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 > 地图 >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2-12-09 来源:互联网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1500字精选。

本文为读后感大全推荐专题“电影《圆明园》观后感”相关内容。

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一些我们感兴趣的影视剧,观赏完这些影视作品后,我们内心总会有很多感想。这时我们可以将它梳理并记录下来。写观后感时,我们要自然真实、有感而发,不要无病呻吟、虚假不实。如何规范的撰写作品的观后感呢?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电影《圆明园》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篇1】

圆明园,一个东方文化的集大成者,一个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艺术的结晶,就这样在我的眼前由小慢慢发展壮大,达到顶峰,然后极速的毁灭,《圆明园》电影观后感。强留在脑海的是这座旷世皇家园林带来的震撼和褪不去的浓烟滚滚。

谁也不会想到曾经那座小小的牡丹园会成为日后震惊世界的的圆明园,让国人魂牵梦萦,为失之而痛心不已。圆明园历时一个半世纪之久,规模之大,建筑之多,宝物之丰是世界上其他皇家园林加起来都无法与之相比的。联军中的一位牧师看到圆明园情不自禁的说:这是《一千零一夜》中才能出现的幻境,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圆明园的旷世之美。她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美景,人工的,自然的,东方的,西方的,大清帝国的缩影,甚至神话中的仙境都能在其中看到。她集东方所有想象力、建筑智慧、政治思想,园林艺术和庞大的财富于一体。雨果曾经这样形容过她: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之大成的灿烂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那就是圆明园。如果不能亲自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她…。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十二生肖喷水池,观后感《《圆明园》电影观后感》。之前属于我国的珍宝,现在却要国人花费巨资买回。当我得知我们以高价从外国买回铜牛头、铜猴头和铜虎头的时候,我不知道我是该欣慰,该羞愧还是该愤怒。

当大清还在以两千年前的模式运转,当乾隆下令废弃西方的提水机械,当大清还在自诩为天朝上国,不屑与西方蛮夷互通有无,当西方列强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工业革命,殖民地扩张时,这个制度僵化,政治x败,闭关锁国,科技落后的大清帝国注定要为自己的保守和自大付出惨重的代价,这样悲剧性的历史是无法避免的!马嘎尔尼爵士说的很准确:大清帝国就像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她之所以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它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

于是不愿看到的情景出现了,在英法联军的相对先进的炮火攻击下,我们几乎没有能力反击,看到英法联军不费吹灰之力以极少的伤亡人数像入无人之境一样攻破大清的第一道以及最后一道防线时,我的心在滴血,看到我们的战士勇往直前,用生命护卫自己的国家我很感动,看到英法强盗抢去和毁坏圆明园中的物品时,我很痛心,一个历时一个多世纪空前绝后的东方博物馆就这样毁于一旦。看到他们毁坏圆明园,我多么想冲过去去阻拦他们,我突然想到余秋雨和余秋雨笔下的敦煌石窟。

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有一个场景,当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时,他们发现了一个仓库,里面是马嘎尔尼爵士赠于大清皇帝的礼物,其中不乏西方先进的武器,他们不明白大清为什么从未设法改变他们落后的武器装备,我不想知道答案,我只知道那是圆明园毁灭的原因。

重温这一段历史,是每个国人的骄傲和也是每个国人的伤痛。圆明园,这座旷世的皇家园林,昔日的奢华不再,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她时刻警示我们要牢记历史的教训,激励我们科学发展自己,不再重蹈历史覆辙。

我们要铭记,在中国,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她的名字叫圆明园。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篇2】

看了《圆明园》这部电影,我感到无比的疼惜。圆明园是我国的皇家园林,英法联军有何资格来任意破坏,毁掉呢?

圆明园是我国着名的皇家圆林,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精美。园中还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在1860年10月6日时,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还为了销毁罪证,在园内放火,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读后,我的心中犹如烈火焚烧一样难受,复国之情也随着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部电影而变得更加强烈。我们祖先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才建造了这座举世闻名的雄伟建筑。这一切已成为过去,圆明园,却让这群外国人,让这群土匪给毁了,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奇耻大辱。他们毁掉的是什么?是多少年中国人民只会的结晶啊!此刻却被他们一把火给毁掉了。法联军的横行霸道,正因为当时中国人的兵器落后……我恨!恨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我恨!恨当时的中国人不团结!我恨!恨当时英法联军打开圆明园的大门时,看见了那些除了咸丰留下的人,其余都逃到别处去了。并且没有哪一个人敢站出来反抗英法联军!—这更让我体会到了当时中国多软弱啊!圆明园是我国的皇家园林,英法联军有何资格来任意破坏?圆明园的建成花费了整整两代人民的心血与汗水,圆明园扩建后全园占地5200余亩,有100多处景物与1000多个殿堂,有些景点是仿照各地名胜以1:1的比例建造的,还有许多奇珍异宝,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可是,这些东西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毁于一旦了。英法联军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地撬开中国的大门,正因为当时中国人的兵器落后,所以让我想到了“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我恨,恨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我恨,恨当时外国送

给中国的洋枪炮竟被藏在圆明园的地下室里,却不拿去反击英法联军!我恨,恨当时那些英法混蛋、英法强盗,强行打开中国的大门,用他们先进的武器攻打中国,还破坏了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艺术瑰宝——圆明园!我恨,恨当时的中国人不团结,自顾自,所以中国当时被侵略者压倒。这个世界上的大瑰宝—圆明园此刻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英法联军,你们所作所为永远记在我们中国人的心里,虽然此刻已经过了很多年了,可是我们依然不辱国耻。当时圆明园被毁灭是因为当时中国人不强大,以后我们必须会努力学习或工作,渐渐地把中国发扬光大,让你们看看我们中国也是强大的,我们中国也会有一片属于我们的天空,属于我们的大地!

圆明园,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你也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你将永远激励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向上。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篇3】

相信所有人看过《圆明园》之后都会有一种无法诉说的震惊感,悲痛感。同样,震撼、哀痛也充斥着我的大脑和心脏,萦绕心头久久不散。

以前,我听说了很多有关圆明园的故事,有多少建筑师赞叹它的奢华、雄伟,有多少画家欣赏它鬼斧神工的园林艺术所造就的意境,又有多少诗词文人不惜笔墨抒写它所表达的神韵一切都那么让我神往,我使劲儿的在头脑中构想,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难道真的是人间天堂?

耳听不如一见,确实,在我对圆明园有过见识之后,圆明园带给我视觉上的冲击,让我震惊!当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的时候,在影片中一个英国__这样评价过他眼前的所见:法国所有的城堡和宫殿,加起来也抵不上一个圆明园。园中到处都是宫殿,其中充满着古玩、书籍、绫罗绸缎和各种珍宝,这是一千零一夜中的场景,是一种幻境;就是狂想也想象不出我们眼前确实存在的现实,务必有一位诗人、画家、鉴赏家、历史学家和中国学者集于一身的人,才能解释和形容。

就是这样一座幻境般的旷世园林,英法联军为了要留下他们胜利的证据,用了三天三夜的时光将圆明园这个占地5000多亩的园林付之一炬。在洗劫中,士兵们发现了一个有许多马嘎尔尼爵士赠给中国皇帝的礼品的秘密仓库,令他们惊讶的是,中国人拥有大英帝国的大炮,却从未设法改善自我落后的武器装备!

这不得不让我们思索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拥有先进设备却还是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闭关锁国。确实闭关锁国的封建统治政策带给了我们沉痛的教训;确实闭关锁国让我们落在了世界的后面;确实是闭关锁国让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圆明园,一个包容世界之宝的皇家园林遭受了如此重大的洗劫,怎样能不让我们中华儿女捶胸顿足,暗然神伤?

有人说,从圆明园的奢华来看可知当时的统治者只明白享受荣华富贵,滥用权力,这致使了整个封建统治的衰败。(ok。)我的看法并不是这样,因为在《圆明园》中,我们能够看到三代满清帝王为了国家而呕心沥血、日理万机。皇室之人都是勤勤恳恳,刻苦不终!以康熙为第一任总设计师开始建造圆明园,他将自我天文、数学上的深厚造诣,融入到这座旷世园林的中,亲自指挥,能够看到,作为统治者的康熙他始终没有让自我终止努力。雍正继位后,将我国几千年的园林艺术精髓集于圆明园的完善中,其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够体现他所念念不忘的国家之太平。雍正每一天要批阅3000名高级官吏呈上的奏折,每一份奏折都留下了他的意见和评语,每一天的睡眠时光竟然不超过4个小时(我感叹他们的毅力,感叹他们的学识)。圆明园并非是一件奢侈品,它是国力强大繁荣的体现,也是统治者唯一寄托的精神家园。

18世纪末19世纪初,咸丰皇帝继位。种.种原因内部朝政事务荒废,外部英国大肆向中国倾销__,一个泱泱大国就这样沉沦。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感叹道:大清帝国好像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它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

确实应了一句老话--落后就要挨打。中国的闭关锁国,让我们人民失去了太多太多,然而过去终究已经过去,我们不能只沉思与一种悲愤中,我们要记住这一次惨重的教训,开拓创新,奋勇向前!圆明园的雄伟已经消逝,而它被焚烧后的遗址依在,它会让我们中华儿女奋进拼搏!历史的沉痛教训我们不能够不能忘却,我们开拓未来的步伐更加不能停止,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篇4】

赏一园而观盛世,望一朝而思历史

——观《圆明园》有感“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历史如同一辆急着前行的车,辘辘而过,留下深深的印记,引得无数的后人驻足相望、定神深思、感悟过往、反省现在。纵观中国这一泱泱大国,莽莽五千年,胜败百千朝,但最后十之八九逃不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局,圆明园的繁华落败、满清的兴衰存亡即使最好的证明。

素有“万园之园”美称的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占地五千二百余亩,共有一百五十余景。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的花园,在康熙时期已初具规模。雍正皇帝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并向东新、长春园,东南并入绮春园;至乾隆三十五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朝时,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五朝更建,使得圆明园成为一座热闹繁盛的艺术宫殿。园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有玲珑剔透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有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梦场景,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的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的园林建筑,可谓集中方园林之大成,融西方建筑之精华。不

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是实至名归的“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从满清政府对圆明园的巨资扩建和圆明园的繁华壮观,我们不难看出,清政府满盛时期的强大,统治者生活安逸、消费奢侈,享尽天朝之所有,坐揽天下之奇物。但是安逸的生活让他们忘记了思考、忘记了发展、忘记了祖代的教诲,让他们看不到世界的另一端有无数双邪恶的眼睛正盯着这片东方土地。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安于其中的小生活竟然成为了朝代走向衰败的前兆,眼前的繁盛竟会成为孕养清廷灭亡这一苦果的黑色摇篮。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腐败政府统治下的中国根本无力抵抗先进技术的挑战,清政府的惨败自此让西方侵略者打开了中国的这扇紧闭的大门。1857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联合出兵侵略中国,在侵占广州后,继续进犯北京。10月5日,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根据俄国情报,绕抄安定门、德胜门,进犯圆明园。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立即疯狂地进行抢劫。首先闯入圆明园的是法国侵略军,他们见物就抢,每个法国士兵口袋里装进的珍品,价值三四万法郎。他们空手而进,满载而归。在法国军营里,堆积着珍奇的钟表、五光十色的绫罗绸缎,以及珍贵的艺术品,价值达3000万法郎。英国侵略军虽然来迟了一步,但金银财宝也装满口袋。更可恶的是,对那些搬不走的大瓷器和珐琅瓶,

他们打得粉碎。为了消赃灭迹,掩盖罪行,英法侵略军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竟下令烧毁圆明园。大火连烧三日而烟未绝,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焦土。

这把火烧在圆明园上,更少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这把火烧的圆明园一片废墟,更烧的中国一页惨痛的历史。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痛定思痛,以史为鉴。在我看来,圆明园的毁灭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清政府及官员本身的腐败无能,这正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他们的骄纵让他们看不到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固守“天朝为中心”的错误理念,不思进取,上不得天意、下不得民心,终究酿成一朝灭亡、物是人非的悲剧。因此,在现代科学技术及先进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当代,我们要吸取教训,不能重蹈满清的覆辙,要放宽自己的视野,与外沟通,虚心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好的方法,结合我国自身的特有情况,充分利用到我国自身的发展中去,“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另外,清朝后期全国上下安于现状、懒散堕落的生活态度也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只满足眼前自己之所有,不思今后有何求的想法只能让自己前进的脚步逐渐放慢放慢,最终停止。“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在现在更是一句无可挑剔的真言,我们应该为未来展开一张有条有序的蓝图,不管现在自己有那些东西,不管现在自己有什么成就,都按照计划中的一步一步扎实的走好人生之路,不骄不躁,不懒不惰。

最重要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想只说而不做,都只是一场空想。作为祖国未来的我们,肩负着复兴国家、弘扬中华的重大历史使命,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对历史的沉思深入到自己的行动中,从现在起,紧紧抓住时光老人即将带走的每一秒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不辜负所有关心我们的人给予我们的厚望,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为社会和祖国明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有我们共同的努力,“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悲剧就不会再次上演。

赏一园而观盛世,望一朝而思历史。以己之力,尽己之行。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篇5】

“在这个地球的某一处,存在着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做圆明园。”

——雨果

我去过圆明园。虽然已是五月,但极目所及,却尽是荒凉。野草丛生,新鲜的、极具生命力的、从废墟缝隙里迎风摆荡。可是在康熙至咸丰年间,她却是中国园林建筑史上,最繁华荣耀的一笔。而后,那繁华与荣耀却化作烟云,消失在北京西郊的土地上。

影片制作技巧与构思角度

看完《圆明园》,想起自己站在园子里,试图努力想象当年盛景却因面对满眼荒芜而无法将她在心中复原时的无力感。面对那些湖水、断桥、残垣、荒草,还有吆喝叫卖所谓的“纪念品”、“工艺品”的商贩,我是真的想象不出它往日的荣耀与辉煌。正如面对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妇人,在她饱经沧桑的皱纹里,无从想象她年轻时“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风采一样。而现在,这部纪录片电影,借助先进的制作技术,却使我对圆明园的修建、扩建、概貌、价值等有了十分形象的认识。

《圆明园》大规模地使用了电脑仿真动画技术,将一个瑰丽辉煌的圆明园重新带到观众面前。另外,影片采用了大量实景拍摄和电脑动画合成的镜头,真实地再现了大清帝王家族隐秘的生活,使人有一种零距离接触人物的感觉。《圆明园》全片采用了当前最先进的数字中间片技术,创造了一个如梦如幻的影像世界。它既不同于故事片,也不同于传统的纪录片,是一部独树一帜的史诗电影。

将制作技巧层面的特点搁置不谈,导演构思影片的心智和技巧却也都是值得称颂的。以西方传教士的眼见与思绪为线索,使得整个影片保持了一种冷静而客观的世界观和视角。一直以来,说起圆明园,我们都会以一种受害者的姿态表达对列强的愤慨,但是直白的情感表达没有客观的说明更具说服力和震撼力。

导演对于我们中华民族遭遇的耻辱和列强烧毁圆明园的举止,没有旗帜鲜明地表述的立场和愤慨;而是用超过三分之二的篇幅讲述它的美丽,用三分之一的篇幅来讲述它的毁灭。这样含蓄而深刻的痛苦,反而更让人百味俱生。毕竟,不告诉我们这个农耕文明顶峰是怎样的辉煌,又怎能让人有这种切肤之痛。

雍正唯一的精神家园

众所周知,雍正皇帝的继位在朝野上下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这位前半生争夺皇权、后半生强化皇权的皇帝,在影片中却显得十分向往文人自由、淡泊的生活。

雍正执政后,就开始队圆明园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影片中揣测,这是他对康雍乾三位帝王在牡丹园唯一一次会面的怀念。在雍正园居期间,它也成为清帝国的政治中心。雍正三年(1725),雍正开始在圆明园居住。从此,每年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园内度过,直至去世。园内到处都留下了雍正的足迹,西峰秀色、澹泊宁静、万方安和、蓬岛瑶台等景点是他最喜欢居住之处。

雍正时期的圆明园山水地形逐渐形成,追求和谐与恬淡的建筑风格;而雍正本人,也经常在圆明园中,将自己打扮成文人的摸样,下棋、打骨牌、读书、休息,表现了雍正作为一个权力中心、掌管天下、平定内忧外患、又无比勤奋的帝王,那渴望自由与闲适,疲于斗争的一面。

另外,雍正对于住在圆明园中的皇子们的教育也十分重视。皇子们天没亮就要在最具名望的老师的教育下,学习满文、蒙文、汉文,以及诸多帝王教育课程。可惜的是,由于雍正本人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皇子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缺乏对科学技术的全面真实的认识,直接导致了乾隆以及随后的皇帝们,在科技问题上观念极度落后。这也使得“天朝上国”在近代被动而落后。

圆明园究竟是怎样毁灭的

闭关锁国的清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对科技的轻视,使得完成了工业革命之后的英法联军,不费吹灰之力地撬开了圆明园的大门。这座皇家园林,无论从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等各方面都堪称“世界奇迹”。

英法都是文化、艺术氛围及其浓厚的国家。大戏剧家莎士比亚令英国人引以为傲,英国人常常被称作绅士;法国是浪漫之都,是许多音乐家、美术家心中的天堂。他们怎么可以“满心欢喜”地将人类世界的遗产付之一炬?

或许正如片中旁白所言,对物品的损坏欲是人类的天性。一旦有这样的机会,就会爆发出内心的野心。平时作战纪律最严明的军队在这样的时刻也会变得毫无次序性。“既然不能拥有它,那就摧毁它,作为胜利的证据”。由于欧洲没有一座宫殿能与圆明园媲美,也许正是出于这种可怕的心理,那个让中华民族铭记千古的额尔金爵士才下令将圆明园付之一炬。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早已“遍体鳞伤”的圆明园又遭一劫,被毁更甚。

然而,其实圆明园当年被英法联军烧后还是保持了大部分原貌的,因为石头砌的房子,火再怎么烧也烧不毁的。只是这100年内持续的破坏,才使得如今的圆明园面目全非。

有资料显示,19xx年以后,就一些农民,就进入了圆明园,山形水系就开始遭到了破坏。建国以后进入圆明园的农民就越来越多,破坏也越来越严重。据1980年圆明园管理处的统计,圆明园里边有7个生产队,农业人口2000多人,劳动力700多个,里边的住户有270多家,形成了近20个大小的居住点。这农民进了圆明园以后,他们为了要种水稻,要挖山填湖,因为水深了水稻是不能种出来的,所以是挖山填湖,为了建房屋要挖山取土,为了养猪羊,它们养在圈里,要把它的肥料弄出来,要起这个粪,起了以后又要用土来垫,他要挖山垫圈。所以几十年当中,他们是每天挖山不止,圆明园的山形水系主要是近几十年破坏的,所以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破坏,圆明园终于成为了一片废墟。有的专家就把圆明园的这个遭劫的这个经过,分别地称为“火劫”,“木劫”,“石劫”和“土劫”。

因此,若要保持如圆明园此类的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要得到政策上的支持。老北京城在五六十年代也遭到拆毁,建筑学家梁思成为之痛心不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需要民众,更需要政策与法律上的坚定支持。然而现在什么是真正的强大

我们已经习惯了用批判的眼光来回望我们的近代史,不厌其烦的阐释闭关锁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可是仔细想想,这样的逻辑是不是有点可笑,或者说可怕呢?落后就会有被人欺负的危险,但是不代表落后就应该被挨打。“落后就要挨打”的逻辑便是“强大就可以欺负弱小”。这其实是一种扭曲的价值观。

不管清朝后期如何x败和没落,x片战争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不可能抹去的耻辱和不公正待遇。那些人是我们的祖先,那些土是我们祖先的土,那些土上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是我们祖先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财产。我们不能逃避我们的这个民族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演化、发展过来的。如果抛弃意识形态,社会结构不谈,这个民族经历的荣耀和屈辱都是连贯的,都是我们自身的。

一个人20岁发达,30岁被人打,40岁翻身都是他的记忆,都是他的快乐和悲痛,而不因为40岁后他信佛了,硬生生把40岁前和40岁后瓜分开来。这是自欺欺人。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会让人懂得进取而有礼,奋发而谦逊。也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真的和平,历史才不会重演。

如果那一天我们强大到可以把白宫、白金汉宫、凡尔赛宫毁了,但是我们没有这么做,那么关于圆明园的记忆才有价值。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篇6】

在年前,我看过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的题目就是《火烧圆明园》,这部电影令我至今难忘??看完这一部令人惊心动魄的电影后。我的眼在流泪,我的心也跟着留下那苦涩的泪水。我的心灵被那一种耻辱啮噬着,被愤怒的火焰燃烧着。

作为一个中国人,谁不想看看有许多美丽传说、极精美的、举世无双的圆明园呢?那具有中国特色的精致的亭台楼阁,那奇异的花草树木,那价值连城的国宝??然而,这一切都不存在了,留下来的只是几根残缺不全的石柱孤零零地躺在那里,他们好像在向人民诉说着当年的痛苦、耻辱和折磨。90多年前,嗜血成型的八国联军,无视中国人民的尊严,大量的占领中国国土,大肆掠夺圆明园的文物和财宝,推倒圆明园的楼台亭阁,毁坏圆明园的一花异草。为了掩饰其罪行,他们还放活燃烧了圆明园,大伙连续少了三天三夜,大地在颤抖,人们在哭泣,举世闻名的、融艺术和建筑与一体的圆明园在此时此刻变成了一片废墟??啊!这一切的一切——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奇耻大辱!这样的耻辱在黑暗的旧中国,又何止一次呢!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怎能忍受这样的奇耻大辱呢!?

我们的祖国这正在发展,祖国的未来蓝天有待我们去描绘!我们一定要把过去的这一种耻辱——永记在心啊!

今天,我在一本文叫世界文明古迹的书上,看到了一片关于“火烧圆明园”的经过使我很受教育。

掀开历史的一页,我了解倒圆明园内有弯弯的流水,高高低低的假山,湖如明镜,山似叠翠。圆内的宫殿建筑,美妙奇特,变化无穷。那无数名贵的奇花异木,数不尽的珠宝玉器,无论是建筑的华美,还是五光十色的金珠玉物的珍奇,圆明园都可以堪称是世界上的杰作。可是,在公元1860年6月,美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看见这么多的珍贵文物和金银珠宝时,就像恶狼见到猎物似的,疯狂抢夺起来,能拿走的尽量拿走,手里拿不了的,就用抢来的绸缎和刺绣品做包袱,背走成包的珍贵文物和金银珠宝。对拿不走的楠木器具,铜器瓷品等物品,则用枪托或棍棒砸碎。一连几天,侵略者又让骑兵团分头倒圆明园各处同时放火,霎时间,圆明园各处浓烟滚滚,遮天蔽日。庄严华贵的宫殿和优美玲珑的亭台阁楼被火光烟雾吞没,在烈焰中“劈啪劈啪”响了一阵后,一座座都倒塌下去,整个圆明园变成了一堆堆的焦土和残砖破瓦,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群从此消失了。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我们的祖国有光荣的历史,也有屈辱的过去,火烧圆明园便是祖国屈辱的一页。

为什么帝国主义敢在我们的国土上肆意地践踏蹂躏?为什么我们祖国这样软弱?因为清zf的x败无能。封建王朝使我们的祖国在许多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清zf对于外来的侵略者无力抵抗,又不敢抵抗,还是人民的反抗,给了侵略者有力的惩罚。

看完之后,我非常气愤。看看过去,想想现在,如今我们的祖国就像一条巨龙腾飞在世界东方,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名胜古迹重放异彩,祖国的变化,吸引了无数外宾来我国旅游观光,那些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在我们面前点头微笑。但他们就是再点头,再微笑,我也永远不会忘记侵略者给我们带来的深重灾难。

我读完这片文章后,我感受到了圆明园原来是这么美丽,仿佛自己身临其境。但是这么美丽的一个万园之园,竟然被几个强盗给毁灭了。那些强盗就是英法联军,他们实在坏透了。把能抢的东西抢去,不能抢的还烧掉,毁灭罪证,我实在太痛恨他们了。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篇7】

大火还在吞噬着我的心

啊,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勤劳勇敢,多少年来,中国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可是封建社会末期,由于统治者的无能,致使我们的祖国陷人了贫穷、落后的局面,帝国主义的魔爪伸进了祖国的土地。

影片《火烧图明园》再现了这一历史事实。清咸丰年间,政府腐败,咸丰帝与璐贵妃在行宫画明园寻欢。作乐,徽于朝事。英、法等八国联军乘机侵人中国,攻人北京。一路之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遭到中国人民的抵抗后,更是恼羞成怒。强盗头子巴夏礼下令烧毁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熊熊的大火烧起来了!一座座豪华的宫殿在烈焰中溃然倒塌;一根根精心雕琢的大理石柱在大火中倾倒。啊,火!强盗点起的火,一切园林艺术之典范的圆明园,一夜之间化为灰烬。啊,圆明园,集万园胜景于一身的圆明园,有多少人仰慕过你啊!雨果称你是基于幻想基础上的艺术,一位法国传教士赞叹你是世界园林之冠。可是你却这样地被毁了!而纵火的强盗竟在光天化日之下拍卖你珍藏的瑰宝!

这熊熊的烈火不仅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场劫难,而且在善良、勇敢的中国人民心中烙下了一个深深的印迹:耻辱啊,中华民族!

我的心被烈火烧烤着,文明强盗为何能长驱直人,明火执杖地在我们的土地上横行?难道我们中国人生来就是奴隶?难道我们只懂得顺从?难道我们眼看着祖国遭受蹂嘴而袖手旁观?不,决不!这熊熊的烈火烧毁的是帝王寻欢作乐的宫殿,而人民却在这烈火中觉醒。

熊熊的烈火啊!你毁灭了封建帝王的美梦,催醒了沉睡的中国人民,唤起了朦胧的中国大地,敲醒了时代的替钟:觉醒吧,人民!去保卫自己的家园,去赶走凶恶的强盗,去建设伟大的祖国。看吧,各地的义军已经行动起来,英勇地抗击侵略军,用鲜血和生命冲刷着中华民族的耻辱,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啊,火烧后的圆明园,只剩下一片废虚。100多年来,在那倔强挺立着的断垣残壁上,郁积着多少民族的愤怒和仇怨。它是历史的见证,是我们民族耻辱的见证。

血与泪的历史教训,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能忘记。我们在影片的烈火中追踪着中国近代史的足迹,不仅仅是为了吊古伤怀,更重要的是要像我们的祖先一样,在烈火中觉醒,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篇8】

这是我第一次来圆明园,但它却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它历史悠久,还遭到外国人的侵略。这就让我对它印象深刻。

它始于1709年,有着长远的历史,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是清朝皇帝创立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1860年10月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些散发着清香的花朵。往下走,我与妈妈来到了一座长桥上水中还有许多的小睡莲。在不远处还有一座不完整的断桥,这个断桥是外国人烧毁的,这让我们中国人永远的记住了这一刻。然后,我和妈妈又来到了一条很热闹的商品街,那里有五花八门的小玩意,看的我眼花缭乱,最终我还是挑了一个形状是马的纪念品。之后我们走进了一书画展览馆,那里有很多着名画家画的孔雀的、荷花、葡萄、马······每一幅都栩栩如生。最终,我们来到了一个湖边,那里的水很清,还有很多小鱼;旁边的一个台子上有很多花盆,每一个花盆中的有很多荷花,各有特色,每一朵都是那么的纯洁,“出淤泥而不染”它当之不愧。这也体现出了此刻社会上的人有的品德高尚如荷花一般,有的却行为低等。

圆明园之旅就到这了,这次来圆明园我又明白了更多关于中国历史的知识。知识总是在源源不断的增加,就好像积土成山。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篇9】

人人皆知的中国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是东方礼貌中的奇迹,被誉为是“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法国大文豪雨果以前说过:“从前在世界的一方有一个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一个近乎超凡的民族利用其想象力能够造出的全部东西都集中在那里。请你想象一种大家不明白是怎样的、而又无法形容的建筑物,就像月宫的一座建筑物,那就是圆明园”。我们今晚所看到影片里的‘圆明园’只是透过现代的科技制作的一种假象,但足以感受到昔日的圆明园有多么的美。

影片《圆明园》就是一场视觉大宴,在影片中我们能够欣赏到超多的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也能够欣赏到西方以及西北少数民族的建筑艺术。我们还能够透过表面现象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我所感受到的有以下三点。

一、建造的规模和特色。我信这是任何一个人看到这部影片后的第一个感慨。圆明园的建设经历了三代帝王的建设,这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离不开的。当时清王朝入关后,由于皇帝不适应北京紫禁城内炎热的气候,就在北京西郊的海淀建造了圆明园的前身畅春园,成为皇帝避暑的地方。之后逐渐扩建,到乾隆帝时,国库充盈,更是大兴土木。由此,圆明园的格局大体已构成,其面积也相当于此刻600个足球场那么大,能够任由你想象其规模了。圆明园的建设汇集了当时江南的若干名园林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皇帝也将自己的诗情画意融入于千变万化的景象当中。不仅仅如此,还吸收了欧洲的建筑风格,把欧洲的园林建筑特色与东方的园林风格相结合,最著名的就有‘大水法’。园内的各种亭台楼阁、洲岛、桥堤、曲廊等建筑群的整体布局让人感觉到了和谐完美。

二、中国古代和谐美。影片一开始就给我们再现了清王朝的宫廷画师所作的圆明园设计图,但这些几百年前的设计图纸在我们现代的人看来好像就是一幅山水与建筑现结合的国画。在这些‘设计图’上的建筑基本上贴合当时圆明园的真实建筑物,也就是说古人就是依靠这些‘设计图’来建设圆明园。在设计图上能够看到这些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很协调,与环境相融合,这也就是古代人追求的一种‘和谐美’,能够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的古典主义美学在美的形态上就主张和谐美,这也与儒道两家思想密切相关,两家思想的融合为共同的和谐美的思想。三代帝王对圆明园进行规划时就个性注意和谐,圆明园在整体上本身也就是一个帝国版图的缩影,在园中的西北方向,有一座假山就喻为‘昆仑’,还有仿庐山景色的‘小匡庐’等,建筑物再置身其中。在影片中也讲到这种和谐性直到乾隆帝时才慢慢消失。当然,古代的和谐美在文学上也有体现,苏东坡就曾说过;“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这么一句话。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也是和谐的一种表现。

三、东西文化的差异。在影片中有这两个情节,西方传教士郎世宁来到东方这个礼貌古国后,想进入清朝皇家画院,就以西方绘画技法画了一幅小孩的肖像,以博得皇帝的欢心,结果失败了。原因很简单,就是皇帝不喜欢他的绘画技法。另一个就是皇帝想要建一个西方水法,而在当时就只有传教士郎世宁懂得西方的建筑,于是郎世宁成为了设计师。由于皇帝的极度关注,郎世宁的设计都要由皇帝过目后才能行。这位东方的主宰看到郎世宁的设计的水法后一度在改,他认为‘裸身的人’不能出此刻他的‘视线’内。更进一步的看,这些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当时的东方审美追求的是‘神’,神似而形不似。西方审美追求的则是‘写实’,真实的写照。难怪皇帝会说小孩的脸上怎样能有阴影呢!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在清朝又到达了历史鼎盛时期,未出嫁的女子足不出户是当时所谓的道德规定,更别说会出现‘裸体的人’了。而在西方人们的思想则是较开放的,他们更喜欢去追求为当时不知的一些东西。在影片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对待科学不同的态度,西方人对科学是执着的追求,而在当时的中国人眼里更本就没有科学这个概念,清朝的统治者也认为学习西方的技艺就是玩物丧志。我想文化也是影响一个

民族进程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正是这些文化的差异,导致了火烧圆明园的杯具。

如今是圆明园已是一片焦土废墟了,但它以前的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不会被人们忘记,更不会被历史忘记。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篇10】

通过近现代史课,我有机会观看《圆明园》的纪录片,以前的我也对圆明园的历史有一些了解,但是观看时内心还是五味陈杂,多的是对那段屈辱历史不甘,也有对如今国家崛起的自豪。真是应验了那句斯大林的那句话“落后就要挨打”。

《圆明园》为我们再现了一段真实可感且震撼人心的历史,让我穿越了历史,亲眼见证了大清帝国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全过程,我为大清的兴盛而自豪骄傲,又一起为其逐渐衰亡悲哀感叹。

圆明园曾是一座珍宝馆,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博物馆、艺术馆。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

但是在一八六零年十月六日,英法联军侵入我国北京,闯入圆明园,而慈禧太后带着皇帝逃出了京城。英法联军疯狂地抢夺、毁坏、火烧园中宝藏文物、古建筑,这帮侵略军在中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大罪。那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悲哀最黑暗的历史时期,是我们中国人应该永远铭记的一段屈辱的历史。

从幼时懵懂那天起,重复在我耳畔的,便是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道德逻辑,而正视如钉在板上的历史,康熙帝在畅园春见到了自己孙子弘历,弘历伴着飘落下来的红色花瓣舞剑,那场景之美丽用任何华丽的辞藻都不能将其形容。但我又不禁将此时的美景与大火过后圆明园内大片的废墟重合到一起,惋惜之情涌上心头。

中华民族,是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一直以来,我都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虽然,在近代,我们的祖国忍受了太多的蹂躏、承受了太多的折磨,我们的国民被列强所歧视、侮辱,但,我依然深爱着他们。这种爱,包含着辉煌、包含着屈辱;包含着惜弱、包含着图强。这种爱,没有什么原因,却有千万个理由。这种爱,已经深深的植根于我的心中。这种爱,给了我无形的强大动力,使我们每个有良知、有责任的华夏儿女,为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为了洗却积压于胸的愤怒,为了我们的子孙不再有我们的尴尬,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都应努力的奉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没有一个繁荣的民族,作为个人,不论怎样,都逃不掉先辈的遭遇。

那段屈辱的历史使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是什么造成了大清帝国如此轻易地从兴盛转瞬间步入衰亡?是英法联军的惨绝人性?不,那只是我们欺骗自己的借口,大清鼎盛外表下糜烂的本质才是大型帝国走向衰亡的真正的原因。长期的闭关锁国,不与外界交流,只一味的认为自己的万里河山是不能被其他人毁灭的,却没有发现这个偌大的帝国早已停下了前进的脚步,而西方国家已经后来居上,危机早就到来了。

历史不需惋惜,只需要铭记,我们需要做的是从这段历史中吸取教训。过去已成历史,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憧憬未来。一个国家的繁荣与昌盛,需要我们对国情的深入了解,要求我们掌握各个领域中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友好交流。历史不会重演,我们将牢记中华民族一个世纪的屈辱和苦难,在我们手中,繁荣强大的中国不再是梦想,在我们脚下,中华大地将重现辉煌。我们将勇敢而又自信地向世界宣告:中华民族的屈辱和苦难已永远过去!

历史的车轮伴着礼炮的呜响把中国载入了新的纪元。我们不再只有原始的火药,腾飞的火箭将中国人飞天的梦想载上了环宇;我们不再只有古老的长城,横截大江,“高峡出平湖”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我们也不再只有贫穷落后,已告别温饱,实现小康……于是,在我思维的轨迹上,在我浩瀚的脑海里,始终深深地铭刻着一条信念: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960万,该有多大多大;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五千年,该有多长多长……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精选9篇


除了读书让我们成长,观影也是一种成长方式,思维与故事情节不断地“互动”,产生很多的感触,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观后感。通过写观后感,我们真正地认识作品,获取知识。那么该要如何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明园》电影观后感精选9篇”,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 篇1

早就听说圆明园是去年最棒的纪录片之一,今天终于将其看完。留给我的是无尽的悲伤与沉痛的心情。在90分钟的时间里,整部影片用完美的特效与客观冷静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圆明园从修建到被摧毁的完整过程。可以说,20XX年最值得观看的两部电影。一部是《圆明园》,另一部就是警示全球变暖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像》。

在近年来中国导演对商业武侠片近乎疯狂的追求中,史诗纪录片《圆明园》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很高兴有这样一批人为能认认真真的拍一部注定会淹没在商业片中的纪录片。《圆明园》摄制团队用时5年,查阅了大量的史实资料,终于完成了近年来中国最好的纪录片。正如《圆明园》导演金铁木说“圆明园见证了一个帝国最后的辉煌,也昭示着一个民族苦难的开始。通过圆明园,我们折射的是清朝盛衰的大历史。”

在观看这部电影以前在圆明园游玩的时候,我总是想象百年前在这堆废墟之上的,是何等绚丽的景象,前几天在圆明园拍照的时候,也只是为铺满湖面的荷花所倾倒。()曾经华丽的圆明园似乎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十分遥远。在观看完这部史诗电影之后,我发现我的想象力在导演用华丽的特效打造的昔日鼎盛时的圆明园面前是那么的无力。可以说,世界上的其他所谓“奇迹”在圆明园面前,都要站到一边,耗时一个世纪所建成的圆明园,集合了当时所有中国工匠的心血。是当时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建造出来的。圆明园,才是真正的人间奇迹!

“我贪婪地欣赏着这一幕奇怪的,却又是令人难忘的情景:这一大群各种肤色、各式各样的人,这一大帮地球上各式人种的代表,他们全都闹哄哄地蜂拥而上,扑向这一堆无价之宝。他们用各种语言呼喊着,争先恐后,相互扭打,跌跌撞撞,摔倒又爬起,赌咒着,辱骂着,叫喊着,各自都带走了自己的战利品……”

英法联军随军牧师:麦基这是人性之恶被激发到极致后的疯狂,一个亲临其境者的记忆,使真实的历史在观众心里割下冷静的一刀。

于是,越是客观冷静,越是产生了刺痛的效果。正如法国历史学家伯纳。布立塞在《圆明园大劫难》中所写:“圆明园的毁于一旦,相当于凡尔赛宫加卢浮宫博物院以及法国国家图书馆全遭焚毁。”为本民族,我们怎能不痛息?为全人类,我们怎能不叹息?

前些时听说有人提议要重建圆明园,我不禁觉得有些荒谬。圆明园早已成为中国历史上无法忘却的伤痛。他见证了清朝由盛至衰的整个过程。岂是复建就能使人忘却那段伤痛的?圆明园是我们民族的胎记,一个民族之所以是这个民族而不是其他民族,最重要的就在这些胎记上。所谓“万园之园”并不仅仅是说它是所有园林中最好、最大的,还因为它是集大成者。

全世界很少有一个园林能够做到这一点,而做到这一点的背景是中国的空前强大,是强大帝国皇帝的财富与雄心。圆明园。而今,一切不复存在。一切都要从头再来。中国要站在世界的前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难道修复起来了,就代表中国又站在世界的巅峰了?这恐怕又是一小撮好面子者的心血来潮吧!

感谢所有参与摄制《圆明园》的人,是你们为我们带来了如此精彩的一部电影!是你们再现了一件举世珍宝的绚丽多姿。,是你们让更多的人直观的了解了圆明园。希望所有看见这篇文章的人,都能在百忙之中抽空看一看这部电影,他值得你用90分钟的时间去品味!火烧圆明园电影观后感辛亥革命电影观后感英文电影观后感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 篇2

今天,我观看了《火烧圆明园》这部影片。这部片子讲述了圆明园里伟大的建筑和圆明园被摧毁的全过程。

成长在三位皇帝手中的圆明园里有无数名贵的花木,数不尽的珠宝玉器,美妙奇特的宫殿一座连着一座,特别是到了乾隆帝时期,又借助来中国考察已久的西洋画家建造了又一批豪华的建筑物。宛若梦幻的圆明园是过于虚荣的乾隆帝沉浸在美妙的欢乐之中,但他并没有意识到,表面浮华的帝国,实际上已经隐藏着巨大危机。制度僵化,政治腐败,闭关锁国,所有这一切都是大清帝国在鼎盛的外表下潜藏着巨大的忧患和灾难。以科技发展为主的西方也在蒸蒸日上。圆明园的建造仍在继续,乾隆仍然陶醉在自己的丰功伟绩中。

然而,该来的,还是来了。公元1860年6月,英法联军占领天津,逼进北京,他们一路烧杀,最终攻下北京,传入圆明园。当侵略者抵达圆明园时,他们顿时被眼前豪华美丽的圆明园惊呆了!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遇到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为了掩人耳目,他们竟放火焚烧整个圆明园。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往日辉煌的宫殿全部化为乌有,仅剩下那几条令人看了会痛心的柱子。

电影火烧圆明园观后感6

今日,教师给我们看了一部电影《火烧圆明园》!看完之后,我感受深深!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闭上眼睛,我好似看到了火烧圆明园的场面。也看到了法国和英国这两个强盗在肆无忌弹的犯着罪恶。我能够听到他们在骄傲地笑着,笑着他们的胜利,笑着他们的伟大!笑着中国的腐败。

我想,圆明园的毁灭。不仅仅是令中国所有人民所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类所叹息的,也是历史上的一大遗憾。我想,此刻英国和法国应当抱有抱歉之心了吧!毕竟他们的做法实在太过分、太可恶了!法国有位著名的历史家说:对于历史上所犯的错误和罪行,能够原谅,但不能忘记!

是呀!那毕竟已是历史,是不可改变的。此刻我们应当做的就是不要再让这篇历史在以后重演!我们要把这篇羞辱的历史铭记于心。成为我们加油的指引标点。历史是不可改变的,它将永远记录在每一代人的心中。可是,它能够改变以后,改变将来我们的生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职责为了以后中国完美将来而奋斗。从此刻努力,为了新中国,为了历史不在记录火烧圆明园这样的屈辱史!我们应当有奋斗的决心。来,为了中国的以后!我们努力奋进吧!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 篇3

看了《圆明园》这部电影,我感到无比的疼惜。圆明园是我国的皇家园林,英法联军有何资格来任意破坏,毁掉呢?

圆明园是我国着名的皇家圆林,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精美。园中还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在1860年10月6日时,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还为了销毁罪证,在园内放火,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读后,我的心中犹如烈火焚烧一样难受,复国之情也随着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部电影而变得更加强烈。我们祖先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才建造了这座举世闻名的雄伟建筑。这一切已成为过去,圆明园,却让这群外国人,让这群土匪给毁了,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奇耻大辱。他们毁掉的是什么?是多少年中国人民只会的结晶啊!此刻却被他们一把火给毁掉了。法联军的横行霸道,正因为当时中国人的兵器落后……我恨!恨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我恨!恨当时的中国人不团结!我恨!恨当时英法联军打开圆明园的大门时,看见了那些除了咸丰留下的人,其余都逃到别处去了。并且没有哪一个人敢站出来反抗英法联军!—这更让我体会到了当时中国多软弱啊!圆明园是我国的皇家园林,英法联军有何资格来任意破坏?圆明园的建成花费了整整两代人民的心血与汗水,圆明园扩建后全园占地5200余亩,有100多处景物与1000多个殿堂,有些景点是仿照各地名胜以1:1的比例建造的,还有许多奇珍异宝,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可是,这些东西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毁于一旦了。英法联军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地撬开中国的大门,正因为当时中国人的兵器落后,所以让我想到了“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我恨,恨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我恨,恨当时外国送

给中国的洋枪炮竟被藏在圆明园的地下室里,却不拿去反击英法联军!我恨,恨当时那些英法混蛋、英法强盗,强行打开中国的大门,用他们先进的武器攻打中国,还破坏了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艺术瑰宝——圆明园!我恨,恨当时的中国人不团结,自顾自,所以中国当时被侵略者压倒。这个世界上的大瑰宝—圆明园此刻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英法联军,你们所作所为永远记在我们中国人的心里,虽然此刻已经过了很多年了,可是我们依然不辱国耻。当时圆明园被毁灭是因为当时中国人不强大,以后我们必须会努力学习或工作,渐渐地把中国发扬光大,让你们看看我们中国也是强大的,我们中国也会有一片属于我们的天空,属于我们的大地!

圆明园,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你也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你将永远激励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向上。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 篇4

人人皆知的中国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是东方礼貌中的奇迹,被誉为是“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法国大文豪雨果以前说过:“从前在世界的一方有一个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一个近乎超凡的民族利用其想象力能够造出的全部东西都集中在那里。请你想象一种大家不明白是怎样的、而又无法形容的建筑物,就像月宫的一座建筑物,那就是圆明园”。我们今晚所看到影片里的‘圆明园’只是透过现代的科技制作的一种假象,但足以感受到昔日的圆明园有多么的美。

影片《圆明园》就是一场视觉大宴,在影片中我们能够欣赏到超多的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也能够欣赏到西方以及西北少数民族的建筑艺术。我们还能够透过表面现象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我所感受到的有以下三点。

一、建造的规模和特色。我信这是任何一个人看到这部影片后的第一个感慨。圆明园的建设经历了三代帝王的建设,这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离不开的。当时清王朝入关后,由于皇帝不适应北京紫禁城内炎热的气候,就在北京西郊的海淀建造了圆明园的前身畅春园,成为皇帝避暑的地方。之后逐渐扩建,到乾隆帝时,国库充盈,更是大兴土木。由此,圆明园的格局大体已构成,其面积也相当于此刻600个足球场那么大,能够任由你想象其规模了。圆明园的建设汇集了当时江南的若干名园林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皇帝也将自己的诗情画意融入于千变万化的景象当中。不仅仅如此,还吸收了欧洲的建筑风格,把欧洲的园林建筑特色与东方的园林风格相结合,最著名的就有‘大水法’。园内的各种亭台楼阁、洲岛、桥堤、曲廊等建筑群的整体布局让人感觉到了和谐完美。

二、中国古代和谐美。影片一开始就给我们再现了清王朝的宫廷画师所作的圆明园设计图,但这些几百年前的设计图纸在我们现代的人看来好像就是一幅山水与建筑现结合的国画。在这些‘设计图’上的建筑基本上贴合当时圆明园的真实建筑物,也就是说古人就是依靠这些‘设计图’来建设圆明园。在设计图上能够看到这些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很协调,与环境相融合,这也就是古代人追求的一种‘和谐美’,能够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的古典主义美学在美的形态上就主张和谐美,这也与儒道两家思想密切相关,两家思想的融合为共同的和谐美的思想。三代帝王对圆明园进行规划时就个性注意和谐,圆明园在整体上本身也就是一个帝国版图的缩影,在园中的西北方向,有一座假山就喻为‘昆仑’,还有仿庐山景色的‘小匡庐’等,建筑物再置身其中。在影片中也讲到这种和谐性直到乾隆帝时才慢慢消失。当然,古代的和谐美在文学上也有体现,苏东坡就曾说过;“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这么一句话。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也是和谐的一种表现。

三、东西文化的差异。在影片中有这两个情节,西方传教士郎世宁来到东方这个礼貌古国后,想进入清朝皇家画院,就以西方绘画技法画了一幅小孩的肖像,以博得皇帝的欢心,结果失败了。原因很简单,就是皇帝不喜欢他的绘画技法。另一个就是皇帝想要建一个西方水法,而在当时就只有传教士郎世宁懂得西方的建筑,于是郎世宁成为了设计师。由于皇帝的极度关注,郎世宁的设计都要由皇帝过目后才能行。这位东方的主宰看到郎世宁的设计的水法后一度在改,他认为‘裸身的人’不能出此刻他的‘视线’内。更进一步的看,这些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当时的东方审美追求的是‘神’,神似而形不似。西方审美追求的则是‘写实’,真实的写照。难怪皇帝会说小孩的脸上怎样能有阴影呢!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在清朝又到达了历史鼎盛时期,未出嫁的女子足不出户是当时所谓的道德规定,更别说会出现‘裸体的人’了。而在西方人们的思想则是较开放的,他们更喜欢去追求为当时不知的一些东西。在影片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对待科学不同的态度,西方人对科学是执着的追求,而在当时的中国人眼里更本就没有科学这个概念,清朝的统治者也认为学习西方的技艺就是玩物丧志。我想文化也是影响一个

民族进程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正是这些文化的差异,导致了火烧圆明园的杯具。

如今是圆明园已是一片焦土废墟了,但它以前的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不会被人们忘记,更不会被历史忘记。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 篇5

她曾是建筑、园林、生态、艺术的聚集地和栖息地;她曾像一幅绚丽的中国画,在历史的光阴中隐现,又在雄雄的烈火中挣扎;她不仅仅承载了一个帝国的兴衰,还满盈着一个家族的泪水与欢笑。而今,很少有人能够透过那些满目疮痍、断壁残垣的景象,联想起她以前拥有的恢弘壮阔。

如果说圆明园的建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那么,她的毁灭就是全人类的悲哀,更是中华民族的悲哀与耻辱。圆明园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更应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记忆。但记忆总该是完整的,而不留残缺的。记忆在局促和焦灼的等待中迎来了大型史诗数字电影——圆明园,它采用电脑防真动画手段,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圆明园,重现了300年前圆明园的瑰丽辉煌,再现了150年前的屈辱时刻。穿越时空隧道,抹去层层尘埃,历史在这绚丽的洪流中更加的精艳,恢弘壮丽的“万园之园”也变得更加瑰丽!然而,它越是瑰丽,就越会引起国人的哀叹与惋惜。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

“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再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

“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在雨果美丽的描述中,我进入了三百多年前这片独一无二的土地,那个我们再也无法亲临的人间仙境——圆明园。这是一次奇妙的旅行,也是一次痛心的回首,当影片结束放映之时,我的心灵被耻辱啃咬着,被愤怒的烈火灼烧着,久久不能平静。

当时的大清帝国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统治者们却以此自居,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们目空一切,多次拒绝同其他国家的互通有无。他们不会想到的是,就在满清王朝闭关锁国、安于现状的同时,西方国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工业革命,正一步一步地赶超中国,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所以,大清帝国注定要从瑰丽的天国中坠落,这样杯具性的惩罚注定是无法逃脱的!这天的我们只能在满目疮痍、断壁残垣中寻找那份失落的完美。

在圆明园的陈设和各个宝库中,除了绘制精美的各种瓷器,天文地理仪器,还有来自西方国家作为礼品进贡的铜炮、舰船模型和军用望远镜等,可当政者却并未意识到其中的科技含量和军事价值。当影片中清朝官兵用自我的血肉之躯去迎战西方列强的大炮和火枪的时候,我感到的不仅仅仅是震惊,更多的是人民的愚昧与无知。中国人是智慧的,但聪明不能反被聪明误;自信是上天赋与的,可自大与自负却是万万要不得的。隆隆的枪炮惊醒了沉浸在骄傲情绪中的国人,却无法挽回自高自大所付出的代价。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之后的两次大肆掠夺慰藉了他们饥渴的心灵,每一个战士都获得了丰厚的奖品。当我们看到圆明园中的瑰宝在西方人的手中大肆拍卖之时,你是否感觉到一种耻辱呢?

圆明园的大火连烧了三天,大地在颤抖,人们在哭泣,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了灰烬。法国作家雨果以前这样说过:“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这一奇迹已经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格兰……”雨果直截了当地揭露了英法联军丑陋的嘴脸与无耻的行径。

电影《圆明园》,给了每一个中国人去感受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与璀璨文化的机会,也使每一位华夏儿女在飞速发展的当代暂时驻足,思考历史。痛定思痛,我们能够嘲笑那些相信皇帝在天之灵能够保护他们的宫女和太监;能够瞧不起那些思量着凭借中国地大物博能够免过一劫的王宫大臣,可是绝对不能忘记那个皇权至上、闭关锁国的年代给中国历史铸下的烙印!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我们在深刻反思历史的同时,更要勇敢地承担起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为了不让悲壮的历史重演,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必须要践行“保卫祖国,振兴中华”的誓言,扎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养,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奉献出自我的一份力量!

牢记历史,毋忘国耻,强我中华,告慰英灵!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 篇6

圆明园,一个东方文化的集大成者,一个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艺术的结晶,就这样在我的眼前由小慢慢发展壮大,达到顶峰,然后极速的毁灭,《圆明园》电影观后感。强留在脑海的是这座旷世皇家园林带来的震撼和褪不去的浓烟滚滚。

谁也不会想到曾经那座小小的牡丹园会成为日后震惊世界的的圆明园,让国人魂牵梦萦,为失之而痛心不已。圆明园历时一个半世纪之久,规模之大,建筑之多,宝物之丰是世界上其他皇家园林加起来都无法与之相比的。联军中的一位牧师看到圆明园情不自禁的说:这是《一千零一夜》中才能出现的幻境,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圆明园的旷世之美。她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美景,人工的,自然的,东方的,西方的,大清帝国的缩影,甚至神话中的仙境都能在其中看到。她集东方所有想象力、建筑智慧、政治思想,园林艺术和庞大的财富于一体。雨果曾经这样形容过她: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之大成的灿烂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那就是圆明园。如果不能亲自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她…。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十二生肖喷水池,观后感《《圆明园》电影观后感》。之前属于我国的珍宝,现在却要国人花费巨资买回。当我得知我们以高价从外国买回铜牛头、铜猴头和铜虎头的时候,我不知道我是该欣慰,该羞愧还是该愤怒。

当大清还在以两千年前的模式运转,当乾隆下令废弃西方的提水机械,当大清还在自诩为天朝上国,不屑与西方蛮夷互通有无,当西方列强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工业革命,殖民地扩张时,这个制度僵化,政治x败,闭关锁国,科技落后的大清帝国注定要为自己的保守和自大付出惨重的代价,这样悲剧性的历史是无法避免的!马嘎尔尼爵士说的很准确:大清帝国就像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她之所以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它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

于是不愿看到的情景出现了,在英法联军的相对先进的炮火攻击下,我们几乎没有能力反击,看到英法联军不费吹灰之力以极少的伤亡人数像入无人之境一样攻破大清的第一道以及最后一道防线时,我的心在滴血,看到我们的战士勇往直前,用生命护卫自己的国家我很感动,看到英法强盗抢去和毁坏圆明园中的物品时,我很痛心,一个历时一个多世纪空前绝后的东方博物馆就这样毁于一旦。看到他们毁坏圆明园,我多么想冲过去去阻拦他们,我突然想到余秋雨和余秋雨笔下的敦煌石窟。

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有一个场景,当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时,他们发现了一个仓库,里面是马嘎尔尼爵士赠于大清皇帝的礼物,其中不乏西方先进的武器,他们不明白大清为什么从未设法改变他们落后的武器装备,我不想知道答案,我只知道那是圆明园毁灭的原因。

重温这一段历史,是每个国人的骄傲和也是每个国人的伤痛。圆明园,这座旷世的皇家园林,昔日的奢华不再,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她时刻警示我们要牢记历史的教训,激励我们科学发展自己,不再重蹈历史覆辙。

我们要铭记,在中国,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她的名字叫圆明园。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 篇7

几天前历史殷老师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名叫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里的建筑雄伟壮观,亭台楼阁玲珑剔透,还有许多景点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圆明园里还有许多奇珍异宝。可是那么美的园林,竟在短短的三天内,就被英法联军用残忍的手段毁掉了。在这三天内,圆明园在英法联军的摧毁下变的不堪入目:他们把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这已经够可恶的了,但是,英法联军为了烧毁罪证,用火把我国花了2个世纪的时间建造好的圆明园给烧毁了,英法联军任意的摧毁圆明园,可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非但不去制止它,而且还去当他们的走狗!我觉得英法联军很霸道、野蛮,他们不择手段的毁了圆明园,圆明园的毁灭就是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烧毁圆明园的最好罪证。

1860年,英法联军开始侵占中国,对中国大肆进攻。当时是咸丰皇帝在位,成天吸鸦片,关闭国门,将西方科学技术理解为玩物丧志。到后面科学技术越来越落后,但是不愁吃穿,日子就这样过着。不知不觉间,我国的科学技术与外国越来越悬殊,当英法联军侵入时,士兵们仍然在用矛、枪、戟、盾与持有洋枪洋炮的英法联军打仗。最后节节败退,直到英法联军追到圆明园。

与此同时,慈禧太后和很多大臣早已逃之夭夭,到了避暑山庄,留下了一座只有老百姓的空城。英法联军在城里到处杀人放火,干出了种种灭绝人性的暴行!到了圆明园,英法联军一看,有这么多好东西!赶快去拿!他们的借口竟然是官员大臣不让他们进去偷东西!

老师告诉我们:英法侵略者究竟抢走了圆明园多少宝物,由于园内的陈设什物及其帐目都一并被抢毁一空,所以已永远无法说清。

然而,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已经过去了,现在圆明园已经不是以前辉煌的、灿烂的圆明园了,现在的圆明园是一堆残垣断壁,一堆废墟。当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那一刻将深深的印在人们的心里。“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请大家记住他们,我们一定要勿忘国耻,好好学习,长大之后精忠报国。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 篇8

1860年,清,咸丰十年。一场三天三夜的大火焚毁了“万园之园”——圆明园。英法联军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后又放火,使这座世界名园变为一片废墟。

圆明园,这座变为一片废墟的万园之园,在向我们呼唤:中国人,站起来吧!虽然圆明园被大火烧毁,但百年来,他却把奋斗的力量输入我们的躯体。纵然八国联军侵华,纵然英法联军毁掉圆明园,但暴力无法使我们屈服,只会使我们更加坚强。纵然洋枪大炮打死了一个又一个中国人,但却打不死他们的灵魂,纵然圆明园被大火焚烧,但圆明园依然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

用心灵去体会圆明园,你会发现,他在仰天长叹:当圆明园陷入一片火海时,在中国领地上横行霸道的额尔金得意忘形的宣称:此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惊,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掠夺者将此举妄称功绩,但世人却因这句话而愤怒。当联军攻占北京,老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死于枪弹之中时,皇帝却去了承德的避暑山庄。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人的耻辱!

三天,三天,一座万园之园毁灭,一个个血肉之躯倒在血泊之中。在世界上生存了150余年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奋勇杀敌的壮士在战斗中全军覆没。此后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争相涌来。富丽堂皇的圆明园的毁灭和不平等条约提醒我们勿忘国耻。

圆明园废墟的存在,时刻提醒着我们:落后就会挨打,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奋发学习,掌握科技知识,为国家的富强而努力奋斗!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 篇9

我的眼在流泪,我的心痛的不得了。看完了电影《火烧圆明园》,泪水涌上了我的眼眶,我的心里有许多的愤怒要爆发出来。作为一个中国人,谁不想看看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极精美的、举世无双的圆明园呢?

那具有中国特色的精致的楼台亭阁,那奇异的花草树木,那价值连城的国宝……然而,这一切都不存在了,留下的只是几根残缺不全的石柱孤零零地躺在那里,看到这我都气死了。它们好像在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的屈辱和痛苦。九十多年前,八国联军视中华民族的尊严,随意践踏中国国土,大肆掠夺圆明园的文物和财宝,推倒圆明园的楼台亭阁,毁坏圆明园的花草。为遮掩其罪行,他们放火烧毁了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地在颤抖,人们在哭泣。举世闻名的、融艺术和建筑于一体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啊!这一切的一切——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奇耻大辱!这样的耻辱在黑暗的旧中国,又何止一次呢!

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怎能蒙受这样的奇耻大辱?我们的祖国正在发展,祖国未来的蓝图有待我们去描绘。我们一定要把过去的屈辱牢记在心,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锻练强壮的身体,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精选8篇)


 观后感可以说是对影片的心得体会,写好作品名观后感要求我们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我们应该怎样去写作品名观后感呢?以下内容“电影圆明园观后感”是小编从网络收集整理的,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 篇1

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在提到圆明园的时候,眼前立刻会浮现出大水法那几根著名的爱国主义柱子,脑子里也立刻充斥着两个字:耻辱。这已经是长期以来的思维定势了,从小学开始的教育就告诉我们:圆明园是满清王朝昏庸无能的佐证,是全人类无可复原的损失!还有历史老师用极其悲恸的音调读出那段法国作家雨果铁证如山的证据——“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仿佛战争得了胜利便能够从事抢劫了……。在历史的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除此之外呢?没有亲身到过圆明园遗址的人,真的能够感受到那份历史的苍凉与无奈吗?就算是亲身到了那里,又有几个人能够从那些断壁残垣和简单的模型中想象出当年的盛世繁华?又怎样能够得知那些强盗烧毁的是怎样的奇珍异宝和举世无双的建筑奇葩?

如今,这一切已经不需要在几个概念和图片的指引下凭空想象了。由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大型史诗纪录片《圆明园》已经完成,在早已对圆明园各种意象构成了的刻板印象后,看完该片真能够用“惊艳”二字来形容。你能想象根据圆明园那残破的遗址是如何能够撑起一部近两个小时的纪录片吗?而且我注意到,在漫长的播映过程中没有一个人离开座位。创作人员独具匠心的把一个家族的欢乐和痛苦;一个帝国的兴盛和衰亡,一个民族的荣耀和耻辱都浓缩在圆明园——这座地球上最大最豪华的私家宅院,被世人称为万园之园的东方博物馆,也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人间仙境里。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历史书上亘古不变的枯燥的文字,而是一个鲜活生活的故事;我们看到的不再是那几张变换了无数角度却也没有多大变化的大水法遗址,而是美轮美奂的圆明园全景!这些都归功于创作者滴水不漏的讲故事潜力和大规模地使用了电脑仿真动画技术,将一个瑰丽辉煌的圆明园和大清帝国的兴衰重新带到观众面前。据导演金铁木介绍,本片是国产电影中第一部真正的数字中间片电影,它与我们传统上所讲的数字电影完全不同,数字中间片技术能够帮忙影片最大程度的在银幕上实现优异的影像效果。为此,本片导演金铁木专程前往新西兰的WETA公司制作拷贝,

该公司以前制作了国际经典影片《指环王》《金刚》和《纳尼亚传奇》等,拥有最好的经验、技术和工作人员。这些辛劳如今绽放出了累累的果实、耀目的光彩,这是一部有故事的纪录片,这更是一部决不同于以往传统纪录片的视觉盛宴、影像奇观。

下个月该片就要在国内院线全面上映了,纪录片走进院线并不是创举和新鲜事,但像《圆明园》这样规模和数字化制作的纪录片走进院线在国内还是第一次,这绝对是一个壮举。但是具体票房成绩如何,还要等待广大观众的最终检验。

如果说,当年法国文豪雨果公然对抗自己的国家,用文字记录下强盗们的斑斑劣迹是一种文人的良知和勇气的话,如今在这歌舞升平的时代中,耗去五年的时间来完成这样一部居安思危、波澜壮阔的盛世危言《圆明园》,则是一种职责和一种眼光,深表敬意!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 篇2

圆明园的电影观后感心得600字5篇

圆明园是清王朝皇权的象征,其中的霸气和高贵,无不透露着清王朝的特点。从圆明园的建造到被烧毁,这中间发生的事情我们没办法了解清楚,但是有一点我们能了解的就是圆明园被烧毁的原因。那么你知道《圆明园》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圆明园的电影观后感600字,希望你喜欢。

圆明园的电影观后感600字1

上个学期,我们语文课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文章讲述了美丽辉煌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侵略。让我感到了侵略者的贪婪和残暴。这天,我又一次看了关于这段历史的纪录片《圆明园》,感受到不仅仅是侵略者的残暴,更是当时清朝政府的腐败。

圆明园由康熙、雍正、和乾隆精心设计,着手打造,用了151年的时光建造了一个好比人间仙境,漂亮精美的圆明园。并藏有无数奇珍异宝。圆明园内有数不尽的宫殿和令人陶醉的景点。只忙着建筑园林的皇帝不明白,世界以及功能变了,当乾隆陶醉于自我的丰功伟业时,以科学为先驱的西方礼貌蒸蒸日上!西方列强开始侵入中国,大清陷入风雨摇曳之中。1860年,英法联军这帮可恶的强盗,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圆明园就在魔爪下毁于一旦。这帮强盗不但毁了我们中国的文化历史,还毁了我们中国璀璨的礼貌。

我看完片子后,心里对当时为对抗侵略者的军人表示深深的惋惜。他们并不是懦夫。数万勇士英勇地朝着侵略者冲锋,冲锋,以求保全皇帝,保全圆明园,保全中华民族的尊严!但是,再勇猛的铁骑,再锋利的战刀,也无法与先进的来福枪,远程炮相抗衡,可敬可怜的勇士们,举着大万长矛还没有来得及接近敌人,就被远程炮炸了个粉碎,可悲啊!被炸了个粉碎,同时被炸碎的还有大清帝国的防线。他们不明白,当他们还在使用着千百年来一成不变的大刀长矛时,当他们还在使用着两个世纪以来丝毫没有改善的炮时,敌人已经拥有了发达的机器,拥有了强于大刀长矛数百数千数万倍的枪炮!清政府没有让先进的科技进入国门,没有让他们拥有同敌人相同的武器,因为皇上认为“天朝”无所不能,无所不有!

这个杯具告诉我,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不断地进步,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是一名学生,我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强身健体,长大了和千千万万同胞共同用自我的力量去建立自我的祖国,使祖国更加强大。

圆明园的电影观后感600字2

这是一个闭塞国家最终的结局……

值得我们反思的不仅仅仅是一个园林,而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

影片以一种平实的读白和清晰的画面向我们展示着一个历史上伟大建筑的诞生与灭亡,也在展示着中华民族强大的清帝国的诞生与灭亡。

当看到西方以中式为时尚时,我的情绪是多么激动,我以我做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而感到骄傲,我以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文化而感到自豪。但当我看到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时,我无比的气愤却也无助。要是我能早生一个世纪,我也能够上战场必须会多杀几个敌人。

封闭则代表着落后的到来,“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

所以,最后圆明园的灭亡并非偶然,圆明园最后被灭了,只但是它不是像阿房宫一样是毁在中国自我人手里而以,对于是什么样的人去做的这件事我不想去说什么?你没有别人强大你就无话可说,这不也正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吗?但是人们为什么要毁坏它呢?难道这真的是人们的天性!我不敢想象!然而在提出这些问题之前,容我们更加理性的应对这一切。

圆明园集中了清帝国一百年的精力与智慧,从建筑方面反映了中国人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像田字形与万字形的建筑,圆明园多以封闭与隐闭而展此刻我们的面前,这也能够看得出我们的国民是追求和平与安逸的生活的。他们不期望有太多的人明白自我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同样也是这个政府灭亡的包袱

圆明圆不仅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馆,展示了我国古代封建文化的精萃。圆明园更像是一个宝库,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等,圆明园还是一座万圆之圆,有着名贵花末数百万株。可此刻已是一片废墟,只剩残壁了。能够体会到,一座皇家园林被外来者侵辱的种.种人性场面。应对辉煌的东西,我们总难免有股破坏欲,这个欲望,被侵入者很好的表现出来。

圆明园作为一种向征东方近代礼貌硕果的成果被破坏掉,我感到气愤和怀念。能够想像,当时中国礼貌所到达的世界之峰有多么伟大。我甚至去假想,若没有外力因素,当时的清国经济发展,仍在处在那个时候不错的时期。较为搞笑的是,在中国各个朝代都有非凡的艺术杰作产生,而在这天,我们的艺术成果却很少。

但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东西是世界举世无双的。我不愿过多的回忆过去,只是偶同今感,想想当初的问题,这天是否也遇上了,只但是,这天的状况比过去更复杂,要探研事物的本来面目,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比如我们国家以后到底怎样才能发展最好,又有谁能真正看清呢?一般看中国古代题材的纪录片,会唤起一种民族的自信心,相信我们有一颗十分神奇的脑袋。在世界礼貌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自我有时也能感觉到,中华传统对我的影响,以及我对它的极易适应,这正反映了,民族感情由何而来的源由。这说明,生活在这个土地上的人,有着自我习惯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能够表此刻我们的艺术品,建筑,雅,俗,智,技,当中。如今西方先进物质发展对我们的影响是能够理解的,但我感觉在欣赏的同时,却实有些东西,是只有自我才有的。比如我看中国人玩外国人一些很时尚的东西,老觉得有些别扭,像根本找不着调,似像非像,四不像。但我看公园里的老头们打打太极拳,还是有点味道的,它们也喜欢,而且上手也容易,那种对太极的心性理解,只因“太极”二字便可见一面。老外打太极拳,始终从一个悟字上方去学习理解,而且它们缺少东方人小巧柔情的一面,刘翔跑步的成功,更告诉我们,我们的身体素质,并不以追求

力量为第一要务。我们更能集中体现对整体与局部,对对立与统一的矛盾转换之中。所以说,中国特色,不是指红色,而是黄色。不是让人震悍,而是让人信服。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我们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保卫好我们的祖国,“落后就会被挨打”,如果你强,就不会怕别人欺侮你,如果你弱,就会被别人踩在脚底。只要我们国家科学发达了,就不会受别的国家的侵越。然而这一切将是我们肩负的历史性使命。

圆明园的电影观后感600字3

圆明园这个令国人既自豪又痛惜的名字,以前让多少人为之魂牵梦绕……它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树木多达数万株。遗憾的是,经过法国联军和八国联军的两次洗劫圆明园,园中的建筑被烧毁,文物被劫掠,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一向想去了解这段历史,可仅剩的断垣残壁却令我无法想象……记录片圆明园将这段历史清晰的展此刻我面前!

影片的序以生动的口吻向观众们提出构建一个梦,一个由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构建的梦,以一副副生动的而真实繁荣水墨画为背景,将那个美丽的梦展此刻观众的面前,音乐激昂而雄厚,深深的吸引着观众,调动了我们的心弦。这是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圆明园

在地图中的广阔疆域上透过镜头的拉近让北京一点点成为画面的中心,随即切入一匹匹奔腾的战马,向我们讲述公元1644一个北方民族的故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国—清,这个圆明园的主宰!然而半个多世纪后的罗马传教士-朗士宁,在中国50年的经历,见证的圆明园的兴衰变迁。只能故事他的一封封书信一点点记录给了我们回顾着段历史的依据。本片便是以一个外国人的经历为主题进行讲述的,这种手法在观众的眼中真实生动而吸引我们,不仅仅仅了解圆明园,更了解的这段历史,这个帝国,以及这个帝国背后的故事!

这个故事便丛他第一天冲忙的进宫开始了。这是以一个外国人口吻叙述开始的,画面与这种声音相协调一致,几个演员出此刻荧幕里,那一切真实的出现了,仿佛就在昨日!透过外国人的口吻提出问题,随即切入旁白,对关于圆明园的问题进行回答,这些问题往往也是围绕在我们心中的种.种问题。郎士宁的经历是那么戏剧性,是许与圆明园无关,但是这却暗含着明园内在的变迁,康熙的爱好天文,宠爱小孩,投其所好进入皇宫。康熙,一个独一无二的皇帝,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有着极大的成就,他对科学的态度在古代帝王中绝无仅有。牡丹园主孙三带的相会,影响了清帝国一个多实际的历史。这个园林就和大清帝国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齐。

雍正即位,对圆明园进行扩建,圆明园的设计既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了几千年的审美情趣,又处处铭刻着总设计师雍正自我的理想和意志。圆明园的尽管来自中国南方迷人的自然风景和在先中国诗歌与绘画中的意境。这些图纸在此刻看来已经不能成为现实,而这样一个建筑世家创造了这样的奇迹,一个雷姓的家族。这天我门只能从这些图纸来想象当年皇家原先内的建筑盛况。雍正将圆明园建成了一个帝国的缩影,充满了帝国象征。每座宫殿都有着他不一样的含义,建造因为是独特,这些也反映出统治者的统治方式!一幅幅图象是圆明园真实的写照!

乾隆刚刚即位就下令扩建圆明园,扩建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圆明园的东面,扩建工程持续了9年!灿若白玉的台阶依水而建,碧辉煌的宫阙凭水而立,乾隆将东海的龙宫移到圆明园,雍正时期宫殿的外观都比较朴素,而在乾隆心中,不管是人间还是仙境,所有的美丽和奇迹他都就应拥有,圆明园越来越豪华,圆明园追求的和谐境界正在丧失。圆明园中有一个小城,太监们扮演着各种各样繁荣主角,集市上货物琳琅满目,丝绸,瓷器,古董。影片透过演员的表演将这一幕搬上了荧屏,着一切真实的出此刻我们的面前。中国式在欧洲成了时尚的代表。在圆明园建造西洋建筑,用动物12生肖来代替西洋的人体喷泉。透过电脑特技将圆明园的景色重现,一切是那么真实,美丽!罗马式立柱,巴洛克式拱门,勒洛特式的植物造型,五彩斑斓的琉璃瓦,这座中西合璧的花园能够和欧洲任何一座园林媲美。然而在乾隆时期,制度僵化,政治腐败,闭关锁国,使大清在鼎盛的外表下,潜藏着巨大的忧患和灾难!只忙着建筑园林的皇帝不明白,世界以及功能变了,当乾隆陶醉于自我的丰功伟业时,以科学为先驱的西方礼貌蒸蒸日上!西方列强开始了依次有一次的侵入中国,大清帝国陷入风雨摇曳之中,有一个历史的口吻向我们讲述这个故事!

枪支,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清军是那么不堪一击,一面是大炮的狂轰猛炸,一面却是皇帝悠闲的沐浴着,画面是多么另人辛酸,难受。清军的士兵在一个一个的到吓,这是横扫欧洲的蒙古骑兵最后的挽歌,也是大清帝国最后的一道防线。英法联军的进攻随着地图上红色的箭头一点一点的接近圆明园,当进入圆明园的那一刻,它的豪华另人震惊,再也找不到与之媲美的花园了。当英法联军走入花园内,那一个我们的心在滴雪,这是一个怎样的花园,无法形容。占领圆明园的第二天联军们变开始偷走圆明园中的东西,一件件珍宝就这样失去了,这样的场景惨不人睹,凡是能拿走的,一件也没有留下,拿不走的,毫不留情的毁掉。圆明园就这样消失了……

悲清帝国的腐朽无能,痛民族的冷漠和衰落,恨蛮夷的野蛮和无耻……留给我们的只是那一处处的残岩断壁杂草丛生……

圆明园的电影观后感600字4

能假设的,在历史面前务必严肃的对待事实,因为历史是不能嬉戏的。培根说过:读史能使人明智。可是我认为,仅仅是读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读史的过程中就应要有思史,读史只是让我们了解历史,可是思史却能让我们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观看影片《圆明园》,我看到一个惨淡的过去,同时我也看到了一个光明的未来。

圆明园是清王朝皇权的象征,其中的霸气和高贵,无不透露着清王朝的特点。从圆明园的建造到被烧毁,这中间发生的事情我们没办法了解清楚,可是有一点我们能了解的就是圆明园被烧毁的原因。雨果说:球上某个地方,以前有一个世界奇迹,他的名字叫圆明园。他汇集了一个民族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这是一个震撼仁心的尚不为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礼貌的地平线上看到的亚洲礼貌的倩影。你能够去想象一个你无法用语言描绘的仙境般的建筑,那就是圆明园。那里不仅仅有艺术珍品,并且还有恕不生活素的金银财宝,这个奇迹此刻已经不复存在,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彻底毁灭了圆明园,我们所有教堂的所有珍品加起来也抵不上这座神奇无比光彩夺目的东方博物馆。多么伟大的功绩,多么丰硕的以外横财,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做法兰西和英格兰。没错,圆明园是人类建筑史中的奇迹,这个奇迹是没有人能超越的,可是这个奇迹恰好发生在清王朝,也仅有清王朝才能建造出这样的皇家园林,但并不是仅有清王朝才会使该园林被烧毁,这是历史的一个契机。

法国传教士王致成说:皇帝的离宫。无论在设计和施工方面。都极宏伟和美丽。我的眼睛从来不曾看到过任何与他相类似的东西。中国人在建筑方面表现出来的千变万化复杂多端令人难以置信,我惟有钦佩他们的天才,我不得不承认。和他们相比较,。我们又单调又缺乏生气。是的,我们要承认中国人是了不起的,他们的智慧是历史能够见证的,从长城的建造到圆明园的问世,这些都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人民留给历史的瑰宝。既然中国人这么聪明,可是为什么会遭受圆明园被烧毁的悲惨画面呢?

在我看来,清政府制度的僵化,统治者的盲目自大等等都是圆明园被毁的主要根源。圆明园的被毁不仅仅仅是一个建筑奇迹的消亡,更是一个民族的耻辱。浓浓的硝烟背后是千万万中国人民的血泪与亡魂。这种痛人心肺的现实让中国人民曾几度抬不起头应对列强,可是,乌云终有散去的时候,乱世中会出英雄。受人侮辱不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独立自主才是黄炎子孙血统,在这个屈辱的历史中中国人民痛定思痛,从历史中反思自我,最终经过千挫万,最终向世界证明我们中国人的生存张力与魅力,并且也正在阔步继续向前,当然,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历史,也时刻会反思历史,这样我们的脚步才能迈得稳重有力。我们的未来依然是充满魅力的。

圆明园的电影观后感600字5

她曾是建筑、园林、生态、艺术的聚集地和栖息地;她曾像一幅绚丽的中国画,在历史的光阴中隐现,又在雄雄的烈火中挣扎;她不仅仅承载了一个帝国的兴衰,还满盈着一个家族的泪水与欢笑。而今,很少有人能够透过那些满目疮痍、断壁残垣的景象,联想起她以前拥有的恢弘壮阔。

如果说圆明园的建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那么,她的毁灭就是全人类的悲哀,更是中华民族的悲哀与耻辱。圆明园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更应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记忆。但记忆总该是完整的,而不留残缺的。记忆在局促和焦灼的等待中迎来了大型史诗数字电影——圆明园,它采用电脑防真动画手段,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圆明园,重现了300年前圆明园的瑰丽辉煌,再现了150年前的屈辱时刻。穿越时空隧道,抹去层层尘埃,历史在这绚丽的洪流中更加的精艳,恢弘壮丽的“万园之园”也变得更加瑰丽!然而,它越是瑰丽,就越会引起国人的哀叹与惋惜。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

“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再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

“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在雨果美丽的描述中,我进入了三百多年前这片独一无二的土地,那个我们再也无法亲临的人间仙境——圆明园。这是一次奇妙的旅行,也是一次痛心的回首,当影片结束放映之时,我的心灵被耻辱啃咬着,被愤怒的烈火灼烧着,久久不能平静。

当时的大清帝国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统治者们却以此自居,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们目空一切,多次拒绝同其他国家的互通有无。他们不会想到的是,就在满清王朝闭关锁国、安于现状的同时,西方国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工业革命,正一步一步地赶超中国,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所以,大清帝国注定要从瑰丽的天国中坠落,这样杯具性的惩罚注定是无法逃脱的!这天的我们只能在满目疮痍、断壁残垣中寻找那份失落的完美。

在圆明园的陈设和各个宝库中,除了绘制精美的各种瓷器,天文地理仪器,还有来自西方国家作为礼品进贡的铜炮、舰船模型和军用望远镜等,可当政者却并未意识到其中的科技含量和军事价值。当影片中清朝官兵用自我的血肉之躯去迎战西方列强的大炮和火枪的时候,我感到的不仅仅仅是震惊,更多的是人民的愚昧与无知。中国人是智慧的,但聪明不能反被聪明误;自信是上天赋与的,可自大与自负却是万万要不得的。隆隆的枪炮惊醒了沉浸在骄傲情绪中的国人,却无法挽回自高自大所付出的代价。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之后的两次大肆掠夺慰藉了他们饥渴的心灵,每一个战士都获得了丰厚的奖品。当我们看到圆明园中的瑰宝在西方人的手中大肆拍卖之时,你是否感觉到一种耻辱呢?

圆明园的大火连烧了三天,大地在颤抖,人们在哭泣,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了灰烬。法国作家雨果以前这样说过:“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这一奇迹已经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格兰……”雨果直截了当地揭露了英法联军丑陋的嘴脸与无耻的行径。

电影《圆明园》,给了每一个中国人去感受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与璀璨文化的机会,也使每一位华夏儿女在飞速发展的当代暂时驻足,思考历史。痛定思痛,我们能够嘲笑那些相信皇帝在天之灵能够保护他们的宫女和太监;能够瞧不起那些思量着凭借中国地大物博能够免过一劫的王宫大臣,可是绝对不能忘记那个皇权至上、闭关锁国的年代给中国历史铸下的烙印!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我们在深刻反思历史的同时,更要勇敢地承担起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为了不让悲壮的历史重演,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必须要践行“保卫祖国,振兴中华”的誓言,扎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养,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奉献出自我的一份力量!

牢记历史,毋忘国耻,强我中华,告慰英灵!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 篇3

圆明园电影的观后感心得500字5篇

圆明园见证了大清帝国的繁盛与衰败。也让后人领悟到清帝国的命运已不仅仅是其自身的命运,而是代表着更为宏观更为深层的整个中华古代文明的命运。那么你知道《圆明园》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圆明园电影的观后感500字,希望你喜欢。

圆明园电影的观后感500字1

人人皆知的中国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是东方礼貌中的奇迹,被誉为是“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法国大文豪雨果以前说过:“从前在世界的一方有一个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一个近乎超凡的民族利用其想象力能够造出的全部东西都集中在那里。请你想象一种大家不明白是怎样的、而又无法形容的建筑物,就像月宫的一座建筑物,那就是圆明园”。我们今晚所看到影片里的‘圆明园’只是透过现代的科技制作的一种假象,但足以感受到昔日的圆明园有多么的美。

影片《圆明园》就是一场视觉大宴,在影片中我们能够欣赏到超多的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也能够欣赏到西方以及西北少数民族的建筑艺术。我们还能够透过表面现象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我所感受到的有以下三点。

一、建造的规模和特色。我信这是任何一个人看到这部影片后的第一个感慨。圆明园的建设经历了三代帝王的建设,这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离不开的。当时清王朝入关后,由于皇帝不适应北京紫禁城内炎热的气候,就在北京西郊的海淀建造了圆明园的前身畅春园,成为皇帝避暑的地方。之后逐渐扩建,到乾隆帝时,国库充盈,更是大兴土木。由此,圆明园的格局大体已构成,其面积也相当于此刻600个足球场那么大,能够任由你想象其规模了。圆明园的建设汇集了当时江南的若干名园林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皇帝也将自己的诗情画意融入于千变万化的景象当中。不仅仅如此,还吸收了欧洲的建筑风格,把欧洲的园林建筑特色与东方的园林风格相结合,最著名的就有‘大水法’。园内的各种亭台楼阁、洲岛、桥堤、曲廊等建筑群的整体布局让人感觉到了和谐完美。

二、中国古代和谐美。影片一开始就给我们再现了清王朝的宫廷画师所作的圆明园设计图,但这些几百年前的设计图纸在我们现代的人看来好像就是一幅山水与建筑现结合的国画。在这些‘设计图’上的建筑基本上贴合当时圆明园的真实建筑物,也就是说古人就是依靠这些‘设计图’来建设圆明园。在设计图上能够看到这些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很协调,与环境相融合,这也就是古代人追求的一种‘和谐美’,能够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的古典主义美学在美的形态上就主张和谐美,这也与儒道两家思想密切相关,两家思想的融合为共同的和谐美的思想。三代帝王对圆明园进行规划时就个性注意和谐,圆明园在整体上本身也就是一个帝国版图的缩影,在园中的西北方向,有一座假山就喻为‘昆仑’,还有仿庐山景色的‘小匡庐’等,建筑物再置身其中。在影片中也讲到这种和谐性直到乾隆帝时才慢慢消失。当然,古代的和谐美在文学上也有体现,苏东坡就曾说过;“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这么一句话。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也是和谐的一种表现。

三、东西文化的差异。在影片中有这两个情节,西方传教士郎世宁来到东方这个礼貌古国后,想进入清朝皇家画院,就以西方绘画技法画了一幅小孩的肖像,以博得皇帝的欢心,结果失败了。原因很简单,就是皇帝不喜欢他的绘画技法。另一个就是皇帝想要建一个西方水法,而在当时就只有传教士郎世宁懂得西方的建筑,于是郎世宁成为了设计师。由于皇帝的极度关注,郎世宁的设计都要由皇帝过目后才能行。这位东方的主宰看到郎世宁的设计的水法后一度在改,他认为‘裸身的人’不能出此刻他的‘视线’内。更进一步的看,这些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当时的东方审美追求的是‘神’,神似而形不似。西方审美追求的则是‘写实’,真实的写照。难怪皇帝会说小孩的脸上怎样能有阴影呢!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在清朝又到达了历史鼎盛时期,未出嫁的女子足不出户是当时所谓的道德规定,更别说会出现‘裸体的人’了。而在西方人们的思想则是较开放的,他们更喜欢去追求为当时不知的一些东西。在影片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对待科学不同的态度,西方人对科学是执着的追求,而在当时的中国人眼里更本就没有科学这个概念,清朝的统治者也认为学习西方的技艺就是玩物丧志。我想文化也是影响一个

民族进程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正是这些文化的差异,导致了火烧圆明园的杯具。

如今是圆明园已是一片焦土废墟了,但它以前的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不会被人们忘记,更不会被历史忘记。

圆明园电影的观后感500字2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圆明园的纪录片。灯熄灭了,我斜斜地靠着椅背,一副悠然的模样。看着一个奇迹,一点点成形,一点点成长,直至毁灭。灯重新打开的时候,我猛然间发现,自己的右手竟一直是呈握拳状的。不很长的指甲,早已在掌心留下了五个深深的红印。有一些仇恨,我们真的不应该忘记。有一些仇恨,我们必须放在心底,以另一种骄傲,另一种自豪,去宣泄我们心中这一份传承的仇恨。

仇恨是无法用血液来记忆的,真实的画面给人的印象会异常的深刻。圆明园不应该被重建,有一个地方寄存着,一个民族的仇恨与屈辱,不是很好吗?这一部纪录片所投入的巨资很值得。他若唤醒了中华民族心中的仇恨。这无法被血液所传承的仇恨。怎样的巨资都是物超所值的。只是我不知道,在看见画面里的毁灭那么残酷的进行的时候,我为什么可以听见笑声,不是一声,是一小片带着令人心痛的爽朗的笑声。那一刻心莫名地觉得好冷。原来,这就是鲁迅当时的感受啊!他们对这个国真的会爱吗?多少人信誓旦旦地宣誓着自己对祖国的爱。成年礼的那一天,我清楚地记得我无法念下“热爱祖国”这一句话。因为我不知道我能否一直一直,一刻不忘地深深爱下去。这一句话的承诺,有着一生必须付诸行动的重量。爱是否可以放弃,那时仇恨是否也一起消失了?仇恨不再被记得,爱也是否就此中断了?若是我无法做到,我不愿轻易许下承诺。我无法说爱,因为我无法保证我可以把这份爱永远放在心里,永远记住这一份不可遗忘的重量与承诺。

仇恨不应当被遗忘,以往的同时多少耻辱也一并被淡化,被遗忘?也许以德抱怨被所有人所推崇,但这又是否是对与你有恩之人的不公?遗忘仇恨的同时,难道不是也遗忘了感恩吗?没有对比的世界是虚无的空洞。恩怨必须分明。仇恨不是用来报复的。以战止战,只会带来新一轮的仇恨与灾难。我们用另一种方式,用我们自身的'强大,用我们自身的骄傲,去宣泄我们心底的仇恨。那一份恨应当被永远放在心里。

圆明园电影的观后感500字3

这个寒假,我观看了一部名为《圆明园》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由雨果观赏园后的诗意评价作为开头,将我们引入一个如同仙境般的世界,然后用大半的时光以一个传教士的角度描绘了圆明园以往的辉煌,紧之后便开始英法联军烧杀抢掠的镜头,这一幕幕让人心痛的景象,虽然很短,但已深深地刻入了我们的心中。最后的镜头便是此刻的圆明园。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悲愤。在观看到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的镜头时,我想说:这是我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在一片火海中化为灰烬,这圆明园,建造历时150余年,投入的经费更是能够用“无数”二字来形容,而且,圆明园中的更多东西是用钱换不来的,如古老的青铜礼器,精雕细琢的陶瓷花瓶,历代的名人书画……这些东西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了就永远没有了。所以英法联军焚烧的不仅仅是无数的汗水和金钱,还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文化,更是全世界的一笔不可估量的历史遗产。

在悲愤的同时,我也深思:为什么中国自我的珍宝存放在清皇帝的离宫中,却能被西方人轻易地掠夺和焚烧呢?答案正是清政府太软弱无能,国力太衰败,使得西方列强的铁蹄能肆无忌惮地在中国领土上践踏,如入无人之境。为了不受外族的侵扰,我们的国家就应更加强大,而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此刻要好好学习,长大争取为国家做贡献。

圆明园电影的观后感500字4

一个伴随着王朝的兴盛而起的盛世园林--圆明园,终将也随着帝国的消亡而毁灭。一个王朝兴盛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可笑的是竟然无人察觉,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闭关锁国,固步自封,闭门造车便是一个国家衰败的开始,对于个人、组织和社会都是一样,不与外界交流,只是沉迷于自己的幻想,殊不知,这便是衰退和灭亡的开始。

对于如今的中国,还有很多人、很多组织特别是政府的内部沉迷于安逸的生活,殊不知,世界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有与外界保持互动,才能准确的感知到外界的变化,及时的调解自己、改变自己。

如今的中国,让人感到一种僵化的气息,似乎灵活的因子已经单薄甚至消失不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是对当前人们的真实写照,对于想要改变自己的人来说,不断地提升自己并根据外界来改变自己,正是最好的选择。

当前中国存在的最大问题便是体制的僵化,限制了文化、思想的传播和经济的发展,而人们也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渠道来反馈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正是渠道的缺乏和监督的缺失,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最突出的便是腐败的问题。

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依赖于教育、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如今的中国正在发生着巨变,技术上最大的浪潮便是数字世界,与之相对的便是大数据和云计算。大数据描述的不仅是当前数据急剧增长的现实和趋势,更本质是思想的改变,如今关于大数据在中国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1)基础设施的限制。比如带宽和网络的接入问题(2)意识上的问题,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大数据究竟给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而是一笑置之。(3)产学研的连接和合作问题。

作为21世纪,中国的高级知识和研究人员,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历史,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以史为鉴,并充分借鉴外国的经验,根据本国的实际现状,不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技术和科学。肩负起领导和引领科学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任,此乃吾辈有志之士之愿和担当。

圆明园电影的观后感500字5

相信所有人看过《圆明园》之后都会有一种无法诉说的震惊感,悲痛感。同样,震撼、哀痛也充斥着我的大脑和心脏,萦绕心头久久不散。

以前,我听说了很多有关圆明园的故事,有多少建筑师赞叹它的奢华、雄伟,有多少画家欣赏它鬼斧神工的园林艺术所造就的意境,又有多少诗词文人不惜笔墨抒写它所表达的神韵一切都那么让我神往,我使劲儿的在头脑中构想,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难道真的是人间天堂?

耳听不如一见,确实,在我对圆明园有过见识之后,圆明园带给我视觉上的冲击,让我震惊!当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的时候,在影片中一个英国__这样评价过他眼前的所见:法国所有的城堡和宫殿,加起来也抵不上一个圆明园。园中到处都是宫殿,其中充满着古玩、书籍、绫罗绸缎和各种珍宝,这是一千零一夜中的场景,是一种幻境;就是狂想也想象不出我们眼前确实存在的现实,务必有一位诗人、画家、鉴赏家、历史学家和中国学者集于一身的人,才能解释和形容。

就是这样一座幻境般的旷世园林,英法联军为了要留下他们胜利的证据,用了三天三夜的时光将圆明园这个占地5000多亩的园林付之一炬。在洗劫中,士兵们发现了一个有许多马嘎尔尼爵士赠给中国皇帝的礼品的秘密仓库,令他们惊讶的是,中国人拥有大英帝国的大炮,却从未设法改善自我落后的武器装备!

这不得不让我们思索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拥有先进设备却还是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闭关锁国。确实闭关锁国的封建统治政策带给了我们沉痛的教训;确实闭关锁国让我们落在了世界的后面;确实是闭关锁国让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圆明园,一个包容世界之宝的皇家园林遭受了如此重大的洗劫,怎样能不让我们中华儿女捶胸顿足,暗然神伤?

有人说,从圆明园的奢华来看可知当时的统治者只明白享受荣华富贵,滥用权力,这致使了整个封建统治的衰败。(ok。)我的看法并不是这样,因为在《圆明园》中,我们能够看到三代满清帝王为了国家而呕心沥血、日理万机。皇室之人都是勤勤恳恳,刻苦不终!以康熙为第一任总设计师开始建造圆明园,他将自我天文、数学上的深厚造诣,融入到这座旷世园林的中,亲自指挥,能够看到,作为统治者的康熙他始终没有让自我终止努力。雍正继位后,将我国几千年的园林艺术精髓集于圆明园的完善中,其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够体现他所念念不忘的国家之太平。雍正每一天要批阅3000名高级官吏呈上的奏折,每一份奏折都留下了他的意见和评语,每一天的睡眠时光竟然不超过4个小时(我感叹他们的毅力,感叹他们的学识)。圆明园并非是一件奢侈品,它是国力强大繁荣的体现,也是统治者唯一寄托的精神家园。

18世纪末19世纪初,咸丰皇帝继位。种.种原因内部朝政事务荒废,外部英国大肆向中国倾销__,一个泱泱大国就这样沉沦。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感叹道:大清帝国好像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它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

确实应了一句老话--落后就要挨打。中国的闭关锁国,让我们人民失去了太多太多,然而过去终究已经过去,我们不能只沉思与一种悲愤中,我们要记住这一次惨重的教训,开拓创新,奋勇向前!圆明园的雄伟已经消逝,而它被焚烧后的遗址依在,它会让我们中华儿女奋进拼搏!历史的沉痛教训我们不能够不能忘却,我们开拓未来的步伐更加不能停止,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 篇4

周五的时候看了《火烧圆明园》的电影,老师说写观后感,一时半会儿思思索索,还真不知道写些什么好。

上网查了背景资料和相关的说明,只是觉得,中国人所谓对火烧圆明园的记载和评价洋洋洒洒有几万字之余,但不如外国学者的 9 个字。

“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

看过《火烧圆明园》后,震撼之余就是叹息。之所以说这部片子是经典之作,是因为这是自古至今数百数千部历史剧最真实、最中肯的片子。从里面可以看出,帝国主义的野蛮是火烧圆明园的`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单方面的原因,而是中国当代皇帝的昏庸和大臣宰相们的无知亲手将清初盛世历经 150 余年苦心打造的“万园之园”毁于一旦。

圆明园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占地三百五十多公顷。里面珍藏著名胜古迹,奇珍异宝。作为中国人,谁不想亲眼目睹万园之园 —— 那具有中国特色的精致的亭台楼阁,那珍贵的历史文物,那价值连成的奇珍异宝呢?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不存在了,只剩下了残亘断瓦和以示后人的耻辱。

中国是自古以来的文明古国,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我们作为中国的一份子,作为一名中国人,不单单要勿忘国耻,也应当不只历史教科书上的“落后就要挨打”,应当静下心来分析中国成为一个在欧洲当作反面教材的原因,而不能再在我们身上重蹈覆辙。

既然这篇文章是观后感,那我不得不提所有此类文章的共同话题:勤奋学习,报效祖国。我们是民族振兴是国家富强的希望,是正值青春年华的学生。我们不用像国家领导般的为国事扰心,我们也不用像爸爸妈妈般的为家事烦心,我们更不用像老师们的为班事乱心,但我们应该有做好一名优秀中学生的义务和责任,这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也是国家继续处理的问题。迫在眉睫。

整个文章把我想说的都说了,把我想讲的都讲了,把我想倾倒的都倾倒了,但是浑身上下没有轻松多少,因为我肩负着兴建祖国的重任,虽然任重而道远,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总会有属于我们的一片天!

文章的收尾总是一大难题,但我想《火烧圆明园》带给我们了一颗平和的心,让我们接受所不能改变的,改变能改变的,正如西方学者的话。

火烧圆明园电影观后感3

《火烧圆明园》电影解说词里有这样一段话:“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电影刚开始,就出现了这样几个镜头:圆明园里熊熊的大火无情地燃烧着,一批又一批的宫殿烧塌了,一根根柱子冒着黑烟,陆陆续续倒了下去,圆明园成了一片废墟……看到这里,我又气又恨:“圆明园——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公园竞毁在英法联军手里,真可恨啊!”我发现四周的同学看到这里,都紧皱眉头,紧握双拳,气愤极了!

随着电影情节的不断发展,我心潮起伏,激动不已。当电影放到清朝骑兵用长矛、刀剑杀死一个又一个手持钢枪的洋鬼子时,我情不自禁地与同学们一起喊了起来:“打啊!狠狠地打!打死侵略者!打死狗强盗!”当电影放到英法联军疯狂地掠夺珍宝、焚烧圆明园时,我愤怒地紧握拳头,咬牙切齿。我永远忘不了这批强盗抢夺珍宝、互相扭打、放声狂笑的可憎的样子!

电影结束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我感到,清政府太腐败了。慈禧太后只知道保住自己的权势,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对外步步退让,不断地割地赔款,让侵略者长驱直入。这样的封建统治者真是民族的罪人啊!

我又想到:侵略者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历史终将审判他们的滔天罪行。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当时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一次,两个强盗闯入了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盗窃了圆明园的全部财富,然后彼此分赃……”践踏人类文明的侵略者总有一天会受到正义的审判,历史的清算!

如今,圆明园的断柱残垣还顽强地屹立在那里。它记录着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它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告诉我们后代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一定要强盛!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 篇5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30005篇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法抹去的伤痛,那里也永远埋葬了我们的荣耀和自大,那里永远提醒着我们不能忘怀的屈辱和愤怒。如果我们不能正视所有的伤痛和屈辱,我们就不能真正地崛起。那么你知道《圆明园》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圆明园电影观后感3000,希望你喜欢。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30001

纪录片《圆明园》让我们回顾历史,让我们了解圆明园从前的壮观辉煌,也让我们记住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巨大耻辱。

在看影片前,我们已经学过了《火烧圆明园》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了,对圆明园的历史已有部分了解。看完这部纪录片后,我们对圆明园这座伟大的建筑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在看到皇家画院为圆明园所画的建筑图时,如此美丽,如此壮观的景象使大家为之惊叹,个性是在建造圆明园所花费的人力、物力上,大家不禁感慨道:“这真不愧是在幻想艺术中有着崇高地位的世界奇迹。”可惜的是这个伟大的杰作于1860年10月被毁,从那时开始,这个伟大的杰作消失在地球上。

看了这部纪录片,我感受到了清代全盛时期的繁华与昌盛,脑海中映起了美仑美奂的圆明园倩影,这个集康熙、雍正、乾隆一生心血而建造的伟大建筑此刻只能成为梦影。而原因正是因为清朝末期的衰落,咸丰皇帝的昏庸和朝政的腐败。这让英法联军有机可乘,掠夺与烧毁了这个伟大的建筑。我对英法联军的残暴行径与毫无人道主义、对礼貌艺术的摧残表示强烈的愤慨,对大清国的衰落腐败表示无奈和同情。只能说是弱肉强食,谁叫我们当时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优秀的领导者。所以说,要想强国,则务必强民。

期望大家在和平年代好好学习,为祖国的昌盛作出自我的贡献。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30002

看了历史纪录片《圆明园》,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圆明园的建筑的确是威严,壮观的。如此宏大,优美的建筑群令我想到了法国的凡尔赛宫以及俄罗斯的圣彼得堡东宫。百年前的帝王们的宫殿都是如此的华丽,如此的奢侈,如此的令人感叹。

然而凡尔赛,东宫都还在,供各国慕名前来的游人赏玩。而这天的圆明园呢?一片废墟而已。空空的杂草地上将近一米高的野草随着微风晃动的,后面的白玉砖基无力地诉说着一世的辉煌。

我陷入了深思。帝王们修建了庞大的宫殿,目的是炫耀他们或文才或武略的不可一世。大清王朝一统中华,巩固藩属国建立了东亚不可一世的霸权,也起了圆明园。当年起楼玩乐的人们很快地不再了,而这些建筑倒是目睹了“看他起高楼,看他楼塌了”的一切。我不禁愕然:历史到底是在叹息,还是在偷笑王朝统治者们的妄自尊大?

我经常想象,如果我是当年劫掠圆明园的军人,我会怎样想?一个几乎不可理解的国度的最高宫殿……也罢!可能我们不就应苛求那些军人去理解这古老而优美文化的好处——他们只是些英国和法国的普通士兵罢了。他们当然没有吟诗作画的闲情逸致,更没有中国文化对帝王权威的顶礼膜拜。他们看到的,只是之前被清政府背信弃义残忍杀害的本国外交官和士兵,只是圆明园中数不尽的可能意味着自我几年工资的无数珍宝。英帝国的士兵或许期望能拿到些好东西回去卖个好价钱,来弥补生计……

这是多么巨大的误会,这是多么巨大的玩笑。

中国人的一个宏伟建筑被外国的“洋鬼子”们一把火烧掉了。

多少中国人真心热爱的国家的象征?但是当时的中国人又是在以什么样的心态在爱着这个国家?外国人所拍的古老黑白照片里,北京的豪华宫殿总是可怜兮兮地被街头的穷人抢占的风头,这是为什么?这个国家有它如此不可思议的伟大之处,而为什么大家看到的和想看的,却仅是这几千亩好地却连一颗庄稼也没有种的,由破坏性消费所建成的地方?

这就是圆明园,万园之园,它的被外国人所毁无疑是一出可怜的杯具。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30003

这个寒假,我观看了一部名为《圆明园》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由雨果观赏园后的诗意评价作为开头,将我们引入一个如同仙境般的世界,然后用大半的时光以一个传教士的角度描绘了圆明园以往的辉煌,紧之后便开始英法联军烧杀抢掠的镜头,这一幕幕让人心痛的景象,虽然很短,但已深深地刻入了我们的心中。最后的镜头便是此刻的圆明园。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悲愤。在观看到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的镜头时,我想说:这是我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在一片火海中化为灰烬,这圆明园,建造历时150余年,投入的经费更是能够用“无数”二字来形容,而且,圆明园中的更多东西是用钱换不来的,如古老的青铜礼器,精雕细琢的陶瓷花瓶,历代的名人书画……这些东西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了就永远没有了。所以英法联军焚烧的不仅仅是无数的汗水和金钱,还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文化,更是全世界的一笔不可估量的历史遗产。

在悲愤的同时,我也深思:为什么中国自我的珍宝存放在清皇帝的离宫中,却能被西方人轻易地掠夺和焚烧呢?答案正是清政府太软弱无能,国力太衰败,使得西方列强的铁蹄能肆无忌惮地在中国领土上践踏,如入无人之境。为了不受外族的侵扰,我们的国家就应更加强大,而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此刻要好好学习,长大争取为国家做贡献。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30004

这个星期,我看了一部数字纪录片,它的名字叫作《圆明园》。《圆明园》讲述了18世纪,大清帝国由兴到衰,圆明园毁灭的过程。康熙,雍正和乾隆创造了清朝空前的盛世,但是,正是这巨大的财富让后任帝王放松了警惕,豪华的圆明园在英法联军的炮火下化为灰烬。

最让我有感想的片段是:1840年,英国向我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派出了三万人马和英军抵抗,英军只有八千人。清军的武器仍是200多年前的刀剑,鸟枪抬铳。而英军的武器却是那时最先进的来复枪和连发枪。尽管如此,清军士兵仍然浴血奋战,就像一名英国军官说的一样:虽然清军的武器很落后,但是他们的勇气令人尊敬。与此同时,咸丰皇帝却十分懦弱,(lz13)优柔寡断,没有在战争现场指挥战斗,而是逃亡避暑山庄,在那里吸鸦片,由妃子伺候着沐浴。

这两个片段鲜明的比较,让我十分愤怒。我觉得,身为大清帝国的元首,咸丰有这个职责和义务在战争现场指挥战斗,鼓舞士气。可能不管他做什么,都无法改变包括他在内的前几代皇帝保守和自大让帝国落后的局面,无法改变一场早已注定要失败的战争,但是如果他首先当了逃兵,他就没有尽到一个国家元首应尽的职责。在这样的皇帝统治下的大清帝国,就注定要毁灭。

《圆明园》是我国首部大型史诗性数字纪录片。它记录了雍正的努力和志向以及乾隆的自大和对西方工业革命的不屑一顾。《圆明园》让我看到了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和法国传教士王至诚,他们都想让中国皇帝看到科学的力量,但都没有成功。因此,他们只能为皇帝服务。

在康熙和雍正创造的巨大财富下,圆明园怎样会被毁灭呢?因为皇帝的保守和自大蚕食了大清帝国。皇帝认为清朝是天朝,坚不可摧。因此,他们没有与西方交流,根本不明白农业礼貌的时代已经过去,骑兵时代也一去不复返。尽管英国特使送给了清朝大炮和枪支,但是皇帝却没有想到去改善清军落后的武器。中国的皇帝把钱都花在了享乐上,没有花在教育和国防上。因此,圆明园会在地球上消失。

《圆明园》是一部屈辱史,它使我深思!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30005

《圆明园的毁灭》用对比手法写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圆明园的毁灭》主要写了圆明园昔日的璀璨和在1860年英法联军闯进了圆明园,从10月6日开始,各国的侵略者把园内能拿走的通通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每当读到这里,我更会无比的愤怒,这些东西理应是我们中国的,却要让别人占为已有,英法联军真是太可恶了,占领了我们中国的地盘不说,还来破坏我国的瑰宝,做成这些都是当时的清政府,怕被英法联军抓回去受罪,不管别人,自己带着大臣逃到热河一带避难去了。可在我们这一代,这样的历史就不会重演了。

英法联军在抢夺园中宝物的时候,人们也只是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抢走其中的宝物,把园中的金子从缸上刮走,圆明园中抢的现在只剩下几根残柱,不给中国留一点值钱的东西。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记住,政府,国家弱水,就会被人欺负,如果贫穷就会被欺负,如果没有知识就会被落后,所以我们要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知识建造祖国,发奋图强,不让圆明园的历史在重演。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 篇6

看了历史纪录片《圆明园》,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圆明园的建筑的确是威严,壮观的。如此宏大,优美的建筑群令我想到了法国的凡尔赛宫以及俄罗斯的圣彼得堡东宫。百年前的帝王们的宫殿都是如此的华丽,如此的奢侈,如此的令人感叹。

然而凡尔赛,东宫都还在,供各国慕名前来的游人赏玩。而这天的圆明园呢?一片废墟而已。空空的杂草地上将近一米高的野草随着微风晃动的,后面的白玉砖基无力地诉说着一世的辉煌。

我陷入了深思。帝王们修建了庞大的宫殿,目的是炫耀他们或文才或武略的不可一世。大清王朝一统中华,巩固藩属国建立了东亚不可一世的霸权,也起了圆明园。当年起楼玩乐的人们很快地不再了,而这些建筑倒是目睹了“看他起高楼,看他楼塌了”的一切。我不禁愕然:历史到底是在叹息,还是在偷笑王朝统治者们的妄自尊大?

我经常想象,如果我是当年劫掠圆明园的军人,我会怎样想?一个几乎不可理解的国度的最高宫殿……也罢!可能我们不就应苛求那些军人去理解这古老而优美文化的'好处——他们只是些英国和法国的普通士兵罢了。他们当然没有吟诗作画的闲情逸致,更没有中国文化对帝王权威的顶礼膜拜。他们看到的,只是之前被清政府背信弃义残忍杀害的本国外交官和士兵,只是圆明园中数不尽的可能意味着自我几年工资的无数珍宝。英帝国的士兵或许期望能拿到些好东西回去卖个好价钱,来弥补生计……

这是多么巨大的误会,这是多么巨大的玩笑。

中国人的一个宏伟建筑被外国的“洋鬼子”们一把火烧掉了。

多少中国人真心热爱的国家的象征?但是当时的中国人又是在以什么样的心态在爱着这个国家?外国人所拍的古老黑白照片里,北京的豪华宫殿总是可怜兮兮地被街头的穷人抢占的风头,这是为什么?这个国家有它如此不可思议的伟大之处,而为什么大家看到的和想看的,却仅是这几千亩好地却连一颗庄稼也没有种的,由破坏性消费所建成的地方?

这就是圆明园,万园之园,它的被外国人所毁无疑是一出可怜的杯具。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 篇7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圆明园是我国有名的皇家园林,全国占地350多公顷,浓缩了艺术界的精华。是全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名胜建筑,一共建了150多年但是,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后放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烧得只剩几根残柱。

这帮可恶的强盗,在中国土地上为所欲为。想拿就拿,想抢就抢,都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他们烧毁了我们中国的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烧毁了我们中国人150多年的努力、精力、人力、财力,烧毁了我们中华人民多少精华,烧毁了我们多少中华人民的智慧的结晶。

在香港的拍卖会上拍卖过铜牛头、铜虎头、铜猴头。那就是12生肖喷水池里的猴头、牛头、虎头,在拍卖会上,我国花了数千万才换回这三件国宝。

为什么是我们中国的东西,却要用巨大的代价换回来。就因为被他们掠夺了,如今想起圆明园被毁灭的辉煌,我就感到愤怒和惋惜!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我们要努力读书,学好本事,长大后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历史的悲剧不能重演!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 篇8

通过近现代史课,我有机会观看《圆明园》的纪录片,以前的我也对圆明园的历史有一些了解,但是观看时内心还是五味陈杂,多的是对那段屈辱历史不甘,也有对如今国家崛起的自豪。真是应验了那句斯大林的那句话“落后就要挨打”。

《圆明园》为我们再现了一段真实可感且震撼人心的历史,让我穿越了历史,亲眼见证了大清帝国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全过程,我为大清的兴盛而自豪骄傲,又一起为其逐渐衰亡悲哀感叹。

圆明园曾是一座珍宝馆,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博物馆、艺术馆。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

但是在一八六零年十月六日,英法联军侵入我国北京,闯入圆明园,而慈禧太后带着皇帝逃出了京城。英法联军疯狂地抢夺、毁坏、火烧园中宝藏文物、古建筑,这帮侵略军在中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大罪。那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悲哀最黑暗的历史时期,是我们中国人应该永远铭记的一段屈辱的历史。

从幼时懵懂那天起,重复在我耳畔的,便是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道德逻辑,而正视如钉在板上的历史,康熙帝在畅园春见到了自己孙子弘历,弘历伴着飘落下来的红色花瓣舞剑,那场景之美丽用任何华丽的辞藻都不能将其形容。但我又不禁将此时的美景与大火过后圆明园内大片的废墟重合到一起,惋惜之情涌上心头。

中华民族,是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一直以来,我都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虽然,在近代,我们的祖国忍受了太多的蹂躏、承受了太多的折磨,我们的国民被列强所歧视、侮辱,但,我依然深爱着他们。这种爱,包含着辉煌、包含着屈辱;包含着惜弱、包含着图强。这种爱,没有什么原因,却有千万个理由。这种爱,已经深深的植根于我的心中。这种爱,给了我无形的强大动力,使我们每个有良知、有责任的华夏儿女,为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为了洗却积压于胸的愤怒,为了我们的子孙不再有我们的尴尬,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都应努力的奉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没有一个繁荣的民族,作为个人,不论怎样,都逃不掉先辈的遭遇。

那段屈辱的历史使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是什么造成了大清帝国如此轻易地从兴盛转瞬间步入衰亡?是英法联军的惨绝人性?不,那只是我们欺骗自己的借口,大清鼎盛外表下糜烂的本质才是大型帝国走向衰亡的真正的原因。长期的闭关锁国,不与外界交流,只一味的认为自己的万里河山是不能被其他人毁灭的,却没有发现这个偌大的帝国早已停下了前进的脚步,而西方国家已经后来居上,危机早就到来了。

历史不需惋惜,只需要铭记,我们需要做的是从这段历史中吸取教训。过去已成历史,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憧憬未来。一个国家的繁荣与昌盛,需要我们对国情的深入了解,要求我们掌握各个领域中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友好交流。历史不会重演,我们将牢记中华民族一个世纪的屈辱和苦难,在我们手中,繁荣强大的中国不再是梦想,在我们脚下,中华大地将重现辉煌。我们将勇敢而又自信地向世界宣告:中华民族的屈辱和苦难已永远过去!

历史的车轮伴着礼炮的呜响把中国载入了新的纪元。我们不再只有原始的火药,腾飞的火箭将中国人飞天的梦想载上了环宇;我们不再只有古老的长城,横截大江,“高峡出平湖”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我们也不再只有贫穷落后,已告别温饱,实现小康……于是,在我思维的轨迹上,在我浩瀚的脑海里,始终深深地铭刻着一条信念: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960万,该有多大多大;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五千年,该有多长多长……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精选5篇)


本文为读后感大全推荐专题“圆明园电影观后感”相关内容。

和书一样,观看电影或者视频也可促进人的成长,在看电影的时候,我们会迸发出自己的想法,观后感,顾名思义是先“观”后“感”的产物。观后感既可以是情绪化的表达,也可以是理性思考下的产物。如何写出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观后感?为满足你的需求,读后感大全特地编辑了“圆明园电影观后感”,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篇1】

看了历史纪录片《圆明园》,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圆明园的建筑的确是威严,壮观的。如此宏大,优美的建筑群令我想到了法国的凡尔赛宫以及俄罗斯的圣彼得堡东宫。百年前的帝王们的宫殿都是如此的华丽,如此的奢侈,如此的令人感叹。

然而凡尔赛,东宫都还在,供各国慕名前来的游人赏玩。而这天的圆明园呢?一片废墟而已。空空的杂草地上将近一米高的野草随着微风晃动的,后面的白玉砖基无力地诉说着一世的辉煌。

我陷入了深思。帝王们修建了庞大的宫殿,目的是炫耀他们或文才或武略的不可一世。大清王朝一统中华,巩固藩属国建立了东亚不可一世的霸权,也起了圆明园。当年起楼玩乐的人们很快地不再了,而这些建筑倒是目睹了“看他起高楼,看他楼塌了”的一切。我不禁愕然:历史到底是在叹息,还是在偷笑王朝统治者们的妄自尊大?

我经常想象,如果我是当年劫掠圆明园的军人,我会怎样想?一个几乎不可理解的国度的最高宫殿……也罢!可能我们不就应苛求那些军人去理解这古老而优美文化的'好处——他们只是些英国和法国的普通士兵罢了。他们当然没有吟诗作画的闲情逸致,更没有中国文化对帝王权威的顶礼膜拜。他们看到的,只是之前被清政府背信弃义残忍杀害的本国外交官和士兵,只是圆明园中数不尽的可能意味着自我几年工资的无数珍宝。英帝国的士兵或许期望能拿到些好东西回去卖个好价钱,来弥补生计……

这是多么巨大的误会,这是多么巨大的玩笑。

中国人的一个宏伟建筑被外国的“洋鬼子”们一把火烧掉了。

多少中国人真心热爱的国家的象征?但是当时的中国人又是在以什么样的心态在爱着这个国家?外国人所拍的古老黑白照片里,北京的豪华宫殿总是可怜兮兮地被街头的穷人抢占的风头,这是为什么?这个国家有它如此不可思议的伟大之处,而为什么大家看到的和想看的,却仅是这几千亩好地却连一颗庄稼也没有种的,由破坏性消费所建成的地方?

这就是圆明园,万园之园,它的被外国人所毁无疑是一出可怜的杯具。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篇2】

她曾是建筑、园林、生态、艺术的聚集地和栖息地;她曾像一幅绚丽的中国画,在历史的光阴中隐现,又在雄雄的烈火中挣扎;她不仅仅承载了一个帝国的兴衰,还满盈着一个家族的泪水与欢笑。而今,很少有人能够透过那些满目疮痍、断壁残垣的景象,联想起她以前拥有的恢弘壮阔。

如果说圆明园的建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那么,她的毁灭就是全人类的悲哀,更是中华民族的悲哀与耻辱。圆明园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更应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记忆。但记忆总该是完整的,而不留残缺的。记忆在局促和焦灼的等待中迎来了大型史诗数字电影——圆明园,它采用电脑防真动画手段,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圆明园,重现了300年前圆明园的瑰丽辉煌,再现了150年前的屈辱时刻。穿越时空隧道,抹去层层尘埃,历史在这绚丽的洪流中更加的精艳,恢弘壮丽的“万园之园”也变得更加瑰丽!然而,它越是瑰丽,就越会引起国人的哀叹与惋惜。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

“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再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

“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在雨果美丽的描述中,我进入了三百多年前这片独一无二的土地,那个我们再也无法亲临的人间仙境——圆明园。这是一次奇妙的旅行,也是一次痛心的回首,当影片结束放映之时,我的心灵被耻辱啃咬着,被愤怒的烈火灼烧着,久久不能平静。

当时的大清帝国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统治者们却以此自居,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们目空一切,多次拒绝同其他国家的互通有无。他们不会想到的是,就在满清王朝闭关锁国、安于现状的同时,西方国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工业革命,正一步一步地赶超中国,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所以,大清帝国注定要从瑰丽的天国中坠落,这样杯具性的惩罚注定是无法逃脱的!这天的我们只能在满目疮痍、断壁残垣中寻找那份失落的完美。

在圆明园的陈设和各个宝库中,除了绘制精美的各种瓷器,天文地理仪器,还有来自西方国家作为礼品进贡的铜炮、舰船模型和军用望远镜等,可当政者却并未意识到其中的科技含量和军事价值。当影片中清朝官兵用自我的血肉之躯去迎战西方列强的大炮和火枪的时候,我感到的不仅仅仅是震惊,更多的是人民的愚昧与无知。中国人是智慧的,但聪明不能反被聪明误;自信是上天赋与的,可自大与自负却是万万要不得的。隆隆的枪炮惊醒了沉浸在骄傲情绪中的国人,却无法挽回自高自大所付出的代价。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之后的两次大肆掠夺慰藉了他们饥渴的心灵,每一个战士都获得了丰厚的奖品。当我们看到圆明园中的瑰宝在西方人的手中大肆拍卖之时,你是否感觉到一种耻辱呢?

圆明园的大火连烧了三天,大地在颤抖,人们在哭泣,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了灰烬。法国作家雨果以前这样说过:“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这一奇迹已经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格兰……”雨果直截了当地揭露了英法联军丑陋的嘴脸与无耻的行径。

电影《圆明园》,给了每一个中国人去感受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与璀璨文化的机会,也使每一位华夏儿女在飞速发展的当代暂时驻足,思考历史。痛定思痛,我们能够嘲笑那些相信皇帝在天之灵能够保护他们的宫女和太监;能够瞧不起那些思量着凭借中国地大物博能够免过一劫的王宫大臣,可是绝对不能忘记那个皇权至上、闭关锁国的年代给中国历史铸下的烙印!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我们在深刻反思历史的同时,更要勇敢地承担起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为了不让悲壮的历史重演,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必须要践行“保卫祖国,振兴中华”的誓言,扎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养,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奉献出自我的一份力量!

牢记历史,毋忘国耻,强我中华,告慰英灵!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篇3】

大火还在吞噬着我的心

啊,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勤劳勇敢,多少年来,中国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可是封建社会末期,由于统治者的无能,致使我们的祖国陷人了贫穷、落后的局面,帝国主义的魔爪伸进了祖国的土地。

影片《火烧图明园》再现了这一历史事实。清咸丰年间,政府腐败,咸丰帝与璐贵妃在行宫画明园寻欢。作乐,徽于朝事。英、法等八国联军乘机侵人中国,攻人北京。一路之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遭到中国人民的抵抗后,更是恼羞成怒。强盗头子巴夏礼下令烧毁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熊熊的大火烧起来了!一座座豪华的宫殿在烈焰中溃然倒塌;一根根精心雕琢的大理石柱在大火中倾倒。啊,火!强盗点起的火,一切园林艺术之典范的圆明园,一夜之间化为灰烬。啊,圆明园,集万园胜景于一身的圆明园,有多少人仰慕过你啊!雨果称你是基于幻想基础上的艺术,一位法国传教士赞叹你是世界园林之冠。可是你却这样地被毁了!而纵火的强盗竟在光天化日之下拍卖你珍藏的瑰宝!

这熊熊的烈火不仅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场劫难,而且在善良、勇敢的中国人民心中烙下了一个深深的印迹:耻辱啊,中华民族!

我的心被烈火烧烤着,文明强盗为何能长驱直人,明火执杖地在我们的土地上横行?难道我们中国人生来就是奴隶?难道我们只懂得顺从?难道我们眼看着祖国遭受蹂嘴而袖手旁观?不,决不!这熊熊的烈火烧毁的是帝王寻欢作乐的宫殿,而人民却在这烈火中觉醒。

熊熊的烈火啊!你毁灭了封建帝王的美梦,催醒了沉睡的中国人民,唤起了朦胧的中国大地,敲醒了时代的替钟:觉醒吧,人民!去保卫自己的家园,去赶走凶恶的强盗,去建设伟大的祖国。看吧,各地的义军已经行动起来,英勇地抗击侵略军,用鲜血和生命冲刷着中华民族的耻辱,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啊,火烧后的圆明园,只剩下一片废虚。100多年来,在那倔强挺立着的断垣残壁上,郁积着多少民族的愤怒和仇怨。它是历史的见证,是我们民族耻辱的见证。

血与泪的历史教训,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能忘记。我们在影片的烈火中追踪着中国近代史的足迹,不仅仅是为了吊古伤怀,更重要的是要像我们的祖先一样,在烈火中觉醒,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篇4】

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去四楼电教室观看《圆明园纪录片》,老师给我们介绍说:这是一做建筑宏伟的皇家园林,他又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外面还有许多小园,分别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从开始到结束,大家一个个都看得如痴如醉。演到最后,看到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能拿走的拿走,拿不走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则毫不犹豫的毁掉。但是,为了销毁罪证,1860年10月18日,3500名罪犯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雾笼罩了整个北京城。这是中国的耻辱,是一段抹不掉的历史!我的眼在流泪,心在流泪。这是中国人用了两个多世纪的时间才建造成功的,竟然被这些外国人不到三天,就给轻易毁掉了。

作为一名中国人,谁不想看看有许多美丽传说、构造精美的、举世无双的圆明园呢?那儿具有中国特色精致的亭台楼阁,美丽的花草树木,还有那价值连城的珍宝……然而,这一切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几根残缺不全的石柱孤零零地躺在那儿,它们好像在向人们诉说当年的痛苦和屈辱。

人与人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绝对不应该成为敌人。战争使人性变得残忍,两个国家的士兵之间本来是没有冤仇的,但由于国家之间的利益与矛盾,他们要在战场上互相残杀,直到拼个你死我活,战争造成了太多的人间悲剧。任何时候,我们都是应该反对战争!

今天,我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里,应该努力学习,做好每一次作业,听好每一堂课,将来把祖国建设为更为富强的国家,一定要避免像火烧圆明园这种悲剧的再次发生!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篇5】

同学们,相信每一个看过《火烧圆明园》的人都会永远记住一个镜头:浓烟滚滚,烈火熊熊,美丽的“万园之园”圆明园顷刻间化作一片灰烬,只剩下几根石柱孤零零地耸立着。

这部电影一开始就牵动着我的心。电影真实地叙述了英法联军侵入中华大地以后犯下的滔天大罪。这些吃人的恶魔在中华大地横行无忌,任意抢劫,残杀无辜这一幕幕血与火的惨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激起我满腔怒火。

中国人民是龙的传人,中华大地神圣不可侵犯。应对侵略者,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爱国的勇士们背着弓箭,拿着长矛,一次又一次冲向敌人,一批倒下了,另一批又冲上去。但洋鬼子用我们祖先发明的火药疯狂扫射,勇敢的中国人最终因清政府腐败无能,军队武器落后,战败了,鲜血染红了神州大地。

电影中的镜头一个又一个闪过。在洋鬼子要闯入圆明园进行破坏时,坚强的中国人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可是,这些狗强盗竟以清政府不准他们进入圆明园参观为借口,一把火烧毁了这座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并肆无忌惮地劫掠。圆明园始建于乾隆年间,到同治年间时已经整整修建了一百多年,这凝聚了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呀,可这雄伟的宫殿竟一朝毁于外国强盗之手,而那同治皇帝呢?却逃之夭夭!这是中国人的奇耻大辱,它时时刻刻提醒着中国人民不忘国耻,不忘这个血的教训。

看完电影,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仅有把祖国建设成繁荣、昌盛的国家,拥有现代化的高科技,这样历史的杯具才不会重演。

同学们,让我们为了祖国母亲永不受辱而努力学习吧!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


篇一:电影圆明园观后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为了使我们更好地了解那段历史,沈老师带领我们观看了《火烧圆明园》这部电影。观看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从影片上,我们看到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高大的房屋,白玉修成的栏杆,深红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巨大而别致的喷泉,仿佛诉说着圆明园的传奇故事。小路两旁种植着桃树、梨树、玉兰树等奇花异草,像天边多彩的云霞洒在树枝上。湖中,还有各种水禽在嬉戏。圆明园不愧是中国最美的皇家园林。

可就是这样一座巧夺天工的艺术瑰宝,毁在了侵略者的手中。当时,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使可恶的侵略者打开了中国的国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杀进了圆明园。他们把园中的奇珍异宝全部夺走,然后把不能据为己有的宝物任意践踏。10月18日和10月19日,三千五百名侵略者在园内放火。大火烧了三天,一座精妙绝伦的皇家园林化为一片灰烬。

看到这里,我的心里升起一股怒火,拥有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就这样成为被人白白欺负的羔羊!懦弱的清政府,自以为非常强大,于是闭关锁国,只会偷安享乐,根本就不相信科学。在英法联军侵入时,竟试图用长箭短矛去抵挡别人的洋枪洋炮。三万人还打不过三千人,真是可笑之至!

正是这种软弱无能,正是这种狂妄自大,使侵略者杀到了家门口,烧毁了圆明园。他们不仅毁了我国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还破坏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明!在愤怒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让那段屈辱的历史成为永远的过去!

建国六十周年就要到了,让我们回想祖国60周年的发展变化,不免生出许多感慨:过去,我们这个曾经世界最强的国家,变成了最衰弱的国家。这部电影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情景,使我们了解到圆明园被毁的命运及清政府的腐败、侵略者的可恶!

如今,我国又从衰弱逐渐走向繁荣。两弹一星升空、载人飞船发射、举办奥运会……这些,都是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的证明。即便如此,我们也不改忘了那段历史悲痛的历史,用优秀的学习和最好的表现向祖国献上最美的献花!

篇二:电影圆明园观后感

1860年,清,咸丰十年。一场三天三夜的大火焚毁了“万园之园”——圆明园。英法联军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后又放火,使这座世界名园变为一片废墟。

圆明园,这座变为一片废墟的万园之园,在向我们呼唤:中国人,站起来吧!虽然圆明园被大火烧毁,但百年来,他却把奋斗的力量输入我们的躯体。纵然八国联军侵华,纵然英法联军毁掉圆明园,但暴力无法使我们屈服,只会使我们更加坚强。纵然洋枪大炮打死了一个又一个中国人,但却打不死他们的灵魂,纵然圆明园被大火焚烧,但圆明园依然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

用心灵去体会圆明园,你会发现,他在仰天长叹:当圆明园陷入一片火海时,在中国领地上横行霸道的额尔金得意忘形的宣称:此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惊,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掠夺者将此举妄称功绩,但世人却因这句话而愤怒。当联军攻占北京,老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死于枪弹之中时,皇帝却去了承德的避暑山庄。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人的耻辱!

三天,三天,一座万园之园毁灭,一个个血肉之躯倒在血泊之中。在世界上生存了150余年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奋勇杀敌的壮士在战斗中全军覆没。此后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争相涌来。富丽堂皇的圆明园的毁灭和不平等条约提醒我们勿忘国耻。

圆明园废墟的存在,时刻提醒着我们:落后就会挨打,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奋发学习,掌握科技知识,为国家的富强而努力奋斗!

自评:在学“火烧圆明园”课文之前,老师让我们周末在家观看电影版的《火烧圆明园》。看后写了观后感。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篇三:电影圆明园观后感

我是个多愁善感的女生,和多数同学一样,我很不愿意观看有关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电影。可是,老师偏偏带我们去看了一部名为《圆明园》的影片。

电影《圆明园》描绘的正是我们不忍回首的一段耻辱历史: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世界上最壮丽辉煌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顷刻之间化为灰烬……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到清乾隆9年,历经41年,基本建成。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一直在扩建。圆明园由圆明、长春、万春(绮春)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占地5200余亩,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是一座大型皇家宫苑。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清王朝修建这样一座规模空前的园林,一是为了满足皇家穷奢极欲的享受,二是为了向万国来朝的番邦外国盛陈天朝威仪,展示帝国尊严。

然而,1860年10月,有人不请自来了。他们就是来自号称文明、自由和绅士之国的英吉利和法兰西的英法联军。只不过,他们不是带着礼物来朝贡的,而是举着枪炮、端着刺刀闯进来的。这是一群不折不扣的强盗,他们把园中能拿动的东西统统抢走。车拉人扛,实在搬不动的就一律毁掉。最后,竟公开宣布要“文明”的把它烧掉。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万园之园成了一片废墟。熊熊大火中,康熙皇帝的北国江南顿成好梦一场;熊熊大火中,多少奇珍异宝化为乌有;熊熊大火中,龙的传人只能泪水涟涟,无言以对。熊熊大火,照亮了强盗峥嵘的狞笑,更使大清的外强中干暴露无遗。从此,国无宁日,厄运连连。昔日的文明帝国沦落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东亚病夫。

圆明园的一把火,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民族的不尽的痛楚,更昭示了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

转眼150余年过去了,历史已经进入21世纪。正像凤凰涅盘、浴火重生,中国在经历了百年磨难的洗礼后,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东方巨人傲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但是,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时刻在警醒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只有居安思危,奋发图强,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永远生生不息,繁荣昌盛!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一)

今天我看了《圆明园》这部电影,看完后我感到无比的惋惜和愤怒。

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在众多园林中鹤立鸡群,汇集了天下的风景名胜,将中西建筑风格融为一体,还集中了华夏民族五千年来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它的存在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可是,这样一座有着一百五十多年历史的皇家园林,却在英法联军的一把火被烧成一片废墟。当我看到“那些侵略者见到园中的奇珍异宝都惊呆了,疯狂地将贵重物品据为己有”的片段时,我的肺都快气炸了,我们这个拥有黄河、长江和万里长城的民族,这个拥有亿万铮铮铁骨儿女的民族,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灰烬……

看完影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小小心灵受到无比的震撼,为了中国的繁荣富强,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学好本领,努力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二)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圆明园的纪录片。灯熄灭了,我斜斜地靠着椅背,一副悠然的模样。看着一个奇迹,一点点成形,一点点成长,直至毁灭。灯重新打开的时候,我猛然间发现,自己的右手竟一直是呈握拳状的。不很长的指甲,早已在掌心留下了五个深深的红印。有一些仇恨,我们真的不应该忘记。有一些仇恨,我们必须放在心底,以另一种骄傲,另一种自豪,去宣泄我们心中这一份传承的仇恨。

仇恨是无法用血液来记忆的,真实的画面给人的印象会异常的深刻。圆明园不应该被重建,有一个地方寄存着,一个名族的仇恨与屈辱,不是很好吗?这一部纪录片所投入的巨资很值得。他若唤醒了中华名族心中的仇恨。这无法被血液所传承的仇恨。怎样的巨资都是物超所值的。只是我不知道,在看见画面里的毁灭那么残酷的进行的时候,我为什么可以听见笑声,不是一声,是一小片带着令人心痛的爽朗的笑声。那一刻心莫名地觉得好冷。原来,这就是鲁迅当时的感受啊!他们对这个国真的会爱吗?多少人信誓旦旦地宣誓着自己对祖国的爱。成年礼的那一天,我清楚地记得我无法念下“热爱祖国”这一句话。因为我不知道我能否一直一直,一刻不忘地深深爱下去。这一句话的承诺,有着一生必须付诸行动的重量。爱是否可以放弃,那时仇恨是否也一起消失了?仇恨不再被记得,爱也是否就此中断了?若是我无法做到,我不愿轻易许下承诺。我无法说爱,因为我无法保证我可以把这份爱永远放在心里,永远记住这一份不可遗忘的重量与承诺。

仇恨不应当被遗忘,以往的同时多少耻辱也一并被淡化,被遗忘?也许以德抱怨被所有人所推崇,但这又是否是对与你有恩之人的不公?遗忘仇恨的同时,难道不是也遗忘了感恩吗?没有对比的世界是虚无的空洞。恩怨必须分明。仇恨不是用来报复的。以战止战,只会带来新一轮的仇恨与灾难。我们用另一种方式,用我们自身的强大,用我们自身的骄傲,去宣泄我们心底的仇恨。那一份恨应当被永远放在心里。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三)

早就听说圆明园是去年最棒的纪录片之一,今天终于将其看完。留给我的是无尽的悲伤与沉痛的心情。在90分钟的时间里,整部影片用完美的特效与客观冷静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圆明园从修建到被摧毁的完整过程。可以说,2006年最值得观看的两部电影。一部是《圆明园》,另一部就是警示全球变暖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像》。

在近年来中国导演对商业武侠片近乎疯狂的追求中,史诗纪录片《圆明园》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很高兴有这样一批人为能认认真真的拍一部注定会淹没在商业片中的纪录片。《圆明园》摄制团队用时5年,查阅了大量的史实资料,终于完成了近年来中国最好的纪录片。正如《圆明园》导演金铁木说“圆明园见证了一个帝国最后的辉煌,也昭示着一个民族苦难的开始。通过圆明园,我们折射的是清朝盛衰的大历史。”

在观看这部电影以前在圆明园游玩的时候,我总是想象百年前在这堆废墟之上的,是何等绚丽的景象,前几天在圆明园拍照的时候,也只是为铺满湖面的荷花所倾倒。曾经华丽的圆明园似乎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十分遥远。在观看完这部史诗电影之后,我发现我的想象力在导演用华丽的特效打造的昔日鼎盛时的圆明园面前是那么的无力。可以说,世界上的其他所谓“奇迹”在圆明园面前,都要站到一边,耗时一个世纪所建成的圆明园,集合了当时所有中国工匠的心血。是当时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建造出来的。圆明园,才是真正的人间奇迹!

“我贪婪地欣赏着这一幕奇怪的,却又是令人难忘的情景:这一大群各种肤色、各式各样的人,这一大帮地球上各式人种的代表,他们全都闹哄哄地蜂拥而上,扑向这一堆无价之宝。他们用各种语言呼喊着,争先恐后,相互扭打,跌跌撞撞,摔倒又爬起,赌咒着,辱骂着,叫喊着,各自都带走了自己的战利品……这一幅情景只有吞食大麻酚的人才能胡思乱想起来……”

英法联军随军牧师:麦基这是人性之恶被激发到极致后的疯狂,一个亲临其境者的记忆,使真实的历史在观众心里割下冷静的一刀。

于是,越是客观冷静,越是产生了刺痛的效果。正如法国历史学家伯纳。布立塞在《圆明园大劫难》中所写:“圆明园的毁于一旦,相当于凡尔赛宫加卢浮宫博物院以及法国国家图书馆全遭焚毁。”为本民族,我们怎能不痛息?为全人类,我们怎能不叹息?

前些时听说有人提议要重建圆明园,我不禁觉得有些荒谬。圆明园早已成为中国历史上无法忘却的伤痛。他见证了清朝由盛至衰的整个过程。岂是复建就能使人忘却那段伤痛的?圆明园是我们民族的胎记,一个民族之所以是这个民族而不是其他民族,最重要的就在这些胎记上。所谓“万园之园”并不仅仅是说它是所有园林中最好、最大的,还因为它是集大成者。全世界很少有一个园林能够做到这一点,而做到这一点的背景是中国的空前强大,是强大帝国皇帝的财富与雄心。圆明园。而今,一切不复存在。一切都要从头再来。中国要站在世界的前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难道修复起来了,就代表中国又站在世界的巅峰了?这恐怕又是一小撮好面子者的心血来潮吧!

感谢所有参与摄制《圆明园》的人,是你们为我们带来了如此精彩的一部电影!是你们再现了一件举世珍宝的绚丽多姿。,是你们让更多的人直观的了解了圆明园。希望所有看见这篇文章的人,都能在百忙之中抽空看一看这部电影,他值得你用90分钟的时间去品味!

电影圆明园的观后感(精选7篇)


我们观看电影时会领悟许多,感悟许多,在回味其中情节时,内心都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感触,那么将在影片中所获取的知识进行汇总,写出观后感就很重要。观后感的自我表达丰富了电影的独特性和深度。写作品观后感要注意什么呢?读后感大全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电影圆明园的观后感,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电影圆明园的观后感 篇1

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去四楼电教室观看《圆明园纪录片》,老师给我们介绍说:这是一做建筑宏伟的皇家园林,他又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外面还有许多小园,分别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从开始到结束,大家一个个都看得如痴如醉。演到最后,看到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能拿走的拿走,拿不走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则毫不犹豫的毁掉。但是,为了销毁罪证,1860年10月18日,3500名罪犯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雾笼罩了整个北京城。这是中国的耻辱,是一段抹不掉的历史!我的眼在流泪,心在流泪。这是中国人用了两个多世纪的时间才建造成功的,竟然被这些外国人不到三天,就给轻易毁掉了。

作为一名中国人,谁不想看看有许多美丽传说、构造精美的、举世无双的圆明园呢?那儿具有中国特色精致的亭台楼阁,美丽的花草树木,还有那价值连城的珍宝……然而,这一切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几根残缺不全的石柱孤零零地躺在那儿,它们好像在向人们诉说当年的痛苦和屈辱。

人与人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绝对不应该成为敌人。战争使人性变得残忍,两个国家的士兵之间本来是没有冤仇的,但由于国家之间的利益与矛盾,他们要在战场上互相残杀,直到拼个你死我活,战争造成了太多的人间悲剧。任何时候,我们都是应该反对战争!

今天,我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里,应该努力学习,做好每一次作业,听好每一堂课,将来把祖国建设为更为富强的国家,一定要避免像火烧圆明园这种悲剧的再次发生!

电影圆明园的观后感 篇2

人人皆知的中国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是东方礼貌中的奇迹,被誉为是“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法国大文豪雨果以前说过:“从前在世界的一方有一个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一个近乎超凡的民族利用其想象力能够造出的全部东西都集中在那里。请你想象一种大家不明白是怎样的、而又无法形容的建筑物,就像月宫的一座建筑物,那就是圆明园”。我们今晚所看到影片里的‘圆明园’只是透过现代的科技制作的一种假象,但足以感受到昔日的圆明园有多么的美。

影片《圆明园》就是一场视觉大宴,在影片中我们能够欣赏到超多的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也能够欣赏到西方以及西北少数民族的建筑艺术。我们还能够透过表面现象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我所感受到的有以下三点。

一、建造的规模和特色。我信这是任何一个人看到这部影片后的第一个感慨。圆明园的建设经历了三代帝王的建设,这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离不开的。当时清王朝入关后,由于皇帝不适应北京紫禁城内炎热的气候,就在北京西郊的海淀建造了圆明园的前身畅春园,成为皇帝避暑的地方。之后逐渐扩建,到乾隆帝时,国库充盈,更是大兴土木。由此,圆明园的格局大体已构成,其面积也相当于此刻600个足球场那么大,能够任由你想象其规模了。圆明园的建设汇集了当时江南的若干名园林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皇帝也将自己的诗情画意融入于千变万化的景象当中。不仅仅如此,还吸收了欧洲的建筑风格,把欧洲的园林建筑特色与东方的园林风格相结合,最著名的就有‘大水法’。园内的各种亭台楼阁、洲岛、桥堤、曲廊等建筑群的整体布局让人感觉到了和谐完美。

二、中国古代和谐美。影片一开始就给我们再现了清王朝的宫廷画师所作的圆明园设计图,但这些几百年前的设计图纸在我们现代的人看来好像就是一幅山水与建筑现结合的国画。在这些‘设计图’上的建筑基本上贴合当时圆明园的真实建筑物,也就是说古人就是依靠这些‘设计图’来建设圆明园。在设计图上能够看到这些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很协调,与环境相融合,这也就是古代人追求的一种‘和谐美’,能够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的古典主义美学在美的形态上就主张和谐美,这也与儒道两家思想密切相关,两家思想的融合为共同的和谐美的思想。三代帝王对圆明园进行规划时就个性注意和谐,圆明园在整体上本身也就是一个帝国版图的缩影,在园中的西北方向,有一座假山就喻为‘昆仑’,还有仿庐山景色的‘小匡庐’等,建筑物再置身其中。在影片中也讲到这种和谐性直到乾隆帝时才慢慢消失。当然,古代的和谐美在文学上也有体现,苏东坡就曾说过;“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这么一句话。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也是和谐的一种表现。

三、东西文化的差异。在影片中有这两个情节,西方传教士郎世宁来到东方这个礼貌古国后,想进入清朝皇家画院,就以西方绘画技法画了一幅小孩的肖像,以博得皇帝的欢心,结果失败了。原因很简单,就是皇帝不喜欢他的绘画技法。另一个就是皇帝想要建一个西方水法,而在当时就只有传教士郎世宁懂得西方的建筑,于是郎世宁成为了设计师。由于皇帝的极度关注,郎世宁的设计都要由皇帝过目后才能行。这位东方的主宰看到郎世宁的设计的水法后一度在改,他认为‘裸身的人’不能出此刻他的‘视线’内。更进一步的看,这些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当时的东方审美追求的是‘神’,神似而形不似。西方审美追求的则是‘写实’,真实的写照。难怪皇帝会说小孩的脸上怎样能有阴影呢!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在清朝又到达了历史鼎盛时期,未出嫁的女子足不出户是当时所谓的道德规定,更别说会出现‘裸体的人’了。而在西方人们的思想则是较开放的,他们更喜欢去追求为当时不知的一些东西。在影片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对待科学不同的态度,西方人对科学是执着的追求,而在当时的中国人眼里更本就没有科学这个概念,清朝的统治者也认为学习西方的技艺就是玩物丧志。我想文化也是影响一个

民族进程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正是这些文化的差异,导致了火烧圆明园的杯具。

如今是圆明园已是一片焦土废墟了,但它以前的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不会被人们忘记,更不会被历史忘记。

电影圆明园的观后感 篇3

1860年,清,咸丰十年。一场三天三夜的大火焚毁了“万园之园”——圆明园。英法联军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后又放火,使这座世界名园变为一片废墟。

圆明园,这座变为一片废墟的万园之园,在向我们呼唤:中国人,站起来吧!虽然圆明园被大火烧毁,但百年来,他却把奋斗的力量输入我们的躯体。纵然八国联军侵华,纵然英法联军毁掉圆明园,但暴力无法使我们屈服,只会使我们更加坚强。纵然洋枪大炮打死了一个又一个中国人,但却打不死他们的灵魂,纵然圆明园被大火焚烧,但圆明园依然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

用心灵去体会圆明园,你会发现,他在仰天长叹:当圆明园陷入一片火海时,在中国领地上横行霸道的额尔金得意忘形的宣称:此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惊,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掠夺者将此举妄称功绩,但世人却因这句话而愤怒。当联军攻占北京,老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死于枪弹之中时,皇帝却去了承德的避暑山庄。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人的耻辱!

三天,三天,一座万园之园毁灭,一个个血肉之躯倒在血泊之中。在世界上生存了150余年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奋勇杀敌的壮士在战斗中全军覆没。此后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争相涌来。富丽堂皇的圆明园的毁灭和不平等条约提醒我们勿忘国耻。

圆明园废墟的存在,时刻提醒着我们:落后就会挨打,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奋发学习,掌握科技知识,为国家的富强而努力奋斗!

电影圆明园的观后感 篇4

相信所有人看过《圆明园》之后都会有一种无法诉说的震惊感,悲痛感。同样,震撼、哀痛也充斥着我的大脑和心脏,萦绕心头久久不散。

以前,我听说了很多有关圆明园的故事,有多少建筑师赞叹它的奢华、雄伟,有多少画家欣赏它鬼斧神工的园林艺术所造就的意境,又有多少诗词文人不惜笔墨抒写它所表达的神韵一切都那么让我神往,我使劲儿的在头脑中构想,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难道真的是人间天堂?

耳听不如一见,确实,在我对圆明园有过见识之后,圆明园带给我视觉上的冲击,让我震惊!当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的时候,在影片中一个英国__这样评价过他眼前的所见:法国所有的城堡和宫殿,加起来也抵不上一个圆明园。园中到处都是宫殿,其中充满着古玩、书籍、绫罗绸缎和各种珍宝,这是一千零一夜中的场景,是一种幻境;就是狂想也想象不出我们眼前确实存在的现实,务必有一位诗人、画家、鉴赏家、历史学家和中国学者集于一身的人,才能解释和形容。

就是这样一座幻境般的旷世园林,英法联军为了要留下他们胜利的证据,用了三天三夜的时光将圆明园这个占地5000多亩的园林付之一炬。在洗劫中,士兵们发现了一个有许多马嘎尔尼爵士赠给中国皇帝的礼品的秘密仓库,令他们惊讶的是,中国人拥有大英帝国的大炮,却从未设法改善自我落后的武器装备!

这不得不让我们思索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拥有先进设备却还是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闭关锁国。确实闭关锁国的封建统治政策带给了我们沉痛的教训;确实闭关锁国让我们落在了世界的后面;确实是闭关锁国让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圆明园,一个包容世界之宝的皇家园林遭受了如此重大的洗劫,怎样能不让我们中华儿女捶胸顿足,暗然神伤?

有人说,从圆明园的奢华来看可知当时的统治者只明白享受荣华富贵,滥用权力,这致使了整个封建统治的衰败。(ok。)我的看法并不是这样,因为在《圆明园》中,我们能够看到三代满清帝王为了国家而呕心沥血、日理万机。皇室之人都是勤勤恳恳,刻苦不终!以康熙为第一任总设计师开始建造圆明园,他将自我天文、数学上的深厚造诣,融入到这座旷世园林的中,亲自指挥,能够看到,作为统治者的康熙他始终没有让自我终止努力。雍正继位后,将我国几千年的园林艺术精髓集于圆明园的完善中,其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够体现他所念念不忘的国家之太平。雍正每一天要批阅3000名高级官吏呈上的奏折,每一份奏折都留下了他的意见和评语,每一天的睡眠时光竟然不超过4个小时(我感叹他们的毅力,感叹他们的学识)。圆明园并非是一件奢侈品,它是国力强大繁荣的体现,也是统治者唯一寄托的精神家园。

18世纪末19世纪初,咸丰皇帝继位。种.种原因内部朝政事务荒废,外部英国大肆向中国倾销__,一个泱泱大国就这样沉沦。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感叹道:大清帝国好像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它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

确实应了一句老话--落后就要挨打。中国的闭关锁国,让我们人民失去了太多太多,然而过去终究已经过去,我们不能只沉思与一种悲愤中,我们要记住这一次惨重的教训,开拓创新,奋勇向前!圆明园的雄伟已经消逝,而它被焚烧后的遗址依在,它会让我们中华儿女奋进拼搏!历史的沉痛教训我们不能够不能忘却,我们开拓未来的步伐更加不能停止,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

电影圆明园的观后感 篇5

在试图透过想象来还原那场掠夺的时候,耳机里响起的是加勒比海盗的插曲。曲调雄浑豪勇,搅得人血脉贲张。但是当我想象当年英法联军耀武扬威的场面时,再辅以这首曲子就显得如此讽刺。在看纪录片的时候,大家对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对英法联军的控诉印象都很深刻,尤其是最后那句充满正义感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做英吉利,一个叫做法兰西”,足能够令我们对雨果凭生敬意。

雨果在这一历史场景中的表现之所以为人称道,在我看来绝不仅仅仅是他所表现出的仗义执言的正义感,更在于他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自我的祖国。也就是说,尽管他同样是一名法兰西公民,却在法国军队犯下恶行的时候丝毫没有护短之意,反而旗帜鲜明地指责自我那些犯罪的同胞。我想我们不能不深究雨果此举能够带给我们的思索。

我们在那里不妨做一个换位思考,如果当年入侵圆明园的也有一个中国(这个假设自然把圆明园假设到国外去了),并且也犯下了打砸烧抢的罪行,那么中国人民是否会如雨果一般对中国军队犯下的恶行毫不留情地进行声讨与问责?还是因为所谓的民族自尊拒绝承认中国这种行为属于赤裸裸地侵略,是天字第一号的强盗行为?中国人又是不是会在百年之后宣称,如果当初中国不去侵略,那么那个被侵略国便难以走上现代化的国家进程?

如果你问我,作为被侵略国而去假设自我是侵略国,这种假设有什么好处。我的回答是这么一句疑问:中国历史上自然有过极度煊盛的年代,也有过征服邻邦的履历,那么请问,中国历史上在攻击别国的时候,是否亦扮演过强盗,乃至杀手的主角?不要跟我说没有,因为中国人也是人类,不是圣徒,不是清心寡欲六根清净的方外之人,中国人也有欲望,也会抢夺,也有犯罪的资质。而且,中国的历史并不仅仅仅有一个近现代史;我们不是经常自豪于自我辉煌雄强的汉唐风采么?

我之所以提到这些,实在是因为我不觉得我们仅仅记住自我受到的屈辱就够了。因为倘使如此,如果有朝一日历史给我们一个掠夺他人的机会,我们便未见得不会转变为这天我们仇视的掠夺者转生。我觉得,倘若我们能够在记住所受的屈辱的同时,一并记住自我以前给过别人的屈辱,那么我们便有理由自信,我们那里是一个有良知的民族。

写到那里务必补充的是,不难想象,雨果的指控必然与法国政府所期望的背道而驰。然而雨果仍旧能够秉笔直书,这种做法实在需要勇气。我们不妨再做一个假设:如果当时的法国政府对文字管制极为严苛,如果雨果会因为他对法国军政的批评而可能遭到跨省追捕并锒铛入狱,最后因为“躲猫猫”而惨死在监狱之中,他还能够拿出这样大的勇气来留下这段令中国人对其大生亲近的文字么?为了正义,或许他仍旧会写下自我的指责,但是否能够发表出来呢?倘使竟能发表,又会有多少人响应呢?这段文字最后又是否会被法国当局所消除湮灭呢?当然,我们就应为雨果庆幸,因为上述假设在历史上显然没有成立。

所以,雨果能够在这天仍旧令中国人为其勇敢正义而喝彩,恐怕不仅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电影圆明园的观后感 篇6

从小到大,我看过许多纪录片。比如《大黄山》、《舌尖上的中国》和《兵马俑的神秘主人》等,但是,最让我震撼的一部纪录片是《圆明园》。

《圆明园》讲的是清朝皇帝康熙死后,雍正、乾隆两位大清帝国的皇帝先后扩建圆明园,以及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致使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杀掠夺的历史。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深深的惋惜。圆明园,这座空前绝后,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这座拥有万千珍宝的皇家园林,这座拥有将近一千座宫殿的皇家园林,竟然就被英法联军,这群毫无人性的、无耻的强盗给烧毁了!我憎恨那软弱无能的皇帝咸丰,那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泱泱的大清帝国竟手无缚鸡之力的任凭这些卑鄙的在圆明园中任意胡作非为,甚至放火这难道不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耻辱吗?我还 憎恨英法联军,这群毫无人性的、无耻的强盗。他们为了让自己的腰包变得充实起来,竟不惜一切代价毁灭了当时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的圆明园。那么美丽的皇家园林,竟然就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被英法联军用残忍的手段摧毁了!它的毁灭,是祖国乃至世界都不可估量的损失!现在,我们只能凭借电脑和想象,去修复那既美丽,又漂亮的皇家园林了...

昨天,已经成为历史,谁也无法改写,但是,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了不让外人侵略,我们现在就要刻苦学习,学好本领,把祖国建设的更强大,让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祖国的上空!

电影圆明园的观后感 篇7

我的眼在流泪,我的心痛的不得了。看完了电影《火烧圆明园》,泪水涌上了我的眼眶,我的心里有许多的愤怒要爆发出来。作为一个中国人,谁不想看看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极精美的、举世无双的圆明园呢?

那具有中国特色的精致的楼台亭阁,那奇异的花草树木,那价值连城的国宝……然而,这一切都不存在了,留下的只是几根残缺不全的石柱孤零零地躺在那里,看到这我都气死了。它们好像在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的屈辱和痛苦。九十多年前,八国联军视中华民族的尊严,随意践踏中国国土,大肆掠夺圆明园的文物和财宝,推倒圆明园的楼台亭阁,毁坏圆明园的花草。为遮掩其罪行,他们放火烧毁了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地在颤抖,人们在哭泣。举世闻名的、融艺术和建筑于一体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啊!这一切的一切——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奇耻大辱!这样的耻辱在黑暗的旧中国,又何止一次呢!

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怎能蒙受这样的奇耻大辱?我们的祖国正在发展,祖国未来的蓝图有待我们去描绘。我们一定要把过去的屈辱牢记在心,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锻练强壮的身体,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电影观后感:电影圆明园观后感300字


在大清时代,中国曾有过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圆明园。但沉迷于游山玩水的皇帝将这座皇家园林毁于一旦。由金铁木导演的,以法国传教士的立场拍摄的一部电影——《圆明园》就讲了这座园林的辉煌到烧毁。那么你知道《圆明园》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电影圆明园观后感300字,希望你喜欢。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300字1

圆明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是中华民族几代人的结晶,但1860年的那场战争,使艺术界的瑰宝,使人民的汗水,化为了一片灰烬。

星期四,教师给我们看了《圆明园的毁灭》让我受益匪浅。圆明园原本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由3代皇帝建造而成,他们用无数双手、无数只脚和辛劳的汗水,一点一滴建造起来的。圆明园有1000多个宫殿,里面能够装下500个篮球场。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呀。圆明园不但面积大,也十分宏伟,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它吸收了各地风景名胜的精华,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等,圆明园里还收藏着各种奇珍异宝、青铜礼器和古代诗人的书画作品,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可是,圆明园刚建不久,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内,看到富丽堂皇宫殿园林,眼花缭乱的侵略者开始疯狂的掠夺。他们拿的拿,抢的抢,实在拿不动的就放火烧,这美丽的景象、珍贵的历史文物,就被那无情的大火给烧了。

我觉得英法联军太自私了,圆明园是我们国家花了好长时间花了好多心思,也花了好多的精力才建造起来的。这些联军居然敢在我们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胡作非为,我们这一风景名胜的圆明园就在这些侵略者的手下毁于一旦了。也让我体会到了当时的政府是多么无能。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看见此刻的圆明园已经残垣断壁,我们是多么心疼啊。为了能让中华民族崛起,我们更应当好好读书,增长知识,为祖国不断奋斗,让国家变得更加繁荣强大,屹立在世界之上。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300字2

看了《圆明园》这部电影,我感到无比的疼惜。圆明园是我国的皇家园林,英法联军有何资格来任意破坏,毁掉呢?

圆明园是我国着名的皇家圆林,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精美。园中还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在1860年10月6日时,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还为了销毁罪证,在园内放火,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读后,我的心中犹如烈火焚烧一样难受,复国之情也随着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部电影而变得更加强烈。我们祖先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才建造了这座举世闻名的雄伟建筑。这一切已成为过去,圆明园,却让这群外国人,让这群土匪给毁了,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奇耻大辱。他们毁掉的是什么?是多少年中国人民只会的结晶啊!此刻却被他们一把火给毁掉了。法联军的横行霸道,正因为当时中国人的兵器落后……我恨!恨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我恨!恨当时的中国人不团结!我恨!恨当时英法联军打开圆明园的大门时,看见了那些除了咸丰留下的人,其余都逃到别处去了。并且没有哪一个人敢站出来反抗英法联军!—这更让我体会到了当时中国多软弱啊!圆明园是我国的皇家园林,英法联军有何资格来任意破坏?圆明园的建成花费了整整两代人民的心血与汗水,圆明园扩建后全园占地5200余亩,有100多处景物与1000多个殿堂,有些景点是仿照各地名胜以1:1的比例建造的,还有许多奇珍异宝,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可是,这些东西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毁于一旦了。英法联军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地撬开中国的大门,正因为当时中国人的兵器落后,所以让我想到了“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我恨,恨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我恨,恨当时外国送

给中国的洋枪炮竟被藏在圆明园的地下室里,却不拿去反击英法联军!我恨,恨当时那些英法混蛋、英法强盗,强行打开中国的大门,用他们先进的武器攻打中国,还破坏了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艺术瑰宝——圆明园!我恨,恨当时的中国人不团结,自顾自,所以中国当时被侵略者压倒。这个世界上的大瑰宝—圆明园此刻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英法联军,你们所作所为永远记在我们中国人的心里,虽然此刻已经过了很多年了,可是我们依然不辱国耻。当时圆明园被毁灭是因为当时中国人不强大,以后我们必须会努力学习或工作,渐渐地把中国发扬光大,让你们看看我们中国也是强大的,我们中国也会有一片属于我们的天空,属于我们的大地!

圆明园,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你也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你将永远激励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向上。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300字3

相信所有人看过《圆明园》之后都会有一种无法诉说的震惊感,悲痛感。同样,震撼、哀痛也充斥着我的大脑和心脏,萦绕心头久久不散。

以前,我听说了很多有关圆明园的故事,有多少建筑师赞叹它的奢华、雄伟,有多少画家欣赏它鬼斧神工的园林艺术所造就的意境,又有多少诗词文人不惜笔墨抒写它所表达的神韵一切都那么让我神往,我使劲儿的在头脑中构想,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难道真的是人间天堂?

耳听不如一见,确实,在我对圆明园有过见识之后,圆明园带给我视觉上的冲击,让我震惊!当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的时候,在影片中一个英国人这样评价过他眼前的所见:法国所有的城堡和宫殿,加起来也抵不上一个圆明园。园中到处都是宫殿,其中充满着古玩、书籍、绫罗绸缎和各种珍宝,这是一千零一夜中的场景,是一种幻境;就是狂想也想象不出我们眼前确实存在的现实,务必有一位诗人、画家、鉴赏家、历史学家和中国学者集于一身的人,才能解释和形容。

就是这样一座幻境般的旷世园林,英法联军为了要留下他们胜利的证据,用了三天三夜的时光将圆明园这个占地5000多亩的园林付之一炬。在洗劫中,士兵们发现了一个有许多马嘎尔尼爵士赠给中国皇帝的礼品的秘密仓库,令他们惊讶的是,中国人拥有大英帝国的大炮和枪,却从未设法改善自我落后的武器装备!

这不得不让我们思索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拥有先进设备却还是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闭关锁国。确实闭关锁国的封建统治政策带给了我们沉痛的教训;确实闭关锁国让我们落在了世界的后面;确实是闭关锁国让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圆明园,一个包容世界之宝的皇家园林遭受了如此重大的洗劫,怎样能不让我们中华儿女捶胸顿足,暗然神伤?

有人说,从圆明园的奢华来看可知当时的统治者只明白享受荣华富贵,滥用权力,这致使了整个封建统治的衰败。(ok。)我的看法并不是这样,因为在《圆明园》中,我们能够看到三代满清帝王为了国家而呕心沥血、日理万机。皇室之人都是勤勤恳恳,刻苦不终!以康熙为第一任总设计师开始建造圆明园,他将自我天文、数学上的深厚造诣,融入到这座旷世园林的中,亲自指挥,能够看到,作为统治者的康熙他始终没有让自我终止努力。雍正继位后,将我国几千年的园林艺术精髓集于圆明园的完善中,其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够体现他所念念不忘的国家之太平。雍正每一天要批阅3000名高级官吏呈上的奏折,每一份奏折都留下了他的意见和评语,每一天的睡眠时光竟然不超过4个小时(我感叹他们的毅力,感叹他们的学识)。圆明园并非是一件奢侈品,它是国力强大繁荣的体现,也是统治者唯一寄托的精神家园。

18世纪末19世纪初,咸丰皇帝继位。种.种原因内部朝政事务荒废,外部英国大肆向中国倾销烟土,一个泱泱大国就这样沉沦。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感叹道:大清帝国好像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它的体积和外表,可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

确实应了一句老话--落后就要挨打。中国的闭关锁国,让我们人民失去了太多太多,然而过去终究已经过去,我们不能只沉思与一种悲愤中,我们要记住这一次惨重的教训,开拓创新,奋勇向前!圆明园的雄伟已经消逝,而它被焚烧后的遗址依在,它会让我们中华儿女奋进拼搏!历史的沉痛教训我们不能够不能忘却,我们开拓未来的步伐更加不能停止,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300字4

今日,我和妈妈一齐看了电影《火烧圆明园》。看完这部电影,我感到无比愤怒与惋惜。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占地350公顷,水面面积约140公顷。它集国内外名胜40景观,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收藏着难以数计的各种艺术珍品和各种图书文物。

可是,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把园内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一扫而光。不仅仅如此,他们为了销毁证据,又在10月18日,派三千多名侵略者在园内放火。此刻,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柱摇摇欲坠地立在那片废墟上。

这些无恶不作的强盗,竟然敢在中国的领地上为所欲为。一座闻名世界的圆明园,就这样被侵略者的野蛮和贪婪毁于一旦。他们不但毁坏了一座皇家园林,并且还破坏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这是中华民族多少年代人凝结成的智慧的结晶啊!

我感到无比愤怒,也十分惋惜。圆明园里珍藏着难以数计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可却都被侵略者掠走了;原本做工精美的各地名胜,也都被侵略者烧毁了。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无情的侵略者烧毁,化成了一片灰烬。

如今,圆明园早已没有了昔日的辉煌,那孤零零的残柱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屈辱的历史。每当我想起这些,都会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无限的惋惜。作为我们应当努力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世界强国!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300字5

上个礼拜在当代影视鉴赏课上看了《圆明园》这部让人叹为观止、引以为傲,又愤恨不已、怒声一片的经典影片。看了后,情绪久久不能平静。这样的文章开头似乎过于平淡呆板,但不如此却不足以表达我内心的情感。看过之后,我立刻就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毁了吧,还是毁了好,如此完美的东西根本就不是人间所就应拥有的,它只属于天国!

我们且先不论圆明园的历史背景以及是否奢华。如果有人能重建圆明园的话,我相信仅有上帝能够办到。美,无须用如何华丽精致的字眼,当你被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景色震撼的时候,你能想到的也许就是这一个美字,甚至你虽然想到了,却无法发出声音。当人的某种情感到达极限的时候,越是简单原始的字眼,越能表达人的内心真实。无论恢宏壮丽、清新淡雅、金碧辉煌、山明水秀,还是人文之极、自然之天成,到了圆明园这儿都只能归结为一个字:美!

除了美,圆明园的规模之大,组建筑之多,都足够使人瞠目结舌。建筑式样之繁复多变,简直已非人力所及。人的想象力真是恐怖的东西,怪不得上帝要把具有好奇心的人类赶出伊甸园。你能够试想一下,600个足球场一个挨一个的拼接起来是什么概念,在这片土地之上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美景,人工的,自然的,东方的,西方的,甚至是穿越时空纵贯古今的,但并无些许的杂乱,而是如此的和-谐,仿佛那片土地天生便是如此。集所有想象力、建筑智慧、诗意与艺术和庞大的物质财富于一体,世界上确实以前真有这么一个地方,它的名字便是圆明园。当两个强盗扔下火把的那一刻起,就注定再也不会有如圆明园这样的东西出此刻人世之间。

影片中有一个温馨而动人的场面,在牡丹园中,富贵的皇家牡丹争相竞艳,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畅游于其中,其乐融融。让更多的人相信,康熙是因为太喜爱聪明活泼的乾隆而传位于雍正。如果我们相信这样一个说法,那么正在来临的大清帝国的盛世便有了一个完美的开头。而这片牡丹所在的园子便成了历史的功臣,当然它扮演的更大主角应是历史的见证者,正如它的一生所走过的那样。只可是它当时还只是皇四子胤祯的别园,自然也还不叫圆明园。

我一向搞不明白,康熙皇帝是如此的喜爱自然科学,以致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便投其所好进献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以求得到皇帝的接见,却为什么他的后世子孙却如此的不好此道,以致使帝国失去了一个继续引领风骚的绝佳契机。雍正登上皇位之后,不知是出于感思亲情还是攀比好胜之心,开始大肆扩建圆明园。加上乾隆的长期建设,以致在半个世纪之后,圆明园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奢华、最完美的皇家园林,其实亦可称之为桃源仙境、紫宫天府。世界上最勤奋的皇帝非雍正莫属,在他统治帝国的十三年间,平均每一天休息不到四个小时,为大清盛世奠定了深厚的基矗在乾隆继位之后,他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国库中的银两多得以致于影响了市面上正常的货币流通。圆明园便是在这样一个鼎盛的时代逐渐完成。乾隆听说法国的水法享誉欧洲,便吩咐传教士们在圆明园中修建了一个更大规模的水法,一个中西合璧的水法。在彻底平定了回部准格尔贵族的叛乱之后,乾隆便为来自维族的爱妃修建了富丽堂皇的伊斯兰式建筑,以慰其思乡之情。当一个男人能够用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来取悦一个真正爱着的女人的时候,不知羡煞天下多少女子,郁闷死天下多少男子。

历史的真-相,往往被繁华所遮掩。大水法建成三年之后的一件小事,便已预示着帝国的最终命运。乾隆皇帝下令废弃大水法的机械提水装置,而改用人工提水。历史与文化的惯性竟然如此不可阻挡,连一个小小的喷泉装置也保不祝也许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在现代礼貌面前一旦失去了强有力的掌舵者便会毫无疑问的沉没。更为让人深思的是,英使马噶尔尼送来了最好的大-炮和枪械,但他们在角落封闭的房间里一睡便是五十年。战争之时,清军用的仍然是二百年前的大-炮,清军勇士们仍然在用战马和弯刀冲锋。虽然他们的勇气让英法带兵的将军们感到震撼,但结果却是英法联军以五人的微小代价击败了帝国三万大军。谁都没有想到,奇技淫巧竟有如此的威力,不知逃亡途中的咸丰皇帝作何感想。如果说第一次战争还没有让帝国真正尝到教训的话,那么这一次,便是对皇室信息的毁灭性打击。

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之后,上万人进行了两天公开的大抢劫,充分暴露了人性的弱点与卑劣。能拿走的全拿走,不能拿走的全砸烂。为了公平起见,将军们号召士兵持续绅士风度,把文物财宝重新上缴然后进行了三天的公开拍卖,。最终每个普通士兵平均得到了大约4磅重黄金的奖赏。格兰特将军于额尔金勋爵商议,为了彻底打击清廷信心,以便在条约谈判中取得最大的利益,决定彻底毁掉圆明园。并借此向世人宣告,他们以前来过北京,他们是胜利者,以免他们的伟大功勋被后人所遗忘。三千五百名士兵开始有组织的有条不紊的焚烧圆明园,海淀一带的其他几座皇家园林也随之焚灭。当联军把大-炮架在安定门城门之上对准紫禁城的时候,战争结果已可想而知。

圆明园见证了大清帝国的繁盛与衰败。清帝国的命运已不仅仅仅是其自身的命运,而是代表着更为宏观更为深层的整个中华古代礼貌的命运。从大秦帝国到大清帝国,2000年的时光,是如此的漫长,虽饱经风霜曾屹立不倒;却又是如此的短暂,在三枪两炮声中大厦倾颓。秦和清的发音如此相近,如果我是一个宿命论者,只好承认,该结束了。可圆明园何罪,竟离此劫,永不超生。

圆明园个人感悟

火烧圆明园电影观后感


火烧圆明园电影观后感(一)

今天我看了《火烧圆明园》这部电影,看完后我感到无比的惋惜和愤怒。

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在众多园林中鹤立鸡群,汇集了天下的风景名胜,将中西建筑风格融为一体,还集中了华夏民族五千年来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它的存在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可是,这样一座有着一百五十多年历史的皇家园林,却在英法联军的一把火被烧成一片废墟。当我看到“那些侵略者见到园中的奇珍异宝都惊呆了,疯狂地将贵重物品据为己有”的片段时,我的肺都快气炸了,我们这个拥有黄河、长江和万里长城的民族,这个拥有亿万铮铮铁骨儿女的民族,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灰烬……

看完影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小小心灵受到无比的震撼,为了中国的繁荣富强,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学好本领,努力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火烧圆明园电影观后感(二)

今天,我们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为了使我们更好地了解那段历史,沈老师带领我们观看了《火烧圆明园》这部电影。观看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从影片上,我们看到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高大的房屋,白玉修成的栏杆,深红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巨大而别致的喷泉,仿佛诉说着圆明园的传奇故事。小路两旁种植着桃树、梨树、玉兰树等奇花异草,像天边多彩的云霞洒在树枝上。湖中,还有各种水禽在嬉戏。圆明园不愧是中国最美的皇家园林。

可就是这样一座巧夺天工的艺术瑰宝,毁在了侵略者的手中。当时,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使可恶的侵略者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1860 年 10 月 6 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杀进了圆明园。他们把园中的奇珍异宝全部夺走,然后把不能据为己有的宝物任意践踏。 10 月 18 日和 10 月 19 日,三千五百名侵略者在园内放火。大火烧了三天,一座精妙绝伦的皇家园林化为一片灰烬。

看到这里,我的心里升起一股怒火,拥有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就这样成为被人白白欺负的羔羊!懦弱的清政府,自以为非常强大,于是闭关锁国,只会偷安享乐,根本就不相信科学。在英法联军侵入时,竟试图用长箭短矛去抵挡别人的洋枪洋炮。三万人还打不过三千人,真是可笑之至!

正是这种软弱无能,正是这种狂妄自大,使侵略者杀到了家门口,烧毁了圆明园。他们不仅毁了我国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还破坏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明!在愤怒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让那段屈辱的历史成为永远的过去!

建国六十周年就要到了,让我们回想祖国 60 周年的发展变化,不免生出许多感慨:过去,我们这个曾经世界最强的国家,变成了最衰弱的国家。这部电影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情景,使我们了解到圆明园被毁的命运及清政府的腐败、侵略者的可恶!

如今,我国又从衰弱逐渐走向繁荣。两弹一星升空、载人飞船发射、举办奥运会……这些,都是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的证明。即便如此,我们也不改忘了那段历史悲痛的历史,用优秀的学习和最好的表现向祖国献上最美的献花!

火烧圆明园电影观后感(三)

周五的时候看了《火烧圆明园》的电影,老师说写观后感,一时半会儿思思索索,还真不知道写些什么好。

上网查了背景资料和相关的说明,只是觉得,中国人所谓对火烧圆明园的记载和评价洋洋洒洒有几万字之余,但不如外国学者的 9 个字。

“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

看过《火烧圆明园》后,震撼之余就是叹息。之所以说这部片子是经典之作,是因为这是自古至今数百数千部历史剧最真实、最中肯的片子。从里面可以看出,帝国主义的野蛮是火烧圆明园的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单方面的原因,而是中国当代皇帝的昏庸和大臣宰相们的无知亲手将清初盛世历经 150 余年苦心打造的“万园之园”毁于一旦。

圆明园是我国着名的皇家园林,占地三百五十多公顷。里面珍藏着名胜古迹,奇珍异宝。作为中国人,谁不想亲眼目睹万园之园 —— 那具有中国特色的精致的亭台楼阁,那珍贵的历史文物,那价值连成的奇珍异宝呢?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不存在了,只剩下了残亘断瓦和以示后人的耻辱。

中国是自古以来的文明古国,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我们作为中国的一份子,作为一名中国人,不单单要勿忘国耻,也应当不只历史教科书上的“落后就要挨打”,应当静下心来分析中国成为一个在欧洲当作反面教材的原因,而不能再在我们身上重蹈覆辙。

既然这篇文章是观后感,那我不得不提所有此类文章的共同话题:勤奋学习,报效祖国。我们是民族振兴是国家富强的希望,是正值青春年华的学生。我们不用像国家领导般的为国事扰心,我们也不用像爸爸妈妈般的为家事烦心,我们更不用像老师们的为班事乱心,但我们应该有做好一名优秀中学生的义务和责任,这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也是国家继续处理的问题。迫在眉睫。

整个文章把我想说的都说了,把我想讲的都讲了,把我想倾倒的都倾倒了,但是浑身上下没有轻松多少,因为我肩负着兴建祖国的重任,虽然任重而道远,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总会有属于我们的一片天!

文章的收尾总是一大难题,但我想《火烧圆明园》带给我们了一颗平和的心,让我们接受所不能改变的,改变能改变的,正如西方学者的话:

“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电影《圆明园》观后感1500字精选》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电影《圆明园》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