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动物庄园读后感500字 > 地图 > 动物庄园读后感500字

动物庄园读后感500字

发布时间:2022-02-26 来源:互联网

【收藏】动物庄园读后感327字。

临睡前不小心拿起《动物庄园》,打开这本久闻的“名著”,本以为会是催眠佳作,结果,一阅不可收拾,两个小时读完,方唏嘘落卷。这本小说和那种严肃的政治历史小说相比,因为有了各种动物的特性做背书,使得寥寥数笔就能表达意图,省去了许多刻画角色的手笔,让整个情节的发展更加顺畅紧凑。

阅读过程中会心一笑,挑明了把当权者骂猪的意思么。再读下去,又觉得,这并非愤怒的谩骂,而是冷静的戏谑的陈述。只不过作者能够很好地抓到一类人和一类动物的共性。比如猪:公认的智商高,但是好吃懒做心眼多。马,典型的正派,勤劳。羊,聒噪而愚蠢。狗,无脑而凶猛……对应的可不正是:奸诈的政客,敬业的工人,愚昧的乌合之众,愚忠而悲惨的军人。

次日和同事描述这个小说,想要言简意赅介绍给他,想了一下,说,你可以把它看做是动物版的前苏联兴衰史。打开豆瓣时,看到简介里赫然说这本书映射了苏联时代。顿时觉得,这个作者太牛了,连我这样的历史奇差的文科生,都能看到隐喻的意义来。

其实已经不算是隐喻了,简直是赤裸裸的陈述。只不过言简意赅,没有一句指代,但是分分明明刻画了一个政权从预谋,到建立,腐化,瘫软,直至灭亡的过程,期间的种种角色心绪起伏,有些充满信仰,满腔热情,打下江山,却敌不过算计和打压;有些没心没肺,始终只惦记着自己的红色头绳,全然不见身边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有些懵懵懂懂,跟着环境走着,让冲便冲,让欢呼便欢呼。

以史为鉴,以书为友。对政治不感兴趣的人们,能从这本构思精巧,文采斐然的书中学到什么呢?我想,大概就是,擦亮眼睛,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成为大时代的盲流,成为他人争夺之战中的牺牲品。

一口气读完了乔治奥维尔写的《动物庄园》,再一次被其中的深刻寓意折服。乔治奥维尔出生于19xx年,1950年辞世,《动物庄园》首次于1945年出版,但已彻底预见了未来xx年内的社会发展状况。

《动物庄园》描绘的场景就像一幅活生生的国家、社会发展史,每一个细节都可以在我的历史记忆中找到对应的时间或时代特征。

书中描写了动物中比较聪明的猪带领中动物*了压破动物的“人类”庄园“曼纳庄园”,然后建立了“动物庄园”,信条“动物主义”,即四条腿的都是好的,两条腿的都是坏的,凡动物一律平等,动物不能伤害动物,动物不可住进人类的住宅,不可使用人类的工具,不准穿衣睡床,不能与人类进行贸易,不能使用人类的货币等,即彻底与人类断绝往来。

由于动物庄园的独立,引起了其他周边人类庄园内的动物的*动,人类们害怕了,还是帮助曼纳庄园老庄主琼斯*动物庄园,但在动物们拼死抗拒下,失败了。从此,其他人类庄园开始对其动物变本加厉的压榨,防止其起义。

渐渐的猪们对动物庄园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分歧,比较有心计种猪的拿破仑把一群断了奶的小狗崽子单独饲养,培养教育成了只听他话的暴力恶狗队,比较聪明的肉猪雪球则倡导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但雪球最终在暴力恶狗队的*下被扫地出门,且日后变成了动物庄园精神上永存的敌人。

普通动物们生活条件本身没有什么改变,但内心更强大了,因为觉得自己反正做主人了,也觉得猪们说的都对。但由于动物庄园生产力低下,依靠动物们自己生产粮食,建造风车很难,动物们的生活每况愈下,但拿破仑的小猪声响器每天都宣传动物庄园粮食丰收,增产的消息,垄断了话语权,把动物们也搞糊涂了。

而且猪们渐渐的住进了人类的房子,穿人类的衣服,吃人类的食物,还和聘请了人类中最差的律师作为中间人与人类开始了贸易,尽管被骗,被欺负,被歧视,但依然努力的与人类贸易。这中间,不断有一些小猪和其他动物提出质疑,但全部都被消灭了。

壮最能干但也是最笨的公马拳师,虽然感觉到猪们的思想和行为自相矛盾,但却说不清楚,最后用更加辛勤的劳动来麻痹自己;母马苜蓿虽然也强壮能干,但底线是不伤害自己,她明白庄园的变化却也无从说起;驴子是个明白人,他自始至终认为曼纳庄园和动物庄园没区别,因此生活依旧,低调谨慎。绵羊是一群没大脑的家伙,只会人云亦云的重复别的人话。

最终动物们平日见不到拿破仑了,只能见到声响器和暴力狗仔队。到了规定年龄他们依然需要劳动,根本无法退休,住的房子没有什么变化,生活水平也类似。

后来拳师老了,病倒了,完全被抛弃,拿破仑把他送去了屠宰场,但却对动物们宣称是去兽医员。后来,动物庄园来了很多新动物,大多愚蠢,不了解动物庄园的过去,再后来猪们和人类几乎一样了,与人类互相贸易生意,但却压榨其他动物,并将“动物庄园”重新更名为“曼纳庄园”。

这书让我深刻了解了思想独立的意义所在,也像一部鲜活的历史剧,触动着我每一根神经。感觉的历史发展和这书预言的完全一样,只是还未到最后的阶段,即宣布“动物庄园”重新启用“曼纳庄园”的名字。

一鼓作气看完《动物庄园》。因为对历史和政治有一定的了解,不可避免地对其政治影射留下深刻印象。很多人在这本书看到了前苏联和新中国的影子。值得一提的是此书是1945年出版的,作者奥威尔表示此书反映了1917年俄国革命至踏入斯大林时期的历史事件。到底有多少情节与历史相符,我无意深究。不少中国人看到此书会联想到自己的国家,那是更有意思的事情。

我认为每次分析各种现实问题,都要重新审视、发展相关的形而上概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事实本身比形而上的概念游戏更重要,人类历史上有大量错误就是因为侧重于后者而发生。

动物们赶走琼斯,以为从此自由了,以为从此平等了,以为从此就能干得更少吃得更饱。而事情的后续发展并非如此。自由、平等,至少在有统治阶级的情况下不曾存在过。干得更少吃得更饱,在动物庄园仅仅昙花一现。这一点跟今天的新中国不同。干得有没有更少暂且不说,吃得饱已经实现了。在动物庄园里,只要有一个变量,动物们也可以过上比原先被人奴役更好的日子。那就是猪在分配食物的时候,给动物们分更多一些,减少自己的份额或与人交易所得。这样做更有利于猪的统治。如果猪这样做了,那么在动物庄园至少存在这样一个事实可以证明动物们赶走琼斯是正确的:赶走琼斯后吃得更饱了。作者不愿写成这样,好多读者也不愿看到这一点。

动物庄园的动物们好温顺,一连发生了那么多不合理不平等的事情,他们因为恐惧暴力而不敢明言也就罢了,连质疑真相背后议论并留存部分史实都没有发生,这又是作者刻意为之且不合现实的。作者这样设定,既能突出猪对动物们的剥削之罪恶残忍,又能与前面提到的“猪不愿为动物们吃得更饱而付出自身利益”的存在相辅相成。

有个情节很说不过去。四只肉猪在暴力威胁下“自首阴谋叛乱”,被残忍杀害。在这样的背景下,还陆陆续续有不少没有身处暴力威胁的动物站出来自首并被杀害。这是本书最血腥的情节了,却如此儿戏。作者若是想跟苏联历史上的某场大清洗对应,那估计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

有个设定与史实有不容忽视的出入。在动物庄园中,动物赶跑人类后,人类杀回来两次。双方两次都付出很少,且伤亡很少。人类要重新占领这个庄园,是相当容易的。他们第二次占领就表明了这一点。因此,书中动物庄园能够存在那么久,前提是人类不来侵占。而现实哪有这么童话?苏联自建国后,一直不得不在军事上付出相当大的投入。即便是后来美苏冷战,也是丘吉尔老狐狸点燃导火索,让美苏双方无和平共处的可能。所以,历史上苏联对农民的剥削,其重要的一个合理性在于需要发展国家军事实力以保障国家安全,而国家安全是人民生活幸福的前提。国家安全了人民不一定幸福,但国家被侵略,人民必定水生火热。而动物庄园把猪对其他动物的剥削当中,为了保障庄园安全这个极其重要的合理性严重削弱了,而将几乎所有剥削所得用于自身享受。

从政治角度看,此书将现实政治做了极致的简化。如若有人拿此书的情节与现实事件进行类比,并以此为论据进行论证,就必须注意这样的论据并非事实。中国人民改开前后的工作时长变化如何?吃饭情况变化如何?住房情况如何?穿衣情况如何?生活方式有何变化?政府每年为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付出了多少财政?教育情况如何?文化环境如何?这样的问题才是事实本身,是最重要的着眼点。

说了那么多否定本书的话,那这本书有没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呢?有。本书的价值在两个方面。政治方面,以其独特的叙事,将不少丑恶面形象地展现出来。另一方面,抛开政治寓意来看,故事本身也挺有意思。

政治寓意方面,最应该引起注意的是拿破仑这头猪修改历史的方法。整个过程循序渐进以致最终黑白颠倒。在动物庄园里修改历史只需要短短几年的时间,这与动物的寿命短也有关系。现实中人们不会被“是你们记忆出现偏差”这样的理由糊弄过去,但拿破仑使用的修改实体文献的方式就影响深远了。写在墙上的“动物主义七诫”,为了迎合统治者需要而被肆意修改。现实世界,我们接触到的第一手历史资料,有几分真假呢?

《动物庄园》是乔治·奥威尔的著名中篇小说,最初知道这本书是在高中历史书里,被其简介所迷,一直想看但都因自己懒惰加上被很多外国文学书的文风影响,对外国文学一向是敬而远之,以至于几年过去了仍和《动物庄园》缘悭一面。

今年开了外国文学课,要交读书笔记,可怜我只看了半部《儿子与情人》、三分之一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五分之一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十分之一的《堂吉诃德》、几十页的《飘》,真的是写不出来什么读书笔记,想来想去,唯一看过的一本全本的外国文学书便要算初中时看的《鲁宾逊漂流记》了,但那时只是看热闹,并不明白书中的勇于冒险、奋斗不屈的精神,而且隔了这么多年,情节也早就忘的七七八八了,要拿这本书写的话还真个是无从下笔。不得已只好找一本书来看,全当是应付差事,哎,希望老师不要鄙夷我这种行径,我真的是对外国文学没多大的热情。

虽然是抱着应付的心思,当初也对老师要交读书笔记一事颇有微词,但是现在看来,老师这个举措无疑是好的,虽然“逼”我读自己不喜欢读的书,但幸好有《动物庄园》,找了好久外国文学书,经过一番筛选,终于定下这本,看完之后深觉不虚此看,心里小小的感谢了一下老师,如果不是她的要求,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数十年或许来我都不会读到这本书了,那这就真是个遗憾了。

书中的故事并不复杂,在一个名叫曼纳的庄园里,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一天晚上,在动物里颇具威望的老雄猪麦哲召集所有动物开会,宣扬它的革命思想,号召所有动物进行反抗,以改变动物们被奴役、被宰杀的命运,动物不能再遭受剥削,要奋起驱逐人类,过上自己当家作主的幸福自由的生活。老麦哲给动物们讲了一个它才做过的梦,那是一个动物消灭了人类并且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的梦,它还教会了动物们一首失传已久的歌《英格兰兽》,以激发动物们的革命热情和革命信心。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扩展阅读

《动物庄园》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动物庄园》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范文,欢迎阅读点评!

最近看了《动物庄园》一书,深感其中集权统治的荒诞。在这里,我不想讨论集权是如何形成,又该怎样避免。在我看来,集权有一定的必然性,只能约束与限制。

上世纪 40 年代去延安采访的记者对宋美龄盛赞共产党的正直、理想主义和牺牲精神,宋无法相信,在窗边凝视江岸,说道:“如果你们告诉我的是真的,那么我只能说,他们还没有尝到真正的权力的味道。

摘自: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 (豆瓣)

我更关心的是——在这样的集权独裁中,个体会怎样。

书中有这样几个角色

重复着“Four Legs good, two legs bad”的绵羊。

七诫的内容对他们似乎太复杂,“四条腿好、两条腿坏”的宣言更简单,也更直接。每每在争执僵持时、在群众质疑时高喊宣言也能直接抹杀讲道理的机会。并且没有比一起在集体中高声呐喊更好的感觉了。而当猪也开始用两条腿走路时怎么办,那把bad换成better就好了。只要能在集体中喊着统一的口号,谁又在乎喊的是什么呢。

坚信“我要更努力的工作”“拿破仑都是对的”的拳击手。

“拳击手是个庞然大物,几乎有六英尺高,论力气顶得上寻常的马两匹合起来那么大。他的相貌总有那么点儿傻里傻气,而他的智能也确实算不上出类拔萃,不过凭着其坚忍不拔的性格和惊天动地的干劲,他还是到处赢得大家的尊敬。”也许这就是他值得一箱威士忌的原因。

念叨着“驴子活得长”的本杰明

没有动物能活过本杰明,也没有动物听过本杰明的表态,除了拳击手要被拉走时的呼喊,只是动物们已经想不到会发生什么了。生活照旧,只是墙上的七诫不同了,谁又记得呢,记得又怎样呢。

还有被收缴鸡蛋的母鸡、被从小喂养撕咬同胞的狗····

这样的态度仿佛身边也有很多,毕竟专制和集权下,只要上交自己思想,人还是自由的。

但如果我不想上交思想呢?

豆瓣上看到过一句话——

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也改变不了我,我们扯平了。

庄园中的动物对每件事情,都在主动或被动、或自以为被动的退让着。对正在发生的、曾经发生的,都在有选择的记忆或忘记。

下架的可怕在于,有些人你不让他看,他就真的不看了。

——知乎

希望世界不会改变我,或至少给它增加一点难度。

拿破仑是怎么炼成的_《动物庄园》读后感1000字


拿破仑是怎么炼成的——读《动物庄园》有感1000字

编者按:《动物庄园》自出版以后引起很大反响,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还被改编,以其他艺术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2002年11月话剧《动物庄园》在中戏小剧场上演。昨天一口气读完了乔治奥维尔写的《动物庄园》,再一次被其中的深刻寓意折服。乔治奥维尔出生于1903年,1950年辞世,《动物庄园》首次于1945年出版,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评为1923年至今的100本最佳英文小说之一。本文编发的是《动物庄园》的读后感,见仁见智,任你评说。只希望能够抛砖引玉,让大家回归阅读经典,从全世界各地的经典中汲取力量!

让阅读,改变你我!

拿破仑是《动物庄园》里最主要角色。在老麦哲的“所有动物一律平等”的思想指导下,拿破仑领导庄园的动物们成功的举行了起义,赶跑了庄园主。动物们起义成功,不久之后。拿破仑就与其他的领导者分道扬镳,将动物起义的另一名领导者赶出了庄园,霸占了动物庄园里的领导权。庄园里的动物很快地陷入比原来更为恐怖、饥饿的境地。拿破仑也由最初的起义者、革命者,变成了动物庄园里新的独裁者。拿破仑是怎么炼成的呢?

一、拿破仑控制了《动物庄园》里面的武装力量和暴力机关。深谋远虑的拿破仑一开始就知道武装力量和暴力机关对于执掌权力的重要性。动物们起义成功后不久,他就偷偷的将刚出生的小狗隐藏起来,并把它训练成为自己的武装力量。事实也证明,这九只小狗是拿破仑清除异己、实行恐怖统治的重要支持力量。那些胆小的动物已完全屈服于拿破仑的淫威。

二、舆论机构和拿破仑狼狈为奸,成功地欺骗了愚蠢的底层动物们。斯奎拉是《动物庄园》里面的“新闻发言人”,也是“宣传部长”。斯奎拉和拿破仑来源与同一阶级,他们成功控制了《动物庄园》的舆论机构。当动物们发现了拿破仑违反“七诫”的证据时,斯奎拉总是能及时出现,作出合理解释,将将拿破仑的错误成功转化为正能量进行宣传。庄园里文化程度普遍低下的底层动物园们,总是能轻易相信斯奎拉的理论,自然是最好管理和领导的。

三、“虚幻的主义”和“阴谋论”两面夹击,从思想上彻底迷惑了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动物们。拿破仑一方面给动物们画了一张大饼,那就是“动物平等”、“没有剥削”和遥不可期的福利,让动物们相信驱逐了农场主就实现了动物平等,对动物们进行精神麻醉。另一方面,不断地在庄园里散布原来园主琼斯和被他赶跑的“阴谋家”斯诺鲍将会对庄园带来极大的危险,让动物们产生不安全感。不断地通过这两个作用力来使动物们对他产生持久的精神依赖。

四、愚忠的动物们的宿命。《动物庄园》里有两种典型的好同志。一种是羊,只会喊口号,从最早的口号“四条腿好,两条腿坏”。到后面的口号“四条腿好,两条腿更好”,他们从不怀疑,是典型的“拿破仑叫我干啥,我干啥”的好同志。另一种是马,身强力壮的劳动模范鲍克瑟同志,把“拿破仑同志永远正确”、“我要更加努力工作”作为自己的马生格言,自然是最受拿破仑欢迎的好同志。他们只知道唱赞歌,只知道努力工作自然是拿破仑成功炼成的重要信心来源。年老力衰的鲍克瑟同志最后被卖到屠宰场的下场,也就是这些愚忠的动物们的宿命了。作者:也格一个

《动物农场》读后感600字


最近,断断续续地利用睡前时间读完了一部小说《动物农场》。对比之前用Kindle,发现自己还是更爱纸质书,有氛围、有感觉、有逼格,毕竟现在读纸质书的人越来越少了。

《动物庄园》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创作的中篇小说,他的另一部比较有名的反乌托邦政治讽喻寓言小说是《1984》。喜欢乔治奥威尔的朋友可以两本买来一起看。《动物庄园》据说好像也有动画片版本了。

乔治奥威尔:1903年生于英国殖民地的印度,童年耳闻目睹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尖锐的冲突。与绝大多数英国孩子不同,他的同情倾向悲惨的印度人民一边。少年时代,奥威尔受教育于著名的伊顿公学。后来被派到缅甸任警察,他却站在了苦役犯的一边。20世纪30年代,他参加西班牙内战,因属托洛茨基派系(第四国际)而遭排挤,回国后却又因被划入左派,不得不流亡法国。二战中,他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从事反法西斯宣传工作。1950年,死于困扰其数年的肺病,年仅47岁。乔治奥威尔一生短暂,但其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审视和记录着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做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被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摘自百度

原本以为这是一本类似童话故事的书,结果这是一个由人变猪,又由猪变人的故事。故事主要描述了一个农庄的动物不堪主人的压迫,在猪的带领下起来反抗,赶走了农庄主;它们建立起一个自己管理自已的家园,奉行所有动物一律平等的原则;两只领头的猪为了权力而互相倾轧,胜利者一方宣布另一方是叛徒、内奸;猪们逐渐侵占了其他动物的劳动成果,成为新的特权阶级;动物们稍有不满,便招致血腥的清洗;统治者需要迫使猪与人结成同盟,建立起独裁专制;农庄的理想被修正为有的动物较之其他动物更为平等,动物们又回复到从前的悲惨状况。

《动物农场》读后感400字


原本我以为动物的世界里只有单纯的需求,读完这本书后我才知道,但凡是这大千世界中的一员都会在进化的过程中有各种的纠葛,无论是感情的,地位的甚至利益的。这本书中便阐明了利益、地位纠葛的不断产生以及对最终善良本性的抛弃。

故事的开始,是人类在管理着农场,而后是动物的自治。人类无疑是被利益纠缠甚至掌控的,但动物本性是善良的,及至最后,都有动物在努力工作,但他们却相信了猪的谎言,相信着与人类同是利益追求者的猪带来的不切实际的希望,才会导致最后农场又一次被人类利益侵蚀。

农场中的动物们经历的统治从不平等到不平等,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物种因欲望而不断聚拢地位,食物,金钱从而形成一个独裁局面打压敌对势力的相同结局。若不是受到了猪的迷惑,善良的动物们早就会揭竿而起了。不过我觉得在未来一定有一天会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并告知大家,夺回本来应当属于大家的生活。

顺应民心,本就是一个领导者的责任,而他统领的一切是由无数的人民构成的。任何的国家只要有一个明智的领导者,便会水涨船高,越发繁荣。

相信《【收藏】动物庄园读后感327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动物庄园读后感5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