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600字 > 读呼兰河传有感 > 地图 > 读呼兰河传有感

读呼兰河传有感

发布时间:2022-01-15 来源:互联网

《呼兰河传》(精选)。

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每个人从出生之后,都需要阅读一定量的书籍。当我们读完一本书籍后,可能也会改变我们对事物以往的看法。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一篇读后感。那么,你看过几本除了教材之外的书籍呢?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呼兰河传》(精选),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呼兰河传》读后感650字

暑假里,因为打篮球不小心摔伤,右手骨折,我停下奥数课,停下架子鼓课,停下游泳训练,妈妈不再催促我去上补习班,反而有更多时间让我安静看书,实在是暑假的一大乐事。

安静看书,就能走进作者的世界,与作者对话。看着萧红的《呼兰河传》,尤其是那篇《祖父的园子》,当我看到小小的萧红在祖父的园子里,跟着祖父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她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她就栽花;祖父拔草,她就拔草。尤其是她拿着水瓢,拼劲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声喊“下雨喽,下雨喽”时,我忍不住笑出声来。这样的童年生活太令人向往了,那么无忧无虑,那么轻松自由。

奶奶也有个园子,她的园子应该说是个果园。有好多种水果,我叫得出名字的有芭乐,莲雾,杨桃,百香果,树葡萄……每逢我回去,奶奶总带我去她的园子,边走边跟我说,百香果只长了一个,不过个头很大,莲雾挂满了枝头,得包些塑料袋,不然会有虫子。我的脑袋中总是虫子、蚂蚱、螳螂…..因此,我宁愿在房子前逗小黄狗,也不愿意到园子中去看果子。奶奶也能察觉我不感兴趣,就不爱带我去看了。不过远远看去,还是能看到粉红的莲雾点缀在绿叶之中;看到甘蔗一簇簇地挤在一起;木瓜一家子围着粗大的枝干,团结拥抱着……

妈妈说:“奶奶热爱生活,所以她能在园子中找到乐趣,看着芭乐一个个长大,成熟了,摘下来留给家人,送给邻居,这是分享;看到莲雾硕果累累,折腾着去包住外表,防止蚊蝇产卵,这是付出;看到百香果藤叶攀爬,去砍来小竹子,搭架,这是劳动的快乐。热爱生活的人,时时都充实开心。”

是呀,萧红的祖父热爱生活,关爱孙女,奶奶也是这样。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人,热爱生活,拥有自己的“园子”。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600字延伸读

《呼兰河传》(优质范文)


《呼兰河传》读后感认识萧红还是看了《黄金时代》后,虽然在此之前,听说过她的名字,看了电影后才对萧红的那短暂的一生深感惋惜,一个敢爱敢恨,才华横溢的女人,最后竟然死在了那干冷的水泥地上。看到她流离失所,有时在吃不饱肚子的情况下还在想着写作,我不仅对她肃然起敬!喜欢她的文字,感觉很安静自然,“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是虫子在说话似的。一些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读这段文字,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么无忧无虑,对自然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感觉植物都那么的自由自在,随性的生长。而萧红笔下的人物却让人感觉到有淡淡的忧伤,小团圆的媳妇才只有12岁,12岁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年龄,她的童年还没有过完呀,她却成了人家的媳妇,她天性爱说爱笑爱玩,吃的多,长的壮,但是这不行,这每个做媳妇的样子,于是婆婆就给她下马威,打她,说她是中了什么邪,直到把她放到热水锅里,出来时不会说话了还不罢休,就这样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被这些呼兰河上愚昧的人折磨傻,折磨病,折磨死!冯歪嘴子找了个能干的媳妇,村里的人说她长的和扛一样,不温柔典雅,不管别人怎么说,他还是爱着疼着自己的媳妇和孩子。因为他满足这样有媳妇孩子陪着的日子,周围的人生怕他家不出事,没有笑话看,在众人的议论声中,他的媳妇还是在生孩子后死了,但是冯歪嘴很是坚强,一个人养两个孩子,还是满怀希望的过着,无论孩子在别人的眼里怎么样,那就是他的希望,大孩子会拉小驴饮水了,小儿子会伸手拿东西吃了,小牙长出来了,这一切都给冯歪嘴子带来了无限的希望,让呼兰河的人也跟着坚强起来,无论生活怎样,无论别人怎么冷嘲热讽,他总是充满着期待活着,因为孩子的笑容是生命的希望和力量!不知道那个大泥坑淹死了多少鸡狗,马陷入多少次,那些人的思维还是那么僵化,没有谁愿意把它填起来,但是却愿意一起捞起那陷入泥潭里的马,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思维方式,呼兰河的人是自由的,又是友善的,还有那淡淡的说不出来的愚昧!呼兰河,给人带无限回忆的地方,但是又让人很庆幸能逃离出来的地方。或者这正是萧红一直不回家乡,愿意飘荡在外的原因。现在,那些在外打工时间久了,不想回家乡的人们,你们又有怎么的感伤呢?

《呼兰河传》(读后感参考)


【第1篇】

最近,我读了一本萧红创作的名叫《呼兰河传》的书。

作者带着我们走进来旧时代的呼兰河,看到了旧社会时那里发生的事情,知道了旧时代的不足,领略到了我们现在生活的美满和幸福。

在萧红的笔下,她从小就没有母亲和父亲的疼爱,祖母对她更是不好。只有在花园里和祖父相处时,才能让她感到快乐,在她眼里,祖父是最爱她的。

相对来说,团圆媳妇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当团圆媳妇还是一个小孩子时,就被卖到呼兰河的名气较好的胡家去当童养媳了。她在十二岁的时候来到胡家,可胡家没有一个人把她当人看,把她当成下人,天天让她拉车,干各种各样的重活。看到这儿,我不禁心头一颤:团圆媳妇才十二岁,她怎么禁得起干这样的重活呢?她这些天是怎么熬过来的呀?不但这样,只要团圆媳妇有一丁点做的不好,胡家人就用尽办法去折磨她。最后,让正是花好年华的团圆媳妇就这样香消玉殒了。看到这,我的心真的好痛:胡家人怎么忍心这样做呢,人家也是父母养大的,为什么胡家人的心那么歹毒呢?

是啊,萧红虽然有祖父的疼爱,但是她缺少了两个最亲最亲的人的关心和爱护,她怎么能有真正的幸福呢。团圆媳妇的年龄,是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应该上学读书,可是她因为种种原因被卖到了老胡家,受尽了折磨,过上了家畜都不如的日子,导致小小年纪就香消玉殒了。和她们比起来,我们有什么资格说我们现在不幸福呢。

在生活中,像萧红和团圆媳妇这样有着悲惨命运的人也有不少。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有一个五岁的女孩,父母离异了,父亲带着她,又找了一个继母,可是继母对女孩一点也不好。有一次,父亲去上班了,只有继母和女孩在家。过了一会儿,继母让女孩去帮自己倒一杯水,女孩就去倒了一杯来。女孩拿过来给继母喝,继母喝了一口,觉得烫,就把一壶刚刚烧开的水浇到了女孩的手上,并找来了扫把和晾衣架,往小女孩身上狠狠地抽着。继母一点也不手软,一刻也不停地抽着。小女孩被抽着当场休克了。等父亲回来,把女孩送到医院,经过手术,医生说全身都伤痕累累,有七处骨头被打断了。

从古到今,像她们那样的人也有许多。和她们相比,我们是幸福的,同时也是快乐的,我们的父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都把我们当成手心里的宝贝,深深地给我们传递着爱。小时候,还动不动就和家里人“翻脸”,现在想想,真是不知好歹。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我们真的很幸福,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第2篇】

著名作家茅盾曾评价这本书:“一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说到这,你应该会知道这本书就是二十世纪女作家萧红所写的“现当代长篇小说经典”《呼兰河传》。它是二十世纪中国最清凉的人情小说,也是女作家萧红一曲哀而不伤的挽歌。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东北呼兰河畔一个小县城里,住着女作家萧红,她从寒冷的冬天开始记录。也许,这段童年回忆对她的印象太深刻,至她长大了,还记得这段又伤心,又快乐的童年。

《呼兰河传》所描写的场景,事情都十分仔细。不说作者萧红的童年记忆全在上面,但我肯说,只要是记得的,只要是书上萧红写了的,都是十分详细的。

“西二道街上,不但没有火磨,学堂也只有一个。”“有一次一个老绅士在泥坑涨水时掉里面了。”“来了风,庙子上的铃子格棱格棱地响。王寡妇的破框子虽不会响,但也会东摇西摆地作着态。”这几句话看似没什么特别的,但是这几句话和文章里的其它话都有一个重要的手法,也是许多人丢了的手法,那就是贵在写实。很多人看见文章要求是“写一篇亲身经历的事”,就拿生活中的一件事,把它改改改。原本的事就被改成另一件事了。这样一来,就成了编,这样是可以,但是写文章还是讲究原汁原味的好。当然,加点辅料,也就是好词好句来画龙点睛,会让文章变得更有趣。

读着读着,我发现了文章的另一个特点兼优点。

很多人和我一样,看见悲惨的电视剧、文章都会伤心。有时候这个“环节”过了,还沉浸在眼泪海洋里。这时,我们可能需要一些充满正能量的事物来“治疗”一下我们。而作者萧红,每次在写完比较凄惨的段落或篇章以后,作者萧红就会写上一些充满正能量的植物,写得栩栩如生,让人身临其境。《呼兰河传》这本书不仅是一本著名的长篇小说,也是萧红的自传。独特的写法让我一遍又一遍地翻阅……

【第3篇】

读了萧红的《呼兰河传》,我才发现,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的封建迷信:跳大神、放河灯、娘娘庙大会……这些迷信多半是毫无用处的,跳大神,跳或不跳都没用,反正病也治不好;放河灯,你放或不放都没事儿,反正世上也没有鬼;七月十五生的孩子是野鬼投生的,简直是荒廖透顶……而且,这些都是自己吓自己。封建迷信真是折磨人啊!

书中的小团圆媳妇,就是一名封建迷信的受害者。她只有12岁,长得却有十六、七岁那么高,大方天真,嫁入胡家之后,婆婆一有不顺心的事就拿她来出气,不停地打她。她若反抗,婆婆反而会把她打得更惨。有一次,她还用烧热的铁向小团圆媳妇的脚趾上烙,烙了一个大印子,这是何等的残忍!她生病了,婆婆也不请医生用正规的药去医治,只是一味地将封建迷信继续下去,跳大神、请云游真人……甚至让小团圆媳妇当众用极烫的水洗澡,并且要洗三次!这是何等的愚昧!她洗一次昏一次,而且婆婆想让小团圆媳妇活下去的原因竟是:她若死了,我就无人可出气了。这是何等的自私!这种肆意践踏生命的行径真是令人发指。

这里的花园,小黄瓜,大倭瓜,玉米,虫子,小鸟,蝴蝶,都是那么美,那么充满童趣。如果我在那里面,一定会玩上一整天。但如果我经历了小团圆媳妇的悲惨遭遇,我一定会苦不堪言。总之,生活是靠自己,而不是靠大神来跳几下或放几盏河灯等迷信活动,你就会风平浪静。

但封建迷信毕竟是那个年代的旧思想,新时代的我们更加崇尚科学,生活是多么的美好,所以,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

【第4篇】

珍惜童年——《呼兰河传》读后感

童年,是充满欢乐的,是充满幸福的,是一生中最美妙的时光。所以人们常说,童年是一生中最令人难忘的日子。我想,萧红在提笔写下《呼兰河传》的时候,应该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吧。

作者描写了自己和祖父的快乐生活。作者小时候,要面对严厉的母亲和冷淡的父亲,只能从祖父那里得到关爱。作者和祖父一起多了作者和祖父在后院里度过了欢乐的时光,作者在祖父那里得到了自由、温暖与满足。祖父对作者十分宽容,和作者一起玩耍,教作者学诗,表现了祖父对作者极大的爱护。在祖父那里,作者感受到了无限的温暖。

但当我读到可怜的小团圆媳妇去世时,我和萧红一样同情她。她才12岁啊!本该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年纪,却早早被卖给了老胡家做童养媳。她本来可以像我们一样,坐在教室里念书,享受童年的快乐时光,但是呢,她却要为老胡家做苦力,天天拉车,晚上还要受到婆婆的打骂。一个好好的姑娘,最后被他们活活折腾死了,又导致原本人丁兴旺的老胡家惨遭灭门,你说,这是不是自己害了自己?

读完这本书,我顿时领悟:萧红和小团圆媳妇的童年是如此悲惨,她们有自我放弃吗?不,没有!她们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最后还不是挺过来了!相比之下,我们的童年要幸福得多,我们有父亲疼,有母亲爱,有老师教导,有同学帮助,有朋友陪伴。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现在快乐的生活?有什么理由不珍惜时间,又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现在美好的童年生活呢?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请你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巨大的财富——美好的童年!

【第5篇】

《呼兰河传》是萧红回忆在呼兰河城的童年。《呼兰河传》中,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每天陪伴她的,是荒凉的后院和富有童心的外祖父。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

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是个可爱、爱笑的12岁女孩。因长太高,对外说14岁。第一天来到呼兰河城,便由街坊公论,不像个团圆媳妇,因为她太大方了,一点也不知羞,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而且长太高了。她的婆婆对她严加管教,让她更像团圆媳妇,可是最终却害死了她。

看到这里,我的心里很同情,我同情小团圆媳妇的不幸遭遇,也同情呼兰河人民的愚昧思想。呼兰河人民的本性是善良的,当小团圆媳妇上生病时,街坊热心出主意,她的婆婆也花很多钱给她治病。但是他们治病的方式是与他们的思想一样愚昧:跳大神、烧纸人、叫魂,而这些把团圆媳妇活活害死。

看看我自己,我的童年是丰富多彩的。我生活在大城市中,接受着先进思想的熏陶,时刻关注着科技新发展,我远离了愚昧。

如今的我,能够从书、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接受新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各地的文化、风俗、新闻,我们的思想是开放的,我们的祖国是繁荣的。

我们需要有开放的心态,才能真正脱离愚昧。有一些人,虽然生活在大城市里,却不愿接受新思想,那他们与呼兰河人民有区别吗?他们都是愚昧的,只是一个是没有接触新思想,一个是拒绝接受新思想罢了。

我们生活在大城市里,接受在新思想,对比思想愚昧保守的呼兰河人民,我们是多么幸运和幸福!我们应从开放的心态接受新思想,珍惜幸福生活。

读《呼兰河传》有感500字感悟


暑假里,老师让我们读一本课外书,我想起了课本中《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它的作者是萧红。于是,我便买了一本萧红的《呼兰河传》,兴致勃勃地读了起来。

这本书写的是萧红小时候的故事。萧红的故乡在呼兰河城,那里生活着一群自私冷漠、迷信愚昧的人们。小说用灰色的笔调描绘出了溃败的呼兰河城。看这本书时,时而令我爆发出大笑,时而让我感到难过,时而令我沉思。

呼兰河城生活着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的无知,有的性格古怪。小说中的一处令我愤怒,说的是团圆媳妇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却被卖给一户人家做童养媳。她刚来时温柔,善良。可婆婆却打她、骂她,甚至自己丢了一件东西也要把她抓过来打一顿。在这样的折磨下,一个健康活泼的姑娘就在惋惜中死掉了。死时她的婆婆竟在为她治病时花掉的钱感到惋惜。看到这,我不禁攥紧了拳头。

在萧红短暂凄凉的一生里,她的祖父大概是她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一次,萧红采了一大堆玫瑰花,她把玫瑰花放到祖父戴的草帽上,因为玫瑰花很香,祖父还以为是今年雨水太大,导致自家的玫瑰花特别香的。萧红这时便捧腹大笑起来。看到这,我再想到她的人生,不禁也为她感到欣慰。是啊,这大概就是萧红黑暗人生中的一束光亮吧!

读完这本《呼兰河传》,我也对童年产生了新的看法:童年是我们这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童年,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读《呼兰河传》,像吃一块巧克力,有苦涩,也有甜香。(史璟宸)

读呼兰河传有感500字感悟


这周我读完了《呼兰河传》,书中有很多事让人难以忘怀。

《呼兰河传》主要讲了萧红家乡呼兰河的故事,那个年代的呼兰河人太迷信,太粗暴!小团圆才十二岁,为了生计早早离开自己的家去当童养媳。背井离乡已经够可怜了,婆婆还要打骂她。最后把一个可爱的小姑娘折磨致死。归根结底是那个时代太过落后,底层的乡村充满黑暗。村民又极度迷信,可怜的小团圆生命永远定格在十二岁……

旧社会远远比不上新社会,那时重男轻女,不让女孩读书,现在这种现象大大减少;那时的人们太过迷信,现在的人们多数崇尚科学;那时的人们太过残暴,现在的人都越来越文明。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特别重视对我的教育,七岁时妈妈带我到市区读书。如今我十岁了,我读过的书已经超过了自己的身高。我的教室宽敞明亮,我的老师们和蔼可亲,我的同学们可爱友善。我在这里学习文化知识,并交到了很多好朋友。十岁的我与小团圆算是同龄人,相比她而言,我不由得感慨自己是多么多么的幸福!

如今,社会进步了,人们的素质提高了。我们应该感谢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为我们带来安定的生活。我们要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于芮莎)

《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600字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回忆录,记叙的都是她在故乡呼兰经历的往事。整本书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两个人——萧红的祖父和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

萧红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她有一个像乐园一样的后花园和疼爱她的祖父。在园子里,她无所顾忌地干着她想干的事情:追蜻蜓、采黄瓜、捉蚂蚱……而这样的自由是从哪儿来的呢?是来自她祖父的爱,她在后园里搞破坏,祖父从不责骂她。在祖父的院子里,她是自由快活、无忧无虑的。我想,如果没有了祖父的关怀,肯定就不会有萧红的美好童年。

书中,唯一让我感到一丝温暖的人就是外祖父,因为有他暖融融的爱才塑造了萧红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而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的命运则是个悲剧了。

老胡家用钱订下了小团圆媳妇后,就接了回来。萧红在她打水的时候遇见了团圆媳妇,她觉得小团圆媳妇“黑乎乎、笑呵呵,怪好的”。可是别人却说团圆媳妇不像个团圆媳妇。公婆打骂她、虐待她,终于让她生了一场大病。那个“黑乎乎、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走了。她是被谁害死的?她是被过去封建社会的旧观念害死的,它就像一个吃人的魔兽,残害着无辜的人的生命。如果现在还有很多人信服那种旧观念,那么这个社会就不堪设想!

看完《呼兰河传》这本书后,我深深感受到了20世纪20年代东北乡镇的一座小城生活的单调、刻板,体会到了小城里的人们的传统、愚笨、迷信。书中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悲剧的色彩,让我们看到了底层人民在苦难、愚昧以及麻木中的挣扎,反映出了中国北方人民几千年来一成不变的生活模式。看着他们的生活,我不禁会想起自己的童年,和呼兰河中的孩子们比起来,我们的生活不知快乐了多少倍。再看看我们的新社会,人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没有不平等,没有战争……让我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

呼兰河传学生读后感600字


在作者平淡如水的叙述中,我仿佛看到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会,还有灰色的人生。在这本书前面描写出了呼兰河这小城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这儿的人们愚钝、麻木、安于现状的精神状态和灰色的生活,他们没有梦想,没有追求,只是淡淡的活着,淡淡的离开,让人觉得似乎少了点什么。

生活在呼兰河畔的人们,他们的脑子里充满了迷信,他们认为人应该顺应天意,顺意社会,但是天意到底是什么呢?他们是那么愚昧无知,那么的封建,在无形中竟成了刽子手。这才是多么的可悲啊。其中最大的悲剧就莫过于小团圆媳妇的死。他才十二岁啊,本是天真烂漫的年龄,却过早的被卖给胡家做童养媳。明明是一个健康的小女孩,却因为爱笑吃的多,婆婆就要给她一个下马威:用皮鞭抽她,用烧红铁烙她的脚心……小团圆媳妇的婆婆以为,这样打她是为了她好,但最终却因为“好心”帮她治病的婆婆而丧失了生命。我们到底该责备谁的狠心呢?愚昧的婆婆根本就无法意识是自己做错了,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背景,才会发生那样的悲剧。

在这里,呼兰河不再仅仅是只是呼兰河,而是在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因为迷信、愚昧、无知,上演着一出出悲剧……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在呼兰河成了当时全中国的写照。

这部作品在思想上继承了鲁迅对中国人民性质的剖析与批判;在语言上,文字娓娓道来,朴实清新,沉郁感伤。被越来越多的后人认为是继鲁迅之后对国民心态的开掘和批判的力作。关于书,呼兰河留给作者的,也许正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吧,让我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永远不要重蹈覆辙。

呼兰河虽然没有美好的故事,但处处都是故事,我希望你能买一本回家看一看。(瞿雅然)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呼兰河传》(精选)”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读后感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读后感,请关注读呼兰河传有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