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办法总比问题多读后感 > 地图 > 办法总比问题多读后感

办法总比问题多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2-12-10 来源:互联网

办法总比问题多读后感范文1000字。

读后感大全专题“办法总比问题多读后感”为你推荐以下内容。

书籍是生活的调味剂,读完作品之后,我们不妨尝试写一篇读后感。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完毕后的想法写下来。这个读后感要记录哪些方面呢?考虑到你的需求,读后感大全小编特意整理了“办法总比问题多读后感范文”,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办法总比问题多读后感范文 篇1

在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贫民窟里,生活着这样的一家人,男孩很懂事,每天很用心地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父母每天都很认真努力地工作,依旧无法改变穷困潦倒的现状。

有一天,父亲拿一件破旧的衣服给男孩,并且要求要卖到两美元才行。男孩知道这是父亲在锻炼自己,接到任务后,开始在心中酝酿了一个计划。他很认真地把衣服洗干净,又把它熨烫整齐,缝了补丁,接着拿去售卖,没想到一会就被客人买走了。

没多久,父亲又拿给他一件衣服,要求男孩卖到二十美元。男孩惊呼这绝对不可能,在父亲的一再坚持下,只好硬着头皮去想办法。男孩突然想到了会画画的哥哥,就请求他在衣服上画上可爱的唐老鸭和米老鼠,然后拿到贵族学校门口去卖。没一会衣服就被买走了,男孩兴奋不已。

过了几天,父亲给男孩拿来一件既普通又破旧的衣服,要求他卖到两百美元。有了前两次的成功经验,他毫不犹豫地收下了,经过一番思索之后,突然想到了时下很火爆的《霹雳娇娃》。男孩大胆地找到主演拉佛西请求签名,拉佛西很爽快的就答应了他。男孩很快转手将衣服以一千两百元的价格转卖给了一个富翁。

故事中的那个聪明、懂事、善于思考、敢于挑战的男孩,让我钦佩不已:面对父亲的一次次考验,没有逃避,没有退缩,更没有放弃,随着挑战的升级,他的表现越来越让人惊叹。在惊叹之余,我不禁陷入了深思,作为同龄的我,平日里每天的主要任务的就是学习,被子有人叠,衣服有人洗,饭有人盛,上学有人送,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有人帮解决,感觉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我心里想着我还只是个孩子,等我长大了就好了。

此时,我的脸上有些火辣辣地烧。一直以来,我都以为只要学习好就可以了,其他一切都不重要。有句话说得好: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我也一直把它奉为经典,当做自己的座右铭。看来我真的错了,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谙熟书本上的知识,更应该放眼于社会,留心于生活,让社会成为你学习的课堂,向不同的人学习,并且学以致用,才能让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

感谢男孩,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办法总比问题多读后感范文 篇2

最近医院下发了一本名为《方法总比问题多》的书,看了之后,受益非浅。该书从方法与问题的关系;如何克服无法面对问题的心理障碍;如何拥有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如何把问题变成机会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在职场中,哪一种员工最能脱颖而出呢?回答无一例外:就是积极找方法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员工。凡事找方法的员工,一定是单位里最有积极向上性的员工!凡事找借口的员工,一定是单位里最不受欢迎的员工。因为,只有积极找方法,才能最好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有句阿拉伯谚语说:你若不想做,会找到一个借口,你若想做,会找到一个方法。总找借口的儒弱者将会成为地地道道的失败者,总找方法的大胆者注定成为真正的成功者。事实上,社会中的每一行都有它的艰难困苦,其发展道路都是坎坷多桀,都会遇到烦琐复杂的问题。只不过,面对问题,有人养成了夸大其辞的习惯,肆意放纵自己的牢骚和不满;有人养成了乐观向上的习惯,用积极的心态来应对所处的困境,使自己和其所在的组织得以健康成长。

方法总是有的,如果老是找借口,或许真的就会永远在借口的背影下无所事事了,既然决心已下,实践吧,不要再浪费时间了。我想:懒惰可能是阻止人前进的最大的敌人。每当听到一些讲座、或是看到人家的成功时,我也总是会产生感叹与激情,于是有时就会提起笔留下点什么。但更多的时候我总是以一个忙字为自己开脱。看了《方法总比问题多》之后,我明白了,要从忙中学会挤出时间,让自己多看看书、多动动笔,让自己变得智慧起来!只有行动,才会有收获!

面对困难,超越自我,主动解决,是惟一的出路。有道是:办法总比问题多,而自我限制是人生成功的最大障碍,阻止你前进的真正对手就是自己。聪明的员工,敢于面对问题,超越自我,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主动解决的韧劲,全力以赴攻克难关。就像老鹰一样在高空盘旋注视四面八方,高瞻远瞩,而不会像鸭子一样只能在水面上整天除了嘎嘎叫抱怨以外什么都不做。

《方法总比问题多》作为一本管理读本,更多的是告诉员工应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有时想来,无论对于工作,还是对于生活,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份爱。唯有热爱,才会用心,才会专心。

在单位中,一个人只有以热爱之心对待集体、以奉献的胸怀接纳工作,当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才不会消极被动,才能够主动去想方法、找方法,去解决问题。而脱离对工作的热爱,方法总比问题多就只是一句空话。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方法不在于难易或多少,如同在才华和智慧不相上下的人群中,只要你拥有更高的热情和更多的爱心,成功便更大程度的属于你。

掩卷反思,颇有感悟:一个人如果不想虚度此生,希望能够取得成绩,就需要不断超越自我,积极主动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办法总比问题多读后感范文 篇3

读了吴甘霖的《方法总比问题多》,受益非浅。该书从方法与问题的关系;如何克服无法面对问题的心理障碍;如何拥有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如何把问题变成机会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假如你拥有这四个方面的认知和智慧,你就会有一种全新的工作态度,带着自动自发的精神去努力工作,而且你还会因为掌握方法而创造非凡的业绩,并因此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信,不仅如此,你将从此不怕困难,而且还会将所遭遇的问题,变成你进一步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在工作中一流的人找方法,末流的人找借口,找借口的员工是单位里最不受欢迎的人,找方法的员工,是单位里最受欢迎的员工,找借口的人,是不会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哪怕有现成的办法摆在他面前,他也难以接受,这就是一流员工与末流员工的区别。

在现实中员工其实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具有敬业精神并能找方法的员工。他们拥有智慧并乐于奉献智慧,这份智慧必然会给企业创造财富,毫无疑问,这类员工是最好的。二是敬业但缺乏方法的员工。他们能够也只能奉献汗水,这种员工单位需要,但他们自身不会有太大的发展。三是既不去找方法又不敬业的员工,他们什么也奉献不了,所以最终的结局只能离开,假如你想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毫无疑问,你应该力争做第一种员工。主动找方法才能脱颖而出,主动找方法解决问题的人,总是社会的稀有资源。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有这样的人出现,他们就能像明星一样闪耀,哪怕他没有刻意去追求机会,机会也会主动找上门来,假如你通过找方法做了一件乃至几件让人佩服的事,就能很快脱颖而出,并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在现实生活中问一问自己,工作多年是否解决了一个或几个棘手的问题,给别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否做了几件业绩突出的事情,让领导和其他人十分欣赏。假如你还没有,赶快努力吧。

在我们这个时代,多的是忙人,他们每天在急急忙忙地上班,急急忙忙地说话,急急忙忙地做事,可到月底一盘算,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做成几件像样的事情,他们往往一个忙字作为自己努力的漂亮外衣,却没有想到,这种忙,只能是穷忙,没有给自己和单位带效益,做一个凡事讲方法的忙人吧,这样的忙,才会有效率,有价值,做一个凡事讲结果和功劳的人吧!这样,你才会赢得最快速度的发展,并得到最大认可和回报。

实在是没办法、一点办法也没有这样的话你是否熟悉?是否在你的身边,经常有这样的声音?当你向别人提出某种要求时,得到这样的回答,你是不是会觉得很失望?当你的上级给你下达某个任务,或你的同事向你提出某个要求时,你是否也会这样回答?当你这样回答时,你是否能够同样体验别人对你的失望?一句没办法,我们似乎为自己找到了不做的理由,但也是一句没办法,浇灭了很多创造之花,阻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是真的没办法吗?还是我们根本没好好动脑筋想办法?想办法才会有办理,想办法是有办法的前提。如果让你的脑袋放假,即使天才遇到问题也会一筹莫展,人的智力提高是逐步的过程,只要能够战胜对困难的畏惧,并下决心去努力,你就能越来越多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越来越智力超群,开动你的脑筋想办法吧,别让你的智力机器生锈!

办法总比问题多读后感范文 篇4

在面对问题时,大多数人都会找借口推卸责任,而不是想对策。表面看来这是人之常情,然而,一个只知道找借口,推卸责任的人,如何能成为优秀的人?一个不敢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人,如何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作为一名税务机构的办税员,也深刻的领悟到只有不断在工作中找方法,才能更好的为广大纳税人服务,为国家税收工作恪尽职责。

在《方法总比问题多》这本书中,作者认为优秀的人是在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磨练出来的,他们相信凡事都会有方法解决。该书从不找借口找方法,战胜对问题的恐惧,让问题迎刃而解,把问题变为机会四个观点出发,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例子,一步步教读者怎样克服对问题的恐惧,在遇到问题时怎样运用一些思维技巧,巧妙转移问题,从心里上藐视问题,以方法克敌制胜,将问题和挑战转变为机遇。

工作中,当自己面对问题时,是选择放弃还是竭尽全力?我们经常听到尽力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把全部潜力发挥出来!尽力只是借口,替不可能找借口。我们之所以说事情不可能,仅仅是由于我们把自己捆绑住了。当我们把不可能改为怎样才能时,原来难以想象的奇迹或许就会出现。世界上没有天大的问题,只有不够努力造成的遗憾。学会想尽一切办法、穷尽一切可能去努力吧!

想想自己是怎样面对困难的。退缩?屈服?我们之所以不成功,就是无端地将问题放大,把自己看轻,自己否定自己。要想成功,就必须从自己的字典里删除我不行这句话!然后努力的去找方法,让自己的大脑运转起来,从找方法到会找方法,从会找方法到创造大的价值。只要你能够战胜对艰难的畏惧,并下决心去努力,你就能让问题迎刃而解而且还会把问题变为机会!对自己狠一点,逼迫自己勇攀最高峰。要知道,问题是成长的机会,不要害怕遭遇问题,不要害怕遭遇否定,不要害怕遭遇困难。这些遭遇,是为了让我们更加发奋努力,对自己的生命更加肯定!总有一天会发现:问题绝对没有想象的那样严重。问题的严重性往往是我们自己放大的,我们所感觉到的恐惧往往是预先设置的、被歪曲的。只要努力面对困难,所有我们以往畏惧的东西,都会被我们踩在脚下!

勇敢地去尝试,别害怕拒绝,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值得你去试一试。许多历经挫折而最终成功的人,感受熬不下去的时候比任何人都要多。但是,他们总能树立成功就在下一次的信念,并坚持到底。人成长和竹子一样,往往也是一节一节成长,每一节都要经过痛苦的针扎。这种痛苦的经历对智者而言是一种福音,只有真正面对才是真正地成长!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1000字延伸阅读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读后感1000字(精选)


作为班主任,常常会因为班里的问题学生而伤脑筋,那么如何改变班里的问题学生呢?寒假期间我有幸拜读了王晓春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想查看更多读后感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

全书共分三章:第一章为总论,第二章为专题研究,第三章为案例分析。所谓问题学生,指的是品德、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心理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而且用常规教育手段不能解决其问题,需要进行个案诊疗的学生。

问题生有哪些类型呢?在本书中,有以下几类:

一、行为习惯型问题生

二、厌学型问题生

三、心理型问题生

四、品德型问题生

五、“好学生”型问题生

其中,心理型问题生给人的感觉就是“怪”,他们的行为和常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不符合一般学生的逻辑,令人费解。这类学生又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外向型的、一类是内向型的。外向型的心理问题生主要表现是注意力完全无法集中、狂躁、多动、和攻击性。内向型的心理问题生的主要表现是自闭、自恋、多疑、忧郁、退缩、自我攻击。而这些问题往往又与道德、家庭教育、童年经历有关。

对于心理型问题生,需要注意的是要减少周围学生对他们的歧视。因为心理型问题生是比较敏感的学生。所以周围同学容易歧视他们,很容易被贴上“傻子”“怪物的标签,这往往会促使心理型问题生与他人对立,甚至和集体对立。因此教师要耐心的劝导其他学生,与同学相处不要带有色眼镜。

其次是变换方式与他们沟通,真正的走进他们的心灵。心理型问题生的共同特点是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不善于与人沟通,有的甚至完全没有与人沟通的愿望。这时,如果老师想要走进孩子的心灵,那就需要变换方式与之沟通。比如:细心观察孩子的爱好,写信、主动与他们交朋友,和他们一起做件有意义的事情等等,通过这些了解他们的真实心理,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才有可能把工作做到点子上。

在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孩子,她就属于内向型的心理问题生。她平时沉默寡言,不与同学交流,整天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老师提问她题也不理会,甚至没有任何反应。老师与其聊天,只是默默倾听。她很不快乐并且缺少安全感。通过了解得知,她三岁时,父母感情出现问题。随之而来更多的是争吵、打骂、最终离婚。过了一年多时间。妈妈又再婚。孩子又被带到另一个陌生的环境,妈妈也疏忽对孩子的关注,久而久之孩子变得沉默寡言。但是我发现她唯一的爱好就是爱看书,可谓是博览群书。

通过研读这本书,我就把她的爱好为突破口。针对这个孩子就采用个案诊疗。我时常带一些这个孩子喜欢读的书。比如《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等。我主动问孩子:这本书你看过吗?她只是微微点头。接着我又问:你能讲讲读这本书的感受吗?她没有做出任何反应。但是第二天,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她主动给我一个信封。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一看,里面竟是她这本书的读后感大全。我细读两遍,这可是孩子真切的感受。慢慢地,就这样通过读书交流分享,我们的相处有了变化,由原来的不吭声到慢慢简短交流。又过了两个多月,她竟能站起来简短地与同学分享自己读书的感受。学期末,我们班隆重颁发“书香学生”的奖状和奖品。当我把奖状递给她那一刻,她会心的笑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她笑,我激动地将她揽入怀中。这一学期的努力,换来了的她笑容是值得的。

从书籍中汲取智慧,利用智慧改变问题学生,从丰盈心灵开始,你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老师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会遇见一届一届不同的学生。但无论哪一届,总有那么几个人,是我们心头难舍的“痛”……他们经常迟到,他们不做作业,他们课堂跑神,他们迷恋网游,他们顶撞家长,甚至离家出走……想对这些孩子说“爱你”真不容易。对于他们,有时候我们很茫然,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却收效甚微。教育他们,我们不仅要有爱,更要会“智慧的爱”。

读后感大全网专门为您提供免费的读后感优质模板,如转载请标明来源。

王晓春老师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恰巧能指引我们如何智慧的爱这些特殊的学生。王老师认为,问题生不等于“有问题的学生”,而是指品德、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心理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且用常规教育手段不能解决,需要进行个案诊疗的学生。书中将“问题学生”分为五类,即行为习惯型、厌学型、心理型、品德型、“好学生”型。王老师在介绍每一种问题学生的时候,都要求老师要冷静思考,主张老师先问“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我们在找准问题学生病因之后,再去找治病的药方。

一、行为习惯型问题生:“懒”。这一类学生突出表现在行为习惯方面,比如违反班级纪律。一般没有品德问题,只是爱惹“麻烦”。教育这类学生,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得改正。只需要抓破坏性最大的还有纠正起来容易见效的毛病。逐一进步,不求立竿见影。

二、厌学型问题生:“怠”。这类学生品德也没太大问题,只是不爱学习,一谈学习就烦。这类学生不适合用惩罚的办法,尤其是学习惩罚,比如罚抄,只会让学生更厌恶学习。关键是要找到厌学的原因,背景知识问题还是智力问题,基础差还是学习类型不适应。知道原因,才能知道怎么鼓励和给予信心、学习成就感。

三、心理型问题生:“怪”。这类学生思维方式“与众不同”,狂躁,攻击性或者忧郁多疑,自残。这类问题比较难处理,因为往往跟家庭和童年经历相关。老师工作要慎重,以防守为主,注意沟通方式和对其他同学的提醒教育。避免太过主动而适得其反。

四、品德型问题生:“坏”。这类学生不是简单的“淘气顽皮”,而是邪气。打架,偷窃,不少人属于“边缘生”,价值观有问题,一只脚已踏入社会,与不良的社会分子有关。这类学生对老师本人的社会经验和战斗能力要求较高,尽量以稳定班级大局为主,稳住学生,不激化矛盾。当然必要时需给予纪律处分,甚至联合公安等机构。

五、好学生”型问题生:“骇”。这类学生可能具有“双重人格”,“两面派”或者抗挫能力差,突然受刺激而爆发出来,做出极端行为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教育好学生关键在于不过分捧高他们,让他们学会接受真实的自我,发现苗头,预防其崩溃,特别是出事后要让他们休息一段时间放松自己。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是一本为教师提供教育智慧的书。本书有分析,但不是抽象谈理论;有案例,但不是单纯讲故事。王晓春老师用教育科学的利刃,冷静而理智地解剖着我们几乎每天都会遇到的一个个教育难题。面对王老师在书中所展示的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学生”,让我们会不知不觉进入一种教育情境。忍不住和老师一起思考和探讨,进而想到自己的学生和自己的教育。在享受阅读的同时,收到思想的启迪。慢慢品读王老师的文字,感受他的思想,再对比身边这些孩子,你会发现眼前豁然开朗。

悉达多读后感1000字精选


常言道:“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一定都有看过一些书,在读完一本书后老师会要求我们去写一篇作文,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一篇读书笔记,读后感需要重点写哪些方面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悉达多读后感1000字精选”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悉达多读后感(篇1)

我最早读赫尔曼·黑塞,是他的未完之书《德米安》,近乎零死角的自我洞悉与接近哲学层面的自我剖析令人感叹,并与极具正能量的蓬勃之气共同裹挟而至。如果说《德米安》是站在一个敏感多疑、充满希望的少年肩膀上烦恼这世间纷扰的作品,那么这本《悉达多》就是站在一个思想更加深远明晰、自我追求更加强烈的知识分子身上,观察并试图大胆解释众生之相的杰作。

《悉达多》取自佛祖乔达摩·悉达多“八相成道”的故事,但黑塞对其进行了一种全新的演绎:佛祖在他笔下更像一个“凡人”而非令众人信仰的“神”。传说中的“八相成道”不过是一个铺垫,最具传奇色彩的“左肋入胎、右肋出胎”的托胎情节被省略,选取的片段反而是当年佛祖形体枯瘦的六年沙门苦行,苦行结束时牧女神圣的乳糜之供被世俗化,演变成人性欲望的缺口、游戏业的开端。

但这所谓的“凡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相对于黑塞本身而言的。赫尔曼·黑塞出身于一个很有文化的家庭,浓烈的宗教意识几乎贯穿他整个生命,会让他下意识地疑惑、思考与追寻,故事中的悉达多就是他在佛教领域的化身,他将其塑造为一个思想者、一个学者。而所谓“思想者”,所谓“学者”,与当下相比,我个人觉得,知识分子这个称谓可能更加贴切。

小说中的悉达多扮演的“凡人”,有着极为强烈的知识分子代入感。其中贯穿他一生的东西,是知识分子的三重“唵”:少年时的“读万卷书”,中年时的“行万里路”以及老年时的“本我即世人”。

“唵”在小说中表示圆满,三重“唵”即人生三个阶段渴望的理想达成。

少年时的悉达多是一个俊美聪慧的男孩,出身于高贵的婆罗门,一心追寻法义与真知,视周围的一切为幻象,试图通过读“抽象”的万卷书来发现世界的本质与潜藏在冥冥之中的真理。这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分子心理,是孩子极度渴望获得知识的本心,所以他宁愿成为一名清心寡欲的沙门(苦行僧),希望通过感知他者的痛苦来获得更高的奥义。

这种感觉就像自己小时候在课堂上学会什么知识,回家后兴冲冲地与父母言说,从中得到的表扬与喜悦即是慰藉。但这也导致自己视抽象、复杂为更高的境界,并过于关注虚无缥缈的概念,从而模糊了看得见的与看不见之间的关系,升腾出一种年少轻狂的傲慢与满足。

正如老年的悉达多所反省的那样:“如果一个人要在一本书中探寻意义,他便会逐字逐句去阅读它,研习它、爱它;他不会忽视每一个词、每一个字,把它们看作表象,看作偶然和毫无价值的皮毛。可我,我这个有意研读世界之书、自我存在之书的人,却预先爱上一个臆想的意义。我忽视了书中的语词。我把现象世界看作虚妄。我视眼目所见、唇齿所尝的仅为没有价值而表面的偶然之物。”

到了中年,悉达多已经敏锐地发现只是“读万卷书”会让他失去生活的实感,于是“行万里路”成为新标准。何为“行万里路”?其实就是实践与经验,用肉体去切实感受人生,感受世界。

放在如今来看,就是离开学校,融入更加复杂多元的社会,融入枯燥琐碎的工作,融入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家庭。融入到这些当中去的知识分子,就像进入了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所有格格不入的锋芒都会被磨平,生活所有全新的褶皱都会趋于柔软陈旧。

这表现在《悉达多》中,被衍生为一种“堕落”:悉达多一边向名妓迦摩罗学习“爱的艺术”,一边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商人,穿金戴银,享受舒适奢华的生活。他自认为是在研究“如孩童般的世人”,认为自己是“极少数,如同天际之星,沿着固定的轨迹运行,没有风能动摇他,他内心自有律法和轨道”,但实际上却是渐行渐远,从研究世人到变成世人,不过是一步之遥。

但至此,他也明白了自己不过就是一个“世人”:“世人和思想者、学者相比应有尽有……思想者只是思想的孩童般的世人而已。”

如果一个人扼杀了感官意义上的偶然之我,却喂养思想意义上博学多能的偶然之我,他是不会寻得自我的。两者,思想和感官,均为美的事物;两者背后均隐藏终极意义;两者都值得倾听,值得参与;两者均不容蔑视亦不必高估。

在这样的基础之下,老年的悉达多学会同时用精神和感官来感受世界,秉持着一个知识分子的钻研精神,他选择向河流学习,在这条河中--

他认出“自己的生活也是一条河,这条河用幻象,而非现实,隔开少年、成年和老年悉达多。悉达多的前世并非过去,死亡和重归梵天并非未来。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他开始明白,就算是一颗再微不足道的石头,都有自己的价值,它并非幻想,它可以成为动物,成为人,成为神,而自己爱它的理由并不是这些,而是它的本质。

世间的每一瞬间皆为圆满。一切罪孽都承载宽赦,所有孩童身上都栖息老人,所有新生儿身上都栖息亡者,所有将死之人都孕育永恒的生命。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同时消亡,同时存在。知识分子的三重“唵”,三次探索,其实一直都处在一个平行关系中,每一次都并没有更接近这个世界的真相,与之相反,这个世界本没有什么真相,你看的即是真相,即是结果,即是圆满。

所以,也许“接受这个世界,爱它,属于它”,才是最好的选择。

悉达多读后感(篇2)

《悉达多》读后感600字!

这是一部充满了哲思和诗意的伟大作品。悉达多为了寻找内心的阿特曼,踏上探索之路。从父亲,到沙门,从佛陀到妓女和商人,再到船夫。在探索的道路上,他一路学习,一路否定,一路抛弃,一路建立,终于在河流中听到了世界圆融统一的真相。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想要获得人生真谛,禅思和教义远远不够,听一万句圣人的训导,不如亲自去经历一回。他的大彻大悟,是从经历了犬马声色的人世间之后,在经历了所谓的堕落和颓废之后,才开始的。如若没有这个经历,没有妓女和商人关于爱与金钱的指导,他又怎么能看透,悟道?真理在哪里?真理在切身的经历里,在周遭的万物中,在一花一草,一沙一石,在人间每个或善良或邪恶或贫穷或富有的普通人之中,真理不是靠想出来的,是一定要靠体验和经历才能获得的,智慧永远无法言传。人要独自行过生命,蒙受玷污,承担罪过,痛饮苦酒,寻觅出路——一定要亲口品尝人世的一切。未曾入世,谈何出世?未曾踏入红尘,谈何看破红尘?

由此想到孩子的教育,无论父母多么苦口婆心,告诉孩子前面是坑,但是孩子是听不进去的,他必须自己掉进去一次,再爬出来,才能真正理解。正所谓,听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书中充满泛神论思想,万物皆有神,悉达多正是在倾听河流的过程中,悟到生命真谛。人类是大自然的儿子,与其苦思冥想,自我折磨,不如放下自大的身段,谦卑地向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峰,每一朵花学习。因为真理不在别处,就在那里。

悉达多读后感(篇3)

很好奇三岛由纪夫写作《丰饶之海》的时候是否从这本书中获得了灵感。悉达多和侨文达有清显与本多的影子,伽摩拉的一生同月光公主如出一辙,悉达多之子则活脱脱一个阿透。

“慧极必伤”用来形容悉达多很是恰当。他怀疑一切,所以永远身处痛苦之中。他的人生如大多数人的人生一样,是脱节的。他在潜心学习之时,却并不信任知识。他云游四方追寻真理,却只从佛陀身上得到幻灭。沉溺于世俗生活之时,他不能真正爱人,而在他终于体验到尘世之爱时,已经无人可爱。

这是本绝望的书,它告诉我们一切都没有意义,任何努力都无法使人免于苦难而获得救赎。你说追求财富是庸俗的吗?学识同样毫无用处。你说爱情愚蠢吗?亲情更加虚幻无常。你认为艰苦修行必然有回报吗?那只是“思想家们天真的自我奉承”。智慧、美德、爱、牺牲与奉献,这些世世代代为人歌颂的东西都不能让人少走弯路,人生必然会按部就班迎来预定之中的各种痛苦,就像感冒了吃不吃药都好得一样快。但这同样是本充满希望的书,它告诉我们一切也都有意义,把该受的罪都受完以后,苦难的尽头一定会看到曙光,因此什么也不必做,只要带着宽容接纳之心安静等待即可。但这何其困难!

悉达多最终领悟到的“爱”就是包容与接纳,这个反复经历苦难、自我怀疑和脱胎换骨的过程,既是寻找自我,也是消除自我的过程。这是个离经叛道的论调:自我是不受外物影响的,所以积极上进不是自我,无论对象是学识、肉体还是名利,对任何目标的渴望都有可能导致误入歧途,陷入虚假的自以为得道的幻象。真正的自我是无我,和结尾处的主角一样融于世间万物之中。可惜,这种无我和经常被普通人所鄙视的消极、无为、逃避和冷漠长着同一张脸,这也是佛学遭大众误解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书里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第一、我一直以为悉达多的父亲肯定会在后边再度出现,因为悉达多必然经历幻灭,而他父亲说“如果你遭遇幻灭,就回到我身边”。作文读到最后悉达多和他儿子那一段,才明白为什么父亲不能再次出场,因为他之于悉达多的人生已经没有帮助了,他既不能作为导师也不能作为慰藉出现,就像悉达多之于他自己的儿子一样。第二、侨文达两次都认不出悉达多,是否在暗示死板的教义已经扼杀了他感知外界的能力?

“智慧是无法传授的,能传授的只有言辞”,我们能做的只是去阅读这本书,并自以为或多或少理解了它想说的,但这些终究只是纸上谈兵,没有经历过切肤之痛的人永远无法真正理解它。黑塞又是经历了什么才悟出这些呢?

悉达多读后感(篇4)

万物既是确存也是虚妄,既是未生也已湮灭,既存善也藏恶,万物即“唵”。

悉达多初登场便是一个“完人”——“他已学会体认内在不朽的阿特曼,同宇宙合一”,“他将成长为伟大的贤士和僧侣,成长为婆罗门中的王”,“所有人都热爱悉达多,悉达多令所有人喜悦,所有人都对他兴致勃勃”。这三句话概括了青年悉达多在精神、修养以及社会地位方面的卓越,从当代社会角度来说,悉达多的起点无疑是所有人想达到却达不到的终点。可是,他自己却不快乐。他无法回答自己内心的疑问,他的灵魂得不到满足,他难以获得真正的宁静。于是他抛弃了婆罗门的身份,成为了一个沙门,去寻找“阿特曼”(即自我)。

第一站·受苦

沙门的生活带给他的是“忍受苦难”和“无我”。悉达多经受暴雨、酷暑、饥饿、奔波等现代人难以忍受的苦修,获得了身体的坚毅,可是他的心灵依旧未得满足。因为悉达多逐渐意识到受苦不过是暂时的麻痹自己,从而达到“无我”的状态;与此同时,“我”却消失了。他所经历的一切与他想要找到自我的的初衷有所背离。他也开始怀疑“教义”的意义。他看透了反复品读经书以图得道方式的局限性。在乔达摩这里,他印证了自己的看法,于是,他决定摆脱经书,身体力行去悟道——去体验、感受、拷问,无论是幻灭还是永生,他直面自己,决不逃避。

第二站·沉沦

他放弃僧侣的身份,踏入俗世生活。他经名妓的引荐成为了一名商人的文字官,他逐渐开始富有。他一开始抱着学习的态度体验一切,但财富、酒色终于腐蚀了他曾经坚毅的心灵。多年以后他回首过往,发现自己已经是一个平庸粗俗的中年人,他对自己感到恶心,他想到了自杀。

第三站·重生

在河边他意图寻死,却被“阿特曼”的觉醒所救:他意识到自己的灵魂选了一条与一般人不同的道路——从智慧到愚昧,从坚韧到堕落。这条道路引他自杀以便造就他的重生:因为经历,才能厌倦,才能摆脱,才能参透。因为他不再是一个“完人”,所以他才能成为一个完人。他彻底自由,“他的胸中沸腾着喜悦”。在他的青年时代,在他见乔达摩之时,他即决定摆脱所有的圣贤法义,追寻自己的内心;数年之后,在他破败不堪的中年时代,他终于做到了。

第四站·佛陀

自此以后,他就栖息于河边。他彻底摆脱了修习经义,从凝视万物中获得启发和力量,尤其是凝视流动的河水。在他漫长的老年时代,在他栖居于河畔的数十年里,他彻悟到了时间和爱的奥义。时间并非一去不回,它是过去也是现在;爱并非是占有,也是包容、放手;最重要的是,万物既是确存也是虚妄,既是未生也已湮灭,既存善也藏恶,万物即“唵”(即圆满)。领悟至此,一位完人成为佛陀。

悉达多读后感(篇5)

第一次读哲学小说。听到“哲学”二字是有且抗拒和不情愿的,但接着看后且很想了解悉达多的一切行为和行为动因和背后的想法。

我觉得悉达多一路在追求的自我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他行走在时间河流中,却忘记珍惜当下,享受当下。

很久前听过一句话--顺其自然是看破红尘挣扎无果后的自我安慰。而悉达多的顺其自然是更多是对当前生活的一种坦然和释手。当悉达多和乔文达决定去见佛陀时,他说了句非常安详的话“让我们享用这一果实,并继续期待吧,乔文达。我们已经受了乔达摩的恩惠。这一恩惠就是他已呼唤我们离开沙门。至于是否还有其它更多的果实,让我们静心等待吧。”其实我有点难以理一个人能如此安详仍然执着于远方的自我,更何况处于冉冉社会的我们呢。

“我曾经常想到:是否有一天乔文达能跟随自己的内心,没有我而独立走出一步?现在,你已经是一个男子汉,你选择了自己的路。愿你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的朋友,愿你得到救赎!”这是悉达多在准备离开乔文达时讲的一句话。想起初中的英语老师曾说过人都是非常孤独之类的话。老师对我讲的这些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人生而孤独,缘始而聚,缘止而散,不管如何每一段都会是人生独一无二的体验和回忆,体验过程,珍惜过程。

“我也希望能有如他一样的仪态,能如他一样的微笑、跌坐和行走如此潇洒、如此尊严、如此谨饬(chì)、如此坦诚,如此单纯又如此神秘。一个人只有探入了自己最深处才能有他一样的神态和举止。我也必须探入自己的最深处。”这段是悉达多对佛陀微笑的描写。从文字和脑海中对佛像的面容,瞬间感觉佛陀的微笑深不可测、别有蕴意。好像很小时看电视之类的对佛祖的容貌就有点印象,但从未好好洞悉过佛陀的微笑里包含着些什么,被作者这样一描述,感觉从前忽略的些什么。按照这番话的描述,我在想佛陀会不会也有他不了解自己的时候,应该有吧,人所知道的'一切都是片面的。

我觉得悉达多这一生是幸运而多彩的,他虽然没能寻到他很明确想要的一切,但此生中他经历了形形色色的一切,途中尝过了其中的甘甜、辛酸等,也算没有白白来人间一趟吧。

小说故事后面的末尾让我感觉有点进展过快。我觉得乔达文在最后吻了一下悉达多前额后瞬间参透和领悟这么多事情有点奇怪,我不太理解。

斐多读后感(优秀范文)


柏拉图的《斐多》描述了苏格拉底的朋友和学生陪伴苏格拉底度过的最后一天,这本该是非常伤感的一天,但是苏格拉底却极其平静甚至时常带着笑意和他们讨论了一整天哲学问题。他特意打发走了自己的妻子和三个孩子,为的就是可以和朋友们安静地讨论哲学,这看起来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但是却很好地体现了苏格拉底对理性和哲学的热爱胜过了一切儿女情长。对苏格拉底来说,赴死是一种主动选择,并且经过了理智思考和论证,确认了自己的这个选择,所以没有痛苦和烦恼,就好像即将出门旅行一次那样的寻常。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请大家阅读收藏!

哲学家的追求是真理,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灵的平静,无畏于死亡,死亡就是肉体的消散,但灵与肉不同,灵魂可以永远地存在(灵魂不灭说),肉体的消亡对哲学家来说是灵魂的解缚,高贵的灵魂不再受制于肉体,不再受制于外部感性世界的声色侵扰,让灵魂得以安息。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就是练习死亡”,依靠理性的力量做到视死如归也真是叹为观止。平时人们的生存状态是灵和肉纠缠在一起,观念的形成受制于身体的欲望而变得杂乱无章,乃至头脑混乱,不会思考。哲学就是在活着的时候,训练自己实现灵与肉的分离,并为最终的死亡,也就是灵魂与肉体最终分离做好准备,解脱由身体而产生的七情六欲的束缚,还灵魂以纯净无染的本质。

恰恰因为人的灵魂是不朽的,因此更需要在活着的时候好好照顾我们的灵魂,因为灵魂在和肉体分离之后还有很长的、甚至是无尽的路要走,在活着的时候如果灵魂受到了伤害,那么死去之后,灵魂依然要遭受惩罚和厄运。灵魂有趋向性,有两种运动方向,朝上或者朝下,朝上就是净化的过程,灵肉分离的纯粹化过程,这也是一条修行之道。朝下就是灵魂堕入沉重的肉体,不得自在,失去自由的状态。苏格拉底主张灵肉分离,纯粹的灵魂是轻盈的,朝向真理和永恒。

苏格拉底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叮嘱自己的老朋友克里同,不要忘了给医神阿斯克莱皮奥斯献祭一只公鸡。在苏格拉底看来,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灵魂最终得以脱离身体的牢笼,重新获得自由,这其实是对此前灵魂与身体结合时所患疾病的最终“治愈”,所以他要感谢医神,最终用“死亡”治好了自己在活着的时候灵魂遭受的“病痛”。在这样的认识下,哲学家怎么可能会害怕死亡呢,死亡是大自然赋予尘世中的凡人在这一世得以解脱的天赋权利,当然你在这一世的所作所为,也决定了下一世灵魂的趋向:向上、纯净自在,无所束缚,或者向下堕落和困顿。灵魂不灭就像能量守恒,灵魂的能量不会消失,会给人世间留下不同的可能性和趋向性,所以“生”同样重要,它是一个持续性的创造过程,每个人都参与了创造这个世界的模样,在一段有限的时间中。

姜老师在课程讲解中,反复强调哲学就是思考的能力,是“thinkingofthethinking”。给我的启发是:哲学就是理性思考,理性思考就是凡事要给自己一个理由。比如我自己的选择,我头脑中的某个认识和观念,我的价值观乃至我的信仰,都要有一个理由,需要一个细思和论证的过程,不要有那种迷之自信。这里面还包括了自我怀疑的精神,就是对自己某个观念,某些情感和自己的行为都要有一点迟疑,要有一个往深处想一下的习惯,或者说反思的习惯。胡适之曾有一句名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小心求证的过程,就是哲学的方法论,要对每一个观念、每一个经验有一个细思的过程。苏格拉底对自己的选择——决定赴死,给出了他的理由、解释乃至整个论证的过程,因而成了千古名篇。当然,论证要清晰有力,逻辑严谨,要能够说服自己,能产生自我肯定,也不会被别人轻易驳倒,这就是哲学的思辨,用思想来避免谬误和盲目。我们最需要掌握的是作为方法论的哲学,而不是仅仅作为知识的哲学史。

更多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

等待戈多读后感1000字11篇


以下内容“等待戈多读后感”为读后感大全小编收集整理。古人云,“三日不读书籍,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很多人在阅读了作品这本书后,被他的故事情节所感动。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等待戈多读后感【篇1】

我在读高中的时候,从历史书上了解到这本书。当时仅仅知道其属于荒诞主义。我被其书名吸引,又因为正处于压力大的时候,想找本书解解闷。于是从网上买来看。

结果读者肯定也知道了,这本书非但没有帮我解脱高中生活三点一线的苦闷,反而让我更加忧郁。因为作者仿佛让我看到了人生的真相——荒缪与无奈。

从这本书在豆瓣上的人气来看,显然它是小众的。

毕竟这本书属于荒诞派,人们不怎么愿意读一本透着虚无,绝望,压抑氛围的东西。虽然它很薄,但是让人们集中精力,花费数个小时去读,不一定能读懂。即使真有人读懂了,也会心里感慨到:“人生有时是荒诞的。”在这个弘扬正能量的今天,这本书显得格格不入。人们宁愿去读那些大众传媒推荐,各类榜单排名靠前,符合自己口味,读后有种打了鸡血般的各类畅销书。

一开始我也不懂,以为只要是书,去读,总会有营养吸收。于是也盲目地读了很多畅销书,心灵鸡汤类的.书。

然而后来我发现实际并不是这样。畅销书之所以会畅销,因为它们没有什么阅读门槛,只要是认字的人都能读懂里面讲的是什么。心灵鸡汤类的就不必多说什么了,它们迎合的是当今社会上流行的成功学,里面写的是教人们如何争名逐利,靠搞关系和职场厚黑学。我不是说争名逐利不好,而是因为喝了一碗碗“毒”鸡汤,容易让人内心浮躁,膨胀。

所以以前去书店总会翻翻放在显眼位置的各类畅销书。现在连碰都不碰了。因为我知道这些书读了,虽然一时让你很爽,感觉收获的很多知识,未来在与别人的竞争中更胜一筹。

其实那都是错觉。真正改变你的东西,是独立的思考和持续不断的行动。

现代生活节奏很快,现代人很忙。但谁敢承认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有目的,有意义的?(这样的人有,但少之又少)更何况在这个放眼望去全是低头族的世界里,我们有时看着装满APP的手机屏幕,却不知道要干什么,只是有些惊慌失措地用手指滑来滑去。

有人为人生下了个定义(其实人生的定义早就被下烂了),我觉得很好。人生就是两件事,第一件事是生活,第二件事事将生活填满。

等待戈多读后感【篇2】

等待戈多是萨缪尔贝克特的一部戏剧。

萨缪尔贝克特是先用英语后用法语写作的爱尔兰作家,也是法国荒诞派剧作家的主要代表之一。他于1906年4月13日出生在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新教家庭里,1923年进入都柏林的三一学院学习法文和意大利文,1927年毕业。第二年贝克特被选派到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担任为期两年地英语助教,结识了已经是意识流小说大师的同乡乔伊斯,并且与人合作把他的一些作品译成了法文。

任教期满,贝克特回到三一学院任拉丁语讲师,1932年辞职后专事创作,同时先后在法国、爱尔兰、英国和德国漫游,在1937年看到纳粹主义的威胁后返回巴黎定居。他在二战期间参加了抵抗运动,替一个为英国收集情报的支部翻译资料和打字。结果支部被人出卖,他躲过了盖世太保的追捕,逃到普罗旺斯的一个村庄里当雇工。和平刚刚恢复,他又志愿到诺曼底的一个红十字会医院去当了几个月的翻译。

等待戈多写的是发生在两个黄昏的事情,但没有什么情节可言。主人公是两个流浪汉,背景是一片荒野,路旁只有一棵枯树,两个流浪汉就在树下等待一个名叫戈多的人。他们一面做着闻臭靴子之类的无聊动作,一面在语无伦次的梦呓。最后有一个男孩来说戈多今晚不来了,第一幕就算结束。第二幕是第一幕的重复,只是当知道戈多又不来的时侯,他们就想上吊,结果裤带一拉就断,于是只能毫无希望的等待下去。

等待戈多显然是一出荒诞剧,这种情景可以发生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因为戈多是谁,谁也不知道,它表现的只是人类等待的希望只能化为泡影的悲惨现实。这里的等待,在法语里是现在进行时,所以它不是本义上的期待,而是一种生存状态,意味着人类永远再等待,却又不知道到底再等待什么,而且永远不可能等来什么。正因为这个剧本用荒诞的手段极其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荒诞和无意义,它才流传至今吧,并且成为法兰西喜剧院的保留剧目,并且被译成20多种语言。

等待戈多这部剧本反映了时代的悲剧,表现了大战在西方人心灵下留下的创伤,以及他们在冷战中对社会现实的绝望。

这种用完全荒诞的手法来表现世界和人生的荒诞,在形式和内容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因而能引起我们内心的震撼,像希腊悲剧那样起到了净化心灵的作用。

等待戈多读后感【篇3】

没有什么事发生,没有人来,没有人去,真可怕。

怀着一颗猎奇的心,我读完了这本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这本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等待戈多》,闭上眼,脑中一片混乱。整个剧情用下面那句话来概括再恰当不过,就是这样一部看似反复和无聊之极的戏剧,却是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

贝克特经过他的形式向人们呈现人们本人亲自经历着的生活形状自身,只是将它荒诞化了,他将这荒诞的感觉拉长了也延长了,他把它捏扁打碎复又粘贴起来,让咱们看清楚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弗拉基米尔和埃斯特拉冈,在一棵不知名的大树下,两个老人呆呆的坐着,偶尔传来毫有意义的对白,却仍是等待着,没有思路的等待,知道天亮离去,口中还念念不忘,明天,戈多会来的。 戈多是谁呢?有人说戈多指的是上帝,有人说戈多代表着宿愿,也有人说戈多是你梦想却得不到的东西。不论戈多是什么,戈多真的会来么?两个老流浪汉只需不断等就可以了么? 戏剧结尾的时候

埃斯特拉冈说:“嗯,我们走不走?” 弗拉基米尔说:“好,我们走吧。” 他们坐着不动。

我清楚的记得,戏剧中,他们有好几次说他们要走了,但他们依然坐着不动。等待戈多,永远只要等待,等来的是一个奴隶主和他的奴隶,等来的是戈多阐明天再来的告诉。其实他们都知道兴许明天戈多也不会来,文秘网,兴许他们根本就不是在等待戈多,而是在等待中消磨他们所剩无多的生命。就如同咱们反复着日复一日的工作,枯燥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好像《等待戈多》中的两个流浪汉一样披着等待的外衣逃避着什么。

戈多兴许就是咱们的现实,人们期盼着本人的现实,却在生活中被打磨掉了棱角,只是等待着现实能够来到咱们面前。我想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的生活一定是充满激情,我会付出我的致力和汗水,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活中去,去拥抱幸福的明天。 与君共勉!

等待戈多读后感【篇4】

等待戈多——这是多么具有诱惑力的字眼,但在阅读之前内心迟迟不明白“戈多”到底是什么?(其实,此刻我也不明白“戈多”具体代表着什么,只是模糊的认为那是一种生存状态,是无休止的等待不明白等待何物的等待)当我怀着N个“?”读完这个剧本后,我感到沉闷、寂寥、无奈、彷徨。等待是亢奋的、感性的、思想的,在等待中,我们无疑是坚定的。我们要用心中的信仰,来实现一个艰辛的过程,秉持着前人的旗帜,走出一条属于我们的道路!

在两个流浪汉无助的等待和无聊的对话中,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孤寂,前所未有的无聊,虽然这孤寂与无聊出自戏剧本身,可同时又与我们心中不可鸣状的情感相撞击。

在此其间我们寻找着思想和情感的支点,期望从牢笼中冲破出去,也许会遍体鳞伤,但只要是一息尚存,我们就会顽强地站起来,为了实现我们心中的愿望而努力,并且让我体味到人生中的甘与苦。

等待戈多读后感【篇5】

我已不是一个诗人

妈妈说,你是一个冷血动物

我否认

北京的地铁站里,我发现大家都是一个螺丝钉,就像人群里的矮子,譬如我。拼命跳腾也不碍人流的前进,自以为个性的人们都是一样匆匆向前。

人是要给自己找活的,就像没有工作就会觉得虚无,其实工作依旧虚无,只是没有时间体味虚无。人并不是害怕虚无,而是能够体味到虚无。无聊是常态,不是偶尔。人在等待的,只是死亡的一天。

有一天,我发现我和别人长得其实一样。

我没有敏感的神经,即使生活虚无,我也不知道,得意自己的乐观,没有敏感的心来体验痛苦。人生的理想,不过是为了给自己所有的躲避无聊的事情找一个思路。说什么享受每一天的生活,自我欺骗着自己,存在如何有价。

比起有没有价值,还不是考虑需不需要存在,人们最害怕承认的是自己其实没有必要存在。

如果世上存在灵魂,但是不可感知,灵魂只能看,不能说,不能摸,却可以思考,这一定世界上最大的酷刑。

我依旧会努力,因为我惧怕死亡,同时也惧怕体味无聊。

无奈之间我也不明白,我始终思考不了戈多是谁,如果不等他该如何做。

我没有敏感的神经,姑且把它当作一种幸事吧。至少,在不愿意死亡的时候可以去enjoy生活。

这段时间似乎终于开始承认自己是个理科生,写不出漂亮的文字,体味不到情感的变化。看着别人的blog,一阵觊觎。偶只能分析,看不下去的散文……

傻乎乎的只知道超前看,拥有大条的神经。

一周的出租车,终于看完《等待戈多》,有了以上的东东,其实也不知道自己要说些什么,因为好多事情,我也没有思考出答案。

等待戈多读后感【篇6】

《等待戈多》是爱尔兰作家塞缪尔?贝克特于1952年创作的一部荒诞派戏剧,虽然只有两幕,却在当时的欧洲掀起了轩然大波,直到现在都还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义非凡,是荒诞派戏剧中的经典之作。

故事发生在两个黄昏,第一天,两个流浪汉爱斯特拉冈(戈戈)和弗拉季米尔(狄狄)在乡间小道的一棵枯树下焦急地等待戈多,然后遇到了波卓和他的奴隶幸运儿,进行了一系列无聊的谈话和无意义的举动,等到傍晚,一个小孩子跑来告诉他们戈多先生今天不来了,明天来。第二天,他们又在原地等待戈多,不同的是,枯树长出了几片叶子,波卓瞎了,幸运儿哑了,最后仍旧是以小孩子相同的传话结尾。戈多究竟是谁,能做什么,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他们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等着,靠梦呓般的对话和无聊的动作消磨时光。

贝克特这部戏剧的写作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世界,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战后的世界混乱无序,荒谬丑恶,人们的生存环境极其恶劣。这在剧本中人物活动的背景中就表现了出来,荒原、沼泽、枯树、黑夜等等,都体现出了凄凉、孤独、恐怖的生存环境。两个主人公戈戈和狄狄就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地位卑微,行为荒唐,精神状态恍惚迷离,整日浑浑噩噩,百无聊赖。荒诞派戏剧的精神内涵与存在主义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剧中也体现出了存在主义的基本原理:终极价值已经没有了,人必须为自己寻找存在的理由。戈戈和狄狄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却每天都在等待着所谓的“戈多”,这成为了他们活下去的唯一目的,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仿佛只要戈多来了,他们就会被解救,从此结束如今这痛苦的生活,他们热切地盼望着,等待着。然而生活总是不尽如人意,荒诞的生活一次次打击着他们的希望,他们能等来的只有失望,甚至是绝望。戈戈和狄狄这两个流浪汉永无休止却毫无希望的等待反映了当代人,而不只是西方人,迫切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放眼望去,现今的社会上像戈戈和狄狄这般浑浑噩噩,百无聊赖度日的人可谓是数不胜数,纵使物质世界的发展再迅速,也弥补不了人们精神世界的空虚和迷茫。剧中的戈戈和狄狄虽是两个有些神经质的流浪汉,却也是整个人类的缩影,生存在荒谬混乱的环境中,于孤立无援、生死不能、痛苦绝望的境地里渴望着、等待着一份不曾谋面也不知何时出现的希望来将我们救赎。我们徘徊在虚无缥缈的人生道路上,茫然而不知所措,忍受着生与死的痛苦折磨,默默等待着遥不可知的命运中的希望。

贝克特没有告诉我们戈多是谁,是什么,但每个人对于戈多都有自己的理解,每个人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戈多。因为戈多并不特指某个人或某种事物,可以说他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他只是人们为了安慰自己编造出来的幻想,是人们在精神迷茫状态下的一种寄托,就像是即将掉入悬崖时抓住的那一根救命稻草,哪怕再微弱,再渺小,那也是支持着人们坚持活下去的希望。每个人的需求不同,等待的事物也尽不相同,所以才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戈多。然而这样的戈多实在是太渺茫了,那种无法抓住的感觉有时会令人感到绝望,于是人们认识到等待只能换来无望而又无可奈何的结局。人的一生不就是在等待中度过的吗?或许是等待一件事物,或许是等待一个人,甚至也可能是等待死亡,这个等待的过程正是荒诞的人生所经历的过程,于无尽的等待中渐渐走向毁灭的黑暗。

希望在神话中是潘多拉魔盒打开后最后出来的事物,这正意味着希望是绝对存在的,然而要等待希望的实现却是未知而不可控制的,等待只能意味着幻灭。所以我们不能在原地傻傻地等待着希望的到来,而应该鼓起勇气朝前方探索,或许希望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戈多迟迟不来,苦死了等他的人。”那么,我们就不要等了,开始动身去寻找戈多!

等待戈多读后感【篇7】

《等待戈多》以文本和舞台表演的方式延长了读者和观者对“等待”这一抽象事物的感觉,这种“等待”更像是生活本身,它真实地存在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中,却往往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也很少引起人们的思考,思考自身与生活本身。

“没什么事发生,没有人来,没有人去,真可怕”①,整个剧情用剧中的这句台词来概括再恰当不过。就是这样一部看似重复和无聊至极的戏剧,却是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大凡经典,必有其典经之处。也只有经典才能被人反复剖析并不断解读却始终不会过期。某种程度上看,经典之为经典更在乎其中蕴含着某种普遍而恒久的价值批判或人文反思,贯穿于人类文明的整个进程。那么,回到《等待戈多》,它的价值批判和人文反思体现在哪里呢?换句话说,它凭借什么而立于经典之林呢?

时间无法减淡这部作品的价值,相反,时间增加了它的价值重量和批判力度。等待,当人们说出这个词并用它指代一个具体事件的时候,好像并不能达到完全意义上的出离时间。而《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在这一点上对传统的“等待”给与了批判并提出了挑战。在这里,我想对“等待”做一个个人的理解和区分。有一种“等待”在时间之内,正是时间让我们感觉到我们在等待;也有一种“等待”在时间之外,这种出离并非绝对超脱我们所在的时空之纬,它依然在我们所在的时空之内发生,却早已抵达另一个终极意义。是的,我想说《等待戈多》中的“等待”是终极意义上的“等待”,它涉及生活本质的困惑,因而它也越发能凸显出我们生活的多元性,各自的空虚单调,机械压抑,仍然不愿意也不能够互相理解和交流,人心和人心充满了遥不可及的距离。有一些距离是本质上的距离,与时间与空间都无多大关联。

当下,人们已不再追问“等待”谁,为何而“等待”之类形而上的问题,但这一点都不影响“等待”的存在,是的,它仍然是一个不会离开任何人的问题。因而,《等待戈多》在当下依然有着它的存在价值。我们需要重新解读它,因为解读它的同时也是在解读我们的生活状态,这种解读在我看来依然十分的必须,因为它靠近一种本质。我甚至觉得,各家试图找出“戈多”的真实身份是一件比“等待”本身更加荒诞的事情,所以我不很赞同许多研究者的做法,但我并不需要也不能否定他们的工作,因为劳动本身是美的,是应当被尊重的。我这样说并不能完全支撑我的观点,如果说有一种“等待”是终极意义上的,是出离时间的,那么我却要在时间之内去解读它,去靠近它。我并未出离时间,这又让我觉到《等待戈多》之所以成为荒诞派戏剧经典之作的厉害之处,它让我的解读也变得荒诞。它已经可以做到不在一个时空之纬度里讨论“等待”,比如说,相对贝克特写这部作品的时间和他当时所处的空间来说,我现在所在的时间和空间是否可以看作是另一个时间和另一个空间呢?我想是可以的。如此,贝克特不仅将他对“等待”的理解写进了《等待戈多》,而且也将它贯穿在了《等待戈多》的整个生命中去,这才是他真正厉害的`地方。

至于上帝是死是活,至于“戈多”是否隐喻上帝,在我看来都只会阻碍我们靠近《等待戈多》,靠近贝克特,靠近“戈多”,也靠近“等待”。我始终觉得贝克特在通过他的方式向人们呈现人们自己亲身经历着的生活状态本身,只是他将它荒诞化了,只是他将这荒诞的感觉拉长了也缩短了,他把它捏扁打碎复又粘贴起来,为得就是让人们看清楚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若非如此,我们所能感觉到的“等待”永远是疲软无力的,我们所能看到的“等待”也是模糊不清的,它永远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更不可能引发我们去思考。善于思考的人就是这样,他好像走在一条在旁人看来很远的路上,可他自己却乐此不疲。因为在靠近本质的过程中是没有捷径可取的,也因为只有他感觉得到他在靠近一些本质的东西,这是旁人感觉不到的。

文将就末,我突然想起了很久以前读过的另一部作品——《西西弗斯的神话》,以及其中写到的那个永不停歇地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不来的戈多”和“永远推不到山顶的石头”,以及一刻都不停歇流动的时间和瞬息万变的空间,在人类文明的整个进程中,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永远都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是没有开始与终结的,是无限的。大概人们在这条路上还要走很久,因为这是一条极其古老的道路。

无望的是结果,希望的是过程,正如鲁迅所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而我们所能做的和正在做的便是在无望与希望之间——继续等待,但我坚信这种等待可以不是消极的等待,这个等待的过程也可以无比丰富。在文章的结尾,我想说,我们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等待。我想这是《等待戈多》给我的最大启发,我欣然接受。

等待戈多读后感【篇8】

夏日的午后,泛着白光的柏油路上只有难耐的燥热。路旁的一棵大树下,两个流浪汉焦急地眺望着远方,他们在等待戈多的到来,因为,他们得知,戈多会告诉他们该怎么去面对未来,该怎样去改变现在的生活,不再去走糟糕的乞丐。然而,他们等了很久很久,却一直不见戈多的身影,他们并没有气馁,确信戈多一定会来。第二天,戈多没来,第三天,还是没有来……

戈多最后到底会不会来,谁都不知道,连《等待的戈多》的作者也可能不知道。不过,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这两位流浪汉就认定这个死理,永远去等待想象中的戈多,而不去自想办法摆脱困境,那么,他们将永远是流浪汉。

这让我们想起了现实中的许多人,在人生不如意时,往往不是自己主动去想办法改变现状,而总是怀着一种期待着他人的力量来救赎自己,只相信所谓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味相信困难会自行消除,生活终归平静美好。这样的人,不就像炎炎夏日里的那两个无聊的流浪汉一样吗?

《论语》有云:“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是求人不如求己。这可是古今往来的至理名言。可是,人的依赖性,不因这样的名言而绝迹。

过分的依赖他人,可能会让自己养成一种消极的惰性,甚至,有的依赖,不但不能帮助自己,反会对自己有所伤害。有一个小男孩看见一只飞蛾从它的茧中艰难的想要爬出来,于是找来一把剪刀帮这只飞蛾剪开紧紧束缚的厚茧。飞蛾倒是很轻松的从茧中出来了,可它却飞不起来了。因为,它没有经过自己破茧而出的历练,翅膀缺少足够的力量。这是一个好心造成的悲剧,也是对那些长期有依赖思想者的警告。这也让我们懂得了,为什么袋鼠妈妈在孩子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会无情的将孩子赶出那温暖的育儿袋的原因了。

无论戈多有多大的神力,等他太渺茫了。与其像两个流浪汉那样毫无希望的等待下去,不如将等待的时间用来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未来。

人应该有美好的期待。但是,应该把对期待渴望化为行动,使自己一步步的走向期待的目标,而不能像流浪汉那样,只知道毫无希望的企图让期待走向自己。

等待戈多读后感【篇9】

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他们的目光不在戈多到来的方向,他们面向的是死亡,一步步地走过去,希望在半途遇上戈多获得理想里的救赎,孩子捎来的消息之于他们是继续的支撑,因为没有绝望的理由,只好漫无边际地等下去。

戈多是谁,是无所不能的上帝,不可抗拒的命运,抑或仅仅就是等待本身。在整个剧本里,没有一个人能说出他究竟是谁,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把波卓误认成了戈多,当问起戈多究竟是什么人时他们给出的却是这样的回答,“可以说是一个相识的人”,“哪里说得上,我们简直不认识他”,“就是见了面也不认得”。可对于这么一个模糊的人,人们还是宁愿义无反顾地等待下去,人类正是在这种盲目的憧憬中耗尽了生命。与其说戈多是个人,不如说是一种虚无不可见的希望,或者一个又一个让人大失所望的明天。

《等待戈多》的中心,不在于戈多这个人物,而在于“等待”。等待只是一种存在方式,一种生存的状态,难怪剧中说“咱们老是想出办法证明自己还存在”,等待就是那证明的途径。“希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的人。”弗拉季米尔的话里透露着浓重的悲剧色彩,仿佛一个人从降生便进入等待的反复里,之所以在等待里苦死,那正因为所谓的希望根本不会到来,这希望又是什么,我认为那是一种对“被救赎”的强烈渴盼,剧中主人公始终坚持“戈多来了我们就得救了”。他们说到“把每个人都钉上他的小十字架”,那么每个人都在等待着救赎,然而当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对这波卓兴高采烈嚷着“救兵终于来啦!”的时候,波卓竟开口对他们大呼救命。谁都不得救,全剧充满了宿命的影子。“难道我们没给系住?”“拴在谁身上?”“拴在你等的那个人身上”,他们认为自己该被捆绑在命运上,也许事实就是这样,人和上帝,和命运间连着一根无形的线,人被它所牵引,始终逃离不开,对线另一头的世界却不得知更不得见。

个人认为弗拉基尔米和爱斯特拉冈正是世界上人类的代表,他们没有个性,没有性别,彼此相爱却又彼此怨恨,男人的女人的美的丑的善的恶的,一切人类具有的品格他们都具有,都在他们身上以这样或者那样的形态展现出来。当然,从剧本里不难看出,弗拉季米尔较之爱斯特拉冈,身上集合了更多的冷静理性宽容以及自尊,也有少许的自以为是,而爱斯特拉冈则显露出更多的自私卑微恶毒和神经质,所以猜测作者是否让他们承担着诠释男人女人特征的作用。两人曾有过一段对人性的讨论,“天生的脾气”,“挣扎没有用”,“本性难移”“毫无办法”,说出了对灵魂,对人性弱点的无可奈何。人注定无法克服自身的弱点,于是寄希望于被救赎。无法被救赎,便只能透过无望的期待发出对悲惨命运的反抗。

波卓的出现一直是让我最生疑问的,他一出场就被误认作戈多,连名字读音都与他相似,于是让我不禁猜测他的身份,他是否是作者安排的另一个戈多,在不一样的时空里,无所不能的戈多化身成千万个自己靠近人类,他沾染了人类一切的病态,他狂躁,麻木,癫癫狂狂,喜怒无常,他对幸运儿颐指气盛,而他又让两个流浪汉莫名地恐惧,莫名地恭敬。在第二幕里,他的神秘和高贵通通地消失,连流浪汉也可以对他任意蹂躏。他失掉了眼睛失掉了幸运儿,随之失掉了所有可以依仗的东西,他和流浪汉再没有区别,或者他显得更落魄些。原来所谓的那个上帝,和凡人的距离并不远。

至于幸运儿,实在像个陷入“罗网”的哲人,他是所有人中唯一有思想能力的人,也是唯一不惧怕思想的人,他思想的方式竟是靠帽子和喉咙,然而这个唯一终究失去了帽子,随之失去了嗓音,随之失去了生命,最后一个会思想的人死去了。都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而人类总是不屑于去思考的,幸运儿的思考无法被理解是注定了的。

两幕戏时间地点结构都出奇相似,故事的结尾都又回到开始的地方,第二幕是对第一幕的反复又是对第一幕全然的否定,人们丧失了记忆,失去了宝贵的依赖,戈多又一次失了约,一切像个骗局。生命在幻灭,生活在无休止地循环。等待是太过漫长的绝望,漫长得让人无力感觉。理想的沮丧,命运的可笑,人格的分裂以及无所不在的死亡就这样把人拖进了不可理喻的漩涡。时间的无限延伸,等待的永无尽头。

全剧没有情节,没有矛盾冲突,甚至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在剧中一切事物都荒诞化,时间脱了常规于是一夜之间枯树就长出了叶子,人与外部的客观世界处于一种无法感知的隔绝状态,给人以一种不能抗拒的压迫感。他们不认识这个世界,又说道“瞧这个垃圾堆!我这辈子从来没离开过它!”,世界对他们而言仅仅是个苍白的印象。另外人与人之间亦处于一种无法分开又相互隔膜的状态,两个流浪汉想分手又无法分开,波卓想离开又迈不动步子。荒诞之中,反映出得却是如此深刻的状态。

人在生活里谜失了,在作品中人既不知自己从何而来,也不知自己向何处去。人无从预测自己的明天,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那个如上帝般凌驾于苦难之上的戈多永远不会到来,可他又一直存在着,这样的存在对他的到来不断预示着,于是人们只好不可救药却又无能为力地继续等下去。

等待戈多读后感【篇10】

13日出生在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新教家庭里,1923年进入都柏林的三一学院学习法文和意大利文,1927年毕业。第二年贝克特被选派到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担任为期两年地英语助教,结识了已经是意识流小说大师的同乡乔伊斯,并且与人合作把他的一些作品译成了法文。

任教期满,贝克特回到三一学院任拉丁语讲师,1932年辞职后专事创作,同时先后在法国、爱尔兰、英国和德国漫游,在1937年看到纳粹主义的威胁后返回巴黎定居。他在二战期间参加了抵抗运动,替一个为英国收集情报的支部翻译资料和打字。结果支部被人出卖,他躲过了盖世太保的追捕,逃到普罗旺斯的`一个村庄里当雇工。和平刚刚恢复,他又志愿到诺曼底的一个红十字会医院去当了几个月的翻译。

等待戈多写的是发生在两个黄昏的事情,但没有什么情节可言。主人公是两个流浪汉,背景是一片荒野,路旁只有一棵枯树,两个流浪汉就在树下等待一个名叫戈多的人。他们一面做着闻臭靴子之类的无聊动作,一面在语无伦次的梦呓。最后有一个男孩来说戈多今晚不来了,第一幕就算结束。第二幕是第一幕的重复,只是当知道戈多又不来的时侯,他们就想上吊,结果裤带一拉就断,于是只能毫无希望的等待下去。

等待戈多显然是一出荒诞剧,这种情景可以发生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因为戈多是谁,谁也不知道,它表现的只是人类等待的希望只能化为泡影的悲惨现实。这里的等待,在法语里是现在进行时,所以它不是本义上的期待,而是一种生存状态,意味着人类永远再等待,却又不知道到底再等待什么,而且永远不可能等来什么。正因为这个剧本用荒诞的手段极其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荒诞和无意义,它才流传至今吧,并且成为法兰西喜剧院的保留剧目,并且被译成20多种语言。

等待戈多这部剧本反映了时代的悲剧,表现了大战在西方人心灵下留下的创伤,以及他们在冷战中对社会现实的绝望。

这种用完全荒诞的手法来表现世界和人生的荒诞,在形式和内容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因而能引起我们内心的震撼,像希腊悲剧那样起到了净化心灵的作用。

没有什么事发生,没有人来,没有人去,真可怕。

怀着一颗好奇的心,我读完了这本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这本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等待戈多》,闭上眼,脑中一片混乱。整个剧情用上面那句话来概括再恰当不过,就是这样一部看似重复和无聊之极的戏剧,却是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

贝克特通过他的方式向人们呈现人们自己亲身经历着的生活状态本身,只是将它荒诞化了,他将这荒诞的感觉拉长了也缩短了,他把它捏扁打碎复又粘贴起来,让我们看清楚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弗拉基米尔和埃斯特拉冈,在一棵不知名的大树下,两个老人呆呆的坐着,偶尔传来毫无意义的对白,却仍是等待着,没有思绪的等待,知道天黑离去,口中还念念不忘,明天,戈多会来的。

戈多是谁呢?有人说戈多指的是上帝,有人说戈多代表着希望,也有人说戈多是你梦想却得不到的东西。不论戈多是什么,戈多真的会来么?两个老流浪汉只要一直等就可以了么?

戏剧结尾的时候

埃斯特拉冈说:“嗯,咱们走不走?”

弗拉基米尔说:“好,咱们走吧。”

他们坐着不动。

我清楚的记得,戏剧中,他们有好几次说他们要走了,但他们仍然坐着不动。等待戈多,永远只有等待,等来的是一个奴隶主和他的奴隶,等来的是戈多说明天再来的通知。其实他们都知道也许明天戈多也不会来,也许他们根本就不是在等待戈多,而是在等待中消磨他们所剩无多的生命。就好像我们重复着日复一日的工作,单调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如同《等待戈多》中的两个流浪汉一样披着等待的外衣逃避着什么。

戈多也许就是我们的理想,人们期盼着自己的理想,却在生活中被打磨掉了棱角,只是等待着理想能够来到我们面前。我想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的生活一定是充满激情,我会付出我的努力和汗水,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活中去,去拥抱幸福的明天。

与君共勉!

等待戈多读后感【篇11】

怀着一颗好奇的心,我读完了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这本曾获诺尔文学奖的《等待戈多》。闭上眼,脑中一片混乱。目光茫然,再次翻开这本书,一遍遍读着这句话,直到嘴唇干裂,脚已经站麻了,感到累了。坐在腾椅上,手中传来杯子的余温。午后的阳光懒懒散散,静静地等待着,眯起眼,思绪在不安的空气中越行越远。

黄昏,寂寞的天空有飞鸟掠过,了无痕迹。不知名的大树下,两个老人呆呆的坐着。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就这样望着远方彼此不语。偶尔传来毫无意义的对白,却仍是等待着。没有思绪的等待着,直到天黑离去。口中却还念念不忘,明天,他会来的。

我冷笑了,‘戈多’真的会来么?两个老流浪汉只要一向等就能够了么?真是可笑,真是荒诞的无可救药!现实世界的混乱、丑恶和可怕,使人的期望难以实现。他们的处境是悲哀的,只能等待,一天又一天,在等待中迎来,又在等待中逝去。而我的‘戈多’,他真的存在么?‘戈多’可是是等待对象的一种象征,或许根本就不存在,即使是上帝,那也过于遥远。可为何我们还是等待着,等待被解救,等待着期望。

忽然想去小时候,常常和姐姐跑到郊外的田野等爸爸。也是黄昏,天空的颜色却是异样的完美。那里种着好多好多的向日葵,夕阳下,一片一片明晃晃的,温暖得让人想要落泪。我们一向等一向等。天渐渐黑了,四周安静得可怕。于是,我们就在那一片花海中轻轻歌唱。企图打破这黑夜来临前的恐惧。其实我一向都很怀念那时的我们,两个女孩,在空旷的田野上执著的等待,她们的头顶是金灿灿的葵花。一向到最终,我们也没等到爸爸。我不明白当初自我为何会在等待中唱起歌儿,因为我一向都害怕长时间的等待。只是姐姐说,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在转,大概我是在那时鼓起了勇气。于是,习惯了等待。

这真的很像在树下长时间等待着的老人们,他们的脸上是经历时间所留下的沧桑。而我们,只是单纯的等待着,等待着所爱者的归来。

不久以前,我也曾陷入深深的等待。日思夜想,而当自我最终踏上了回家的那辆公车,等待的心顿时安静了下来。车窗外的景色不断更改着,熟悉的画面映入眼帘。刹那的感动,有泪溢出。第一次,在等待中看到了期望。只是,有些时候,有些人在等待的最终只剩下麻木和绝望。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着两个老流浪汉,他们把生命寄托在等待中,他们活着的唯一意义就是等待‘戈多’。然而,‘戈多’迟迟不来,反倒等来了奴隶主波卓和他的奴隶‘幸运儿’。莫非现实的世界真的如此残酷,觉得黑夜还不够黑暗,于是又狠狠泼上一桶冰水,浇灭那散发着温暖与光明的火焰。

其实,我是很不了解的。为什么宁愿毫无结果的去等一个毫不知情的人,而不主动去寻找所谓的‘戈多’?有人说,人对自我生存的世界和对自我的命运是不可知的,‘等待’就是人类的生存状态。可是,一味盲目的被动等待,人是否会一向幸福?答案是否定的。至少,我以为命运是掌握在自我手中的,而不是一味的去等呀,等呀,等。虽然,报信的小男孩会给等的人带来幸福,但消极的等待比不上进取的寻找。在寻找中等待,欢乐的等待,等待的过程会变得幸福。

起身,打开窗户,外面的世界鸟语花香。音乐响起的时候,空气竟也变得暖洋洋。只要记得,以往,我们头顶着葵花唱歌。

QBQ问题背后读后感1000字(精选7篇)


优秀的书籍会使一个人的品德不断提高,不断上升,读完作品这本书后,大家都感慨万千。这个时候就要静下心来写一篇读后感来吸收这些知识。小编特意为你呈上“QBQ问题背后读后感”,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QBQ问题背后读后感 篇1

读完这本书中QBQ问题背后的问题,我隐藏了我的想法,无意中回忆起我工作以来的每一步。突然,有一种感觉:成长道路上的许多失望、挫折和失败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我心平气和,开拓进取,解决问题,深入思考问题背后的问题,解决问题。《QBQ问题背后的问题》一书中没有深刻的理论,但它只是在告诉我们故事,但在这个小故事案例中隐藏着一个大的真理,正是这些“故事背后的故事”教会我们如何行为和做事。我可以从《QBQ问题背后的问题》一书中的案例中找到我的影子;也就是说,问题出现后,我没有对自己进行彻底的分析、总结和总结,找出原因,改进和避免重复的错误,而是经常责怪别人,抱怨客观环境。最后,反复出现的问题形成了恶性循环,其结果可想而知。然而,QBQ问题背后的问题也为我指明了下一步的方向和方法,那就是:一是积极应对问题,以责任感做出选择,以行动改变现状。二是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深度和彻底性。

首先,要锐意进取,以责任心做出选择,以行动改变现状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某个环节出现问题的情况,经常听到人们抱怨这是某个部门的事,这是他们的错误造成的,与我们无关。表面上看,这是一种部门本位主义。这个问题背后的问题是什么?这是我们缺乏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我们不把公司的事情看成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而是认为工作中的错误是他们的事情。在这种氛围中,大多数人都在等待和抱怨,而没有考虑我能做些什么来改善现状。忘记我们是一个团队和一个整体,忘记我们自己和公司之间的关系。作为团队中的一员,很少有人认为当团队出现问题时,我是责无旁贷的。这是因为员工缺乏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及对公司的大团队缺乏认可。为了一个非声誉的小团体的声誉,我们毫不犹豫地牺牲其他同事和部门的声誉。然而,这种内部摩擦将严重损害整个团队的形象和活力。

那么我们如何通过行动改变现状呢?找到问题背后的问题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首先,我们要从改变自己做起,把自己打造成一个100%有责任感、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我们也必须从改变自己开始,因为有时你可能无法改变客观环境。你唯一能改变的就是你自己。我们不仅坚决不允许自己推诿、抱怨、拖延和执行不力,我们需要的是敢于承担责任,勇于进取,有效解决问题。当问题出现时,我们不应该要求别人为你做些什么,而应该改变自己。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我们能为别人做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其次,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问题,提高深度。

QBQ问题背后读后感 篇2

我最近读了一本是要我们别“问烂问题”、别问“为什么?”、别问“什么时候?”等等的书。这本书名叫做《QBQ!问题背后的问题》,作者是约翰米勒。约翰米勒是QBQ公司的创办人,所以他会写这本书是当然的啦!内容是在说,开口说话前,不管是问问题还是反驳别人或者是其他的,都必须有个人担当的意思在,而不是把责任推给别人,更不要有小媳妇心态,看完这本书就会知道了。

这本书其实是给那些上班族、员工之类的人看的,我看是因为我觉得很有趣(虽然有点艰深看不懂),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他是在教我们问问题时,不要问烂问题,不管是问别人还是自己,这个问题里最好要有:一、以“什么”或“该如何”这两个词来发问,而不是“为什么”、“什么时候”或“谁”。二、包含“我”字在内,而不是“他们”、“我们”、“你”或“你们”。三、把焦点放在行动上。比如说,“我能做什么?”就是最佳范例,这句话以“什么”这个词来发问,包含“我”字在内,并把焦点放在行动上。

摊开这本书时,翻到目录,你会看到“做更好的抉择”、“问更好的问题”、“烂水手责怪风向”、“领导者不是问题的解决者”等等的,只要看目录就几乎可以知道他在讲什么,所以我觉得很有趣,大家看了也会跟我一样的,大部分的人看到书的标题是“QBQ!问题背后的问题”大概就会认为它是厚又字很多的书吧!其实完全相反!他不只薄而轻,每一页的字也不会多到吓人,还有几页几乎只有三、四行而已呢!也有插图,不会翻到每页都是字,而头痛。

每个人其实都很常问坏问题,不外乎是因为怕有麻烦上身,而把错误都推给别人,不管是别人的错或是自己的,都要反省。如果我们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法,而不是又把时间浪费在抱怨、责怪......等负面想法里,永远找不到出口,这也是我们要反省的。

我看这本书只有三次(第三次目前正在看),第一次我只看有插图的几面,第二次才真正看完,看第三次是因为他最后有写说:““重复”是学习的动力。很好。既然现在你已经读完本书,请在读一遍。”你看吧,这就是有趣的地方,哈哈!希望大家多看这本书,真的很好看的哟!

QBQ问题背后读后感 篇3

读完《QBQ问题背后的问题》这本书,掩卷思罢,不经意回想起了自己工作以来所走的每一步,豁然之中有一种感悟:成长道路的许多不如意、挫折、失败,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摆正心态积极面对问题,深层次思考问题背后的问题,解决问题。《QBQ问题背后的问题》书中没有多么深厚的理论,只是在给我们讲故事,但是这小小的故事案例里面隐藏着大道理,也正是这些故事背后的故事在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从《QBQ问题背后的问题》书中的案例均可找到我身上的影子那就是问题出现后未对自己彻底的剖析、归纳、总结,从中找出原因,进而改善,避免犯重复性的错误,而是常常责怪他人,抱怨客观环境,最终问题重复性的出现,形成恶性循环,结果可想而知。但是,《QBQ问题背后的问题》也给我指出了下一步的方向和方法,那就是:第一,积极面对问题,基于责任感做出选择,用行动改变现状;第二,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深度和彻底性。

第一,积极面对问题,基于责任感做出选择,用行动改变现状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个环节出了问题,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说,这是某某部门的事情,由于他们的失误导致的,和我们没有关系。表面上看,这是一种部门本位主义。隐藏在这个问题背后的问题是什么呢?是我们责任感的缺失和主人翁意识的淡弱,没有将公司的事情当作是自己的事,而是认为工作上的失误是他们的事。在这种氛围下,大部分人在等待、抱怨,而不去想我能为改善这种状况作些什么。忘记了我们是一个团队,是一个整体,自己和公司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作为团体的一员,很少有人觉得:当团体出了问题,我,责无旁贷。争功诿过正是员工缺乏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的表现,也是缺乏对公司这个大团队认同的表现。为了自己小团体的一点算不上声誉的声誉,不惜牺牲其他同事和部门的名誉,殊不知,这种内耗会严重伤害到整个大团队的形象以及生命力。

那么,如何用行动来改变现状呢?找到问题背后的问题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它的最佳方法!首先要从改变自己做起,把自己打造具有100%责任心的人,敢于承担!我们也必须从改变自己开始,因为你有时可能无法改变客观环境,唯一可以改变的就是只有自己。不仅坚决不允许自己遇事推诿、抱怨、拖延、执行不力,我们需要的是,敢于承担责任,积极行动,有效解决问题。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要要求别人为你做些什么,而是改变自己,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个有责任感的人。

第二,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深度和彻底性。

在我们的工作中,每天都有无数的问题要面对。有些问题是本来存在的,有些问题则属于不是问题,是我们个人的心态出了问题,经常会无事找事的搞一些问题出来。但是,就是这些问题破坏了我们本来平静的工作,带来无数的烦恼,让我们的脸上经常不再有笑容,常会觉得这种工作没有什么意思,甚至是无聊和糟糕。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静下心来面对问题,尽管关注问题本身是令人痛苦的,心情自然不会太好。但是,不关注问题本身又如何能解决问题呢?

问题始终是存在的,只是不同的时候以不同的方式出现。但是,问题只是个载体,我们除了深入分析问题继而解决问题,别无他法,要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面对问题,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问题的七寸之所在,提高解决问题的深度和彻底性。看问题,一定要弄清楚问题的本质,什么是真正的问题,什么不是问题,但是我们把它当成了问题,有的放矢解决问题。不能让问题羁绊住,尤其是不是问题的问题。于是我面对工作中的问题时,首先要厘清问题的本质,没有必要为不是问题的问题烦恼,将其抛之脑后,然后把真正的问题放在工作的大背景下分析、理解、看待,心态会平和很多,问题就不再是那么大的问题了,它只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已。这时再关注问题本身就不同了,它变得容易接受些,我们就会积极面对。当心态积极后,思维就会活跃起来,有句话叫做方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就容易找到方法了。

QBQ问题背后读后感 篇4

近期,读了约翰。米勒的《QBQ!问题背后的问题》,我深深的体会到,决定一个人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不是智商、领导力、沟通技巧、组织能力、控制能力等,而是责任一种努力行动、使事情的结果变得更积极的心理。美国人的人生信条,来自于华盛顿小时候砍断樱桃树勇于认错的故事。这个故事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将勇于承担责任作为人生的基本原则。从华盛顿开始,责任逐渐成为描述美国人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名词。

责任是个人成长的动力

人从出生开始,就负载着大小不同的责任,小时候负责健康成长,青年时期负责充实自我为往后工作做准备,成年后负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责任是成熟的标志。能够承担责任的人是可以委以重任的人,也是值得信赖的人。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弘扬的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当代青年人社会责任的写照。责任是实现人生价值和赢得荣誉的阶梯。歌德说: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加价值。一个人,只有尽到对父母的责任,才能是好子女;只有尽到对国家的责任,才能是好公民;只有尽到对下属的责任,才能是好领导。履行责任的标准越高,其人生价值就可能越大。责任是一个社会有序、和谐运转的前提和条件。古人也有很多关于责任与尽责的佳话:读书者,当闭户发愤,只愧学问无成,哪管窗外闲事;务农者,当用力南田,唯知及时耕种,切莫悬耜妄为;艺业者,当居肆成工,务以技能取利,勿生邪念旷闲;商贾者,当竭力经营,一味公平忍耐,毋以奇巧欺人。

QBQ问题背后读后感 篇5

前些日子,我读了一本叫《问题背后的问题》的书,掩卷思索,深受启发,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把焦点从他人与周围环境中移开,聚焦在自我本身如何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上面,这才是最有益于问题解决的做法。”……通览全书,几乎不见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喋喋不休的说教,语言朴实无华,内容深入浅出,事例短小生动,道理却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联想到我们检察机关的实际工作,自然便有了“从态度做起,做个有责任心的人”的切身感受。

足球名帅米卢曾经说过:态度决定一切。说的是态度是我们做好任何事情的关键。良好的态度,表示了一个人或一个集体做事的动机,有了良好的态度,才会有积极向上的动力;有了良好的态度,我们才能努力工作,积极进取;有了良好的态度,我们才能有把事情做网好的决心。“态度决定一切”还提醒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一旦态度不端正,总想是说“为什么又是我?”,而不是积极的想办法,想着“我能做什么?”,这样的工作态度或处事态度,怎么能把工作做好。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这个跬步,说的就是第一步,而这第一步就是做事的态度,没有了第一步,怎谈得上“致千里”;没有良好的态度,我们肯定就没有了学习创造的激情,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没有良好的态度,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不是想着怎样在我的本职岗位上发挥创造,只是想着怎样把这一天混完;没有良好的态度,就像建造高楼大厦没有一个牢固可靠的地基一样,楼不会建高,也没有牢固可言。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人,当上级交办一个工作任务时,总是满腹牢骚,总想着“为什么要我做”,这样的态度怎能把工作做好。

再譬如,我们政法机关,“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可谓老生常谈,司空见惯了,但是也总有那么极少数人,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什么“热情服务”、“微笑服务”好像都与自己无关,这种处事的态度,没有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把服务提高到这么高的一个层次,没有思考中央三令五申抓服务型社会建设的真正动机,试想这么一些人,怎么能够深刻领会上级的意图?怎么能够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有效提升机关的作风和效能呢?又怎么能够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呢?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态度是做任何事情成败的基石,没有了态度就没有了基础;但是如果仅仅有良好的态度,我想还是不够的,因为这只是成功了一半。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如果我们没有责任心,不认真做事情,则不可能把事情做好。

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大凡工作不推诿、有耐心、积极进取的人,大家肯定都喜欢,老百姓也喜欢和他(她)打交道。就像我们检察机关,如果在与案件当事人或人民群众打交道过程中,仅仅注重态度,仅仅是笑脸相迎,而没有设身处地的为当事人或群众解决实质问题,那么群众对我们的诚信度就不一定很高,诚信度不高,我们的检察工作就很难说让群众满意。

由此可见,在我们的检察工作中,不能有太多的“为什么”、“为什么又是我”的字眼,个人价值的体现离不开团队精神的培养,同样,集体荣誉的铸就必须依赖每一个人的责任与奉献。检察事业的辉煌需要我们每个干警具备“舍我其谁”的主人翁精神,敢于喊出“向我看齐”的口号。

时代在召唤,我们的责任重于泰山,我们需要的是竭尽全力、全力以赴,而不是遇事推诿扯皮、知难而退;我们需要的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而不是唯唯诺诺和等、靠、要的思想,千万不要视工作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都没有裨益。

态度决定成败,责任重于泰山。像我们搞档案工作的人,每装订好一本案卷,每服务一个借阅对象,无不包含着对神圣的检察工作、对自身喜爱的岗位的一份责任。为此,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将心态回归于零,抱着学习的态度,把每一次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经历、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为了我们共同的理想,无悔地追求,默默地奉献,实现人生的价值。

QBQ问题背后读后感 篇6

时隔两年,再看这本书,体会又更深一层。这本书通篇围绕责任来阐述,其核心主旨就是遇到问题,首先把责任归究于自己,通过改变自己来解决问题,进而改变现状。

把责任归究于自己,是解决问题的最快速途径。把责任归究于自己,有利于树立积极的思维,把注意于聚焦在行动上,而不是逃避责任和指责他人身上。思路决定出路,有了好的思路,等于成功了一半。把责任归究于自己,有利于培养直面问题或困难的勇气,勇气是一个人成长所不可或缺的因素。把责任归究于自己,有利于培养健康的心态,责任之心会驱除牢骚、抱怨等狭隘思想,使心态变得阳光。把责任归究于自己,有利于培养客观的思维。就像书中所说: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谁也不怪,包括他自己。把责任归究于自己,有利于培养宽广的胸怀,胸怀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把责任归究于自己,有利于赢得他人的信赖,人人都愿意相信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并乐意与之合作。

经常性的把责任归究于自己,对强化个人责任感、提升自身能力、建立个人口碑帮助很大。当一个人承担的责任越多,获得历练的机会就越多,能力提升就越快,就越有机会胜任更大的职责。

书中说,个人责任感的不同成就了事业的差异。的确如此,一个遇事推诿、逃避、搪塞、拖延的人,没有机会从大量解决问题中获得提升。逃避问题、不负责任,等于是自己关闭了成长的大门。而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凡事敢于面对和担当,并采取积极行动,久而久之,自然提升了自己,也能获得更多人的青睐。

责任意识平常而朴素

责任意识并不惊天动地,它表现得责任意识。然而,正是这种来自各个阶层普通民众的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共担,才凝聚起我们战胜强大困难的力量。最典型的,这种责任意识表现在那些坚守工作岗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身上,有了他们的忠于职守,才使我们的社会得以维持正常运转。置身于社会,每一个成员之间的联系是如此的紧密,他人的利益与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因而,我们也逐渐明白了这样的道理:爱别人,也是爱自己;对别人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责任使人充实、快乐、高尚!

纵观一个蓬勃发展的国家,一个日益强盛的民族,一个通达开明的政府,他们都是肩负起责任的载体。有限工作、无限责任,这是组织的责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是个人的责任!责任是使命的召唤、是能力的体现、是制度的执行;也只有国家、组织和个人都能各尽其责、各司其职,我们的社会才能快速发展,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富强!责任使人充实、使人快乐、使人高尚!

QBQ问题背后读后感 篇7

看完该书之后想了很多,也确实沉思了良久,不知道该如何下笔。这本不算厚甚至只用了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就能看完的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最起码刚看个开头时就让我明白了自身现在所存在的问题。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一幅图片,图片中的人的两只手都指向了别处,作者称它为企业的招牌动作想想也是,一个成功的企业肯定会有很多部门组成,因为大家的分工合作企业才能更好的运转,但是在大家合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大家不想它发生的现象,一旦问题出现所有人都不想承担这个问题,所以最后大家就会很自然的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你推他、她推他、然后他又推你,最后就出现了图片的真实写照,这个图片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工作中最难免的就是出现问题,不管是企业中的各个部门,也不管是一个小组中的几个成员。只要一出现问题大家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推卸、责怪。从来没有一个人愿意主动承担责任。

书中作者还说出了现在人的通病:总是想试图改变别人,把别人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特别是领导与下属之间,许多领导总是想把自己的员工改变成自己心中的样子,很多父母总是想把孩子改变成自己心中的样子,很多老师又想让自己的学生全都听话,他们总是想依照自己心里的想法改变别人却从没产生过要改变自想法,所以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努力总是白费,因为作者说了一句话:一个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除非当事人自己痛下决心才能彻底改变自己。所以领导的、父母的、包括老师的努力才会白费,因为他们从来不从自身找问题,曾经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最后也是以失败告终,那个时候自己还不明白为什么今天看了作者说的这番话之后才如梦初醒。所以大家因该都明白这个道理了吧:不管怎样你都不能把一个人改变,有时候可能个别人会因为自己的一句话改变一阵子,但是绝对不会改变一辈子,只有思考自身的问题所在从自己改起才能更好的从自己的道路上走下去。

简单的说下作者说到的小媳妇心态想必大家都知道什么意思,用最贴切的一句话来形容吧:就是做什么事都拖拖拉拉,做什么事都推三阻四的,不干脆,总是想东想西的,自己没有一点主见。作者说到一个从军十年的军官在部队时领导分下来的任务总是只有一句简单有力的回答保证完成任务,但是他弃军从商之后却发现自己开始变的有点小媳妇心态了,他对自己非常不满意,其实大家不难想象一个在军旅中磨练十载的军官,到最后还难逃小媳妇的想法,可想而知现实中的人有多少都是小媳妇心态啊,所以作者才会说大家都要提防小媳妇的入侵。因为有这种想法的话可能什么事都办不好,更可能因为自己爱抱怨爱从别人身上找问题的性格导致自己掉到一个压力的漩涡时就很难爬出来了。

关于书中写到的飞行员父亲在飞机出现故障时对女儿说的俏皮话来说,给大家诠释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不要在别人遇到问题时自己就在中间散播一些根本没有的谎言,或是把小问题说大又或者把问题的严重性提高。搞得大家紧张兮兮,最后什么工作都做不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落井下石。像飞行员爸爸对女儿说:亲爱的,引擎不动了,看来我得用不同的方式来开这架飞机了。那么危险的情景父亲还用那么逗趣的话来说,为的就是消除女儿的恐惧心理。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在一个人出错时在说些本来不会发生的事了,多给别人一些鼓励才能获得更多更好的友谊。

关于压力作者也有提到,作者说压力是一种选择,何尝不是,自己亲身经历过,在自己对工作有压力的那段时间,甚至想过要离职,但是事实证明我我最后还是选择克服压力,那时自己也老是想为什么不好的事总是找到我呢?越是想就越觉得委屈到最后自己竟然到了想走的地步。最后在鹏哟的帮助下我克服了仙子阿看来根本不算压力的压力,所以由此大家可以看出不同的解决压力的方法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书中还说到关于与人处事的方法,等等、、、太多太多我很乐意推荐这本书给迷茫的朋友们看,看完之后有太多的感想但是今天就写几个自己认为现在比较有用的道理吧,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明白了很多问题。例如:我也总是喜欢从别人身上找问题,我也喜欢推卸责任,我也喜欢说些人家不爱听的话。在没看这本书前可能我还没那么深的意识,但是现在我敢肯定自己已经知道了自己该怎么做了。所以朋友们闲暇之时不免也看下此书相信你会像我一样受益匪浅的。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办法总比问题多读后感范文10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读后感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读后感,请关注办法总比问题多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