大场面”,当然少不了“新晋顶流”——雪容融。

随着雪容融前进的脚步,一条冰雪赛道在脚下延展。赛道展开,“欢迎”的字样越发醒目!运动员们也陆续进场。中国冬残奥代表团入场,现场出现巨幅五星红旗,鸟巢再次响起歌唱祖国,全场沸腾!开幕式中,还藏着无声的震撼!手语“唱”国歌,邰丽华带着手语舞者(其实都是听障人士),把国歌通过手语演唱出来。这次的冬残奥会开幕式精彩啊!

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4

当张梦秋越过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岩石赛道最后一个弯道,跃入人们视野并全速冲向终点时,守候在终点区域的中国队教练组、技术官员和志愿者人群,已经进入狂欢模式。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后第二个比赛日,中国高山滑雪迎来了突破历史的激情时刻:1分13秒54!在残奥高山滑雪项目中,终于第一次有中国运动员出现在最高领奖台上!

“我很喜欢‘金容融’,我喜欢金色!”张梦秋说,“我现在感觉特别开心、激动。”

张梦秋出生于2002年,14岁时,她被河北省残联选中,成为一名高山滑雪运动员。“刚到队里的时候,什么都不懂,教练告诉我说,想要把雪滑好,就必须练好体能。一次完成体能训练后,我的双腿已经疼到走不了路了。那时我想到过放弃,在家哪受过这样的苦呢?”

后来,看到队友每天都在努力训练,张梦秋打消了这个念头。“一定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人生能有几回搏,现在不搏何时搏——这句话是我前进的动力。”张梦秋说。

第一次穿上滑雪板站在雪道上的时候,她在一个小缓坡上就摔了好几跤,后来慢慢掌握了一些技巧,就越滑越好了。第一次参加河北省残运会时,小梦秋没能登上领奖台。看到站在领奖台上的队友,她暗下决心:下次一定要站上领奖台。终于,她在自己参加的首次残疾人全国高山滑雪锦标赛上,拿下一银一铜,并且顺利进入了国家队。

“当时我告诉自己,下一次比赛,我的目标不是第二、第三,而是夺得冠军。最终,我在全国残运会和省运会中都拿到了金牌。”张梦秋说。

赢得全国冠军后,张梦秋开始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先是去了新西兰看到国外的雪道和国内的不同之处,虽然对手不多,但也积累了一些比赛经验。后来去了欧洲的一些国家,参加了欧洲杯和世界杯比赛。对国外的运动员有了一些了解,感觉自己和国外运动员的差距特别大,我还得继续努力。”

为了尽快缩小差距,张梦秋和她的伙伴们加倍努力。在他们身后,许多人以各种方式给予全力的支持。中国残疾人高山滑雪队领队王响平表示,这批运动员之所以能迅速提升竞技水平,离不开国家队从选材到日常队伍管理的体制机制保障,离不开诸多高水平雪场的场地设施保障,更离不开我们运动员无所畏惧、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2020年,张梦秋在瑞士为中国队拿下残疾人高山滑雪首枚世界杯金牌。随后她又在当年的世界杯分站赛中赢得三枚奖牌。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前,她被国际残奥委会官网认为是“承载‘东道主’夺冠希望”的选手。

3月5日,被寄予厚望的她,在女子站姿速降项目中以0.1秒之差屈居亚军。“我挺开心的,滑降不是我的强项,今天的成绩会对后边的比赛(在信心方面)有一些帮助。”张梦秋在收获银牌后说。夺得金牌之后,当记者问到她想通过这个冠军给人们传递怎样的价值观时,她先是说,“我脑瓜子笨,不会说”,然后思考了一会儿,缓缓地说:“想让更多人知道,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

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5

以一路领先的姿态到达终点,中国选手郑鹏夺得北京冬残奥会越野滑雪男子长距离(坐姿)项目金牌,也为中国队取得了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最好成绩。

夺冠后的郑鹏在受访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因为他实现了四年前的梦想。在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越野滑雪男子坐姿15公里比赛中,郑鹏获得第四名,创下了当时中国队冬残奥会个人项目的最好成绩。

虽然已经成绩不俗,但四年前距离领奖台仅一步之遥的郑鹏仍不免遗憾。“前几圈如果控制再好一点,可能成绩会更好。”彼时的他这样总结自己的表现,同时立下了更高的目标。“回去继续加把劲,努力争取登上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领奖台。”

他做到了。“今天把这几年的训练水平都给发挥出来了,感觉滑的节奏都比较顺,中途可能有点小失误,还是及时地调整回来了。”

与四年前不同,郑鹏认为自己能够在长距离比赛中夺冠的关键就在于对节奏的掌控。“毕竟是18公里,就怕前面的节奏太着急了,会影响后面的体能分配,今天还是节奏把握得比较好。”他说。收获金牌的郑鹏面对记者提问总是能够冷静分析比赛的得失,而他成长为专业滑雪运动员的道路其实布满荆棘。今年29岁的郑鹏出生在福建莆田。2011年,在一家汽修厂当学徒的他被升降机砸伤双腿造成残疾。

2013年,郑鹏在家乡残联的推荐下报考北京一所残疾人体校并被录取,从此与滑雪运动结缘。进入国家队后,在上强度的训练中,郑鹏也会滑倒摔伤,但他仍咬牙坚持,日复一日地朝着自己的梦想进发。

时隔四年终于圆梦,站上最高领奖台的郑鹏却没有过多提及自己的艰苦付出,而是将更多感谢给予了自己的教练和队友。“四年来我们按照教练的系统训练计划提高体能,在匀速训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能分配方式。”他说。

与教练提供的训练指导相比,郑鹏认为队友给予他的更多是心理上的支撑。“今天我们有三位队员参赛。如果自己真的发挥不好,还有队友在后面接棒,让我感觉轻松不少。”郑鹏笑言。

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6

3月5日,北京冬残奥会迎来首个比赛日。斯洛伐克选手亨列塔·法尔卡索娃第一个出场,从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岩石赛道飞驰而过,犹如一道闪电。她与领滑员马丁·莫蒂卡配合默契,两人之间始终保持着合适的距离。与其他领滑员不同,莫蒂卡在领滑过程中甚至没有减速。最终,法尔卡索娃以1分19秒50的成绩夺得女子滑降(视障)比赛冠军,这是本届冬残奥会产生的首枚金牌,也是法尔卡索娃赢得的第10枚冬残奥会金牌。

“我很满意,也非常开心,今天自己的表现近乎完美,场地和天气因素也都有助于我发挥。”法尔卡索娃说。法尔卡索娃出生于1986年,17岁时,法尔卡索娃所在的高中举办了一个滑雪训练营,从那时起,她就迷上了这项运动。“因为我的家乡不在山区,所以我在那之前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一个滑雪运动员。在我第一次走到雪道上的`时候,我就对这项运动着了迷。”她说。

2009年,法尔卡索娃在韩国平昌举行的残疾人高山滑雪世锦赛上夺得女子视障滑降和超级大回转两个项目的金牌,开启了她在世界大赛上的奖牌收割模式。2010年温哥华冬残奥会上,她更是取得三金一银,开始了在这个项目中的传奇之路。

翻看法尔卡索娃的履历,除了视障之外,伤病一栏还写了长长的好几段话:2013在西班牙参加世锦赛时,她摔断了自己的手腕和三根肋骨;2017年,她曾受到背部伤势的困扰;2019-2020赛季,她在世锦赛滑降项目中摔伤了自己的右膝;此外,她还曾遭遇面部多处骨折……

“是的,最近几年我经历了三次手术,现在手术的伤口还很疼,能回到赛场,非常艰难,但是我要感谢我的新领滑员以及团队,他们给我鼓励,让我能继续我的滑雪生涯,享受这项比赛。”法尔卡索娃说。

在滑降项目夺金后,法尔卡索娃还将继续参加女子视障超级大回转、大回转、回转和全能四项比赛。在平昌冬残奥会上,她一共赢得四金一银。

“永远不要怜悯自己!”这是法尔卡索娃的座右铭,她以美国高山滑雪选手希弗林为偶像,但她在北京这条奥运赛道上所取得的成就,已令她的偶像望尘莫及。

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7

在最后的冲刺赛段,日本运动员川除大辉大口呼吸着加快了滑行节奏,最终以52分52秒8的成绩冲过终点,获得了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残奥越野滑雪男子长距离传统技术-站姿冠军。

川除大辉冲线后,在终点等成绩的中国选手蔡佳云跑上前去,边表达祝贺边俯身帮他解开固定器,脱下雪板。

所有运动员完赛后,蔡佳云最终仅次于川除大辉,名列第二。

在混采区,蔡佳云格外兴奋,“特别高兴!我有点不敢相信这是我的成绩。平常都没滑过队友邱明洋,今天运气好,赢了他,拿到了这枚银牌。”

虽然蔡佳云在赛后显得非常轻松,但实际上这名小伙子在赛前紧张得失眠,辗转反侧到今天凌晨三点才睡。“昨天晚上压力特别大,脑瓜里一直在想今天比赛的选手会不会特别厉害。后来就找了心理辅导老师,接受了辅导,慢慢才睡着。”蔡佳云告诉记者。

记者们在混合采访区也问到了蔡佳云为川除大辉解开固定器的事。蔡佳云认为运动员们互相帮助再正常不过。

“之前和川除大辉比过一次赛,虽然没说过话,但我不会因为不认识他就不帮助他。我们是练体育的,不分国籍,都有一样的目标,应该互相帮助。”说到这里,他显得有些激动,“我们为了人类而战,不是为了自己而战的,我们要突破人类的极限!作为残疾人运动员,更该互相帮助。”

蔡佳云今天的出发顺序比较靠前,所以要在终点区等候较长的时间。而他在终点区也不只帮助了川除大辉。“因为在这儿等成绩嘛,他们来了我就寻思帮助一下。”蔡佳云说,“我过终点后就很累,当时就希望有人能帮我脱板,那时候就很难受。看到其他运动员进来了,我知道他们当时的感受,大家行动也都不方便,所以就想帮助他们一下。”

谈到后面的比赛,蔡佳云信心很足:“还要比3月9日自由技术短距离和3月12日的自由技术中距离。希望能进前三吧!”

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8

2月刚刚过去的北京冬奥会,每一天都在给观众制造惊喜与感动,自豪与骄傲。我们由衷地为参赛的运动员们激动,热搜上也挂满欢欢喜喜的报道,热热闹闹的运动盛况。只是,和铺天盖地的冬奥会相比,冬残奥会的关注度显得有些冷清。

和大家熟知冬奥会的很多明星运动员相比,对残奥会的天才运动员,以及他们的每次进步与突破,却知之甚少。中国残奥会运动员们,值得大家更多的关注。相信他们每个人背后的故事,都能不断地激励着大家。

与激烈争夺金牌榜的奥运会不同,中国在残奥会奖牌榜上,一直是一骑绝尘,傲视群雄的存在。自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一直是残奥会金银铜全包的「榜霸」。尤其在2016里约残奥会,更是以总奖牌数239枚的成绩,打破24项世界纪录。

然而,冬季残奥会中的很多冬季项目,在中国起步较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越难,中国人拼搏劲就越强。3月4日即将开幕的北京冬残奥会,相信运动员们能用自己拼搏不熄的精神,和生命中最精绝的力量,给大家留下最珍贵的启示。

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9

北京冬残奥会将于3月4日至13日举行,96名中国选手将亮相。这是我国参加冬残会以来,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届。本届北京冬残奥会共设计了9路火种。除曼德维尔外,3月2日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举行了火种采集仪式。

其中火种灯创意依然来源于出土自河北的“中华第一灯”—— 西汉长信宫灯。今晚在鸟巢举行开幕式也值得期待...

张艺谋导演:冬残奥会开幕式五彩斑斓,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参演人员中30%为残疾人。突出将残健融合的理念,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80分钟的开幕式上,会有10多个场上环节将展现残疾人的故事。

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10

前不久,张艺谋打造的冬奥会开幕式、闭幕式用中国式的文化,震撼了全球观众,因此大家也对冬残奥开闭幕式非常期待。

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将正式开幕,据央视新闻 消息,冬残奥开闭幕式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今晚将进行演出前的最后一次彩排。

据介绍,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在80分钟左右的时长内,秉持残健融合的理念,通过十多个场上环节,在温暖、感动的氛围中,展现残疾人对“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表示:已经跟冬奥开幕闭幕不一样,冬奥还是冰雪蓝,而我们是这样的一种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出热烈的情感、打动人心的情感来,而这个特点恰巧是冬残奥会最能达到的。

张艺谋强调:“我们加班加点把这场开幕式充满感情的这个点突出,也许我们就成功了。”

据悉,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

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突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

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4

在最后的冲刺赛段,日本运动员川除大辉大口呼吸着加快了滑行节奏,最终以52分52秒8的成绩冲过终点,获得了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残奥越野滑雪男子长距离传统技术—站姿冠军。

川除大辉冲线后,在终点等成绩的中国选手蔡佳云跑上前去,边表达祝贺边俯身帮他解开固定器,脱下雪板。

所有运动员完赛后,蔡佳云最终仅次于川除大辉,名列第二。

在混采区,蔡佳云格外兴奋,“特别高兴!我有点不敢相信这是我的成绩。平常都没滑过队友邱明洋,今天运气好,赢了他,拿到了这枚银牌。”

虽然蔡佳云在赛后显得非常轻松,但实际上这名小伙子在赛前紧张得失眠,辗转反侧到今天凌晨三点才睡。“昨天晚上压力特别大,脑瓜里一直在想今天比赛的选手会不会特别厉害。后来就找了心理辅导老师,接受了辅导,慢慢才睡着。”蔡佳云告诉记者。

记者们在混合采访区也问到了蔡佳云为川除大辉解开固定器的事。蔡佳云认为运动员们互相帮助再正常不过。

“之前和川除大辉比过一次赛,虽然没说过话,但我不会因为不认识他就不帮助他。我们是练体育的,不分国籍,都有一样的目标,应该互相帮助。”说到这里,他显得有些激动,“我们为了人类而战,不是为了自己而战的,我们要突破人类的极限!作为残疾人运动员,更该互相帮助。”

蔡佳云今天的出发顺序比较靠前,所以要在终点区等候较长的时间。而他在终点区也不只帮助了川除大辉。“因为在这儿等成绩嘛,他们来了我就寻思帮助一下。”蔡佳云说,“我过终点后就很累,当时就希望有人能帮我脱板,那时候就很难受。看到其他运动员进来了,我知道他们当时的感受,大家行动也都不方便,所以就想帮助他们一下。”

谈到后面的比赛,蔡佳云信心很足:“还要比3月9日自由技术短距离和3月12日的自由技术中距离。希望能进前三吧!”

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5

北京时间2022年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

在本届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取得18金20银23铜,总计59枚奖牌的成绩,在金牌榜和奖牌榜均排在榜首,实现历史突破。

闭幕式的主题为《在温暖中永恒》,以一台留声机的概念贯穿全场。

开场后,伴随着唱片旋转,上面逐渐显现出六个大项的运动员造型,造型变得立体,向着唱片中心旋转,转换为十天里赛事瞬间的回顾。

留声机再次启动,音乐声响起,在《欢乐颂》的伴奏下,唱片变成地球图案,代表团旗帜入场。

闭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为杨洪琼,她在本届冬残奥会越野滑雪项目获得女子长距离-坐姿、女子短距离-坐姿、女子中距离-坐姿三个项目的金牌。

在《爱的感召》节目中,由视障演唱者、听障手语表演者等组成的演出团队一同演绎《You Raise Me Up》。

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向残奥运动员致辞:“你们不是历史的旁观者,你们是历史的创造者。面对逆境,你们展现了多样性的力量。”

主火炬熄灭之前,13套定音鼓演奏的打击乐配合场上表演,借以表现奔流不息的“时间”前进和更迭的形象,寓意全球“共享此刻、共赴未来”。

播放有本届赛事精彩瞬间的光盘影像一一向场地中央汇聚,构成一个钟表盘。在小提琴演奏的主题曲《雪花》伴奏下,主火炬缓缓熄灭,伴随着童声合唱,北京冬残奥会正式闭幕。

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6

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将于13日上演,导演沈晨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透露,闭幕式的主题为“在温暖中永恒”,将用一个特殊的装置配合主视觉形象,将过去9天赛事的感人瞬间,以及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的伟大时刻,永远保留下来。

沈晨介绍说,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对于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定位是“温暖感人”。“所以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与冬奥会不太一样,冬奥会开闭幕式更多的是唯美的环境、中国的文化概念等等,但是我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表达的,是残疾人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的行为,由此来完成温暖和感人的瞬间。”

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一主题,导演组一直在寻找可以让温暖成为永恒的表达方式,最终决定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主视觉形象“同心圆”的基础上,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场地中央,外加一个特别的舞美道具,结合地屏的呈现,达到“温暖感”“记忆感”“包容感”的统一。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留住我们的整个冬奥,留住我们双奥之城的这份记忆,让我们的后人永远都能够记住它。”沈晨说。

沈晨表示,本次参演群体中,约30%为残疾人,70%为健全人。据他介绍,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创意策划从20xx年就已开始,历经几十稿的修改过程,不断自己推翻自己、自己否定自己,到最后呈现的时候,相信会比较圆满。而本着“简约、安全、精彩”的原则,最终制作和排练时间只有不到两个月。“所有主创团队对此做了充分准备,和我们的残疾人朋友们一起日夜鏖战,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最伟大的瞬间。”

本场闭幕式除了仪式,还有两个比较核心的表演。首先,在《爱的感召》节目中,由盲人演唱者、听障手语表演者等组成的残健共融的演出团队,将向世界传递出彼此鼓舞、拥抱世界的动人力量。其次,在主火炬熄灭之前,还会进行一个13套定音鼓演奏的打击乐,形成奔流不息的“时间”前进和更迭的形象,寓意全球“共享此刻、共赴未来”。

沈晨说:“艺谋总导演一直在指导我们工作,他说冬残奥会开幕式的(盲人运动员)点火环节,已经留下了精彩的一笔,他希望我们冬残奥会闭幕式的熄火环节也能留下精彩的瞬间。”

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7

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致辞。他表示,北京冬残奥会令人惊叹、安全可靠、精彩非凡,为未来冬残奥会树立了标杆。祝贺中国成为冬残奥运动强国,感谢北京冬奥组委、中国残奥委会、中国政府和全体中国人民。最后,帕森斯宣布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并号召运动员们4年后在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再次相聚。

由众多残疾人微笑瞬间构成的短片,开启了最后的告别时刻。一个个饱含着难忘记忆的画面在留声机上重现。伴着《雪花》动人的旋律,“大雪花”造型的北京冬残奥会主火炬缓缓熄灭。

在盲童合唱团孩子们天籁般的歌声中,“北京2022”字样的焰火在体育场上空绽放。

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在京全国政协副主席以及中央军委委员出席闭幕式。

国际残奥委会负责人等出席闭幕式。

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8

经过九天的激烈比赛,今晚冬残奥会落下帷幕了。意味着这一届的冬奥会彻底结束了。可爱的冰墩墩雪容融也要下班了。

值得关注的是,有个宁夏姑娘参与了今晚冬残奥会闭幕式演出。她叫马奕菲,视力障碍,今年16岁,家住金凤区,是宁夏特殊教育学校高二学生,从5岁起就开始接触音乐,从小在音乐方面展现出良好天赋,5岁学习钢琴、9岁学习小提琴,12岁学习作曲,获奖无数。能在全国脱颖而出,被选中参与闭幕式重要演出,是多么幸运,也说明这个女孩不一般。

视力有障碍,小提琴、钢琴样样都会,能站到冬残奥会闭幕式的舞台,真的了不起!我四肢健全,什么乐器都不会,想想都惭愧。这个女孩,跟我的学生是同龄人,我的学生也有很多学音乐的,明天上课一定要给学生讲讲这个女孩的故事,跟这个女孩比起来,你们是何等的幸福,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练琴呢?

人是需要有榜样的,有了榜样的激励,会变得更有动力。尤其是身边的榜样,我们会不自觉地向榜样看齐,从而转化成实际行动,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当然,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活成别人的榜样。昨天在公园门口,看到两个小男孩吃芒果,一边拿嘴撕扯着芒果皮,一边往地上吐皮,实在看不下去了,我拿出一张纸巾递给小男孩:“给你张纸,不要往地上吐了,把地上的也捡起来”,小男孩刚开始还有点不愿意,说“我们渴了呀”,见我递纸巾,有点不好意思了,乖乖地捡起了地上的果皮。我说:“你们老师天天教育你们不能乱扔东西,以后出门带包纸巾”,小男孩连忙说“谢谢阿姨”,希望两个小男孩从此以后再不乱扔垃圾。

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9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将于今日上演,导演沈晨透露,闭幕式的主题为在温暖中永恒,将用一个特殊的装置配合主视觉形象,将过去9天赛事的感人瞬间,以及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的伟大时刻,永远保留下来。本场闭幕式除了仪式,还有两个比较核心的表演。首先,在《爱的感召》节目中,由盲人演唱者、听障手语表演者等组成的残健共融的演出团队,将向世界传递出彼此鼓舞、拥抱世界的动人力量。其次,在主火炬熄灭之前,还会进行一个13套定音鼓演奏的打击乐,形成奔流不息的“时间”前进和更迭的形象,寓意全球“共享此刻、共赴未来”。

回顾本次冬残奥会,中国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将运动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残奥会体现的精神是“平等、参与、共享”的社会目标。参加残奥会的大多是残疾人,他们虽然身体上有残缺,但是在精神上同样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同样享有权利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而在残奥会比赛中,其实更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拿到任何奖励。残奥精神更强调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在受到生活的不平等待遇之后,并没有放弃,而是努力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发挥自己的强项,永不放弃,在全世界的人面前证明自己。

残奥精神,更崇尚和谐的生活,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虽然身体有缺憾,但是他们更能到和平的美好以及战争的残酷,用坚持不懈的精神,号召更多人为国家、世界的和平带去一份力量。

残奥会告诫人们的是,这些运动员并非需要世人的同情、怜悯,他们会用自己的能力、意志来证明自己的不比任何人差,在赛场上展现自己的风采,获得所有人的尊重,而这份尊重,是他们自己努力得来的。

身体的残疾不能代表什么,残疾的身躯一样有坚强的意志力,同样身残志坚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10

3月13日,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宣布,杨洪琼将担任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

云南籍运动员杨洪琼,89年9月出生,曾为轮椅篮球运动员,2018年进入国家残奥越野滑雪队。本届冬残奥会上,她包揽了残奥越野滑雪女子坐姿组短距离、中距离、长距离3个项目金牌,是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金牌数量最多的运动员。

今夜,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鸟巢举行。联大特殊教育学院36名学生承担了节目《爱的感召》、《生生不息》以及演员返场谢幕三个重要任务。在圆满完成开幕式演出基础上,同学们以最崇高的抱负完成家国使命,站在国家最高演艺舞台上,再次以顶尖的技艺,饱满的状态,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此次光荣任务!

36人中,有25名视力残疾学生、1名听力残疾学生及10名健全学生。同学们在完成冬残奥会的开幕式第二天就进入到闭幕式的紧张排练中。从排练到演出,日日夜夜,只为竭尽全力在世界舞台上展青年大学生风采。

作为《生生不息》节目的C位演员,王得江已经封闭训练定音鼓60余天,一次又一次的推翻,一次又一次的复盘,一次又一次的挑战自我,终于向全世界展示了最好的自己!

从冬残奥会的开幕式到闭幕式,联大学子们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责任与担当,擦亮了中国的青年名片,他们不负使命不负青春,为他们点赞!

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11

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落下帷幕,参加过开幕式的26名河南功夫小子继续参演,在闭幕式“奥运圣火熄灭”环节登场亮相。

以“在温暖中永恒”为主题的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通过表演与仪式的融合,留下了本届冬残奥会的精彩瞬间。闭幕式共有12个仪式环节,其中,“爱的感召”表演环节,由超过60%的残疾人作为表演主体,以“手语”的形式配合优雅的手臂舞蹈,心手相连用“爱”为世界绘出了一抹斑斓的色彩。

在闭幕式“奥运圣火熄灭”环节,登封塔沟武校的26名学员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健儿们一起载歌载舞,庆祝这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圆满落幕。

作为本届冬残奥会的见证者,河南功夫小子们也被残疾人运动员“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染,节目彩排期间,他们经常帮助残疾人演员推轮椅、拿道具。曾四次参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还到非洲等地传播少林武术的19岁学员郭傅文说:“很幸运能够参演这次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残疾人运动员迎难而上、坚持不懈的精神,将激励我不怕困难、奋发向上。”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1500字系列


通过观看影片,我们能够逾越自己的身心,每一次观看都会为自己带来不同的感触,我们可以选择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记录下来。观后感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我们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篇1)

根据国际乒联公布的奥运排名,在男女团体、男女单打以及混合双打等全部5个单项中,中国选手均占据头号种子的位置。其中樊XX、XX分列男单前两号种子,XX、孙XX为女单前两号种子。

当日率先进行的是混合双打抽签。与单打不同,各代表队只能派出一对选手参加混双比赛。由于中国乒乓球队在团体比赛中优势较为明显,男女单打又各有两名选手参赛,因此仅有一对组合坐镇的混合双打成为此次国乒各条战线中相对不稳的一环。作为一号种子,XX/刘XX此番签运不错,两人首轮对手是加拿大队的王瑧/张默。整个上半区,最有可能对昕雯组合构成

威胁的是来自中国香港的黄XX/杜XX。不过,在6月奥运模拟赛的对阵中,XX/刘XX曾以4:1取胜。如果昕雯组合顺利从上半区出线,决赛很可能对阵东道主选手水XX/XXXX,前提是后者从拥有中国台北组合林XX/郑XX、韩国组合李XX/田XX等好手的下半区中突围。由于混双是乒乓球项目中最先决出冠军的单项,许昕/刘诗雯能否取得开门红就显得尤为关键。

在女子团体的抽签中,头号种子中国队落在1号位,首轮对手是奥地利,之后对阵法国与新加坡的胜者。中国队半决赛的潜在对手是韩国队,决赛或迎战东道主日本队。

男子团体方面,中国队作为头号种子进入上半区,首轮对阵埃及。之后中国队很可能将与中国香港队交手,竞争一个半决赛名额。日本队位于下半区,同样处在下半区的还有实力强劲的德国队,他们极有可能与东道主竞争决赛名额。单打方面,国乒四员大将樊XX、XX、XX、孙XX各自镇守一个半区,形成两对双保险。国乒内战在决赛前不会上演,不过一旦有人失守,势必会给队友带来额外压力。女单中,被视为国乒对手的日本名将伊藤美诚与孙颖莎同区,另一位日本选手石川佳纯进入陈梦所在的上半区。男单方面,东道主选手XXXX落在8号位,与樊振东同处上半区,而XXXXX、XXXX等好手进入大满贯得主马龙镇守的下半区。

综合来看,中国乒乓球队签运不错,在5个单项中也均具备夺冠实力。此前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表示,5年备战,国乒已经准备好了。

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篇2)

3月6日,北京冬残奥会残奥高山滑雪男子超级大回转-站姿组比赛,中国选手梁景怡摘得金牌。至此,中国代表团以6金4银6铜的战绩暂列本届冬残奥奖牌榜第一,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所获奖牌占了近一半,我国健儿在残奥高山滑雪项目中获得2金2银3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北京冬残奥会首个比赛日,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就收获了两银一铜,朱大庆、闫寒寒、张梦秋夺银,刘思彤摘铜。3月6日,捷报频传,中国选手张梦秋以1分13秒54的成绩在残奥高山滑雪女子超级大回转-站姿组比赛中以绝对优势获得金牌,这是中国残奥代表团的第三金,也是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在本届残奥会收获的首金。在随后进行的残奥高山滑雪男子超级大回转-站姿组比赛中,中国选手梁景怡以1分09秒11的成绩摘金,这是中国男子运动员在冬残奥会高山滑雪项目上获得的首枚金牌。张雯静、朱大庆、闫寒寒在女子超级大回转的坐姿组和视障组分别获得了铜牌。

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组建于2016年,现任主教练为意大利籍教练卡佩里·达利奥。这是支年轻的队伍,可成长速度之快令人惊叹。平昌冬残奥会时,中国在残奥高山滑雪项目中仅有1人参赛。仅仅四年,在北京冬残奥会上参与残奥高山滑雪角逐的中国健儿达到历史性的22人,无论参赛人数还是整体实力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平昌冬残奥会上,刘思彤是我国历史上首位参加冬残奥会高山滑雪项目的运动员,在女子回转的坐姿组比赛中她因失误错过了一个旗门,最终获得第六。此次北京冬残奥会上,刘思彤再次向最高荣誉发起挑战。3月5日,残奥高山滑雪女子滑降比赛,刘思彤以1分32秒10的成绩摘得坐姿组铜牌。时隔四年,那个在平昌冬残奥会红着眼眶的女孩终于在家门口圆梦。

当延庆残奥颁奖广场,两次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升起四面中国国旗,全世界将一起见证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的高光时刻。

从1人参赛到22人获得参赛资格,从完赛到摘金,一路走来,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创造了历史,更见证了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历程。近年来,中国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和进步,无障碍设施越来越普及,残疾人能够拥有平等的教育、就业机会等权利保障。随着《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和权利保障》白皮书的发布和“残健融合”的理念传播,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主动融入、参与到社会和体育运动中,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未来,活出精彩人生。

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篇3)

“双奥之城”北京,20_—20_年组织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整治无障碍设施占用、闲置问题21万余个,精心打造100个“无障碍精品示范街区”和100个“一刻钟无障碍便民服务圈”。在张家口,自xx年至xx年7月,新建及改造盲道350多公里,缘石坡道4422处,为残疾人出行提供了更为便利的环境。通过多年来的努力,无障碍环境建设覆盖面不断扩大。以残疾人运动员为中心,从点滴细节着手,冬残奥会竞赛各场馆和冬残奥村里的无障碍设施广受好评,为办赛提供了安全便捷的环境。前来参加北京冬残奥会的美国选手泰勒·卡特表示,“这里的硬件设施和无障碍设施,都是我所参加过的冬残奥会中的。”荷兰代表团高山滑雪队教练尼基对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赞不绝口。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接受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专访。他称,赞冬残奥会的筹办工作非常棒,北京冬残奥会的场馆无障碍设施是的,还在场馆之外设置了超过30万个无障碍设施点位,无障碍环境的改善将为中国留下宝贵的奥运遗产。

北京冬残奥会的精心与温暖,也是社会无障碍环境不断完善的缩影。6年多筹办历程,从赛场到社会,无障碍设施更便捷,扶残助残精神更深入人心。本届冬残奥会在场馆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无障碍环境的实现,大幅降低转换期间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服务残疾人运动员不仅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同时也需要系统化的文件规范指引。本届冬残奥会筹办期间,相关各方制定了《北京xx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北京xx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残疾人服务知识手册》等文件,全方位、高标准保障残疾人运动员的利益。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在开幕式致辞中高度赞扬北京冬残奥会各项筹办工作,并感谢北京冬奥组委为此作出的巨大努力。他称赞北京冬残奥会场馆设施独具匠心,赛事保障严密细致,疫情防控安全高效,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为不同国家(地区)运动员搭建了充分展示残奥运动魅力的舞台。

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篇4)

五方正色、千里江山图、宝相花……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礼仪服装从配色、图案到设计构思处处呈现中国传统服饰智慧。当冬残奥会邂逅农历新年,颁奖礼仪服装“瑞雪祥云”“鸿运山水”“唐花飞雪”将以中国韵味点缀冬残奥会赛场高光时刻。

中国色彩描绘出浪漫邂逅

北京冬残奥会正值壬寅新年,设计师首先聚焦春节文化元素。“中国红最能表现吉祥、喜庆的节日氛围。同时,端庄、大气、沉稳的蓝色又体现出奥运赛事的拼搏精神。”颁奖礼服“鸿运山水”设计者、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尤珈介绍,“这里的红色和蓝色都是非常正的中国色彩。”

何为“正”色?有史料曾记载“正谓青、赤、黄、白、黑五方正色也”。在“唐花飞雪”设计者、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教授楚艳看来,“中国传统色有五方正色,这正色通常指饱和度非常高、比较重的颜色。如红、黄、蓝都饱和度很高,相对来说看着比较正。”

应用北京冬残奥会核心图形、色彩系统等视觉元素,颁奖礼服色彩都有一个古雅而美丽的名称。天霁蓝、冰蓝、霞光红和瑞雪白等颜色脱胎于中国传统矿物质颜料,既来源于对三个赛区城市春节文化的调研,又蕴含了对自然四时、天地五方和二十四节气文化的理解。

三套设计方案都是红蓝搭配,但每套颜色又有些微不同。对此,楚艳认为,“不管是霞光红、天霁蓝还是冰蓝都在冬残奥会核心色彩系统中,同色系里呈现出不同的深浅和冷暖调子,设计师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理解来搭配不同的红和蓝。”

“在中国传统服饰乃至绘画中,等级越高,正色的使用越多。”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贺阳介绍自己的用色思考,她既是冬残奥会系列制服的设计者,也是“瑞雪祥云”礼服帽子的设计者。针对冬残奥会颁奖礼服的颜色搭配,她有着同样的选择。

传世图画激荡起灵感火花

青山绿水,咫尺千里。意境还原《千里江山图》的舞蹈《只此青绿》在春晚惊艳亮相,备受关注。同样融合这幅传世画卷的“鸿运山水”与冬残奥会核心图形中抽象山影结合,碰撞出传统与现代的审美韵律。穿越千年,这幅山水画卷将以新的设计图式为冬残奥会点缀华彩。

“如何把传统与现代的山形完美结合,是一个挑战。”尤珈回忆设计过程,非常感慨。考虑到《千里江山图》有近景、远景等特点,她带领团队精心设计“鸿运山水”上的山形图案,线面结合、拉开层次、丰富表现内容。“这套礼服上每个山形,都是反复尝试,进行叠加组合后的效果,最终呈现出山川连绵不绝的气势。”

“唐花飞雪”的图案灵感也是来自传统,顾名思义,这套礼服的主要图形由唐代织物上的宝相花与雪花组成。据楚艳介绍,宝相花是唐代织物、器物上的经典纹样。宝相花,也叫八方如意。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实花,是莲花、牡丹花、菊花甚至传统如意纹的集合,由八朵如意云头组成。楚艳说:“用这样的吉祥图案,也是对冬残奥会的祝福。”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唐花飞雪”呢毡帽配饰的绒花,是出自北京怀柔的非遗技艺,由老北京绒鸟绒花非遗第六代传人蔡志伟配合完成。传承千年的精美手艺妆点颁奖礼服,也将一起在冬残奥会高光时刻亮相。

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篇5)

20日,北京冬奥会迎来闭幕日。点亮花灯、中国结、“折柳寄情”等极具中国特色的元素,运动员们在《欢乐颂》欢快的旋律中“花式入场”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有太多的亮点值得回味。

作为中国传中年俗,“闹花灯”出现在闭幕式开场环节。闭幕式举办日期为正月二十,正值元宵佳节之后。孩子们手提以雪花为造型的花灯十分应景,同时也展现了中国特色,延续了开幕式的核心视觉符号。

在闭幕式运动员入场环节,现场天上地下都由巨大的中国结线条包裹,寓意满满,既表达了中国与世界的连接,也寄托着全世界在一起、“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

传统的“中国结”图案,其实在开幕式就已经出现过。在运动员们欢聚的闭幕式上,中国结进一步被放大。“中国结”由数字AR技术生成,以超高的精细度形成仿真的视觉效果,就像一个巨大的实体装置挂在鸟巢上空,这也再一次展现了科技感。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运动员入场背景音乐选择全人类的经典之作《欢乐颂》,充分营造出全世界运动员快乐欢聚在一起的嘉年华氛围。这也符合体育自身的快乐属性,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全民健身,快乐始终是一大要素。

运动员们的入场仪式也可谓花样百出。中国体育代表团闭幕式旗手高亭宇肩扛另一位旗手徐梦桃出场,国旗高高飘扬。有网友打趣道:“是我的想象力输了!”

或许是受到中国选手启发,类似的“花式出场”,也出现在了其他代表团中。来自美属萨摩亚的赤膊小哥,再次挥舞国旗入场。

入场仪式后,载着孩子们飞舞滑行的十二只巨大冰鞋,采用了“十二生肖”的造型。十二生肖是中国人按照传统农历纪年时,为每个人出生年份相配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我和你》的时空交错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还上演了一出让人动情的时空交错。孩子们在“鸟巢”中再次唱响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各国执旗手向中央汇聚的同时,五环以与20xx年北京奥运会完全相同的方式升起,与大雪花火炬交错落下,以此“双奥瞬间”致敬“双奥之城”。

奥运之火熄灭

伴着孩子们纯洁稚嫩的歌声,奥林匹克主火炬缓缓熄灭,各代表团旗帜亮起,代表着奥林匹克精神点亮世界。

伴随主题歌《雪花》的温暖歌声,空中出现一个巨大的焰火光环,象征“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表达和“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也为本届冬奥会画上一个成功圆满的句号。

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篇6)

“站在起点的那一刻,首先超越的是自己,然后才是对手。”27岁的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队员刘思彤说。第二次参加冬残奥会,刘思彤从心态到技术都成熟了许多。在残奥高山滑雪女子滑降(坐姿)和女子全能(坐姿)比赛中,她斩获两枚铜牌。

“命运给了我艰难的考验,却也给了我足够好的奖赏。我不会因自身的残疾而自卑胆怯,不敢追求梦想。通过高山滑雪运动,我在不断挑战自己的过程中接受了自己身体上的不完美,以为国争光的荣耀,为自己的生命增添意义和价值。”刘思彤说。

往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刘思彤和许多女孩子一样,会去网购,趁打折买一些自己喜欢的漂亮衣服和化妆品。但这次为了冬残奥会比赛,她将手机调至静音,专心致志比赛。

“明天是宝贵的休息日,我会静下心调整状态,不给自己留遗憾。”刘思彤说,“我也希望所有女孩都能做最好的自己,遇到困难不要轻言放弃,能够享受每一天的生活,无论是酸甜苦辣。”

国际残奥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相比20xx年平昌冬残奥会,参加北京冬残奥会的女性运动员数量有所增加。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说:“在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很高兴看到女性残疾人运动员数量创历史新高。”

从“冰立方”出来,面带微笑的闫卓谦虚又从容。闫卓是中国轮椅冰壶队五名队员中唯一一名女队员。1992年出生的她,刚出生便被查出患有疾病,终生无法行走。

由于接触项目时间较晚,为增加训练时间,闫卓常常控制喝水量来减少上厕所的频次。冰壶场地温度较低,闫卓下肢血流不畅又没有知觉,长期训练被冻伤也是常有的事。但她说:“我现在越来越享受轮椅冰壶的乐趣,我想尽我所能做到最好。”

中国第一枚冬残奥会奖牌,就是在平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比赛中赢得的金牌。四年以来,中国轮椅冰壶队两次在世锦赛夺冠,本届冬奥会有明确的目标:取得金牌。这也是闫卓和女教练岳清爽的心愿。

中国队教练岳清爽说:“相对于男教练来说,我觉得女教练的想法可能相对更细腻。包括每一颗球的选择,还更善于观察队员的状态,包括他们的眼神等等。想得更多,帮他们考虑得更多。”

在参加残奥冰球混合团体赛的7支球队中,38岁的中国姑娘于静是唯一一名女球员。前两轮比赛里,中国队先后战胜斯洛伐克和捷克队,于静虽没获得出场机会,但她在场边用敲击球杆的方式给队友加油助威。

残奥冰球中,运动员滑行、急停、转向、击打冰球都要靠球杆完成,需要频繁使用手腕的力量。时间久了,于静的右手手腕鼓起一个大包,是关节液渗出形成的腱鞘囊肿。“囊肿大的时候会鼓得很高,手腕都动不了,只能把它按破,然后休息几天等关节液被吸收后再恢复训练。”

于静说:“希望能通过我参与冬残奥会的经历,让更多女性残疾人关注、参与到这项运动中,通过体育运动享受快乐、改变生活。”

3月5日,在国家体育馆混合采访区,一个拄着拐杖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的胳膊一边是空荡荡的袖管,一条腿是假肢。“这是我第一次报道冬残奥会。在这个盛大的竞技舞台上,看到来自全球的残疾人运动员挑战自身极限、争创佳绩,特别令我动容。”来自加拿大的女记者卡米耶说。

“我的父母一直以来都激励我,要像健全人一样生活。即便是我刚学走路时经常跌倒,他们也鼓励我要自己站起来。”卡米耶说。

在成为记者之前,卡米耶曾是击剑运动员,这让她在报道时更有同理心。“我知道这些残疾人运动员在人生境遇上会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是我也明白,身体的残疾无法打败他们,体育运动为他们注入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这里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非常热情,看到我行动不便时会主动帮忙。这个‘三八节’,我会在赛事报道中度过。”卡米耶说。

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篇7)

经历过奥运会的辉煌和激烈竞争以及色彩纷呈的画面,有些人对残奥会或许会觉得比赛的观赏性要降低不少。残疾人和正常人的体育竞技自然有所区别,但是相同的是,他们也在追求“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崇高目标。

其实,你只要稍微了解一些残疾人运动员的经历,了解他们比正常人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和泪水,你的心头就会不由自主地发颤,你的眼泪就会夺眶而出,你就会由衷的承认,他们,就是生活中的强者。

每一个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坎坷。他们中有些人是先天残疾,有些人是后天不幸遭遇各种各样从天而降的灾难,在经历过生命的低谷之后,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站起来,迎接生命的挑战。残疾人运动员,几乎百分之百的都不是职业选手。因此,他们一没有充裕的时间去进行训练,二缺乏资金的保障去购置训练器材和服装等必需用品。他们付出的努力除了身体上与正常运动员的差距外,还有许许多多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他们坚持了下来,并走到今天,走到奥运会的赛场。

“鸟巢”、“水立方”,因为有残奥运动员,而同样精彩。对待残疾人运动员,我们应该付出更多的爱,他们不仅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而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自强不息,他们敢于做生活中的强者,都奏出了一曲高亢激越的生命交响曲的宏伟乐章。

残奥会,除了精彩的比赛,我们还能读到无数催人泪下、催人奋进的故事。我们更深地体会到:爱,应该献给每一个人;爱,时时刻刻在我们心里;爱,温暖着生活的每一天。只要有爱,我们这个世界,我们人类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关于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2

冬奥是一个舞台,展现着力量、意志、技巧和自然的美,以及生理上的极限,赢得了数以亿记观众的青睐。人们为胜利所鼓舞,为失误而遗憾,为参与而自豪。每一枚奖牌,其份量均超过奥斯卡、金熊的奖杯。

冬奥是人生的缩影。冠军是幸运的,在通往冠军的金字塔下,多少无名英雄为之而奋力攀登;冠军是短暂的',今日的冠军,明日可能名落孙山;冠军是相对的,某一项目的冠军,在其它方面很有可能是低能儿;冠军是荣耀的,但在他高唱国歌、热泪盈眶之时,想到的并不是未来怎样辉煌,而是回想到了数年来伤病的困扰和艰苦的训练;冠军是可贵的,在他的身上,有着多少不屈不挠、挑战自我、勇攀高峰的精神。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初中生,我们更应该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主动学习冬奥会的知识,做好冬奥会的小向导,同时我们要学习冬奥精神,站在更高、更远、更大的舞台上发扬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携手共庆冬奥会,让我们为祖国自豪,为祖国呐喊:中国是最棒的!

关于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3

3月4日,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即将精彩亮相。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国家体育场“鸟巢”。

“开幕式的感觉是五彩斑斓”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将在8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通过10多个场上环节展现残疾人的故事。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今晚将进行演出前的最后一次彩排。据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透露,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开闭幕式不一样。冬奥会是冰雪蓝而这次是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一种热烈的、打动人心的情感。参演人员残疾人占比30%

“同心圆”理念是亮点

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凸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提及冬残奥会开幕式的亮点,开闭幕式导演沈晨表示,开幕式从始至终无论是舞美空间、视觉空间还是表演空间都在强调“同心圆”的概念。

“‘同心圆’本身是一个中国古老的文化概念,而且还有非常好的寓意,团结、友谊、平等对于残健共融的这届冬残奥会开幕式这个理念是最重要的亮点。”

关于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4

北京冬奥会雪花火炬台余温犹存,冬残奥会火炬已在路上。昨天,九路火种汇集在天坛公园,以“九天之火”为主题的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正式开启。明晚,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在国家体育场举行。

火种传递爱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双奥之城已准备好践行冰雪的约定。“一起向未来”,这是北京冬残奥会向世界发出的声音。

火炬传递有玄机

昨天下午,天坛公园举行火种汇集仪式,九路火种共同汇聚生成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官方火种。火种汇集仪式后,火炬接力继续在以“九天之火”为主题的天坛公园进行。

与冬奥会的火种取自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希腊不同,冬残奥火种来自多个地点。根据国际残奥委会的要求和残奥火种的基本理念,任何个人、组织或城市都可以为残奥做出贡献。因此残奥火种通常采集自城市之间、社区之间,由多个火种交汇在一起成为残奥会的官方火种。

本届北京冬残奥会设计了九路火种,其中一路采集自残奥运动的精神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其他八路为在北京市盲人学校采集的“光明之火”、在望京街道温馨家园采集的“互助之火”、在中国盲文图书馆采集的“希望之火”、在大运河漕运码头采集的“源流之火”、在八达岭古长城采集的“和平之火”、在张家口“创坝”园区采集的“‘氢’洁之火”、在黄帝城采集的“文明之火”、在天坛公园采集的“夏奥之火”。这些火种采集地涵盖了学校、社区、图书馆等助残地标,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地标和现代科技园区,以及2008年北京夏残奥会的火种采集地等。每一路火种采集后,都在采集地进行不超过20棒的城市火种火炬接力。

九路圣火的传递方式也各不相同,有健全人与残疾人共同用“冰壶撞击”的方式采集的“互助之火”,也有两名盲人青年用盲文书写引燃“电子的烟花”的方式采集的“希望之火”,还有30名盲校师生合唱歌曲《光明》,利用分贝音频声压,引燃火种的“光明之火”……在位于八达岭古长城的火种采集现场,1名中国人和4名外国人代表五大洲共同点燃“和平之火”。中国登山协会成员夏伯渝是现场的首棒火炬手。他在1975年攀登珠峰时因帮助队友,导致自己被冻伤,双小腿截肢。2018年5月14日,夏伯渝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3月2日至4日,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进行。此次火炬传递共有565名火炬手,其中残疾人火炬手占比21%,符合国际残奥委会“残疾人火炬手占比不低于15%”的要求。

开幕式画“同心圆”

明晚,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即将精彩亮相。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国家体育场“鸟巢”。昨天,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透露,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开闭幕式不一样。“冬奥会是冰雪蓝,而这次是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一种热烈的、打动人心的情感。”

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沈晨则“剧透”称,开幕式的倒计时环节值得期待,同时会徽展示环节将出乎所有人意料,会用一个不同且感人的方式呈现。

据悉,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将在8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通过10多个场上环节展现残疾人的故事。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

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凸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据悉,开幕式从始至终无论是舞美空间、视觉空间还是表演空间都在强调“同心圆”的概念。“‘同心圆’本身是一个中国古老的文化概念,而且还有非常好的寓意。团结、友谊、平等对于残健共融的这届冬残奥会开幕式,是最重要的亮点。”

关于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5

2015年7月31日,2022冬奥会举办宣布在北京的瞬间,全国人民欢呼雀跃!随着奥运的临近,我也从一个稚嫩的孩童成长为一名阳光自信的少先队员,每当我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的内心都激动不已,好似乘上时光穿梭机,以多种不同的身份,来到了2022年的冬奥会场……

我是一名滑雪运动员,赛场上的我,好似翻飞的雪地蛟龙,赛道上的我心只有一个信念——为国争光,我以高超娴熟的技艺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我是一名现场记者,激动地将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冬奥会情形,用流利的语言向电视台前的观众们播报现场的场景,让场外的观众们通过我的精彩播报,身临其境地感受现场激烈比赛角逐的幕幕场景……

我是一名志愿者,以满怀的热情,面带微笑为各国来宾提供帮助,每天穿梭在赛场的各个角落捡拾垃圾,维持秩序,用自己平凡的举动,向全世界展示我国的热情与文明……

“铃铃铃……”上课铃声将我的思绪拉了回来,我要以“积跬步,行万里”的姿态,好好学习,汲取知识,为中国加油,为2022年冬奥会加油!

关于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6

在昨天晚上,北京冬奥开幕式拉开了序幕,它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的崛起,使北京成为“双奥”的第一座城市,我们中国人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开幕式在鸟巢举行,那飞流直下的瀑布,那随风摆动的青草,那鲜艳升起的五星红旗,都是这么美丽而又壮观。烟花四射,灯光灿烂,它们共同铸造了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共同创造了美丽的九洲!

冬奥会开幕那天正逢立春,这是一年的开头,也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二十四节气倒数轮流出现,每一帧图片都展现了中国大好河山在不同节气时的美丽,古老的华夏文明在这中间流淌。冬奥会的开幕式,是如此的美丽!但谁能知道,在几十年前,中国还只是一个亚洲病夫,不强大,遭人欺负。但是无数人加入了这个富强的队伍,从原本连汽车都开不起,现在早已车辆繁多,从原本的低矮的茅草屋,变成了一座座高楼大厦。这一次次的改革,一次次的复兴,都显现出中国伟大的创造力、凝聚力,而在2022年,在北京冬奥会上,一场激烈的冰雪运动正在赛场上大放异彩。高山滑雪、冰球等等,让这个寒冰的世界增添了色彩。

正如记者所说:世界期待着中国,中国做好了准备!中国,加油!加油,中国!

关于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7

春雷响,万物长。2022年立春这天,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在北京鸟巢拉开了序幕。由张艺谋导演编排的开幕式《倒计时·立春》让全球观众大受震撼。而从中国人的角度出发,这场开幕式处处体现着中国式浪漫,彰显着大国底蕴。

中国式浪漫体现在二十四节气的每一帧画面中。春季,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夏季,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秋季,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冬季,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在这一刻,我们看到花,看到雨,看到光,看到雪。传统二十四节气代表时间,天地的万千气象代表空间,时空交错,尽显磅礴大气!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底蕴恢弘而出,中国式浪漫自然流露。

中国式浪漫也表现在五星红旗的手手相传中。由戴红领巾的小学生,56个民族代表,以及人民解放军组成的方阵,手递手传递五星红旗。五十六个民族的连接,汇成了那抹中国红,点亮了鸟巢的夜,点燃了中国人的心。国歌响起的那一刻,是文化自信、中华血脉让我们热泪盈眶。唯有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中国人,与五星红旗紧密相连的中国人才能懂这中国式浪漫。

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在2月4日,以二十四节气开场,于20:04开幕,中国代表团于21:24入场,这是只有中国人才懂的浪漫。精彩冬奥,浪漫开幕!

关于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8

很多人在赛场上都会关注英姿飒爽的运动员,却很少关注那些平凡的普通人。而那些平凡的普通人,在奥运会的顺利举办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冬奥会的赛场上,许多志愿者在零下十多度的寒冷环境中测试奥运服装,尽心尽力的为运动员和观众服务。一些冬奥会的运动员也是出身平凡的人,他们出现在冬奥会的赛场上,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他们用平凡人的勇气出现在赛场上,以运动员的身份为国争光,他们就是赛场上的英雄。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平凡人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无法参加运动会的人在默默的关注着运动会的情况。

有这么一位放羊娃,名叫韩同元。在新中国举办的首次滑雪运动会上,18岁的韩同元夺得男子20公里越野滑雪比赛的冠军。而他滑雪的最初目的,竟然是为了放羊。当时,家住吉林市北山脚下的他,在冬天放羊,羊群在跑的过程中,他追不上,圈不住,于是就自己动手制作了简易的滑雪板。每天经过十几公里的追羊撵羊,这位普通的“放羊娃”最终成了体育健将。在同同伴们的滑雪比赛中,他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痴迷于滑雪运动的他,不仅在冬天训练刻苦,在夏天也常常挥汗如雨。只可惜上天给了他生命中一个遗憾,韩同元未能走向国际赛场。他自己也表示,如果能进入国际赛场,极有可能拿到名次。伴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韩同元觉得,自己这一生能赶上冬奥会,已经十分幸运了。同时,他也希望我们的运动健儿们可以取得好成绩,给中国争点光、争点气。

关于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9

2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绚烂的焰火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升空,将北京的夜点亮。

一朵雪花贯穿整个奥运会开幕式中,从现场引导员手持的一朵小雪花到所有的小雪花汇集到一起融合成一个小雪球,这也象征着奥林匹克大家庭是由每个代表团融合而成。

这次的冰雪五环看点十足。从一滴水融化从天而降,化为黄河之水,不仅让人想起了黄河之水天上流这句古老的诗词。接着一块巨大的冰块从水中缓缓升起,伴随着过往冬奥会举办城市的历史,冰球运动员与影像冰球的互动,整块冰块渐渐碎裂,雕刻出一个“冰雪五球”,寓意打破隔阂、化解矛盾、走近对方、互相理解。

当“蒲公英”的种子悠然飘散,鸟巢中央,一面五星红旗在12位小朋友手中徐徐展开。随后,他们将国旗传递给176名代表。经由一双双炽热的手,鲜艳的国旗被郑重地交给国旗班……

分场导演陶雯婷介绍,这些代表中,既有祁发宝、景海鹏、郭万刚、许振超、买买提江·吾买尔、盛阿伟6位英模,也有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代表56个民族的大学生,还有医务工作者、人民警察、快递和外卖小哥等各行各业的代表。

“国旗入场是奥运会开幕式的重要环节,它允许举办国去多用一些心思。”总导演张艺谋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56个民族的孩子簇拥着五星红旗走进鸟巢,“效果很好,这一次怎么办?我们决定从‘人民性’入手。”在张艺谋看来,场上的近200位代表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缩影,他们站成两排,彼此间没有明显的分界,英模也在人群中,因为大家都是人民的一分子。“人民和国旗的近距离接触”这一行为本身没有“伟大的表演感”,却充满了极致的不可分割的深情,能直抵人心。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走过的冰雪雕刻的“中国门”和“中国窗”,全部取材于中国各地的经典传统门窗图案。

运动员走过的“中国门”,寓意中国人民敞开大门、欢迎全世界的朋友相聚冬奥。运动员脚下的“中国窗”,窗外是中国各地的大好河山、自然景观,表达“打开窗口看中 国”的美好意向。

关于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10

今年是虎年,也是奥林匹克年。昨天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当立春遇上冬奥,一切都变得浪漫起来了。

冬奥会开始前的倒计时,是以24节气为主题的,每一个节气都有一句属于自己的诗。我们将中华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入了冬奥会,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这次冬奥会的口号是“一起向未来”。在运动员们入场时,志愿者们手中拿的引导牌更是独具匠心,他巧妙地将雪花与中国结融合在一起。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这浓浓的中国气息。

升国旗这个场面让无数中国人泪目。几名少先队员拿着国旗交给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们,国旗在人们的手中传递,我们的心也热烈起来了,国旗冉冉升起,场内气氛也达到了高 潮。

火炬传递仪式无疑是最激动人心的了。六棒火炬,七位传递手分别是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和两位年轻的00后。随着圣火的交接,奥运圣火逐渐靠近有写着全部参赛国家名称的小雪花所组成的大雪花(主火炬),而带着奥运圣火的火种被留在了火炬台上。至此,圣火点燃仪式圆满完成。

不同于以往的大火这次的奥运圣火是一个微火,这是史无前例的一次伟大的创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圣火留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

今天,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始了,祝我国的运动健儿们赛出好成绩!

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篇8)

从乘着一朵紫色“雪花”温暖启程,到伴随着《雪花》旋律迎来告别时刻,北京冬残奥会昨夜圆满落幕。

火炬缓缓熄灭,一切恍然如昨,令人依依难舍。不畏艰难踏雪而来,梦想飞扬满载而归,希望向阳而生,我们尽情欢庆。

一个个“同心圆”汇聚成“记忆的留声机”,“刻录”下极富浪漫色彩的美妙夜晚——

红、蓝、绿色的滑雪杖排列成“会徽”,运动员们漫步于没有隔阂与界限的“蓝色地球”,五彩斑斓共享此刻。合唱团的孩子们天籁般的声音回荡在鸟巢夜空,小女孩捧起明亮的“火种”将“希望”播撒,萤火之光点亮世界……闭幕式参演群体中,约30%为残疾人,心手相连,残健共融的人们用“爱”为世界绘就了一抹绚丽的色彩,留下永恒的温暖记忆。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在皑皑冰面,在高山之巅,全世界刚刚见证了巅峰竞技,紧接着又为坚韧不屈的人生喝彩。

残奥会闭幕式深刻观后感4篇


除了读书让我们成长,观影也是一种成长方式,观看的过程就是思维不断跳跃的过程,有了想法和感触,为了不让它遗忘,最好是写一篇观后感。思维是杂乱的,需要通过写观后感来梳理。观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残奥会闭幕式深刻观后感4篇”,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残奥会闭幕式深刻观后感 篇1

作为贯穿闭幕式全篇的核心创意,“鸟巢”场地中间直径55米的`“留声机”令人印象深刻。为什么要采用这样一个主视觉形象作为核心创意?来看总导演张艺谋的解读。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 张艺谋:“留声机”要成为我们闭幕式的一个亮点,就有点像冬奥会闭幕式上的折柳寄情,冬残奥闭幕式通过一个道具来完成这个亮点。

折柳寄情是通过整体的表演的一个氛围,和讲解来传递的一个感情,留声机现在就成了一个道具要发挥这个作用。它其实是个意念,是个理念,不一定专门指胶片时代,黑胶时代,它只是人类作为留存记忆的一个东西,要勾连这个共同的共情,所以这个留声机一放,我觉得这个还是很能带动大家的一个感觉。

沈晨介绍,闭幕式将在50分钟左右完成,共有12个仪式环节,其中以《爱的感召》为题的表演环节,将由超过60%的残疾人作为表演的主体,以“手语”的形式配合优雅的手臂舞蹈,心手相连,残健共融的人们用“爱”为世界绘就了一抹斑斓的色彩。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依旧会延续“一朵雪花”的故事。沈晨透露,冬残奥闭幕式更会让雪花的光亮投射到人们的心中。“一朵雪花”贯穿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四个仪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残奥会闭幕式深刻观后感 篇2

北京冬奥会向世界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北京冬残奥会同样始终践行。“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庄严承诺。

从悬悬而望期待着,到热血沸腾喝彩着。赛场上汗水肆意挥洒,运动健儿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自我。眼眶总浸润着晶莹泪滴,残奥曲谱被一遍又一遍地昂扬奏响。

百转千回,瞬息万变。在属于追梦者的时代,勇者是永恒的主角。

冬残奥会导演沈晨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介绍说,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对于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定位是“温暖感人”。“所以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与冬奥会不太一样,冬奥会开闭幕式更多的是唯美的环境、中国的文化概念等等,但是我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表达的,是残疾人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的行为,由此来完成温暖和感人的瞬间。”

导演还透露,闭幕式的主题为“在温暖中永恒”,将用一个特殊的装置配合主视觉形象,将过去9天赛事的感人瞬间,以及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的伟大时刻,永远保留下来。

残奥会闭幕式深刻观后感 篇3

3月13日,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宣布,杨洪琼将担任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

云南籍运动员杨洪琼,89年9月出生,曾为轮椅篮球运动员,2018年进入国家残奥越野滑雪队。本届冬残奥会上,她包揽了残奥越野滑雪女子坐姿组短距离、中距离、长距离3个项目金牌,是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金牌数量最多的运动员。

今夜,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鸟巢举行。联大特殊教育学院36名学生承担了节目《爱的感召》、《生生不息》以及演员返场谢幕三个重要任务。在圆满完成开幕式演出基础上,同学们以最崇高的抱负完成家国使命,站在国家最高演艺舞台上,再次以顶尖的技艺,饱满的状态,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此次光荣任务!

36人中,有25名视力残疾学生、1名听力残疾学生及10名健全学生。同学们在完成冬残奥会的开幕式第二天就进入到闭幕式的紧张排练中。从排练到演出,日日夜夜,只为竭尽全力在世界舞台上展青年大学生风采。

作为《生生不息》节目的C位演员,王得江已经封闭训练定音鼓60余天,一次又一次的推翻,一次又一次的复盘,一次又一次的挑战自我,终于向全世界展示了最好的自己!

从冬残奥会的开幕式到闭幕式,联大学子们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责任与担当,擦亮了中国的青年名片,他们不负使命不负青春,为他们点赞!

残奥会闭幕式深刻观后感 篇4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将于今日上演,导演沈晨透露,闭幕式的主题为在温暖中永恒,将用一个特殊的装置配合主视觉形象,将过去9天赛事的感人瞬间,以及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的伟大时刻,永远保留下来。本场闭幕式除了仪式,还有两个比较核心的表演。首先,在《爱的感召》节目中,由盲人演唱者、听障手语表演者等组成的残健共融的演出团队,将向世界传递出彼此鼓舞、拥抱世界的动人力量。其次,在主火炬熄灭之前,还会进行一个13套定音鼓演奏的打击乐,形成奔流不息的“时间”前进和更迭的形象,寓意全球“共享此刻、共赴未来”。

回顾本次冬残奥会,中国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将运动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残奥会体现的精神是“平等、参与、共享”的社会目标。参加残奥会的大多是残疾人,他们虽然身体上有残缺,但是在精神上同样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同样享有权利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而在残奥会比赛中,其实更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拿到任何奖励。残奥精神更强调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在受到生活的不平等待遇之后,并没有放弃,而是努力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发挥自己的强项,永不放弃,在全世界的人面前证明自己。

残奥精神,更崇尚和谐的生活,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虽然身体有缺憾,但是他们更能到和平的美好以及战争的残酷,用坚持不懈的精神,号召更多人为国家、世界的和平带去一份力量。

残奥会告诫人们的是,这些运动员并非需要世人的同情、怜悯,他们会用自己的能力、意志来证明自己的不比任何人差,在赛场上展现自己的风采,获得所有人的尊重,而这份尊重,是他们自己努力得来的。

身体的残疾不能代表什么,残疾的身躯一样有坚强的意志力,同样身残志坚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残奥会闭幕式深刻观后感(模板5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影像视频同样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我们观看优秀电影的过程,也是与导演和编剧的思想碰撞的过程。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一篇优秀的观后感是可以感动人心,打动读者的。一份优秀的作品名观后感少不了哪些内容呢?今天我们整理了残奥会闭幕式深刻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残奥会闭幕式深刻观后感【篇1】

作为贯穿闭幕式全篇的核心创意,“鸟巢”场地中间直径55米的`“留声机”令人印象深刻。为什么要采用这样一个主视觉形象作为核心创意?来看总导演张艺谋的解读。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 张艺谋:“留声机”要成为我们闭幕式的一个亮点,就有点像冬奥会闭幕式上的折柳寄情,冬残奥闭幕式通过一个道具来完成这个亮点。

折柳寄情是通过整体的表演的一个氛围,和讲解来传递的一个感情,留声机现在就成了一个道具要发挥这个作用。它其实是个意念,是个理念,不一定专门指胶片时代,黑胶时代,它只是人类作为留存记忆的一个东西,要勾连这个共同的共情,所以这个留声机一放,我觉得这个还是很能带动大家的一个感觉。

沈晨介绍,闭幕式将在50分钟左右完成,共有12个仪式环节,其中以《爱的感召》为题的表演环节,将由超过60%的残疾人作为表演的主体,以“手语”的形式配合优雅的手臂舞蹈,心手相连,残健共融的人们用“爱”为世界绘就了一抹斑斓的色彩。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依旧会延续“一朵雪花”的故事。沈晨透露,冬残奥闭幕式更会让雪花的光亮投射到人们的心中。“一朵雪花”贯穿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四个仪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残奥会闭幕式深刻观后感【篇2】

火炬熄灭环节重点体现了时间的概念,将抽象的表意符号与具象的视觉画面相结合,带领观众回溯整个冬残奥会的伟大时刻。在音乐表演上,13套定音鼓演奏的打击乐展现出铿锵有力的时间节奏,代表着所有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其后将过渡到由残疾人艺术家演出的小提琴独奏《雪花》,婉转悠扬的琴声展现出大家对这段美好时光的不舍之情,观众的情绪在刚柔并济的表演中不断酝酿。在视觉画面上,时钟在多圈的环绕中以简洁有力的视觉风格展示世界时钟的计时、中国的天干地支、24节气等“时间”要素,配合着60名舞蹈演员完成层层递进的“时空表演”。

当所有演员极具爆发力的表演的结束,不同维度的“时间”要素也汇集到熄火时刻,最终画面凝聚到开幕式运动员的点火仪式的瞬间,将点火的瞬间和熄火的过程形成呼应。最后一道光线慢慢地将影像回归为唱片的原始形态,同时火炬装置慢慢下落,缓缓熄灭,意味着整个闭幕仪式最重要的熄火环节的结束。

残奥会闭幕式深刻观后感【篇3】

北京冬奥会向世界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北京冬残奥会同样始终践行。“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庄严承诺。

从悬悬而望期待着,到热血沸腾喝彩着。赛场上汗水肆意挥洒,运动健儿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自我。眼眶总浸润着晶莹泪滴,残奥曲谱被一遍又一遍地昂扬奏响。

百转千回,瞬息万变。在属于追梦者的时代,勇者是永恒的主角。

冬残奥会导演沈晨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介绍说,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对于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定位是“温暖感人”。“所以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与冬奥会不太一样,冬奥会开闭幕式更多的是唯美的环境、中国的文化概念等等,但是我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表达的,是残疾人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的行为,由此来完成温暖和感人的瞬间。”

导演还透露,闭幕式的主题为“在温暖中永恒”,将用一个特殊的装置配合主视觉形象,将过去9天赛事的感人瞬间,以及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的伟大时刻,永远保留下来。

残奥会闭幕式深刻观后感【篇4】

3月13日,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宣布,杨洪琼将担任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

云南籍运动员杨洪琼,89年9月出生,曾为轮椅篮球运动员,2018年进入国家残奥越野滑雪队。本届冬残奥会上,她包揽了残奥越野滑雪女子坐姿组短距离、中距离、长距离3个项目金牌,是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金牌数量最多的运动员。

今夜,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鸟巢举行。联大特殊教育学院36名学生承担了节目《爱的感召》、《生生不息》以及演员返场谢幕三个重要任务。在圆满完成开幕式演出基础上,同学们以最崇高的抱负完成家国使命,站在国家最高演艺舞台上,再次以顶尖的技艺,饱满的状态,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此次光荣任务!

36人中,有25名视力残疾学生、1名听力残疾学生及10名健全学生。同学们在完成冬残奥会的开幕式第二天就进入到闭幕式的紧张排练中。从排练到演出,日日夜夜,只为竭尽全力在世界舞台上展青年大学生风采。

作为《生生不息》节目的C位演员,王得江已经封闭训练定音鼓60余天,一次又一次的推翻,一次又一次的复盘,一次又一次的挑战自我,终于向全世界展示了最好的自己!

从冬残奥会的开幕式到闭幕式,联大学子们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责任与担当,擦亮了中国的青年名片,他们不负使命不负青春,为他们点赞!

残奥会闭幕式深刻观后感【篇5】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将于今日上演,导演沈晨透露,闭幕式的主题为在温暖中永恒,将用一个特殊的装置配合主视觉形象,将过去9天赛事的感人瞬间,以及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的伟大时刻,永远保留下来。本场闭幕式除了仪式,还有两个比较核心的表演。首先,在《爱的感召》节目中,由盲人演唱者、听障手语表演者等组成的残健共融的演出团队,将向世界传递出彼此鼓舞、拥抱世界的动人力量。其次,在主火炬熄灭之前,还会进行一个13套定音鼓演奏的打击乐,形成奔流不息的“时间”前进和更迭的形象,寓意全球“共享此刻、共赴未来”。

回顾本次冬残奥会,中国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将运动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残奥会体现的精神是“平等、参与、共享”的社会目标。参加残奥会的大多是残疾人,他们虽然身体上有残缺,但是在精神上同样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同样享有权利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而在残奥会比赛中,其实更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拿到任何奖励。残奥精神更强调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在受到生活的不平等待遇之后,并没有放弃,而是努力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发挥自己的强项,永不放弃,在全世界的人面前证明自己。

残奥精神,更崇尚和谐的生活,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虽然身体有缺憾,但是他们更能到和平的美好以及战争的残酷,用坚持不懈的精神,号召更多人为国家、世界的和平带去一份力量。

残奥会告诫人们的是,这些运动员并非需要世人的同情、怜悯,他们会用自己的能力、意志来证明自己的不比任何人差,在赛场上展现自己的风采,获得所有人的尊重,而这份尊重,是他们自己努力得来的。

身体的残疾不能代表什么,残疾的身躯一样有坚强的意志力,同样身残志坚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参考]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内容专辑推荐:“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敬请浏览。

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1

如果冬残奥会开幕式主要展现的是残健融合的理念,表现出全世界对于残疾群体的尊重,那么冬残奥会闭幕式则倾向于展现温情的记忆。闭幕式的视觉意象在开幕式“同心圆”的形象基础上,加入了一个“唱针”舞美装置,从而重新塑造了“留声机”的视觉形象。视频总监王之纲认为,“相对于现在很多新的存储媒介来讲,唱片具有纹理的质感与情感的温度,它更容易勾联起观众对这段珍贵时光记忆、怀念的共情感。”

在冬残奥会的闭幕式舞台及表演空间的构建上,视效团队采用了圆形唱片的概念,作为冬残奥会这段时间记忆的存储载体贯穿始终。一方面,唱片机是一个重要的舞台演出空间支点,所有的闭幕式演出、仪式都会在圆形的唱片空间中完成,例如,入场仪式中唱片所形成的地球影像将各国残疾人运动员旗手纳入其中,表达人类“共享地球、团结一心”的期望;另一方面,唱片机也是一个寄托追忆的空间载体,记录了冬残奥会上运动员们的高光时刻,以爱的感召呼唤一个残健融合的美好未来。在最后的熄火环节中,唱片机不断“凝固”本届冬残奥会的难忘回忆影像,展现出残疾人运动员拼搏向上、顽强奋斗的精彩瞬间。

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2

6岁时,一场意外让申翼风失去了双腿,曾经调皮好动的小男孩变得沉默寡言。冰球运动像一束光,照亮了这位“折翼男孩”的梦想。“冰球运动给了我生活的信心,在团队协作中,我的性格越来越开朗。”申翼风说,“到世界各地比赛开阔了我的视野,我越来越热爱这项运动。”

体育总是带给人们希望和梦想,赋予人们胆识和魄力。“勇气、决心、激励、平等”——这不仅是残奥运动价值观的核心,更是广大残疾人的座右铭。在梦想旗帜的引领下,没有什么困难不可战胜,没有什么阻碍不可逾越。

作为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的礼仪人员,来自北京建筑大学的甘亚佼与残疾人参演人员长期一起训练和联排。在和许多残疾人朋友的朝夕相处中,甘亚佼深受震撼。

“闭幕式参演人员中有不少残疾人,他们有悦耳动听的歌声,有整齐划一的动作……他们用勇敢之心点燃生命之火,以自信人生绽放独特光彩。”甘亚佼说,“我也收到了许多残疾人朋友的赞许和祝福。他们甜美的微笑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北京冬残奥会不仅是残疾人运动员的体育盛会,更是广大残疾人的梦想舞台。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前后,一系列活动让残疾人朋友共享盛会、感悟人生。

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3

闭幕式上,随着留声机的旋转,运动员在赛场摘金夺银、奋勇拼搏的“高光时刻”一一闪过,把人们的思绪又拉回激情飞扬的赛场。不幸折翼,他用拼搏为自己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看不清世界”,她却心怀热忱地“想让世界看到我”……不同的肤色下是一个个同样勇敢的灵魂,不同的语言唱出对生命共同的赞歌,给世人以启迪与激励:身体的缺憾不会削减生命的意义,精神面貌才是决定人生将以何种方式展开的关键。

雪花纷飞不会因翅膀受伤而停下,体育精神也不会局限于赛场之内。运动员们互帮互助、拥抱欢呼,领滑员与运动员同台领奖,导盲犬获得纪念奖牌……一个个激情瞬间、一个个温情画面与一个个奋发身姿一样,都会定格在残奥发展的历史图册中,将“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深植在每个人的心里。恰如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所言,“残疾人运动是唤醒人类良知的运动”。这就是体育的力量。

“一片雪花”与春日争胜,“一柄微火”与皓月争光,温暖人心,余韵悠长。在镜头之外,无障碍环境树立新标杆,“爱笑的眼睛”让温暖跨越种族,防控举措确保每个人都安全,有爱方无碍,绘就最大“同心圆”。在“双奥之城”举办的这场盛会,交出了一份惊艳、安全、出色的“满分答卷”,为冬残奥会带来了新曙光。

奔流的“时间”不停,心中的“微火”就不灭,这场“冰雪之约”让我们相信,纵使前路漫漫,遍布未知挑战,只要人类团结在一起,饱含勇气,迎难而上,就能创造美好的明天。

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4

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落下帷幕,参加过开幕式的26名河南功夫小子继续参演,在闭幕式“奥运圣火熄灭”环节登场亮相。

以“在温暖中永恒”为主题的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通过表演与仪式的融合,留下了本届冬残奥会的精彩瞬间。闭幕式共有12个仪式环节,其中,“爱的感召”表演环节,由超过60%的残疾人作为表演主体,以“手语”的形式配合优雅的手臂舞蹈,心手相连用“爱”为世界绘出了一抹斑斓的色彩。

在闭幕式“奥运圣火熄灭”环节,登封塔沟武校的26名学员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健儿们一起载歌载舞,庆祝这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圆满落幕。

作为本届冬残奥会的见证者,河南功夫小子们也被残疾人运动员“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染,节目彩排期间,他们经常帮助残疾人演员推轮椅、拿道具。曾四次参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还到非洲等地传播少林武术的19岁学员郭傅文说:“很幸运能够参演这次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残疾人运动员迎难而上、坚持不懈的精神,将激励我不怕困难、奋发向上。”

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5

作为贯穿闭幕式全篇的核心创意,“鸟巢”场地中间直径55米的`“留声机”令人印象深刻。为什么要采用这样一个主视觉形象作为核心创意?来看总导演张艺谋的解读。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 张艺谋:“留声机”要成为我们闭幕式的一个亮点,就有点像冬奥会闭幕式上的折柳寄情,冬残奥闭幕式通过一个道具来完成这个亮点。

折柳寄情是通过整体的表演的一个氛围,和讲解来传递的一个感情,留声机现在就成了一个道具要发挥这个作用。它其实是个意念,是个理念,不一定专门指胶片时代,黑胶时代,它只是人类作为留存记忆的一个东西,要勾连这个共同的共情,所以这个留声机一放,我觉得这个还是很能带动大家的一个感觉。

沈晨介绍,闭幕式将在50分钟左右完成,共有12个仪式环节,其中以《爱的感召》为题的表演环节,将由超过60%的残疾人作为表演的主体,以“手语”的形式配合优雅的手臂舞蹈,心手相连,残健共融的人们用“爱”为世界绘就了一抹斑斓的色彩。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依旧会延续“一朵雪花”的故事。沈晨透露,冬残奥闭幕式更会让雪花的光亮投射到人们的心中。“一朵雪花”贯穿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四个仪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6

今晚(3月13日),冬残奥会在“双奥之城”北京完美落幕。北京冬残奥会开赛以来,中国体育代表团选手捷报频传。最终中国体育代表团以18金20银23铜的战绩为本届冬残奥会画上了圆满句号。冬残奥会的闭幕式也给了我们极大的惊喜,"在温暖中永恒”这个主题更是在闭幕式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致敬拼搏而不屈的你们

荣耀不只是金牌,所有拼搏者都是我们的骄傲。中国代表团最多1天收获15个金容融,也凑齐了2个金牌九宫格。运动员们的英勇拼博铸就了这场赛事的精彩绝伦,成就了自己的不凡,也造就了国家的荣誉。

时光流淌,记忆永存

闭幕式延续“一朵雪花”的故事,一个直径55米左右的圆形视觉符号贯穿全篇,突出呈现“在温暖中永恒”的核心主题,也代表着北京双奥在今天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

现场观众和嘉宾都收到了一本精致美观的手册,手册中首次添加盲文的设计,彰显出北京冬残奥会的温暖。

闭幕式表演开始,当数百位手语表演者高举手掌,“留声机”上呈现出“爱”的字样造型。每颗星星点点的萤火之光,在夜晚虽不耀眼;但当它们汇聚到一起,却被赋予了能够点亮世界的力量!

在由定音鼓构成的“表盘”形象上,60名残健共融的表演者用行为模拟着“指针”每圈60个时间刻度的行进轨迹。从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时辰和二十四节气、到世界通用的象征时间概念的符号,都随着时间的轨迹应运而生。

雪花火炬台缓缓降下,在盲人演员小提琴演奏的主题曲《雪花》伴奏下,主火炬缓缓熄灭。时光流淌,记忆永存,微火不微,永恒绵长!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落下帷幕,在这个春天有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名冬残奥运动员在这个地方为全世界留下了无与伦比的拼搏记忆。温暖,是人生中的难忘记忆;永恒,是全人类的美好愿景。在温暖中永恒,在拼搏中一起向未来,致敬每一位冬残奥运动员!这段美好的“双奥记忆”我们会永远记得!

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7

肢体残疾人乐手用大提琴奏响国际残奥委会会歌,会旗在全场观众深情注视中缓缓下降。

我们兑现了承诺。面对世纪疫情,中国以卓绝努力搭建起残疾人实现梦想的舞台、构筑起文明互鉴的桥梁,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残奥盛会,赢得来自全球的赞誉。

“你们承诺的是‘简约、安全、精彩’,你们做到的是令人惊叹、安全可靠、精彩非凡。”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表示,中国已经为未来的冬残奥会树立了标杆。

动感时尚的视觉体验将人们的思绪牵至4年后的亚平宁半岛。屏幕上,残奥运动员的身姿闪现在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残奥会宣传片中,他们的参与和行动象征着人类的无限潜力,继续传递着“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

改变始于体育,却不止于体育。北京冬残奥会不仅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了竞技舞台,更呼吁全社会提高对残疾人的关注度和包容性,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愿景正在逐步实现。

温情永驻、难诉别离。一个个“微笑”瞬间构成的短片,开启了最后的告别。

舞台中央,13套定音鼓呈圆形向心排列,构成了“表盘”形象,极富力量的鼓声犹如残疾人自强不息的脉搏。60名残疾人与健全人的表演者模拟着时间“指针”的行进轨迹,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和二十四节气、世界通用的象征时间概念的符号随轨迹而生。

时间永无止境,在多元的时间哲学中,全人类共享此刻,中国与世界携手前行。

熟悉的《雪花》旋律响起,全场安静下来,表演停歇,在盲人少女的小提琴演奏声中,主火炬缓缓熄灭。

曲终人未散,余音犹绕梁。开幕式上照亮盲人火炬手面庞的那一簇微光,伴随盲人少女的琴声消逝在夜空,一束火炬烛照心灵、跳跃的火焰生生不息。

天籁般的童声再次回荡在“鸟巢”,纯洁的冰雪世界里,盲童女孩珍爱地捧起明亮的“火种”,将这份希望传向大地。

一朵雪花镶嵌在巨大的蓝色唱片中央,“BEIJING2022”字样烙印在“留声机”上,从冬奥会到冬残奥会,这朵雪花的故事将成为人们久久珍藏的回忆。

浪漫的焰火腾空而起,“北京2022”在国家体育场上空粲然绽放,时光的“留声机”定格在大地上。

这一刻是终点,也是起点。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记忆在温暖中永恒。我们满怀期许,沿着“更团结”的希望之路,奔向美好未来!

北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700字模板


本文为读后感大全推荐专题“北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相关内容。

观影能够给大家带来视觉盛宴与听觉盛宴,在情节与思维的互动中,我们产生了更多的心得感悟,观后感,无非就是看过作品之后的感想,观后感可以更加条清缕晰地整理我们的思维。如何通过观后感抓住作品的核心内容呢?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北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这样的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北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篇1】

除了各项目奖牌的突破,冬残奥赛场上,中国残疾人运动员自信顽强、乐观坚韧的品质更为打动人心。当两臂空荡的孙鸿胜冲下高山,他用xx与命运的顽强抗争证明,自己也可以站在冬残奥的舞台上;当无法行走的闫卓稳稳将冰壶推入“靶心”,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如果我可以,你们也可以”;当失去右腿的刘思彤如精灵般滑过旗门,她早已放下胜负,只想“享受比赛、享受人生”……尽管生活曾阴云密布,尽管命运曾遭遇不公,但每一位参加冬残奥会的中国运动员,用一次次艰难的跳跃、一次次激情的冲刺与一张张真挚的笑颜,把坚强不屈、永不放弃的进取精神定格成为一个个具体而感人的瞬间。这种对于生命的生动诠释某种程度上早已超越了比赛本身,这也让他们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他们的友爱、勇气和坚强,不仅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的感动,带给全球观众的激励和感动也必将余韵悠长。

冬残奥会为残疾人运动员向世界展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提供了舞台,而他们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精神,让“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在北京冬残奥会上熠熠生辉,团结与和平的信念也再次被高高举起。冬残奥运动员们用自己的努力、奋斗和热情告诉我们,总有一种精神催人奋进,总有一种力量打动人心。

北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篇2】

我来了!是谁来了?当然是我们中国人来了。是20xx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东道国来了。想到这儿,我心里是满满的自豪感。

我们中华民族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接近于两个多欧洲的人口,有我们中国参加的奥运会才是盛大的国际体育盛事,更有意义的是,20xx年世界冬奥会和残奥会在北京举行,去年冬奥会和残奥会的吉祥物揭晓,“冰墩墩”和“雪容融”脱颖而出。

冰墩墩,他寓意深刻,“冰”象征着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冰墩墩的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着彩色光环,其灵感源自于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着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左手中的心形图案,代表着我们国家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冰墩墩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雪容融名字的寓意同样深刻,“雪”象征洁白、美丽,是冰雪运动员的特点。“容”意喻包容、宽容,交流互鉴。“融”意喻融合、温暖、相知相融。容融表达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发展的理念,体现了通过残奥会运动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体现了通过残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我喜欢你们,冰墩墩和雪容融。

北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篇3】

今天,我做完作业,和爸爸一起看冬奥会,正好遇到自由式滑雪大跳台谷爱凌姐姐夺金的比赛。

我边看边听爸爸讲谷姐姐的事情,三岁学滑雪,七岁加入专业队,15岁拿下世界冠军,今年18岁参加北京冬奥会,她妈妈经常驾车带她到三百多公里外进行训练等等,听得我又激动又惭愧。

比赛的前两跳谷姐姐发挥出色,但还是排在第二位。正当所有人都在为谷姐姐可以给中国增添一枚银牌而高兴的时候,奇迹发生了。

第三跳开始,前面等待和热身的时间比前两跳更长。随着谷姐姐飞速下滑的身躯,我在想:这次能不能飞得高点?转得多点?临近滑雪台边沿,只见谷姐姐腾空跃起,跳的很高,和我想的一样高,开始转体,一圈、两圈、三圈……四圈吗?这时电视解说员一声惊呼,四圈半!1620!稳稳落地。

听着谷姐姐激动的喊声,和旁边爸爸的大嗓门,我也激动的跳了起来,“赢了,一定赢了!我确信,我非常确信!”

分数出来,谷姐姐是冠军!看着谷姐姐激动落泪的样子,我的眼里也满含激动的泪水,仿佛是我在比赛一样。一个从来没有在赛场上出现过的高难度动作,一个谷姐姐重来没有实践过的动作,这是破釜沉舟的一跳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我就是想挑战自己,不是想打败别人,我只是想做到最好的自己。”听着谷姐姐的话,我暗暗给自己鼓劲,永不放弃,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北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篇4】

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1

“北京!”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发出不太标准的读音时,神州大地翘首以待的亿万中国人再次沸腾了!如同14年前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承办权时一样,中国人民在这一刻都沉浸在忘我的兴奋状态之中。北京,成为世界上首次能主办冬季和夏季奥运会的城市!会议结束后,北京市市长王安顺面对央视记者采访,道出五个关键词——高兴、感谢、承诺、敬意、欢迎。

奥运会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育竞技比赛,而是一种用永远不变的信念。作为一名小学生,也许我们还不能像体育健将那样为祖国拿金牌,也没有机会亲临赛场,参与奥运会的服务与接待工作,但只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一样可以为奥运出一份力!

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的小使者。冬奥会来临之时,我们用文明点缀城市的每个角落,伸出礼仪的双手迎接八方来客,这样才能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彰显我们的民族文化。

我们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向导。别的国家的人民光临北京看奥运,是我们全国人民的骄傲!作为“小主人”的我们,应该说有礼貌有修养的话,应该用千百倍的热情为客人们服务。比如:做个翻译员,帮外国朋友指路等等,一定能让外国朋友感受到我们中国人的热情,让国际友人回味舒缓的感觉,文明的味道。

我们要做一个个的环保小卫士。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实现“绿色的中国盼奥运”的梦想。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丢垃圾,随手捡起垃圾,让我们的城市天蓝、地绿、水清气爽,让外国朋友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和张家口流连忘返。

不再等待,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我做起,伸出双臂,迎接我们的冬奥会!

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2

春节期间喜迎冬奥,我跟家人一早就打开电视等待开幕式。24节气倒计时定格在立春这个万象更新的日子时,我激动之余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式的浪漫和含蓄。四季流转,中国人民对冬奥的期盼藏在这一天又一天幸福的日子中,走过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最终在立春这个孕育无限生机与希望的节气迎来了北京冬奥会。整个倒计时充满中国的古韵,美不胜收。接下来的黄河之水天上来,五环破冰而出也十分震撼人心,我观看开幕式之时,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这就是我的祖国,一个充满文化底蕴,源远流长,充满创造力的国家。

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也绝不能够掉队,要为祖国的富强和繁荣努力奋斗,不辜负祖国的养育以及祖国带给我的感动和震撼。

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3

冬奥之约,冰雪盛宴。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不仅拉开了又一场奥运赛事的帷幕,而且书写了一幅绘就于中国、共享于世界的华美奥运篇章。“绿色”是文明奥运的鲜亮底色,既彰显了青春的蓬勃朝气,也凸显了我国“绿色办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放”是体育文化的精神旗帜,“冰立方”诉说着冰雪体育飘逸灵动的独特之美,“飞天飘带”传递着多元共荣的文化精神。共襄冰雪盛宴,传承奥运精神。

冬奥会的筹办将助力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建设,奥运盛火将照亮人类团结合作、共克时艰的前路征途。

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4

今年的冬奥会开幕式,给我留下了最深刻印象的就是冰雪五环的破冰而出。破冰,寓意是用体育精神打破隔阂、疏离与对立,让尊重奥林匹克精神的各国人民可以携手共进。回首历史,只有团结,才是解决问题、战胜困难的根本途径。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需要用团结战胜隔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倡导的正是这种打破坚冰携手共进,用开放与包容彼此面对,共同战胜困难的精神。在今天,这样的精神更显得弥足珍贵。

随后,当我看到各国运动员朝气蓬勃的走入场内时,感到这正是一种“破冰”精神的真实展现。虽然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戴着口罩严格防护,但这并不能阻挡世界人民通过体育交流的热情。来自各个国家的人们在冰雪之上共同竞技,正是用行动实现了最好的“破冰”。事实会雄辩的证明,困难只会让我们团结的更加紧密,因为整个人类的命运都息息相关,休戚与共。正因如此,我们应当时刻牢记并努力实践“破冰”精神,用开放、包容、携手共进的态度面对人生与整个世界。

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5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残疾人也是如此。在我观看了残疾人奥运会后,我被那些残疾人运动员的精神给震撼到了。

残运会让我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例如因为失去双腿的钱红艳,她曾被称为“篮球女孩”,因为她的爷爷将旧篮球剪开一圈,套在她身体的下面,走路时她就用一双小手拄着特制的“木手垫”,“一步一步”地挪动身体,开始了借用篮球行走的生活。然而如今15岁的钱红艳已是云南队的一名游泳运动员。她不屈的精神造就了她的自信开朗,坚韧不拔。还有,周景景也是一名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她出生江苏省邳州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3岁那年由于高烧引发了小儿麻痹症,失去了独立行走的能力。16岁时,周景景有机会接触到了残疾人体育。一开始她练了4个月的乒乓球,后来江苏队选轮椅击剑队员,她决定选择击剑。现在,她已经获得了8枚金牌了。

残运会,是一个让人受益良多的课堂。在这里,我知道了:生命,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努力,就一定能绽放出美丽的光芒!

北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篇5】

今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中央,一张闪耀着光辉的唱片“奏”出美妙的音乐。这是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闭幕式的现场。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残健共融的表演者们将“唱针”缓缓推动至地面,这张唱片在舞台呈现出的“留声机”上旋转启动。

音乐环绕在“鸟巢”上空。这一环节的音乐改编自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创作于19世纪的曲目《乘着歌声的翅膀》,它描绘了一个极富浪漫色彩的美妙夜晚。徜徉在4位竖琴演奏者演绎的旋律中,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会徽烙印在“留声机”中央,闭幕式在金色光辉中开启了拥抱世界的欢聚。

音乐继续飘荡,随着激光的刻印,“留声机”边缘逐渐勾勒出冬残奥会六大项的运动形象轮廓,掀开了回顾本届冬残奥会高光时刻的帷幕。9天赛程期间的精彩瞬间,随着“留声机”的旋转而激情浮现。残疾人运动员穿越冰雪,在9天时间里拼搏奋斗、挑战自我的瞬间再次感动观众。当精彩瞬间在欢呼与喝彩中定格,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迸发出璀璨的荣光。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导演沈晨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表达的是残疾人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的行为,由此来完成温暖和感人的瞬间。他介绍,本次闭幕式的创意策划从20xx年就已经开始。

据悉,本次参演群体中,约30%为残疾人,70%为健全人,再一次诠释了残健融合的理念,将向世界传递出彼此鼓舞、拥抱世界的动人力量。

北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篇6】

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冬残奥会开幕式都精彩纷呈,令人印象深刻。本次冬残奥会闭幕式的主题表达为“在温暖中永恒”。导演沈晨表示,闭幕式将延续开幕式理念,注重表达残疾人的故事,由此契合主题,定格感人瞬间。秉持着“简约、安全、精彩”的原则,闭幕式力求将表演与仪式相结合。

据悉,闭幕式主题定为“在温暖中永恒”,将以特殊装置配合主视觉形象“同心圆”,记录9天赛事感人瞬间的同时,永远保留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的伟大时刻。据沈晨介绍,希望通过这一方式留住整个冬奥,留住“双奥之城”这份记忆,让后人永远记住它。

据悉,本届冬残奥会闭幕式的参演群体,由约占30%的残疾人和70%的健全人组成。在排演过程中,残健融合的表演者们携手前行、互助进步,体现了“平等、参与、共享”的.发展理念。3月13日下午,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6个大项78个小项的比赛全部结束。

历经9个比赛日的拼搏,中国代表团取得18金20银23铜共61枚奖牌的佳绩,历史上首次位列冬残奥会金牌榜和奖牌榜的双榜首!

北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篇7】

伴随着唱片的转动,唱片上逐渐显现出运动的人物造型。随后,一个个赛场瞬间呈现了出来。北京冬残奥会的精彩,就是由这样的一个个难忘的瞬间组成,北京冬残奥会的记忆,就是由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故事构成。

在赛场,所有人都是胜利者!“我们延续了冬日暖阳的设计主题,用胭脂粉与冰雪蓝两种色彩营造温暖氛围。”冰雪蓝呈现冰雪运动的空灵与清澈,胭脂粉象征温柔、希望、包容与乐观。此外,云水蓝、丹紫红、宝石蓝、柠檬黄等明亮色彩作为辅色加入,让暖意更加浓郁、饱满和明媚。

“这也代表了在色彩斑斓的世界里,残疾群体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拥有不息的生命力,也怀揣着对更美好生活、

更包容世界的不懈追求。”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美学的融合,用“简约而不简单”的表现形式,成为手册的亮点。在各代表团旗帜入场与向志愿者致谢环节的页面中,放射性的线条构成了千姿百态的、绽放的花。“观众可能看不出花朵的品种,这正是我们想达到的效果。”夏小奇解释,花朵的图形既是残奥运动员奋勇拼搏的身姿,也是志愿者默守岗位的身影。

在爱的感召环节的页面设计中,橄榄枝的枝蔓顽强地向前伸展,寓意爱和和平。中国式的浪漫带给世界以震惊,随着冬奥的圆满结束,北京冬奥产生的影响将持续扩大,愿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温暖时刻,留存为永恒的记忆。到了和雪容融说再见的时候了,你是否会不舍?是否会留恋?

北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篇8】

12天的残奥运动会,通过运动员们激烈角逐,终于落下了惟幕,看残奥会闭幕作文。世界各国体育残奥健儿在比赛中各人表现独特,发挥了自己的最佳水平,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赞扬。

残奥会闭幕在鸟巢馆如开,各国残奥运动员领队手撑国旗,一排整整齐齐的队伍缓缓进入鸟巢体育馆。接着由残奥运动员向中国志原者献花圈,代表世界人民对北京的感谢!对中国的感谢!对中国人民的感谢!

为了庆祝残奥会在北就召开,园满成功,我国人民载歌载舞祝贺,首先鸟巢上空一片红叶飘飘落下,顿时地面一片鲜红,它像征着残奥会红红火火胜利结束。接着在一片欢呼声中大型歌舞,一会儿排成长方形,一会儿排成未拆开的信封,他们的表演如此精美,那更精美的是站在表演舞蹈,中央的盲人歌手,歌唱一首给未来的信心,播种,并由盲人领舞,那大头娃娃天上摘星地上种,他们希望光明传递人间。接着盲人的笛声悠扬,欢庆丰收的舞蹈,像征着残奥梦想丰收,继往开来。接着由聋哑人表演千手观音,一会儿排成长串像蜈蚣,一会像千手观音,一会儿又像十五的圆元,真是表演得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的造型赢得了人民雷鸣般的掌声,冲出鸟巢上空,响彻云霄。

烟火辉煌灿烂,这时残奥会主席出席发言:“感谢中国对残奥会的支持,感谢北京,感谢中国人民……”宣告残奥会在北京园满成功,降下残奥会会旗,奏英国国歌,北京奥委会主席刘琪传递会旗给残奥会主席,英国接会旗。祝贺下次残奥会在英国如开园满成功。

北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篇9】

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将于3月13日20点在国家体育场举行。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闭幕式主题为“在温暖中永恒”,将延续“一朵雪花”的故事。总导演张艺谋介绍,圆作为一个非常醒目的道具,将成为闭幕式的一个亮点。

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一主题,导演组决定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主视觉形象“同心圆”的基础上,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场地中央,外加一个特别的舞美道具,结合地屏的呈现,达到“温暖感”“记忆感”“包容感”的统一。

导演组介绍,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创意策划从20xx年就已开始,历经几十稿的修改过程,不断自己推翻自己、自己否定自己,到最后呈现的时候,相信会比较圆满。

本着“简约、安全、精彩”的原则,最终制作和排练时间只有不到两个月。所有主创团队对此做了充分准备,和我们的残疾人朋友们一起日夜鏖战,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最伟大的瞬间。

北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篇10】

随着中国残疾人体育走向世界,中国在国际残疾人体育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成功举办北京远南运动会、广州亚残运会,到圆满举办上海特奥会、高水平举办北京xx年冬残奥会,开放的中国全面参与国际残疾人体育事务,有力促进了国际残疾人事业发展。xx年9月5日,东京残奥会上,中国运动员表现神勇,实现金牌榜和奖牌榜双第一的五连冠。

据统计,“十三五”时期,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共参加160项国际赛事,获得1114枚金牌。中国残奥代表团在近五届残奥会上实现了5次蝉联金牌榜和奖牌榜双榜首,为国际残疾人体育运动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此次中国也派出了参加冬残奥会以来规模、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的残奥会代表团。96名中国参赛运动员中有85名首次参加冬残奥会。中国残联主席、北京冬奥组委执行主席张海迪说,北京冬残奥会的吉祥物“雪容融”已经从“冰墩墩”手中接过接力棒,期待着残疾人运动员们在赛场上展示“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共同书写不畏困难、奋勇拼搏、超越自我的感人篇章,一起向未来。

[荐]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2000字通用


随着世界不断变化,总有优秀的影片进入我们的视线中,陶冶情操的同时让我们产生自己的感悟,我们在观赏时,需要仔细地领会,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杂乱的思维得到整理。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作品的了解。写好作品的观后感要具备哪些要素呢?相信你应该喜欢读后感大全的编辑整理的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篇1】

今晚(3月13日),冬残奥会在“双奥之城”北京完美落幕。北京冬残奥会开赛以来,中国体育代表团选手捷报频传。最终中国体育代表团以18金20银23铜的战绩为本届冬残奥会画上了圆满句号。冬残奥会的闭幕式也给了我们极大的惊喜,"在温暖中永恒”这个主题更是在闭幕式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致敬拼搏而不屈的你们

荣耀不只是金牌,所有拼搏者都是我们的骄傲。中国代表团最多1天收获15个金容融,也凑齐了2个金牌九宫格。运动员们的英勇拼博铸就了这场赛事的精彩绝伦,成就了自己的不凡,也造就了国家的荣誉。

时光流淌,记忆永存

闭幕式延续“一朵雪花”的故事,一个直径55米左右的圆形视觉符号贯穿全篇,突出呈现“在温暖中永恒”的核心主题,也代表着北京双奥在今天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

现场观众和嘉宾都收到了一本精致美观的手册,手册中首次添加盲文的设计,彰显出北京冬残奥会的温暖。

闭幕式表演开始,当数百位手语表演者高举手掌,“留声机”上呈现出“爱”的字样造型。每颗星星点点的萤火之光,在夜晚虽不耀眼;但当它们汇聚到一起,却被赋予了能够点亮世界的力量!

在由定音鼓构成的“表盘”形象上,60名残健共融的表演者用行为模拟着“指针”每圈60个时间刻度的行进轨迹。从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时辰和二十四节气、到世界通用的象征时间概念的符号,都随着时间的轨迹应运而生。

雪花火炬台缓缓降下,在盲人演员小提琴演奏的主题曲《雪花》伴奏下,主火炬缓缓熄灭。时光流淌,记忆永存,微火不微,永恒绵长!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落下帷幕,在这个春天有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名冬残奥运动员在这个地方为全世界留下了无与伦比的拼搏记忆。温暖,是人生中的难忘记忆;永恒,是全人类的美好愿景。在温暖中永恒,在拼搏中一起向未来,致敬每一位冬残奥运动员!这段美好的“双奥记忆”我们会永远记得!

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篇2】

五千年的积淀,百余年的奋勇,多少兴衰成败,多少荣辱悲欢,成就了如今的涅槃。今天,冬残奥会将首次在我国举办,亦使北京成为首个同时举办过冬、夏奥运会的城市,今日之成就离不开十四亿海内外同胞的全力奉献,不是我们在中国之中,而是,我们就是中国。

冬残奥会的举办不仅仅是让世界了解冰雪,更是让世界认识中国。作为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主办方从微章到场馆,从冬奥标志到吉样物,所有设计无不彰显我国从古至今的传统文化。这让我不禁想到了20xx年的那场奥运会,它们都令人心潮澎湃,更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之力量、优美。

当世界各地的年轻人缓缓走过场地,画开的是一幅幅生活画卷,年轻人成为了这个世界发展的中坚力量。

当来自阜平山区的儿童唱起奥运之歌时,当广场舞在奥运会场跳起来时,我感受到了伟大祖国的人民信仰,中国是人民的中国。当火炬开始传递,代表了中国的奋起之路,从全国冠军,到世界冠军,再到世界记录保持者,最后到新的运动员点燃奥运之火,这是中国体育的艰辛崛起之路,这是所有中国人的期盼与荣光,这更是需要中国的青年人当仁不让接力的下一棒!因为世界终究是我们这代青年人的!最后的奥运之火没有过去的熊熊燃烧,而是像火种一样插在了每一个参赛国家的点火台上,这是史上绝无仅有的,这是新意、这是团结,这印证了我们所倡导的世界新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

忆十四年惊涛骇浪,九万里风鹏正举,苔花似的人们必然还是那般百折不挠!十年饮冰,难凉热后,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优雅的中国小姐,热情的欢迎队列,蕴含祝福的中国结雪花。一如既往,中国向着尽善尽美在不断努力。当此万物复苏之际,当此世界目光交汇之际,吾国不负众望,用白与蓝交织的雅致诗情舞出了冬残奥会的诗意开篇。

团结

更团结的口号啊,各国引导牌共同组成的大雪花啊,各色的国旗啊。中国的奥运是团结的奥运。无论何时,中国始终坚守着团结的誓言。正如开幕式中所展现的那般,中国人是兼容并蓄的,是热情大方的,是团结友爱的。我们欢迎每一个国家,我们欣赏每一个特色的服饰,我们爱每一个参赛者可亲的举动。这是一场文化交融的盛宴,这是中国期待已久的相遇。我们定不会辜负奥运,也定不会辜负世界。

世界正看着我们的冬残奥会,世界正看着我们,而我们也正看着世界。在这里,我们恭喜北京冬残奥会的顺利开场,也祝福接下来参赛者们都能尽显其才。

预祝北京冬残奥会顺利进行。愿中国力量于世界闪耀,愿中国自信扎根华夏。

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篇3】

北京时间3月7日,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比赛继续进行,中国体育代表队继第二比赛日斩获4金之后,继续冲击金牌。下午场的.比赛,单板滑雪男子障碍追逐-UL级比赛项目,中国选手纪立家、朱永钢、王鹏耀、张义琦先后晋级大决赛。

在决赛的比拼里,纪立家最终获得金牌,其余中国选手里,王鹏耀获得银牌,朱永钢获得铜牌。为此,中国队实现包揽这个项目的金银铜牌,达成一项历史成就,本届赛事首次同时升起三面五星红旗!这是中国队在冬残奥会历史上首次做到三面国旗同时升起,中国选手们都是好样的!

其余的比赛项目里,武中伟在单板滑雪男子障碍追逐-LL1级决赛取得第3名铜牌的成绩。而女子选手方面,更是继续实现大丰收,朱大庆在高山滑雪女子全能视障组比赛夺得1枚银牌。在第二比赛日已经夺得金牌的张梦秋,在高山滑雪女子全能站姿组比赛再次拿下奖牌,以1:58.02的成绩获得银牌,目前,张梦秋手中已经是1金2银的成绩,表现非常出色。另一名中国女子选手刘思彤在高山滑雪女子全能坐姿组项目收获铜牌。

加上上午场比赛的1银1铜,中国体育代表队在第三比赛日上,截止到下午5点,已经斩获1金4银4铜的好成绩,再度一口气揽获9枚奖牌,让中国队在奖牌榜上进一步取得优势,领先的程度更大。

据北京冬残奥会官网显示,目前,中国队的奖牌数量为7金8银10铜,总计25枚奖牌,不管是金牌数还是奖牌数,都是第1,且遥遥领先于其他代表队。作为对比,金牌数第2名的乌克兰是4金,奖牌数第2的加拿大是12枚奖牌。可以看出,中国队是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将有极大可能提前锁定本届冬残奥会的奖牌榜第1位置。

具体的最新排名方面,中国7金8银10铜排名第1,乌克兰4金3银1铜第2,日本是3金位列第3,美国队则是仅1金5银2铜位列第7,不过美国队的总奖牌数达到第3的位置,仅次于中国和加拿大。

不断创造历史,这是中国队本届冬残奥会的标签,毫无疑问,这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届比赛,中国残奥代表队的所有运动员,都会争取在家门口拿到好成绩,给家乡父老涨脸面。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2

相聚在北京残奥会的体育健儿,以出色的竞技水平和昂扬的精神风貌,演绎着残疾人与健全人“同属一个世界,共求美好梦想”的深刻主题,传扬着“超越·融合·共享”的鲜明理念。中国相继奉献给世界的两个奥运同样精彩,也带来别样的启迪和感奋。

顾拜旦歌赞,奥林匹克精神是一所培养高尚情操和纯洁心灵的学校。在残奥会赛场上,将被世人永远铭记的那一幕幕特殊的“超越”,让所有参与者、观看者更强烈地感受到陶冶情操、荡涤心灵的震撼和力量。肢残运动员艰难地搏击水浪冲向终点时的欢呼,脑瘫运动员躺在推床上双臂奋力擎起杠铃时的呐喊,昭告着他们不畏身体缺憾、付出比常人更多艰辛挑战极限的生理超越。“我不能选择命运,但可以选择对待命运的态度”,“悲剧不在于没有实现目标,而在于没有目标”,残疾人运动员的这些人生箴言,宣示着他们冲决歧视偏见、渴望平等参与社会的心理超越。他们的人生因自强不息、追求卓越而焕发异彩,比金牌更闪光的精神境界的超越,更动人心魄、更催人奋进。

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当今全球残疾人总数约6.5亿。以空前规模笑迎五大洲朋友的残奥会,确切地说,是更完整意义上的人类体育庆典。“融合”,不仅标志着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灿烂文明的又一次雄伟交汇,而且凸显着残疾人与健全人和谐共融、携手同行的厚重人文蕴涵。赛场内外,志愿者手腕上的“微笑圈”无声地传递着理解和友善,铿锵的中国语汇“加油”成为通用的“国际语言”。加拿大记者评述:“中国正拥抱整个世界,每个人再次在奥林匹克大家庭中赢得真诚的微笑和尊重。”“融合”理念的传播,将唤起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更深体认和倍加珍视,汇聚起推动世界和平进步、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强大力量。

残奥会为残疾人实现梦想、放飞希望提供了广阔天地。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追求瑰丽梦想,追求生命价值。北京残奥会倡导的“共享”理念,响亮地传达了残疾人共享社会文明成果、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心声。残疾人在体育竞赛中的优异表现以及在其他领域的骄人业绩,无可辩驳地证明,他们同样是书写历史、创造历史的主人。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理解、尊重、帮助残疾人这个最需要社会关爱的群体,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社会的崇高职责。国外网站载文说:“北京残奥会显示出中国以集体主义寻求和谐与共享理想的巨大而有效的努力。”“联合国人权奖”、“联合国残疾人十年特别奖”、“联合国和平使者奖”,记录着中国推进残疾人事业、践行“共享”理念的强劲足音。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3

你们是中华儿女们卓越的智慧结晶体,你们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土特产”,你们是中华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的组合彼此搭建起了友谊的桥梁冰墩墩,雪容融!

冰,雪,在华夏文化中象征洁白,美丽,吉祥幸福。冰墩墩的敦厚,可爱模样是冰雪运动会和现代5G高科技的结合。雪容融一身喜庆,团圆的灯笼装,则可以驱散逆境的寒冷,温暖身残志坚运动员的心。

这不他俩万水千山地来到了和他们有着同样精神海纳百川,强毅力行的海门。

我有幸带着他俩走进了江海博物馆,我也再次领略了江海文化的厚重之美,江风海韵的灵动之韵。这座誉满全国的科技之乡,教育之乡,纺织之乡,建筑之乡殊荣!都是勤劳,智慧,热情海门人代代坚持不懈,拼搏传承的结果。

我热血澎湃地告诉他们俩我爱海门!她虽不是我的故乡,但从我学字起的一撇一捺,到现在朝气蓬勃的阳光少年,都是这座城市所教、育,我已深深地依恋她。而这不正是冰盾墩、雪容融的使命让中国文化,点亮梦想,照亮世界!

冰炖墩、雪容融激动地说:“我们要把海门这座有爱,拼搏的城市传遍世界”!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4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于3月4日至13日举行,中国代表团总人数217人,其中运动员96人,参加全部六个大项的比赛。这是我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辽宁省派出15名运动员、8名教练员、5名工作人员共28人参加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单板滑雪、残奥越野滑雪和残奥冬季两项共四个大项的比赛。

3月6日,辽宁省残奥运动员刘思彤、张海原、陈亮、李响、孙鸿胜、孙艳龙、王辉、韩沙沙、王擎云将在残奥高山滑雪超级大回转项目中亮相;毛忠武和马静将在残奥越野滑雪男子(坐姿)18公里和女子(坐姿)15公里比赛中登场。

19岁的孙奇来自朝阳,他曾在残奥单板滑雪荷兰世界杯的男子坡面回转LL2级比赛中两获金牌,为我国残奥单板滑雪项目首次争得国际赛事最高荣誉;葫芦岛籍运动员刘思彤刚刚获得一枚铜牌,四年前她便是平昌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唯一一名高山滑雪参赛运动员,填补了中国运动员这个项目的参赛空白。备战北京冬残奥会,省运动员、教练员在中国残联国家集训队的组织下刻苦训练,通过冬夏结合、赛练结合等方式,运动员竞技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辽宁省残疾人竞技体育和康复健身均衡协同发展,以积极承接中国残联残奥会、冬残奥会国家集训队项目和参加全国残运会及国际大赛为契机,推动残疾人大众体育融入全民健身,省残疾人体育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20_年第十一届残运会冬季项目比赛中,辽宁省运动员在高山滑雪、单板滑雪、越野滑雪、冬季两项四个项目中,获得金牌19枚,银牌11枚,铜牌21枚。在20_年至20_年期间,辽宁省圆满完成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及冬季两项国家队各项训练保障工作,为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备战作出贡献。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5

从3月5日北京冬残奥会赛事筹办·开幕式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届冬残奥会共有9000余名志愿者服务,19名服务于冬奥会的残疾人志愿者中,有12名继续服务于冬残奥会。

北京冬奥组委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同步规划、同步筹办”的工作原则,在场馆规划建设、竞赛组织、疫情防控、赛事服务等方面同步推进,确保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场馆建设和运行方面,北京冬残奥会共使用28个场馆,包括5个竞赛场馆和23个非竞赛场馆,分布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5个竞赛场馆沿用冬奥会已有场馆,冬残奥村沿用三个赛区的冬奥村。相关竞赛场馆、非竞赛场馆运行团队,也继续服务于冬残奥会,保持同等的场馆运行水平和服务标准。

竞赛组织方面,冬残奥会竞赛项目场地根据残奥运动员特点和竞赛规则做相应转换和调整。各竞赛场地已经通过国际残奥委会单项体育联合会认证,全面具备办赛条件,竞赛器材按照国际顶级赛事标准配备。

无障碍设施方面,北京冬奥组委编制《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和《指南技术指标图册》,作为场馆无障碍建设的规范依据,将无障碍工作同步纳入场馆规划设计、施工建设、验收评审各环节中,确保场馆设施符合冬残奥会运行要求。

赛事服务方面,将冬残奥会特点和需求充分纳入赛事各领域运行计划和服务政策,全面做好赛事服务工作。住宿方面,各冬残奥村按照无障碍指南标准建设无障碍设施,为残奥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提供优质服务;18家签约饭店新改造无障碍房间109间。医疗方面,确定41家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针对残疾人的特殊医疗救助服务培训,在相关场馆提供轮椅、假肢维修、导盲犬兽医服务。交通方面,投入1898辆车辆服务,冬残奥会包括280辆无障碍车辆。安保方面,制定人性化安检规范,为残疾人接受安检提供便利。编制了《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运动员和随队官员服务手册》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指南—盲文大字版》,官网也设置了无障碍功能,方便视力障碍人士获得赛事信息。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6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如期而至。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聚焦残疾人体育健儿在冬残奥会上的精彩亮相。

中国将进一步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举办北京冬残奥会,为残疾人事业昂首奋进现代化新征程增添了信心和动力,对于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和全面发展是一个重大机遇。

6年多来,在“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引领下,北京冬残奥会和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2月20日,北京冬奥会圆满落下帷幕,冬残奥会时间随即开启。十几天时间里,各项转换工作迅速、有序进行。场馆中增设了无障碍标志和坡道,设置假肢与轮椅维修中心,媒体看台为残疾记者设置了无障碍坡道,餐厅重新规划,降低了手部消毒区的位置,无障碍座位和卫生间改造完成……中国向来言必信、行必果,我们有信心兑现“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承诺,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残奥盛会。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冬残奥会是残疾人展示自我的大舞台,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残疾人运动员,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坚强地为实现人生梦想而拼搏,他们的精神意志令人敬佩、鼓舞人心。残奥会为各国搭建起了友谊的桥梁,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上展示“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他们不仅是战胜自我的强者,更是传递友好的使者。北京冬残奥会必将进一步增进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了解,助力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助力建设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全国8500万残疾人是我们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得到了更好实现,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充分体现出中国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本届冬残奥会,中国运动员将参加全部6个大项73个小项的角逐。其中,85人为首次参加冬残奥会,全部运动员为业余选手。广大残疾人正通过积极参加各项体育运动,绽放出生命之花,不断迸发出向上的力量。这种奋勇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我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生动注脚。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每一个勇敢、坚定的追梦人都了不起。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践行“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让更多人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让残疾人更好融入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借北京冬残奥会的东风,让我们奏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动人乐章,一起向未来!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7

冬残奥会首个比赛日,张家口赛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一天之内进行了6个小项的比赛,中国冬季两项队将2金1银2铜收入囊中。在北京冬残奥会之前,中国队从未在雪上项目中登上领奖台,如今比赛第一日就收获颇丰,运动员们纷纷感叹“太激动了,没想到自己能取得这个成绩”。

在赛前对自己的成绩定位稍有“偏差”,是因为运动员们近两年鲜有机会参与国际大赛,不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一直在国内训练,没法与国外选手比较衡量,每个场地的线路、天气状况也都不同。”当日获得女子6公里短距离站姿组冠军的郭雨洁说,“我们就像黑灯瞎火摸东西似地那么练,能做的就是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虽然没有对手可以参照,但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从来没有停过。“梦想照进了现实。”获得男子6公里短距离坐姿组金牌的刘子旭在赛后说道。刘子旭获得的这枚金牌也是冬残奥会中国冬季两项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比赛中,他拼尽全力滑行,在接近终点时几乎体能耗尽,险些摔倒,让现场所有人都为他捏了把汗,但他顽强地稳住了身体。

冬季两项中,越野滑雪是基础,射击是关键,刘子旭在比赛中凭借两轮射击10发全中的成绩,稳稳将金牌拿下。其实,在之前的官方训练中他的射击表现并不理想,“可能与当时场地风比较大有关系,但我及时调整了心态,今天做到了全中。”刘子旭说,“苦练了这些年,就为了今天,总想着能快点,再快一点。”他的队友刘梦涛也发挥得十分稳定,以19分33秒3的成绩为中国队收获一枚铜牌。“最想把‘金容融’送给自己。”刘梦涛赛后笑着说,这枚奖牌也是他几年来在雪上奋斗回馈自己最好的礼物。

2001年出生的小将单怡霖在女子6公里短距离坐姿组的比赛中为中国队拼下一枚银牌,“没想到我真的做到了站上领奖台。”单怡霖赛后说,“滑行还是有欠缺,自己一直在滑行方面努力提高。”她的队友王诗瑀在比赛中的发挥也不错,获得了第四名。

当天一共进行了6个组别的比赛,在视障组一共有4名运动员与他们的领滑员一起参加了比赛。视障组中国队首次在冬残奥会中参赛,女子组比赛中,王跃和杨倩茹获得第四名和第五名。在男子组中,余爽和党鹤松分获第四名和第八名。比赛中,余爽一度占据领先位置,直到5公里时才逐渐落后。“今天发挥了我的实力,但也有些一点遗憾,离奖牌就差一点点。”余爽说。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8

2022年的冬天将迎来北京冬奥会和残奥会,两个十分可爱的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也将来到我们的身边。他们两个因为同样热爱运动成为了好朋友,我也十分想和他们成为朋友。

“冰墩墩”是一只聪明、活泼、热情的大熊猫,他对每个人都充满了友善,他十分强壮喜欢各种运动。“雪容融”是一个温暖、友爱、充满勇气的灯笼,他点亮了残疾运动员梦想的道路。他们都很擅长运动,尤其在滑雪、滑冰等冬季运动项目上。

我也很喜欢滑冰,很想像他们一样滑得那么好。于是,我找到了“冰墩墩”和“雪容融”,向他们表达了我的心愿,他们十分热情地答应了。我们来到了滑冰场,穿上了滑冰鞋,开始练习。第一次滑冰的我根本站不住,不停地摔倒,摔得我真的很疼,想要放弃。这时“冰墩墩”和“雪容融”向我走了过来说:“每一项运动都不简单,你可明白每一位运动员都是付出了多少努力,流下了多少汗水,才能有今日的成就。仅有永不放弃的精神,才是运动的精神。”听了他们的话,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运动员的不易,也觉得自我不应当遇到一点挫折就想要放弃,于是,我鼓起勇气决定继续练习。“冰墩墩”和“雪容融”扶起了我,一个在左一个在右拉着我的手,带着我一齐滑,一圈、两圈、三圈…….从慢到快,那种在冰上自由飞翔的感觉,让我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向往。这时,他们悄悄松开了我的手,滑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才惊讶的发现,我居然能够自我滑了,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我看向他们,我们都笑了。

从这一刻起,我爱上了滑冰,我要努力练习,有一天我也要成为一名滑冰运动员,长大以后为祖国争光。“冰墩墩”和“雪容融”不愧是吉祥物,他们给了我帮忙,给了我勇气和力量,让我成长,多谢“冰墩墩”和“雪容融”,你们是我一辈子的好朋友。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9

在6日举行的北京冬残奥会“无障碍环境建设”主题发布会上,国际残奥委会、北京冬奥组委和北京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场馆和设施的无障碍建设,以及从场馆到城市的连续无障碍环境。

国际残奥委会无障碍专家伊莱亚娜·罗德里格斯举例说,在往届冬残奥会中,残奥高山滑雪赛场的无障碍往往最具挑战性。而她认为,北京冬残奥会的高山滑雪赛场是非常令人赞叹的。“比如媒体流线,即便使用轮椅,记者们在混合采访区也会感觉非常安全,这里的混采区是我见过的最无障碍的。”

罗德里格斯还说,举办冬残奥会,除了硬件的无障碍,另一个重要遗产就是文化和观念的.无障碍。“让残疾人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在这方面)北京无疑给下一届冬残奥会的东道主设立了标杆。”

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部长刘玉民介绍说,他们根据残奥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和实际需求,来确保设施和通行的无障碍。比如雪上场馆设置了无障碍打蜡房和缆车系统,运动员所到之处均消除细微高差,增设防滑安全措施。场馆内设置醒目简洁易懂的无障碍引导标识,以及标准的轮椅假肢维修间。

北京市残联副主席郭旭升说,他们有一支由老年人、残疾人和专家组成的2000人的无障碍体验队伍,前往冬奥场馆和社会各方面进行体验,其中冬奥场馆的体验超过1万人次。他表示,北京市借冬奥筹办也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无障碍发展。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表示,观看冬残奥会,她“深深感动、特别震撼”。“这些难以想象的体育成就,通过残疾人运动员们的努力和意志变成现实,他们不仅完成了对自身的超越,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也都是巨大的鼓舞。我们新闻发言人和各位媒体朋友一起喊你看比赛!疫情影响不一定都在现场,但是在电视屏幕前、在多屏全媒体上,让我们都来看比赛——感受冬残奥、一起被激励!”她说。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10

“我会拼尽全力,努力站上最高领奖台为国争光。”1月16日,到达张家口崇礼万龙滑雪场后,将出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景县籍高山滑雪运动员张梦秋,第一时间给景县的母亲高立敏打来电话,平和的声音中透露着自信。

“她永远是我们的骄傲。”谈起身残志坚的女儿,高立敏满脸自豪。

今年刚刚20岁的张梦秋,有着6年运动员职业生涯。14岁时,因患小儿脑性瘫痪导致身体具有一定运动功能障碍的她,成为了河北省残疾人冬季项目队的一名运动员,专攻高山滑雪项目。因为身体原因,她的反应速度要比其他人略慢一些。教练讲解的动作要领,别人一个小时就能学会的动作,对于张梦秋来说需要花两三倍的时间才能掌握。但她不服输,在教练的耐心指导下,刻苦训练,反复琢磨技术动作,最终熟练掌握了各项技巧,取得骄人的成绩。2017-2018雪季,张梦秋开始在全国比赛中崭露头角,并入选了国家集训队。从2019年开始,她在新西兰南半球杯、残奥高山滑雪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中斩获6枚金牌,2021年更成为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和亚残运会高山滑雪项目的三冠王。

在母亲眼里,梦秋是一个开朗、坚强,勇于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人,一路走来也有着很多的不容易。梦秋曾说:“我的梦想就是站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最高领奖台”。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6年来,张梦秋绝大部分时间呆在寒冷的训练场,一遍遍做好教练要求的动作,一个个完成好安排的计划。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也给梦秋带来身体上的伤病,但她仍专心训练,毫不放松。多年以来取得的各种优异成绩,都离不开她的努力与坚持。

“一年回家一趟,非常想她,但想到她能为国争光,我也特别理解。”高立敏透露,2021年,梦秋仅仅回到老家景县7天,其它时间便全心备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每周训练6天,每天坚持在雪道上滑行6个小时,想家时只能打电话回来。每次打电话,面对母亲“注意休息”的叮嘱,她也总是语调轻松地叫大家放心,从未抱怨过训练辛苦或有压力。

“一直以来,我们全家人都很支持梦秋,也很关注她的历次比赛进程。”高立敏表示,梦秋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比赛当天,全家人将会通过手机、电视等渠道关注她的比赛,为她加油鼓劲,自己也会提前准备好女儿最喜欢吃的美食,等她赛完回家团聚。

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篇4】

北京冬残奥会激战正酣,各路好手尽展风采,中国残疾人选手更是一路高歌,他们敢打勇拼的精神风貌令人折服,网友们的赞叹之情溢于言表,难怪欧美国家将残疾人称为“有特别才能的人”。这种发自内心的溢美之辞,全面地肯定了残疾人“出众”的一面,健全人能完成的竞技项目他们同样能够参与。当盲人以敏感的听力和灵巧的手来展来自己的技能时,当聋哑人以灵活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对运动的感觉时,当残肢者以坚定的意志完成一个个高度动作时……冬残奥会无疑是的舞台,而最出色的“演员”们都是世界一流的,即便没有站上领奖台,即便没有金牌挂在胸前,他们勇于参与的热情和激情,这难道不正是我们难得的观赏良机吗?

人们从关注冬残奥会到正视冬残奥会,我们常常深受感动的是各国残疾人动动员用自己的不屈不挠、自立自强,演绎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这其中,包含着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坚持自己梦想,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驱使着他们朝着既定的目标奋力前行,这种不放弃、不言败、不退缩的信念,让他们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进而也在升华着人类的精神境界。尽管身体残疾了,但他们的理想没有破灭,追求没有停止,奋斗仍在继续。从他们身上散发的激情,我们可以领略到残疾人热爱生活、追求事业、奋力拼博、珍惜生命的热情和志向,这也是冬残奥会引人入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篇5】

“双奥之城”北京,20_—20_年组织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整治无障碍设施占用、闲置问题21万余个,精心打造100个“无障碍精品示范街区”和100个“一刻钟无障碍便民服务圈”。在张家口,自xx年至xx年7月,新建及改造盲道350多公里,缘石坡道4422处,为残疾人出行提供了更为便利的环境。通过多年来的努力,无障碍环境建设覆盖面不断扩大。以残疾人运动员为中心,从点滴细节着手,冬残奥会竞赛各场馆和冬残奥村里的无障碍设施广受好评,为办赛提供了安全便捷的环境。前来参加北京冬残奥会的美国选手泰勒·卡特表示,“这里的硬件设施和无障碍设施,都是我所参加过的冬残奥会中的。”荷兰代表团高山滑雪队教练尼基对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赞不绝口。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接受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专访。他称,赞冬残奥会的筹办工作非常棒,北京冬残奥会的场馆无障碍设施是的,还在场馆之外设置了超过30万个无障碍设施点位,无障碍环境的改善将为中国留下宝贵的奥运遗产。

北京冬残奥会的精心与温暖,也是社会无障碍环境不断完善的缩影。6年多筹办历程,从赛场到社会,无障碍设施更便捷,扶残助残精神更深入人心。本届冬残奥会在场馆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无障碍环境的实现,大幅降低转换期间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服务残疾人运动员不仅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同时也需要系统化的文件规范指引。本届冬残奥会筹办期间,相关各方制定了《北京xx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北京xx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残疾人服务知识手册》等文件,全方位、高标准保障残疾人运动员的利益。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在开幕式致辞中高度赞扬北京冬残奥会各项筹办工作,并感谢北京冬奥组委为此作出的巨大努力。他称赞北京冬残奥会场馆设施独具匠心,赛事保障严密细致,疫情防控安全高效,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为不同国家(地区)运动员搭建了充分展示残奥运动魅力的舞台。

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篇6】

北京市残联联合东城区残联共同发起“我和冬残奥有个约会”微视频作品征集大赛,通过拍摄录制残疾人心中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表达美好祝福;在“打卡雪容融,期盼冬残奥”主题活动中,残疾人朋友通过亲身体验软陶、烘焙等工艺,制作自己心中的吉祥物“雪容融”……

“人生一定要有梦想。如果我还有想做的事情,就一定会排除万难去实现。”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彩排中,一次意外让承担独舞任务的刘岩在未来的人生中只能与轮椅为伴。巨大的打击并没有击垮刘岩,反而让她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

14年后,北京冬残奥会开幕之际,刘岩已经成为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全国青联常委。成为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让刘岩实现了曾经擦肩而过的奥林匹克梦想。“奥运会不只是在探索体能,更是一种精神的提升,是一种对梦想的追求,这非常伟大。”刘岩说,奥运梦想激励她战胜不幸,笑对人生。

残健平等融合,人类守望相助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曾经获得4枚残奥会金牌的视障运动员李端作为最后一棒火炬手,高擎“飞扬”火炬走上点火台,几番摸索,均未成功。此时,一声响亮的“加油”声划破国家体育场“鸟巢”寂静的夜空。在全场观众的呐喊鼓劲声中,李端稳稳地将火炬插入主火炬台“大雪花”之中。

中国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700字模板7篇


我们对于电影的喜欢,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能从中看见自己的影子,观赏完这些影视作品后,我们内心总会有很多感想。此时我们理应去写好一份观后感。写观后感时“感”的内容要达到“观”的内容的四倍以上,如何针对作品写出优秀的观后感呢?读后感大全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中国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中国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1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在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之后,北京冬残奥会以出色的赛事组织、完善的无障碍设施、人性化的服务,赢得了运动员、教练员和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过去9天,来自46个国家(地区)的近600名残疾人运动员享受激情、奋勇拼搏,展现了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的精神。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18枚金牌、61枚奖牌,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创造了参加冬残奥会以来的最好成绩。

夜幕下的国家体育场流光溢彩,充满着依依惜别的浓浓情谊。

伴着优美的音乐,闭幕式开场表演《高光时刻》开始。体育场中央的巨幅地屏上呈现出一部留声机,残疾人和健全人表演者共同缓缓推动唱针,闪耀着金色光辉的唱片旋转启动。9天比赛的精彩瞬间一一浮现。

全体起立。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留声机上的金色唱片变幻为璀璨星河中的蓝色地球。各参赛代表团旗帜入场,色彩斑斓的旗帜汇聚成欢乐的海洋。

2位新当选的国际残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来到场地中央,向6名北京冬残奥会志愿者代表献花致敬,感谢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大屏幕上呈现志愿者热情周到服务的感人画面。柔美的音乐响起,由残疾人和健全人演员共同表演的《爱的感召》,深深触动着人们的心灵。残疾人大提琴演奏者奏响国际残奥委会会歌,国际残奥委会会旗徐徐降下。

国际残奥委会会旗交接仪式开始。北京市市长陈吉宁挥动国际残奥委会会旗,交给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帕森斯将会旗交给下届冬残奥会主办城市意大利米兰市副市长斯卡武佐和科尔蒂纳丹佩佐市市长盖迪纳。

现场唱响意大利国歌,升起意大利国旗。大屏幕上播放下届冬残奥会主办城市短片《我们是光》。

国际残奥委会负责人等出席闭幕式。

中国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2

肢体残疾人乐手用大提琴奏响国际残奥委会会歌,会旗在全场观众深情注视中缓缓下降。

我们兑现了承诺。面对世纪疫情,中国以卓绝努力搭建起残疾人实现梦想的舞台、构筑起文明互鉴的桥梁,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残奥盛会,赢得来自全球的赞誉。

“你们承诺的是‘简约、安全、精彩’,你们做到的是令人惊叹、安全可靠、精彩非凡。”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表示,中国已经为未来的冬残奥会树立了标杆。

动感时尚的视觉体验将人们的思绪牵至4年后的亚平宁半岛。屏幕上,残奥运动员的身姿闪现在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残奥会宣传片中,他们的参与和行动象征着人类的无限潜力,继续传递着“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

改变始于体育,却不止于体育。北京冬残奥会不仅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了竞技舞台,更呼吁全社会提高对残疾人的关注度和包容性,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愿景正在逐步实现。

温情永驻、难诉别离。一个个“微笑”瞬间构成的短片,开启了最后的告别。

舞台中央,13套定音鼓呈圆形向心排列,构成了“表盘”形象,极富力量的鼓声犹如残疾人自强不息的脉搏。60名残疾人与健全人的表演者模拟着时间“指针”的行进轨迹,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和二十四节气、世界通用的象征时间概念的符号随轨迹而生。

时间永无止境,在多元的时间哲学中,全人类共享此刻,中国与世界携手前行。

熟悉的《雪花》旋律响起,全场安静下来,表演停歇,在盲人少女的小提琴演奏声中,主火炬缓缓熄灭。

曲终人未散,余音犹绕梁。开幕式上照亮盲人火炬手面庞的那一簇微光,伴随盲人少女的琴声消逝在夜空,一束火炬烛照心灵、跳跃的火焰生生不息。

天籁般的童声再次回荡在“鸟巢”,纯洁的冰雪世界里,盲童女孩珍爱地捧起明亮的“火种”,将这份希望传向大地。

一朵雪花镶嵌在巨大的蓝色唱片中央,“BEIJING2022”字样烙印在“留声机”上,从冬奥会到冬残奥会,这朵雪花的故事将成为人们久久珍藏的回忆。

浪漫的焰火腾空而起,“北京2022”在国家体育场上空粲然绽放,时光的“留声机”定格在大地上。

这一刻是终点,也是起点。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记忆在温暖中永恒。我们满怀期许,沿着“更团结”的希望之路,奔向美好未来!

中国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3

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致辞。他表示,北京冬残奥会令人惊叹、安全可靠、精彩非凡,为未来冬残奥会树立了标杆。祝贺中国成为冬残奥运动强国,感谢北京冬奥组委、中国残奥委会、中国政府和全体中国人民。最后,帕森斯宣布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并号召运动员们4年后在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再次相聚。

由众多残疾人微笑瞬间构成的短片,开启了最后的告别时刻。一个个饱含着难忘记忆的画面在留声机上重现。伴着《雪花》动人的旋律,“大雪花”造型的北京冬残奥会主火炬缓缓熄灭。

在盲童合唱团孩子们天籁般的歌声中,“北京2022”字样的焰火在体育场上空绽放。

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在京全国政协副主席以及中央军委委员出席闭幕式。

国际残奥委会负责人等出席闭幕式。

中国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4

“留声机”上浮现出的画面,将人们的记忆拉回到开幕式的那个夜晚:冬残奥会主火炬在世界聚焦下照亮黑夜,传递爱与温暖。

爱与温暖,浓缩于冬残奥村、场馆设施建设的“无障碍”细节里,体现在运动员之间惺惺相惜、结下的深厚友情里,彰显在残疾人运动员和健全人的平等交往、热情互动中,绘就出一幅幅暖心画卷。

场地内晶莹闪烁,由残疾人和健全人组成的志愿者代表走上舞台,现场用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着对9000余名冬残奥会志愿者的由衷谢意。

14年前,北京奥运会开创了“向志愿者致敬”环节,从此成为奥运闭幕式上的传统。这一传统,为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的“向志愿者致谢”环节赋予了更浓郁的情怀。这份感动,穿越时光而历久弥新,跨越五洲而愈显珍贵。

“黑夜有你星光闪闪,世界有你就有温暖。最美的青春是奉献,送人玫瑰香飘人间。”歌声中,致敬冬残奥会志愿者的短片令人动容。一身“天霁蓝”,一颗“火热心”。志愿者们奔忙在三大赛区,用细致周到的服务诠释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温暖着赛场内外每个角落。

在手语老师引导下,近200位听力残疾表演者翩翩起舞,以手语形式配合优雅的手臂舞蹈,诉说着自己心中对美好世界的希冀。

善良的听障女孩帮助失意低落的朋友找回生活的快乐;一对残疾人和健全人的兄弟,感谢着彼此给予了穿越风暴的勇气;因体育而结缘的恋人、彼此激励的同窗好友、相扶相守的一家人表达着爱的心声……

伴随着表演者的手语讲述,阵阵声波在“留声机”上流淌开来,构成日常生活中的温暖场景和感人画面。当手语表演者高举手掌,手心中北京冬残奥会会徽图案发出光芒,映照在“留声机”上,定格下“LOVE”(爱)的字样。

萤火之光在夜晚虽不耀眼,但在爱的感召下,人们心手相连,星火成炬,汇聚成点亮世界的力量。

中国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5

闭幕式上,随着留声机的旋转,运动员在赛场摘金夺银、奋勇拼搏的“高光时刻”一一闪过,把人们的思绪又拉回激情飞扬的赛场。不幸折翼,他用拼搏为自己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看不清世界”,她却心怀热忱地“想让世界看到我”……不同的肤色下是一个个同样勇敢的灵魂,不同的语言唱出对生命共同的赞歌,给世人以启迪与激励:身体的缺憾不会削减生命的意义,精神面貌才是决定人生将以何种方式展开的关键。

雪花纷飞不会因翅膀受伤而停下,体育精神也不会局限于赛场之内。运动员们互帮互助、拥抱欢呼,领滑员与运动员同台领奖,导盲犬获得纪念奖牌……一个个激情瞬间、一个个温情画面与一个个奋发身姿一样,都会定格在残奥发展的历史图册中,将“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深植在每个人的心里。恰如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所言,“残疾人运动是唤醒人类良知的运动”。这就是体育的力量。

“一片雪花”与春日争胜,“一柄微火”与皓月争光,温暖人心,余韵悠长。在镜头之外,无障碍环境树立新标杆,“爱笑的眼睛”让温暖跨越种族,防控举措确保每个人都安全,有爱方无碍,绘就最大“同心圆”。在“双奥之城”举办的这场盛会,交出了一份惊艳、安全、出色的“满分答卷”,为冬残奥会带来了新曙光。

奔流的“时间”不停,心中的“微火”就不灭,这场“冰雪之约”让我们相信,纵使前路漫漫,遍布未知挑战,只要人类团结在一起,饱含勇气,迎难而上,就能创造美好的明天。

中国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6

从乘着一朵紫色“雪花”温暖启程,到伴随着《雪花》旋律迎来告别时刻,北京冬残奥会昨夜圆满落幕。

火炬缓缓熄灭,一切恍然如昨,令人依依难舍。不畏艰难踏雪而来,梦想飞扬满载而归,希望向阳而生,我们尽情欢庆。

一个个“同心圆”汇聚成“记忆的留声机”,“刻录”下极富浪漫色彩的美妙夜晚——

红、蓝、绿色的滑雪杖排列成“会徽”,运动员们漫步于没有隔阂与界限的“蓝色地球”,五彩斑斓共享此刻。合唱团的孩子们天籁般的声音回荡在鸟巢夜空,小女孩捧起明亮的“火种”将“希望”播撒,萤火之光点亮世界……闭幕式参演群体中,约30%为残疾人,心手相连,残健共融的人们用“爱”为世界绘就了一抹绚丽的色彩,留下永恒的温暖记忆。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在皑皑冰面,在高山之巅,全世界刚刚见证了巅峰竞技,紧接着又为坚韧不屈的人生喝彩。

中国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7

13日,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上,现场观众和嘉宾都收到了一本精致美观的手册。北京印刷学院教授夏小奇带领团队设计的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手册,首次添加盲文的设计,彰显出北京冬残奥会的温暖。

翻开手册,页面上不规则排列的“小蓝点”格外引人注意。“这是以盲文为设计灵感来源的流程序号。”夏小奇说,冬残奥会上,视力障碍运动员占有一定比例,所以团队在闭幕式手册中首次加入了盲文的设计。“由于印刷时间、制作工艺等原因,手册最终未能呈现出盲文的击凸效果。”尽管留有遗憾,但团队依旧希望通过盲文的设计向观众传达对视障者的关注、关爱和关怀,体现暖意。

“我们延续了冬日暖阳的设计主题,用胭脂粉与冰雪蓝两种色彩营造温暖氛围。”夏小奇说,冰雪蓝呈现冰雪运动的空灵与清澈,胭脂粉象征温柔、希望、包容与乐观。此外,云水蓝、丹紫红、宝石蓝、柠檬黄等明亮色彩作为辅色加入,让暖意更加浓郁、饱满和明媚。“这也代表了在色彩斑斓的世界里,残疾群体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拥有不息的生命力,也怀揣着对更美好生活、更包容世界的不懈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美学的融合,用“简约而不简单”的表现形式,成为手册的亮点。在各代表团旗帜入场与向志愿者致谢环节的页面中,放射性的线条构成了千姿百态的、绽放的花。“观众可能看不出花朵的品种,这正是我们想达到的效果。”夏小奇解释,花朵的图形既是残奥运动员奋勇拼搏的身姿,也是志愿者默守岗位的身影。在爱的感召环节的页面设计中,橄榄枝的枝蔓顽强地向前伸展,寓意爱与和平。夏小奇说,希望手册能够永恒记录这美好而温暖的记忆。

实用范文: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通用(5篇)


观看一部影片之后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观看了的作品后,故事情节激发了我们的浓浓兴趣,有的时候灵魂的交流远超语言上的分享,其实最好的欣赏收获,是将心得写成观后感分享给周边的人,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观后感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实用范文: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通用(5篇),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篇一】

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1

“北京!”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发出不太标准的读音时,神州大地翘首以待的亿万中国人再次沸腾了!如同14年前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承办权时一样,中国人民在这一刻都沉浸在忘我的兴奋状态之中。北京,成为世界上首次能主办冬季和夏季奥运会的城市!会议结束后,北京市市长王安顺面对央视记者采访,道出五个关键词——高兴、感谢、承诺、敬意、欢迎。

奥运会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育竞技比赛,而是一种用永远不变的信念。作为一名小学生,也许我们还不能像体育健将那样为祖国拿金牌,也没有机会亲临赛场,参与奥运会的服务与接待工作,但只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一样可以为奥运出一份力!

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的小使者。冬奥会来临之时,我们用文明点缀城市的每个角落,伸出礼仪的双手迎接八方来客,这样才能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彰显我们的民族文化。

我们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向导。别的国家的人民光临北京看奥运,是我们全国人民的骄傲!作为“小主人”的我们,应该说有礼貌有修养的话,应该用千百倍的热情为客人们服务。比如:做个翻译员,帮外国朋友指路等等,一定能让外国朋友感受到我们中国人的热情,让国际友人回味舒缓的感觉,文明的味道。

我们要做一个个的环保小卫士。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实现“绿色的中国盼奥运”的梦想。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丢垃圾,随手捡起垃圾,让我们的城市天蓝、地绿、水清气爽,让外国朋友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和张家口流连忘返。

不再等待,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我做起,伸出双臂,迎接我们的冬奥会!

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2

春节期间喜迎冬奥,我跟家人一早就打开电视等待开幕式。24节气倒计时定格在立春这个万象更新的日子时,我激动之余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式的浪漫和含蓄。四季流转,中国人民对冬奥的期盼藏在这一天又一天幸福的日子中,走过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最终在立春这个孕育无限生机与希望的节气迎来了北京冬奥会。整个倒计时充满中国的古韵,美不胜收。接下来的黄河之水天上来,五环破冰而出也十分震撼人心,我观看开幕式之时,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这就是我的祖国,一个充满文化底蕴,源远流长,充满创造力的国家。

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也绝不能够掉队,要为祖国的富强和繁荣努力奋斗,不辜负祖国的养育以及祖国带给我的感动和震撼。

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3

冬奥之约,冰雪盛宴。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不仅拉开了又一场奥运赛事的帷幕,而且书写了一幅绘就于中国、共享于世界的华美奥运篇章。“绿色”是文明奥运的鲜亮底色,既彰显了青春的蓬勃朝气,也凸显了我国“绿色办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放”是体育文化的精神旗帜,“冰立方”诉说着冰雪体育飘逸灵动的独特之美,“飞天飘带”传递着多元共荣的文化精神。共襄冰雪盛宴,传承奥运精神。

冬奥会的筹办将助力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建设,奥运盛火将照亮人类团结合作、共克时艰的前路征途。

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4

今年的冬奥会开幕式,给我留下了最深刻印象的就是冰雪五环的破冰而出。破冰,寓意是用体育精神打破隔阂、疏离与对立,让尊重奥林匹克精神的各国人民可以携手共进。回首历史,只有团结,才是解决问题、战胜困难的根本途径。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需要用团结战胜隔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倡导的正是这种打破坚冰携手共进,用开放与包容彼此面对,共同战胜困难的精神。在今天,这样的精神更显得弥足珍贵。

随后,当我看到各国运动员朝气蓬勃的走入场内时,感到这正是一种“破冰”精神的真实展现。虽然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戴着口罩严格防护,但这并不能阻挡世界人民通过体育交流的热情。来自各个国家的人们在冰雪之上共同竞技,正是用行动实现了最好的“破冰”。事实会雄辩的证明,困难只会让我们团结的更加紧密,因为整个人类的命运都息息相关,休戚与共。正因如此,我们应当时刻牢记并努力实践“破冰”精神,用开放、包容、携手共进的态度面对人生与整个世界。

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5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残疾人也是如此。在我观看了残疾人奥运会后,我被那些残疾人运动员的精神给震撼到了。

残运会让我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例如因为失去双腿的钱红艳,她曾被称为“篮球女孩”,因为她的爷爷将旧篮球剪开一圈,套在她身体的下面,走路时她就用一双小手拄着特制的“木手垫”,“一步一步”地挪动身体,开始了借用篮球行走的生活。然而如今15岁的钱红艳已是云南队的一名游泳运动员。她不屈的精神造就了她的自信开朗,坚韧不拔。还有,周景景也是一名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她出生江苏省邳州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3岁那年由于高烧引发了小儿麻痹症,失去了独立行走的能力。16岁时,周景景有机会接触到了残疾人体育。一开始她练了4个月的乒乓球,后来江苏队选轮椅击剑队员,她决定选择击剑。现在,她已经获得了8枚金牌了。

残运会,是一个让人受益良多的课堂。在这里,我知道了:生命,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努力,就一定能绽放出美丽的光芒!

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篇二】

肢体残疾人乐手用大提琴奏响国际残奥委会会歌,会旗在全场观众深情注视中缓缓下降。

我们兑现了承诺。面对世纪疫情,中国以卓绝努力搭建起残疾人实现梦想的舞台、构筑起文明互鉴的桥梁,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残奥盛会,赢得来自全球的赞誉。

“你们承诺的是‘简约、安全、精彩’,你们做到的是令人惊叹、安全可靠、精彩非凡。”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表示,中国已经为未来的冬残奥会树立了标杆。

动感时尚的视觉体验将人们的思绪牵至4年后的亚平宁半岛。屏幕上,残奥运动员的身姿闪现在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残奥会宣传片中,他们的参与和行动象征着人类的无限潜力,继续传递着“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

改变始于体育,却不止于体育。北京冬残奥会不仅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了竞技舞台,更呼吁全社会提高对残疾人的关注度和包容性,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愿景正在逐步实现。

温情永驻、难诉别离。一个个“微笑”瞬间构成的短片,开启了最后的告别。

舞台中央,13套定音鼓呈圆形向心排列,构成了“表盘”形象,极富力量的鼓声犹如残疾人自强不息的脉搏。60名残疾人与健全人的表演者模拟着时间“指针”的行进轨迹,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和二十四节气、世界通用的象征时间概念的符号随轨迹而生。

时间永无止境,在多元的时间哲学中,全人类共享此刻,中国与世界携手前行。

熟悉的《雪花》旋律响起,全场安静下来,表演停歇,在盲人少女的小提琴演奏声中,主火炬缓缓熄灭。

曲终人未散,余音犹绕梁。开幕式上照亮盲人火炬手面庞的那一簇微光,伴随盲人少女的琴声消逝在夜空,一束火炬烛照心灵、跳跃的火焰生生不息。

天籁般的童声再次回荡在“鸟巢”,纯洁的冰雪世界里,盲童女孩珍爱地捧起明亮的“火种”,将这份希望传向大地。

一朵雪花镶嵌在巨大的蓝色唱片中央,“BEIJING2022”字样烙印在“留声机”上,从冬奥会到冬残奥会,这朵雪花的故事将成为人们久久珍藏的回忆。

浪漫的焰火腾空而起,“北京2022”在国家体育场上空粲然绽放,时光的“留声机”定格在大地上。

这一刻是终点,也是起点。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记忆在温暖中永恒。我们满怀期许,沿着“更团结”的希望之路,奔向美好未来!

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篇三】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将于今日上演,导演沈晨透露,闭幕式的主题为在温暖中永恒,将用一个特殊的装置配合主视觉形象,将过去9天赛事的感人瞬间,以及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的伟大时刻,永远保留下来。本场闭幕式除了仪式,还有两个比较核心的表演。首先,在《爱的感召》节目中,由盲人演唱者、听障手语表演者等组成的残健共融的演出团队,将向世界传递出彼此鼓舞、拥抱世界的动人力量。其次,在主火炬熄灭之前,还会进行一个13套定音鼓演奏的打击乐,形成奔流不息的“时间”前进和更迭的形象,寓意全球“共享此刻、共赴未来”。

回顾本次冬残奥会,中国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将运动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残奥会体现的精神是“平等、参与、共享”的社会目标。参加残奥会的大多是残疾人,他们虽然身体上有残缺,但是在精神上同样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同样享有权利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而在残奥会比赛中,其实更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拿到任何奖励。残奥精神更强调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在受到生活的不平等待遇之后,并没有放弃,而是努力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发挥自己的强项,永不放弃,在全世界的人面前证明自己。

残奥精神,更崇尚和谐的生活,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虽然身体有缺憾,但是他们更能到和平的美好以及战争的残酷,用坚持不懈的精神,号召更多人为国家、世界的和平带去一份力量。

残奥会告诫人们的是,这些运动员并非需要世人的同情、怜悯,他们会用自己的能力、意志来证明自己的不比任何人差,在赛场上展现自己的风采,获得所有人的尊重,而这份尊重,是他们自己努力得来的。

身体的残疾不能代表什么,残疾的身躯一样有坚强的意志力,同样身残志坚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篇四】

刚刚结束的北京冬残奥会残奥冬季两项女子短距离(视障)比赛中,中国运动员王跃和杨倩茹分获第四名和第五名。“我看不清世界,但我想让世界看到我。”赛场上,中国运动员道出心声。

北京冬残奥会女子短距离(视障)比赛共有9名运动员参赛,其中有两位是中国运动员。根据比赛规则,视力残疾的运动员是在引导员的引领下完成比赛,运动员使用电子气步枪,通过感受激光射线的准确度,以声音频率作为反馈信号,指示运动员调整射击角度,完成最佳射击。

根据出发名单,中国运动员杨倩茹在引导员于洪顺的引导下第2个出发,王跃在引导员李亚林的引导下第5个出发。在和引导员的密切配合下,两位运动员顺利完成了比赛,王跃获得第四,杨倩茹获得第五。

“今天的表现比赛前预期要好,我发挥出了自己的实力。”赛后采访中,杨倩茹对比赛结果非常满意。

2001年出生的杨倩茹是来自北京的运动员。刚进入北京残奥越野滑雪队时,身高一米七的她体重只有90斤,连完成训练都非常困难。为了变得强壮,她每晚睡前吃5个鸡蛋,为了追赶队友,她早晚各加练一堂课。终于,她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强壮,和他人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并在亚洲杯上夺得两枚银牌。

杨倩茹说,她要感谢所有支持她的人,尤其是引导员和教练。“他们当中缺了任何一个,都不会成就今天的我。”杨倩茹说,比赛过程中,引导员于洪顺一直在为她喊加油,给了她克服困难的勇气。

“我从来没选择放弃,我会比从前更努力,更坚定。”本届冬残奥会,杨倩茹还将参加残奥冬季两项中长距离项目的比赛。

22岁的王跃来自河北秦皇岛,接触冰雪运动时刚满17岁。作为一名残疾人运动员,在训练的道路上,王跃遇到的困难常人难以想象。但无论多困难,她都从未想过放弃。

“我看不清世界,但我想让世界看到我。”王跃说。

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篇五】

北京时间2022年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

在本届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取得18金20银23铜,总计59枚奖牌的成绩,在金牌榜和奖牌榜均排在榜首,实现历史突破。

闭幕式的主题为《在温暖中永恒》,以一台留声机的概念贯穿全场。

开场后,伴随着唱片旋转,上面逐渐显现出六个大项的运动员造型,造型变得立体,向着唱片中心旋转,转换为十天里赛事瞬间的回顾。

留声机再次启动,音乐声响起,在《欢乐颂》的伴奏下,唱片变成地球图案,代表团旗帜入场。

闭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为杨洪琼,她在本届冬残奥会越野滑雪项目获得女子长距离-坐姿、女子短距离-坐姿、女子中距离-坐姿三个项目的金牌。

在《爱的感召》节目中,由视障演唱者、听障手语表演者等组成的演出团队一同演绎《You Raise Me Up》。

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向残奥运动员致辞:“你们不是历史的旁观者,你们是历史的创造者。面对逆境,你们展现了多样性的力量。”

主火炬熄灭之前,13套定音鼓演奏的打击乐配合场上表演,借以表现奔流不息的“时间”前进和更迭的形象,寓意全球“共享此刻、共赴未来”。

播放有本届赛事精彩瞬间的光盘影像一一向场地中央汇聚,构成一个钟表盘。在小提琴演奏的主题曲《雪花》伴奏下,主火炬缓缓熄灭,伴随着童声合唱,北京冬残奥会正式闭幕。

编辑推荐: 2022冬残奥会开闭幕式范例(3130字)


2022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篇一】

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1

“北京!”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发出不太标准的读音时,神州大地翘首以待的亿万中国人再次沸腾了!如同14年前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承办权时一样,中国人民在这一刻都沉浸在忘我的兴奋状态之中。北京,成为世界上首次能主办冬季和夏季奥运会的城市!会议结束后,北京市市长王安顺面对央视记者采访,道出五个关键词——高兴、感谢、承诺、敬意、欢迎。

奥运会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育竞技比赛,而是一种用永远不变的信念。作为一名小学生,也许我们还不能像体育健将那样为祖国拿金牌,也没有机会亲临赛场,参与奥运会的服务与接待工作,但只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一样可以为奥运出一份力!

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的小使者。冬奥会来临之时,我们用文明点缀城市的每个角落,伸出礼仪的双手迎接八方来客,这样才能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彰显我们的民族文化。

我们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向导。别的国家的人民光临北京看奥运,是我们全国人民的骄傲!作为“小主人”的我们,应该说有礼貌有修养的话,应该用千百倍的热情为客人们服务。比如:做个翻译员,帮外国朋友指路等等,一定能让外国朋友感受到我们中国人的热情,让国际友人回味舒缓的感觉,文明的味道。

我们要做一个个的环保小卫士。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实现“绿色的中国盼奥运”的梦想。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丢垃圾,随手捡起垃圾,让我们的城市天蓝、地绿、水清气爽,让外国朋友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和张家口流连忘返。

不再等待,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我做起,伸出双臂,迎接我们的冬奥会!

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2

春节期间喜迎冬奥,我跟家人一早就打开电视等待开幕式。24节气倒计时定格在立春这个万象更新的日子时,我激动之余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式的浪漫和含蓄。四季流转,中国人民对冬奥的期盼藏在这一天又一天幸福的日子中,走过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最终在立春这个孕育无限生机与希望的节气迎来了北京冬奥会。整个倒计时充满中国的古韵,美不胜收。接下来的黄河之水天上来,五环破冰而出也十分震撼人心,我观看开幕式之时,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这就是我的祖国,一个充满文化底蕴,源远流长,充满创造力的国家。

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也绝不能够掉队,要为祖国的富强和繁荣努力奋斗,不辜负祖国的养育以及祖国带给我的感动和震撼。

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3

冬奥之约,冰雪盛宴。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不仅拉开了又一场奥运赛事的帷幕,而且书写了一幅绘就于中国、共享于世界的华美奥运篇章。“绿色”是文明奥运的鲜亮底色,既彰显了青春的蓬勃朝气,也凸显了我国“绿色办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放”是体育文化的精神旗帜,“冰立方”诉说着冰雪体育飘逸灵动的独特之美,“飞天飘带”传递着多元共荣的文化精神。共襄冰雪盛宴,传承奥运精神。

冬奥会的筹办将助力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建设,奥运盛火将照亮人类团结合作、共克时艰的前路征途。

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4

今年的冬奥会开幕式,给我留下了最深刻印象的就是冰雪五环的破冰而出。破冰,寓意是用体育精神打破隔阂、疏离与对立,让尊重奥林匹克精神的各国人民可以携手共进。回首历史,只有团结,才是解决问题、战胜困难的根本途径。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需要用团结战胜隔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倡导的正是这种打破坚冰携手共进,用开放与包容彼此面对,共同战胜困难的精神。在今天,这样的精神更显得弥足珍贵。

随后,当我看到各国运动员朝气蓬勃的走入场内时,感到这正是一种“破冰”精神的真实展现。虽然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戴着口罩严格防护,但这并不能阻挡世界人民通过体育交流的热情。来自各个国家的人们在冰雪之上共同竞技,正是用行动实现了最好的“破冰”。事实会雄辩的证明,困难只会让我们团结的更加紧密,因为整个人类的命运都息息相关,休戚与共。正因如此,我们应当时刻牢记并努力实践“破冰”精神,用开放、包容、携手共进的态度面对人生与整个世界。

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5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残疾人也是如此。在我观看了残疾人奥运会后,我被那些残疾人运动员的精神给震撼到了。

残运会让我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例如因为失去双腿的钱红艳,她曾被称为“篮球女孩”,因为她的爷爷将旧篮球剪开一圈,套在她身体的下面,走路时她就用一双小手拄着特制的“木手垫”,“一步一步”地挪动身体,开始了借用篮球行走的生活。然而如今15岁的钱红艳已是云南队的一名游泳运动员。她不屈的精神造就了她的自信开朗,坚韧不拔。还有,周景景也是一名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她出生江苏省邳州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3岁那年由于高烧引发了小儿麻痹症,失去了独立行走的能力。16岁时,周景景有机会接触到了残疾人体育。一开始她练了4个月的乒乓球,后来江苏队选轮椅击剑队员,她决定选择击剑。现在,她已经获得了8枚金牌了。

残运会,是一个让人受益良多的课堂。在这里,我知道了:生命,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努力,就一定能绽放出美丽的光芒!

2022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篇二)

经历过奥运会的辉煌和激烈竞争以及色彩纷呈的画面,有些人对残奥会或许会觉得比赛的观赏性要降低不少。残疾人和正常人的体育竞技自然有所区别,但是相同的是,他们也在追求“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崇高目标。

其实,你只要稍微了解一些残疾人运动员的经历,了解他们比正常人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和泪水,你的心头就会不由自主地发颤,你的眼泪就会夺眶而出,你就会由衷的承认,他们,就是生活中的强者。

每一个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坎坷。他们中有些人是先天残疾,有些人是后天不幸遭遇各种各样从天而降的灾难,在经历过生命的低谷之后,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站起来,迎接生命的挑战。残疾人运动员,几乎百分之百的都不是职业选手。因此,他们一没有充裕的时间去进行训练,二缺乏资金的保障去购置训练器材和服装等必需用品。他们付出的努力除了身体上与正常运动员的差距外,还有许许多多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他们坚持了下来,并走到今天,走到奥运会的赛场。

“鸟巢”、“水立方”,因为有残奥运动员,而同样精彩。对待残疾人运动员,我们应该付出更多的爱,他们不仅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而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自强不息,他们敢于做生活中的强者,都奏出了一曲高亢激越的生命交响曲的宏伟乐章。

残奥会,除了精彩的比赛,我们还能读到无数催人泪下、催人奋进的故事。我们更深地体会到:爱,应该献给每一个人;爱,时时刻刻在我们心里;爱,温暖着生活的每一天。只要有爱,我们这个世界,我们人类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关于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2

冬奥是一个舞台,展现着力量、意志、技巧和自然的美,以及生理上的极限,赢得了数以亿记观众的青睐。人们为胜利所鼓舞,为失误而遗憾,为参与而自豪。每一枚奖牌,其份量均超过奥斯卡、金熊的奖杯。

冬奥是人生的缩影。冠军是幸运的,在通往冠军的金字塔下,多少无名英雄为之而奋力攀登;冠军是短暂的',今日的冠军,明日可能名落孙山;冠军是相对的,某一项目的冠军,在其它方面很有可能是低能儿;冠军是荣耀的,但在他高唱国歌、热泪盈眶之时,想到的并不是未来怎样辉煌,而是回想到了数年来伤病的困扰和艰苦的训练;冠军是可贵的,在他的身上,有着多少不屈不挠、挑战自我、勇攀高峰的精神。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初中生,我们更应该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主动学习冬奥会的知识,做好冬奥会的小向导,同时我们要学习冬奥精神,站在更高、更远、更大的舞台上发扬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携手共庆冬奥会,让我们为祖国自豪,为祖国呐喊:中国是最棒的!

关于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3

3月4日,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即将精彩亮相。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国家体育场“鸟巢”。

“开幕式的感觉是五彩斑斓”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将在8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通过10多个场上环节展现残疾人的故事。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今晚将进行演出前的最后一次彩排。据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透露,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开闭幕式不一样。冬奥会是冰雪蓝而这次是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一种热烈的、打动人心的情感。参演人员残疾人占比30%

“同心圆”理念是亮点

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凸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提及冬残奥会开幕式的亮点,开闭幕式导演沈晨表示,开幕式从始至终无论是舞美空间、视觉空间还是表演空间都在强调“同心圆”的概念。

“‘同心圆’本身是一个中国古老的文化概念,而且还有非常好的寓意,团结、友谊、平等对于残健共融的这届冬残奥会开幕式这个理念是最重要的亮点。”

关于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4

北京冬奥会雪花火炬台余温犹存,冬残奥会火炬已在路上。昨天,九路火种汇集在天坛公园,以“九天之火”为主题的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正式开启。明晚,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在国家体育场举行。

火种传递爱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双奥之城已准备好践行冰雪的约定。“一起向未来”,这是北京冬残奥会向世界发出的声音。

火炬传递有玄机

昨天下午,天坛公园举行火种汇集仪式,九路火种共同汇聚生成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官方火种。火种汇集仪式后,火炬接力继续在以“九天之火”为主题的天坛公园进行。

与冬奥会的火种取自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希腊不同,冬残奥火种来自多个地点。根据国际残奥委会的要求和残奥火种的基本理念,任何个人、组织或城市都可以为残奥做出贡献。因此残奥火种通常采集自城市之间、社区之间,由多个火种交汇在一起成为残奥会的官方火种。

本届北京冬残奥会设计了九路火种,其中一路采集自残奥运动的精神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其他八路为在北京市盲人学校采集的“光明之火”、在望京街道温馨家园采集的“互助之火”、在中国盲文图书馆采集的“希望之火”、在大运河漕运码头采集的“源流之火”、在八达岭古长城采集的“和平之火”、在张家口“创坝”园区采集的“‘氢’洁之火”、在黄帝城采集的“文明之火”、在天坛公园采集的“夏奥之火”。这些火种采集地涵盖了学校、社区、图书馆等助残地标,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地标和现代科技园区,以及2008年北京夏残奥会的火种采集地等。每一路火种采集后,都在采集地进行不超过20棒的城市火种火炬接力。

九路圣火的传递方式也各不相同,有健全人与残疾人共同用“冰壶撞击”的方式采集的“互助之火”,也有两名盲人青年用盲文书写引燃“电子的烟花”的方式采集的“希望之火”,还有30名盲校师生合唱歌曲《光明》,利用分贝音频声压,引燃火种的“光明之火”……在位于八达岭古长城的火种采集现场,1名中国人和4名外国人代表五大洲共同点燃“和平之火”。中国登山协会成员夏伯渝是现场的首棒火炬手。他在1975年攀登珠峰时因帮助队友,导致自己被冻伤,双小腿截肢。2018年5月14日,夏伯渝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3月2日至4日,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进行。此次火炬传递共有565名火炬手,其中残疾人火炬手占比21%,符合国际残奥委会“残疾人火炬手占比不低于15%”的要求。

开幕式画“同心圆”

明晚,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即将精彩亮相。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国家体育场“鸟巢”。昨天,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透露,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开闭幕式不一样。“冬奥会是冰雪蓝,而这次是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一种热烈的、打动人心的情感。”

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沈晨则“剧透”称,开幕式的倒计时环节值得期待,同时会徽展示环节将出乎所有人意料,会用一个不同且感人的方式呈现。

据悉,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将在8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通过10多个场上环节展现残疾人的故事。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

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凸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据悉,开幕式从始至终无论是舞美空间、视觉空间还是表演空间都在强调“同心圆”的概念。“‘同心圆’本身是一个中国古老的文化概念,而且还有非常好的寓意。团结、友谊、平等对于残健共融的这届冬残奥会开幕式,是最重要的亮点。”

关于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5

2015年7月31日,2022冬奥会举办宣布在北京的瞬间,全国人民欢呼雀跃!随着奥运的临近,我也从一个稚嫩的孩童成长为一名阳光自信的少先队员,每当我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的内心都激动不已,好似乘上时光穿梭机,以多种不同的身份,来到了2022年的冬奥会场……

我是一名滑雪运动员,赛场上的我,好似翻飞的雪地蛟龙,赛道上的我心只有一个信念——为国争光,我以高超娴熟的技艺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我是一名现场记者,激动地将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冬奥会情形,用流利的语言向电视台前的观众们播报现场的场景,让场外的观众们通过我的精彩播报,身临其境地感受现场激烈比赛角逐的幕幕场景……

我是一名志愿者,以满怀的热情,面带微笑为各国来宾提供帮助,每天穿梭在赛场的各个角落捡拾垃圾,维持秩序,用自己平凡的举动,向全世界展示我国的热情与文明……

“铃铃铃……”上课铃声将我的思绪拉了回来,我要以“积跬步,行万里”的姿态,好好学习,汲取知识,为中国加油,为2022年冬奥会加油!

关于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6

在昨天晚上,北京冬奥开幕式拉开了序幕,它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的崛起,使北京成为“双奥”的第一座城市,我们中国人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开幕式在鸟巢举行,那飞流直下的瀑布,那随风摆动的青草,那鲜艳升起的五星红旗,都是这么美丽而又壮观。烟花四射,灯光灿烂,它们共同铸造了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共同创造了美丽的九洲!

冬奥会开幕那天正逢立春,这是一年的开头,也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二十四节气倒数轮流出现,每一帧图片都展现了中国大好河山在不同节气时的美丽,古老的华夏文明在这中间流淌。冬奥会的开幕式,是如此的美丽!但谁能知道,在几十年前,中国还只是一个亚洲病夫,不强大,遭人欺负。但是无数人加入了这个富强的队伍,从原本连汽车都开不起,现在早已车辆繁多,从原本的低矮的茅草屋,变成了一座座高楼大厦。这一次次的改革,一次次的复兴,都显现出中国伟大的创造力、凝聚力,而在2022年,在北京冬奥会上,一场激烈的冰雪运动正在赛场上大放异彩。高山滑雪、冰球等等,让这个寒冰的世界增添了色彩。

正如记者所说:世界期待着中国,中国做好了准备!中国,加油!加油,中国!

关于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7

春雷响,万物长。2022年立春这天,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在北京鸟巢拉开了序幕。由张艺谋导演编排的开幕式《倒计时·立春》让全球观众大受震撼。而从中国人的角度出发,这场开幕式处处体现着中国式浪漫,彰显着大国底蕴。

中国式浪漫体现在二十四节气的每一帧画面中。春季,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夏季,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秋季,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冬季,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在这一刻,我们看到花,看到雨,看到光,看到雪。传统二十四节气代表时间,天地的万千气象代表空间,时空交错,尽显磅礴大气!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底蕴恢弘而出,中国式浪漫自然流露。

中国式浪漫也表现在五星红旗的手手相传中。由戴红领巾的小学生,56个民族代表,以及人民解放军组成的方阵,手递手传递五星红旗。五十六个民族的连接,汇成了那抹中国红,点亮了鸟巢的夜,点燃了中国人的心。国歌响起的那一刻,是文化自信、中华血脉让我们热泪盈眶。唯有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中国人,与五星红旗紧密相连的中国人才能懂这中国式浪漫。

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在2月4日,以二十四节气开场,于20:04开幕,中国代表团于21:24入场,这是只有中国人才懂的浪漫。精彩冬奥,浪漫开幕!

关于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8

很多人在赛场上都会关注英姿飒爽的运动员,却很少关注那些平凡的普通人。而那些平凡的普通人,在奥运会的顺利举办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冬奥会的赛场上,许多志愿者在零下十多度的寒冷环境中测试奥运服装,尽心尽力的为运动员和观众服务。一些冬奥会的运动员也是出身平凡的人,他们出现在冬奥会的赛场上,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他们用平凡人的勇气出现在赛场上,以运动员的身份为国争光,他们就是赛场上的英雄。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平凡人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无法参加运动会的人在默默的关注着运动会的情况。

有这么一位放羊娃,名叫韩同元。在新中国举办的首次滑雪运动会上,18岁的韩同元夺得男子20公里越野滑雪比赛的冠军。而他滑雪的最初目的,竟然是为了放羊。当时,家住吉林市北山脚下的他,在冬天放羊,羊群在跑的过程中,他追不上,圈不住,于是就自己动手制作了简易的滑雪板。每天经过十几公里的追羊撵羊,这位普通的“放羊娃”最终成了体育健将。在同同伴们的滑雪比赛中,他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痴迷于滑雪运动的他,不仅在冬天训练刻苦,在夏天也常常挥汗如雨。只可惜上天给了他生命中一个遗憾,韩同元未能走向国际赛场。他自己也表示,如果能进入国际赛场,极有可能拿到名次。伴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韩同元觉得,自己这一生能赶上冬奥会,已经十分幸运了。同时,他也希望我们的运动健儿们可以取得好成绩,给中国争点光、争点气。

关于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9

2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绚烂的焰火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升空,将北京的夜点亮。

一朵雪花贯穿整个奥运会开幕式中,从现场引导员手持的一朵小雪花到所有的小雪花汇集到一起融合成一个小雪球,这也象征着奥林匹克大家庭是由每个代表团融合而成。

这次的冰雪五环看点十足。从一滴水融化从天而降,化为黄河之水,不仅让人想起了黄河之水天上流这句古老的诗词。接着一块巨大的冰块从水中缓缓升起,伴随着过往冬奥会举办城市的历史,冰球运动员与影像冰球的互动,整块冰块渐渐碎裂,雕刻出一个“冰雪五球”,寓意打破隔阂、化解矛盾、走近对方、互相理解。

当“蒲公英”的种子悠然飘散,鸟巢中央,一面五星红旗在12位小朋友手中徐徐展开。随后,他们将国旗传递给176名代表。经由一双双炽热的手,鲜艳的国旗被郑重地交给国旗班……

分场导演陶雯婷介绍,这些代表中,既有祁发宝、景海鹏、郭万刚、许振超、买买提江·吾买尔、盛阿伟6位英模,也有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代表56个民族的大学生,还有医务工作者、人民警察、快递和外卖小哥等各行各业的代表。

“国旗入场是奥运会开幕式的重要环节,它允许举办国去多用一些心思。”总导演张艺谋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56个民族的孩子簇拥着五星红旗走进鸟巢,“效果很好,这一次怎么办?我们决定从‘人民性’入手。”在张艺谋看来,场上的近200位代表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缩影,他们站成两排,彼此间没有明显的分界,英模也在人群中,因为大家都是人民的一分子。“人民和国旗的近距离接触”这一行为本身没有“伟大的表演感”,却充满了极致的不可分割的深情,能直抵人心。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走过的冰雪雕刻的“中国门”和“中国窗”,全部取材于中国各地的经典传统门窗图案。

运动员走过的“中国门”,寓意中国人民敞开大门、欢迎全世界的朋友相聚冬奥。运动员脚下的“中国窗”,窗外是中国各地的大好河山、自然景观,表达“打开窗口看中 国”的美好意向。

关于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10

今年是虎年,也是奥林匹克年。昨天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当立春遇上冬奥,一切都变得浪漫起来了。

冬奥会开始前的倒计时,是以24节气为主题的,每一个节气都有一句属于自己的诗。我们将中华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入了冬奥会,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这次冬奥会的口号是“一起向未来”。在运动员们入场时,志愿者们手中拿的引导牌更是独具匠心,他巧妙地将雪花与中国结融合在一起。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这浓浓的中国气息。

升国旗这个场面让无数中国人泪目。几名少先队员拿着国旗交给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们,国旗在人们的手中传递,我们的心也热烈起来了,国旗冉冉升起,场内气氛也达到了高 潮。

火炬传递仪式无疑是最激动人心的了。六棒火炬,七位传递手分别是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和两位年轻的00后。随着圣火的交接,奥运圣火逐渐靠近有写着全部参赛国家名称的小雪花所组成的大雪花(主火炬),而带着奥运圣火的火种被留在了火炬台上。至此,圣火点燃仪式圆满完成。

不同于以往的大火这次的奥运圣火是一个微火,这是史无前例的一次伟大的创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圣火留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

今天,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始了,祝我国的运动健儿们赛出好成绩!

2022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篇三】

在残奥会这个舞台上,几乎每个运动员都是一个坚强人生故事的持有者——种子未落沃土而落罅隙,当其不屈地穿过岩缝绽放绿色,一抹新绿足以辉映春天;身体虽已外在残缺,但坚强的攀登让生命如圣火般蓬勃热烈。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写一只鹰飞翔的过程:一只鹰,一步步向山的顶端爬去,翅膀被泥沙污水刮擦,步履蹒跚,很是狼狈。但当它终于来至最高处的一块岩石时,展翅飞去,雄姿万里……

是啊,不管怎样,鹰都要从高处起飞。恰如人,用坚强,成就生命的高度。

而用生命诠释什么是坚强成就高度的例子太多太多:霍金轮椅上的美丽人生,海伦黑暗中寻求光明,司马迁隐忍后重于泰山的鸿篇巨制……而生活中对于坚强的呼唤与需要几乎是普适性的:升学,事业,失恋,甚至生老病死等等。人们赞美这些如鹰一般有着坚强品格与意志的人,人们仰视号称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胡杨木一样的坚强灵魂,这些赞美与仰视都是一种心甘情愿的精神向往。

“奥运会比完了是逗号,残奥会比完了是惊叹号。当一个人只有一条腿,还在奋力向前跑;坐在轮椅上还在向前冲,这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种精神。”这样一次盛会,在比赛外更给了人们寻常生活外一个机会,可以更真切、直观地感受什么是坚强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震撼与提升。这也许是比金牌更为可贵的。

走过黑暗与沉重才更明白坚强的含义。在人们的常态人生中,坚强作为励志的语词,也许常挂嘴边,但更多的是浮在人生表面。一场残奥,将坚强的精神意义直观外现,或可成为健全人心灵的鸡汤甚至于心理不甚健全者一剂心灵补剂与良药。正如联合国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的定义一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即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健康。人们需要心灵的这些营养。所以,残奥会,不仅是体育对人自身自然的改造,一种物化的对象性活动,而更应体现出一种人类灵魂的高贵、社会的人文关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事实上,坚强不仅是个人品性,文化特质,更是民族品格,国家脊梁。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到改革开放后腾飞的新中国,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大写着“坚强”。长征精神,抗洪精神……震不垮的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坚强民族品性的依次展现。伟大的中国人民和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汇集的坚强之力必将让祖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更加繁荣昌盛。

关于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2

纯洁的冰雪,激清的约会;用炽热的心,融化坚实的冰。五环迎风扬,北京冬奥会,拥抱四方友,以大国姿态,开启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让世界可以永远相信中国美。

《我和你》又一次响起,1365名来自学校、社区和各地的普通人们,共同开创一场音乐盛礼。冬奥会开幕这天,正立春,恰逢二十四节气中之首位。这立春,代表的是一年的时光轮回,也代表人与自然和世界相处的方式,用它来倒计时,体现中国人对时间的理解,也寓意着各国协手盼来新的春天,体现浪漫的中国人为全国人民送上美好的祝愿。

一滴冰蓝色的水墨从天而降,幻化为黄河之水,倾泻而下,整个画面的意境,来自中国古老诗词:“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是对中国母亲河的浪漫想象与赞美。翻涌的浪涛最终凝结为一片晶莹剔透的冰雪天地,也好像是凝固了时光。一方巨大的水从冰面中升起,凝固成冰,过往23届冬奥会举办城市的历史,随着环绕全场的24道“激光刻刀”的雕琢,闪回其上,最终定格为“2022中国北京”。

在这开幕式中,更有这样的细节。一个小鸽子迷路了,而这时,另一个小鸽子拉住她,回到队伍。这细心一幕象征台湾永远属于中国。“翘首期盼回家路,祖国统一叶归根。”“一鸽也不能少,迷路的孩子,早点回家。”这样的暖心举动,无不彰显中国对于早日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重视及对台湾同胞的热切关怀。

这次的火焰,是用氢能点燃的`。没有奥运之火“点“的过程,也没有盛天的火焰,将熊熊燃烧的奥运之火,幻动成雪花般圣洁灵动的小苗,这一创意来自低碳环保理念,将成为奥运会历史上一个经典的瞬间。

中国人的纯粹与浪慢,融于冰雪纷飞,彰显中国时代担当的大国浪漫与情怀,世界可以相信中国美!

关于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3

本届2022冬奥会开闭幕式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表达,以“简约、安全、精彩”为创作原则,立足于从全世界的角度展望美好未来。

张艺谋导演用了一中一西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李白的诗“燕山雪花大如席”和西方俗语“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是相同的”。

“希望通过一朵雪花来传递人类共同的情感,没有两片雪花是相同的,但今天大家汇聚在北京,共同成为一朵璀璨的雪花,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的理念,和‘一起向未来’这样人类共同的情感。”张艺谋导演认为,2008年的那次奥运会是第一次有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平台和机会,所以当时用大规模的文艺表演去表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要展示我们的历史,我们的传统,走过的道路,从29个‘大脚印’开始。”

“现在不一样了。我觉得现在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我们中国人的形象、还有国家地位的提升,方方面面都跟过去完全不同了。”从“我”到“我们”,从“讲历史”到“向未来”,张艺谋表示,这背后当然是国家实力和地位的提升,中国人自信心的提升。随着国家的强大,在我们被世界逐渐认可的同时,世界的各个国家也在认可我们中国。所以这次,2022年冬奥会的要求是“简约、安全、精彩”,闭幕式也将以此为标准。

关于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4

从温暖到热情,从感激到惜别,从不舍到希望,时空交汇、高潮迭起,如此一场冬奥会闭幕式,谁能说它不是完美!

这一切的一切,充满了“小小的感动”,你真的可以再说一次:你永远可以相信张艺谋。感谢他将一场世界盛会,真正在收尾时变成了一场属于全中国、全世界人民的盛会!意大利来了!现代而浪漫的意式冰雪意境!

不得不说,意大利的“双城壁合,聚力联辉”,也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断切换的镜头与场景,让对四年后的冰雪意大利,已经把期待度拉满!而两位演员与现场不断交错的城市与自然的地形图,不仅显得科技前卫,还契合了“城市与自然共生”的主题,显得非常时髦,不愧是意大利人!这种犹如视觉大片的特效,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最后冰雪散去,随着闪烁的满场星光,新的冬奥会会徽出现,典型的意式简洁设计,显得古典又优雅,让人更加期待了!而最后的城市演出,以及两城市长用中文说的欢迎致辞,都让人再一次感受到了“世界大家庭”的温馨。祝四年之后,意大利双城冬奥举办顺利!

关于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5

2月20日晚,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闭幕式精彩而美丽。旗手是高和许,他们分别在速滑500米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决赛中获得金牌。高背着许走了出来,引来一阵欢呼。

手拿金牌的谷爱玲在闭幕式上非常开心。她不停地蹦蹦跳跳,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毫无疑问,她是本届冬奥会的流,她的一举一动都是赛场内外的热点。在她旁边的是她的弟弟苏,两人关系非常好,在赛场上形影不离。武大靖也在其中,备受瞩目。在这届奥运会上,武大靖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带领混合接力夺得金牌,然后在其他项目上做出牺牲和贡献,让人记忆犹新。

苏遗憾获得银牌,在另一个赛场上弥补遗憾,强势夺金,以无可争议的成绩夺得第一。在这届奥运会上,萧肃获得了1金1银。他在北京冬奥会上度过了18岁生日。就这样,他给了自己的成年礼的礼物。网友们纷纷在网上留言,终于看到两个天才同框,让人很开心。小顾好像在蹦迪,还是狂野的蹦迪,一直走,开心的像只兔子。

回顾北京2022冬奥会的精彩瞬间,武大靖,短道速滑女子接力,隋文静,韩聪最后时刻等。都是激情呈现。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感人观后感500字6

感谢这班可爱的志愿者,志愿者无处不在,却很少出现在舞台中央。志愿精神,如他们手中的灯笼,照亮每个地方。此时此刻,志愿者配得上掌声,感谢他们默默的付出,为这届赛事传递有爱与温暖,做到的服务。折柳送行,成为东方的一种特别的送行方式,别出心裁的再这个闭幕式中体现出来,在经典歌曲送别中缓缓走来,盛情邀请各国运动员带上这条柳枝,将中国人民的友谊带到全世界各地,我们2024年意大利米兰见。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对场馆的评价是令人叹为观止。双奥之城,史无前例,各国旗帜,围绕成圆,奥运五环,缓缓升起,雪花火炬,徐徐降落,时空交错,最美画面,雪花融化,雪中之火,缓缓熄灭,冬奥闭幕。

中国为全世界带来了一场最安全和管理最有序的冬奥会,奥运精神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团结是此次的主旋律,在全球疫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希望全人类团结一致,抗击疫情,取得胜利。

关于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6

“一起来,一起向未来。”

2022年2月4日,农历正月初四晚八点,北京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倒计时,冬奥会在一片片欢呼声中终于拉开序幕。

当开场曲响起,我国少数民族人民用他们的激情洋溢将整个跑道点燃。现场,再次响起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我思绪纷飞。

中国是敢于挑战的国家。虎象征着勇气、力量和成功,与北京冬奥完美契合。中国一首冬奥主题歌曲《点亮梦》让奥林匹克精神传遍寰宇。让世界领略中国的敢于挑战,勇于挑战的气魄。也让此次冰雪之约成为各国运动员为之拼搏的竞技场,为本就喜庆的新年又平添了一份“仪式感”中国在世界上又多了一个“勇于挑战”的代名词。

中国是承古萌新的国家,我们在二十四节气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流传千年而依旧有强大生命力。从开幕式上,人们看到了“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场景,也看到了时刻捕捉运动员精彩瞬间的高科技摄像机。在坚持传统特色文化的同时,中国也非常积极的探索着、创新着、让中国在世界上位居前列!

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用奥运会向世界阐明了“更团结”的含义,让某些西方政客抨击中国冬奥会,并且扬言“不派本国运动员参加此次冬奥”的混乱场面成为了国际笑话;各国代表团走入运动场时中国人民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更是向世界显示了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

北京冬奥让世人见证了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虎年立春喜迎中国盛会,奥运五环重回中华古都!北京冬奥让世人共享这美好盛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冬奥让世人更加热爱冰雪运动,让运动更加“可感”。

在体育赛场,为奖项拼搏与和平共处,互相尊重并不矛盾。赛场之外,各国深入理解。中国正追求的是人类爱好和平,谋求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冬奥盛会,让世界共享荣光,让世界一起来,一起向未来!

关于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7

青青绿草于立春中舒展,奥运五环于严寒中破冰。绿意,红心于一番天地中恣意舒展,而这片天地又将见证无数奥运健儿的英姿。这是我们的冬奥会,这是我们的中国。

荣耀

二十四节气,二十四期冬奥会。我们迎来了立春,中国迎来了奥运。国旗在传递,赤心在闪耀。飘舞着的五星红旗啊,那是中国人的骄傲。八年的守候啊,我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诗意

优雅的中国小姐,热情的欢迎队列,蕴含祝福的中国结雪花。一如既往,中国向着尽善尽美在不断努力。当此万物复苏之际,当此世界目光交汇之际,吾国不负众望,用白与蓝交织的雅致诗情舞出了冬奥会的诗意开篇。

团结

更团结的口号啊,各国引导牌共同组成的大雪花啊,各色的国旗啊。中国的奥运是团结的奥运。无论何时,中国始终坚守着团结的誓言。正如开幕式中所展现的那般,中国人是兼容并蓄的,是热情大方的,是团结友爱的。我们欢迎每一个国家,我们欣赏每一个特色的服饰,我们爱每一个参赛者可亲的举动。这是一场文化交融的盛宴,这是中国期待已久的相遇。我们定不会辜负奥运,也定不会辜负世界。

世界正看着我们的冬奥会,世界正看着我们,而我们也正看着世界。在这里,我们恭喜北京冬奥会的顺利开场,也祝福接下来参赛者们都能尽显其才。

预祝北京冬奥会顺利进行。愿中国力量于世界闪耀,愿中国自信扎根华夏。

关于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8

在昨天晚上,北京冬奥开幕式拉开了序幕,它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的崛起,使北京成为“双奥”的第一座城市,我们中国人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开幕式在鸟巢举行,那飞流直下的瀑布,那随风摆动的'青草,那鲜艳升起的五星红旗,都是这么美丽而又壮观。烟花四射,灯光灿烂,它们共同铸造了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共同创造了美丽的九洲!

冬奥会开幕那天正逢立春,这是一年的开头,也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二十四节气倒数轮流出现,每一帧图片都展现了中国大好河山在不同节气时的美丽,古老的华夏文明在这中间流淌。冬奥会的开幕式,是如此的美丽!但谁能知道,在几十年前,中国还只是一个亚洲病夫,不强大,遭人欺负。但是无数人加入了这个富强的队伍,从原本连汽车都开不起,现在早已车辆繁多,从原本的低矮的茅草屋,变成了一座座高楼大厦。这一次次的改革,一次次的复兴,都显现出中国伟大的创造力、凝聚力,而在2022年,在北京冬奥会上,一场激烈的冰雪运动正在赛场上大放异彩。高山滑雪、冰球等等,让这个寒冰的世界增添了色彩。

正如记者所说:世界期待着中国,中国做好了准备!中国,加油!加油,中国!

关于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9

开幕式倒计时运用24节气,24节气通过相应的风景加上应景的诗句展现,进行开场。最后,以立春为结束,许多人拿着荧光棒挥舞着,先是绿色的,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来临,生机勃勃,活力四射。之后变成白色,如同蒲公英一样,最后屏幕上出现一个小男孩的侧脸,并将蒲公英吹散,屏幕中的蒲公英种子飞向天空,在鸟巢上方变成了烟花。以上的表演充分的体现出科技感,画面唯美,创意十足。

第二项国旗入场,由儿童,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员和56个民族的人们进行传递,而背景音乐是由儿童现场吹奏《我和我的祖国》。

升国旗奏国歌之后,屏幕上冰蓝色的水墨从天而下,逐渐变成黄河之水,之后从屏幕中出现立体的冰立方,并在其上快速变换历届冬奥会的会标,最后由冰球运动员将冰球打向冰立方,雕刻出奥运五环。用冰球打破冰立方,并出现奥运五环,是希望各国可以打破隔阂。

国家代表团走完后,上空出现国家牌子,像雪花一样飘落,在屏幕上从小雪花变成大雪花,并绕场一周,最后落在奥运五环下,与其相呼应。

关于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10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首都鸟巢盛大开幕,观看了冬奥会开幕式,我心潮澎湃,震撼不已!

随着屏幕上依次闪现美丽节气图片,最终定格在春分,映入眼帘的是生机勃勃的小草,象征着春暖花开,那些舞动的“小草”其实是一个个的人在舞动。接着小草变成了一朵朵蒲公英,忽然一个小男孩的剪影出现在画面中,他轻轻一吹,蒲公英随风飘散,画面十分唯美!令我最震撼的是一滴湛蓝的水滴缓缓出现,接着是滚滚的黄河水从天而降,布满了整个舞台,然后是黄河水变成了冰立方,随后冰立方不断变换,最后被刻成了五环奥运标志,象征着破除“坚冰”,相互靠近!

冬奥会的开幕式十分精彩,运动员的出场也格外隆重。每个国家都统一着装,挥舞自己国家的国旗,向大家挥手致意!有的国家只有一两位运动员,有的国家有几十位运动员。最后出场的是中国队,随着悠扬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运动健儿身穿中国红,缓缓走来,作为东道主,中国队387名运动员包揽了冬奥会的全部运动项目。此时此刻,我为祖国的强大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2022年北京冬奥会传递了奥林匹克精神,也表现中国的繁荣昌盛,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民强身健体,勇于拼搏,敢于奋斗的精神!

相信《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精选》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