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亲切的黄金有感 > 地图 > 观亲切的黄金有感

观亲切的黄金有感

发布时间:2021-08-24 来源:互联网

观亲切的黄金有感。

现在看电影或者视频也是人们汲取知识营养的一种主要渠道,在观看的过程中各种情触,各种联想纷纷呈现出来。观看完的以后,心中感触颇多,明白了很多道理,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杂乱的思维得到整理。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观后感呢?也许"观亲切的黄金有感"就是你要找的,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亲切的黄金观后感

凌时三点,看完亲切的黄金无字幕压缩枪版,要多谢小a的带给,事情的真实情况上韩三区已发行了导演剪接版,估计年内盗商们便会跃跃欲试了,但我或者忍不住将对黄金的第1印象拱手让给这个糟糕的版本,实际也不算很糟糕,只不过颜色有些失真,约略是受了电磁的危害吧,顶上时常青一块红一块的,但因为片头做的真的华美精巧,完全可以让我甘心情愿地蹲在电脑前接着勉强承受这幽暗的色调。

实际我真正的动因当然是因为想看看英爱的表达到尽头怎么样,是否真不辜负她头上的青龙影后后冠,是否真有象韩国premier电影杂志所评的那般名过实际,当然我久已对韩国没了想法,外刚内柔的小国心态,先瞧不起一下子。令人惋惜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谁叫英爱是韩国人呢。

之前看《亲切的黄金》预告片就十分期望这部看似与众相异的玄色幽无声片,但当前看来更象是一出笑剧,从开头一直到黄金的女孩子闪现,场景不断切换,人物不断更替,浮光掠影一般的交代了黄金的身分以及她与那一些狱友的相交历程,零散又琐细,置疑那座牢狱是不是临时建造的取景棚,估计似的,之前就有新闻说无须老朴与亲切的黄金取景组进进青州牢狱照相,不管怎么样,如同是最简单的面效果图一般的心中感觉,电脑后期的加工让人心中感觉不细腻又简陋,看片头禁不住称赞黄金的担任美术工作的人员工,但看了正片儿又置疑这到尽头是不是同1个制造班底..希看,当前只希看DVD出来后,能有不同的心中感觉。更糟糕适当然是黄金在梦中把白先生枪毙的那一幕,真有看希区柯克的《爱德华大夫》中,梦幻的制作一般,可那是窗帘子,这是雪地,怎么心中感觉人是贴在蓝天白雪的环境图片中同样,老朴之前在JSA里展出的技法在黄金中荡然无存。也有可能是我要求太高的关系吧,一直以为老朴是韩国最重视技法和色彩的导演。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小编推荐

观《黄金大劫案》有感


《黄金大劫案》观后感

这部黄金大劫案承袭了宁导一贯的黑色幽默,配上纯正的东北口音,的确不乏笑点。在欢笑之余,也谈谈自己的一些观感。宁导说过自己在成长,作品也在成长。这部是典型的小人物成就光荣的励志片。黄金劫案的主要推手,是一群演艺人员。那在以前都叫戏子,下九流的行当,再说主人公,彻头彻尾的痞子,小混混一个,坑蒙拐骗没少干过。倒是应了那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宁导是誓将小人物进行到底不可。敏感的观众可能已经嗅出了他想要隐射当今社会中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

在黄金得而复失之后,血战舞会那场,他完全是为父报仇的心态。凭借着一朵铁玫瑰的帮助幸免于难,埋葬了主角们包括自己后,他又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想到运用王水融掉那些黄金的,这点是发人深省的。毕竟有8吨的黄金,融化掉多可惜,为什么非要选择这种玉石俱焚的方法,按照原先的痞子贪财市侩的性格,难以理解。难道仅仅是对日本人的仇恨,抑或是对于这些导致父亲朋友们惨死的黄金的忿恨,感觉上完全是一位忧国忧民并且机智果敢的革命军人的作风。这些金疙瘩,是日军用来购买武器荼毒中华儿女的筹码,哪是什么珍宝,就是块毒瘤,要彻底的摧毁。从这一点上说,主人公的思想转变没有交代清楚,剧情略显突兀,导致整部影片像是一堆笑料加上最后一段高潮融金的戏码。

难道说只有经历过痛失考妣,才会让人振作,认清历史使命吗。触发蜕变的条件可不可以不用见血,不过在那样一个年代,或许震撼灵魂的只有生离死别。而原本以为只是个疯老汉,却在生死关头,顿悟出潜藏经年的身手,挽狂澜于既到,兑现了他平日鼓吹的金镖十三郎的威名。可叹人生无常。如同久病多年,一夕痊愈,好似脱胎换骨,实际上已经预告了接下来的悲剧。显然单单用回光返照来形容他,略显单薄。为了求得大家对儿子的原谅硬是撑着最后一口气,壮哉!郭涛这次的表演张力分寸拿捏的很出色。

原本觉得神父这个角色可有可无,只是因为范伟的出演,才多了份幽默。直至走出影院,细细回味之时,才体会到神父是贯穿整部影片的点睛之笔。以他的视角,润物细无声的体现出小东北的转变。而教堂成了主角们的栖身之所。并且是小东北父亲辞世的地方。

在剧中,那段朦胧的爱情线,也颇值得玩味。作为南方人,我真的不了解纯正的东北老爷们儿,是不是真的从不把爱挂在嘴边的。一涉世未深的富家千金爱上了一痞子男。而这痞子对千金的感情却是若即若离。哪怕是在千金最后弥留之际,那三个字还是没有说出口。之前宁导的作品把骗字演到了极致,而现在他可能在考虑把真字演活。对于欺骗过自己,利用过自己的男人,她依然纯真的相信彼此之间的真爱。她的纯,她的真,她的爱,让我联想到了那些年中的沈佳怡。每个男生在曾经的青葱岁月中,都有过属于自己的沈佳怡。可那仅仅是个梦,越晚清醒越觉得痛苦。从这个角度上说,小东北的反应很自然到位。双方悬殊的身份地位,又是身处在那样一个年代。纵是有真爱,也需要深深的埋藏在心里。因此天妒红颜的结局,也是顺理成章。

对于宁导的期待一直没变,像他这样属于成长型的新锐导演,我是非常喜爱和欢迎,也很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

观黄金大劫案有感


黄金大劫案观后感

2006年,一部《疯狂的石头》成为当年国产电影的一匹票房黑马,为小成本电影开辟出了一条新路,中国电影观众也因此也记住了宁浩这个名字;2009年,一部《疯狂的赛车》又将石头的疯狂得以延续,宁浩也顺势成为继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之后第四位跻身于亿元票房俱乐部的内地导演。

宁浩的前两部疯狂系列作品,均以黑色的幽默,多条线索的交叉叙事,凌厉的剪辑,动感的镜头等多种电影元素令观众为之疯狂痴迷。然而,一旦宁浩试图对于以往影片所建立起来的电影风格进行转变时,宁氏电影的疯狂便很难再续了。在中国目前仍活跃拍片的所有电影导演中,宁浩是少数会讲故事的电影导演之一。而宁浩最擅长的讲故事的方式便是多条线索的交叉叙事。《疯狂的石头》中围绕着一块石头,延伸出三条人物叙事线索;而在《疯狂的赛车》中人物的叙事线索更是多达六条。这样一来,多条叙事线索相互交织,各色人物关系一并展开,各种情节线索齐头并进,最终多条人物线索汇聚成一流,这种多线交叉叙事所造成的误会矛盾,巧合冲突,极容易碰撞出强烈的戏剧火花,产生喜剧效果。

然而,《黄金大劫案》并没有将宁浩之前所擅长的讲故事的能力发挥到淋漓尽致。在《黄金大劫案》中,宁浩摒弃了之前所惯用的多线性叙事,而是采用传统的单条线索进行叙事。这种叙事方式会使影片因单条人物线索而造成人物关系单薄,戏剧冲突乏力,影片的悬念设置和紧张气氛的渲染不够等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影片的喜剧效果,难以延续之前石头和赛车的疯狂。影片围绕着抢黄金这一条线索展开叙事,观众本应该看到的是以主人公小东北(雷佳音饰)为主的地下党是如何在重兵把守、铜墙铁壁的金库里将八顿黄金抢走的。这其中关于抢黄金的巧妙布局计划,实施作案的精巧过程,悬念的设置,各种矛盾的化解等等都是影片所要重点刻画和突出的地方。但是,导演却因为故事情节的平铺直叙和落入俗套而没有更深层次的挖掘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影片以小东北的疯爹(郭涛饰)和爱人茜茜(程媛媛饰)被日本人绑架为要挟作为抢黄金过程中的矛盾障碍,而不是在抢劫黄金的过程中如何巧妙布局冲破敌人的层层严密防范来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未免有点落入俗套。而最后突然出现的那辆装甲车和装有王水的大卡车轻而易举的便将敌人的巢穴捣毁,则更是让之前所有的努力化为云烟,所有的悬念也都付之一炬。

当然,并不能说单线叙事就不能够制造出喜剧效果和紧张气氛,单线叙事依然可以制造悬念,营造紧张气氛,达到一定的戏剧效果。在这一点上,《黄金大劫案》完全可以参照2001年好莱坞的《十一罗汉》。两部影片在故事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一群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展开了一次完美的计划,最终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十一罗汉》也是运用的单线叙事,但是它却从影片的故事情节上去大做文章,通过层层的故事布局,精妙的情节编排,矛盾的巧妙化解,节奏的准确把握,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化解得天衣无缝,可谓精心构思、妙趣横生,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在影片的整体基调上,《黄金大劫案》并没有延续之前石头和赛车彻头彻尾的疯狂,将疯狂进行到底。在影片的后半段,宁浩却给大家玩起了严肃,甚至将一种冰冷绝望的残酷展示给大家。小东北的疯爹为了将地下党从小日本的魔掌中救出而不幸中弹身亡;以满洲国影后芳蝶(陶虹饰)为首的地下党们在观众毫无预兆的前提下惨死于日军的乱枪之中;茜茜也在观众的一声叹息下遭到了小日本的暗算宁浩以一种冰冷残酷的死亡来一反之前作品中黑色幽默般的疯狂。

然而在《黄金大劫案》中,我们也能从这种残酷冰冷中体会到一缕温情。影片在抢黄金的主线上还增加了两条感情线,导演这次对于亲情和爱情的初次涉猎倒也令人耳目一新。小东北和疯爹俩人的父子关系一开始并不是很融洽,影片通过对于疙瘩汤的铺垫,使之赋予情感内涵。在疯爹临终之前,一碗疙瘩汤便使俩人之间的亲情得到升华,更是赚取了观众的热泪。而对于小东北和茜茜之间的爱情关系,导演通过一个简单的道具一把叉子折成的玫瑰花,作为两人之间的感情纽带。当影片最后茜茜中枪倒下,手里还拿着那只带血的玫瑰花的时候,观众不禁为影片中的爱情惋惜。

从宁浩近几年影片的投资情况来看,《疯狂的石头》投资为300万元,为小成本制作;《疯狂的赛车》投资为1000万元,属于中小成本制作;而此次的《黄金大劫案》在5000万元以上,属于中等制作影片。从演员阵容上来看,《黄金大劫案》这次几乎是启用新人作为影片的主角,新人在影片中挑起了大梁,而我们之前在宁浩电影中所熟悉的演员如黄渤、刘桦、郭涛、岳小军等人都为新人充当起了绿叶。这样一来,这5000万的电影投资花费在演员身上的比重则占少数,很大程度上影片的投资都花费在了电影的制作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影片中的场面规模能够看出。相比之前的两部作品,《黄金大劫案》中的场面和规模要远远大于前两部,片中有着多处战争爆破的场面,飞机轰炸,机枪混战等无疑为影片增加了许多亮点,使得影片看似更加的疯狂。然而,这般看似表面上的疯狂并不能弥补因故事的缺陷而造成的不足。

尽管昔日如石头般的疯狂很难再续,但是凭借着宁浩多年来对于电影叙事和喜剧效果的出色掌握,《黄金大劫案》仍表现出了极强的喜剧效果,不管是对于当今流行时尚词语的解构还是情节设置上的巧妙编织,都尽显幽默本色。当然,每一位导演的作品都不可能千篇一律,风格上的一点转变也是情理之中的。就如历经了疯狂之后都需要静下心来平静下来一样,或许,这正是宁浩需要平静下来的时候。

观《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有感


伊丽莎白和她的黄金时代

——观《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有感

文:郁文斌(student)

评:郭火火(teacher)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底涌起一股对伊丽莎白一世的崇敬之情。

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在1585年,已经52岁的伊丽莎白一世仍然单身未嫁,但她的政治手腕已经非常成熟,处理国家大事比年轻时更加得心应手,她虽为新教徒,但她思想较为开明,允许民众信仰天主教,可她却受到了玛丽一世(伊丽莎白同父异母的姐姐)的种种对抗,甚至派人暗杀她。后来劲敌西班牙来了,她亲自冲锋陷阵,带领士兵们捍卫自己的国家和子民们,在她的带领下,英格兰和苏格兰步入了黄金时代。

(评:人到中年的伊丽莎白一世褪去青涩,政治手腕娴熟,面对政治劲敌、宗教问题、国家战争,她指挥若定,从容不迫。关于伊丽莎白登基的故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观看98年的第一部《伊丽莎白》,同样有凯特布兰切特主演。)

伊丽莎白一世为人谨慎,她的座右铭是:我观看,而且我沉默。她喜欢投资于昂贵的珠宝的衣服,华美的衣服凸显了的她的高贵和美丽。"光彩夺目的四轮马车闪着金光,扬起了一片尘埃。里面的她穿着一身华丽的锦衣,珠宝垂在她的颈上,装饰在她美丽的金发上,她……仿佛就是画笔下的一尊庄严女神。"这是加罗利·埃里克森对她的描述。在我看来在她的一生中,褪下华服的庄严形象后,她的内心柔软与坚强永远并存。

(评:从伊丽莎白一世的人生信条中不难看出她的谨慎性格,因她一举一动都牵涉国家。她也有女性爱美的天性,似乎向我们揭开了女政治家这一身份下的人性柔软部分。)

她的柔软在于:她一生未嫁,有时她的内心特别希望能被爱。关于这点,不妨借鉴《英国通史》里的评价。"时代的辉煌伴随着个人的辉煌,伊丽莎白女王一世是英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君主之一,她的时代也跻身于英国最辉煌的时代之列,但公众生活的辉煌却以个人生活的黯淡为代价、伊丽莎白一世终生不嫁,其中的原因,就是只有她终身不嫁,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和谐,从而保证都铎王朝的繁荣昌盛。"

(评:呼应上段伊丽莎白辉煌的公众生活,揭示出这是牺牲黯然的个人生活为代价。国家-个人维度的取舍既有令人惋惜之处,更不乏令人敬佩之处。)

当大臣们劝她在邻国的王子中挑选合适的人来作为丈夫时,她拒绝了,因为与外国联姻会让英国无法保持中立的外交政策。因此她被后人著称为"The Virgin Queen"("童贞女王")。可这又怎样呢,她从小受到教育与艺术的熏陶,会说六国语言,在凯瑟琳·帕尔和教师的帮助与循循善诱下,她成为一名知性优雅、高贵美丽的女子,爱慕她的人比比皆是。

她的坚强在于:在1558年,她继位成为爱尔兰和英格兰的统治者。她即位时,英格兰处于内部分裂的混乱状态,为了巩固统治,缓和国内外压力,她采取了天主教和新教兼容的政策,稳定统治基础,成功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此后,在她的统治下,英格兰越发强大,经济繁荣,文化更是达到了顶峰,著名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在此期间出现了。除了文学家,还有许多航海家出现,这极大力度的促进了航海业的发展,使英国国力更加强大。

(评:开始着墨伊丽莎白身为女政治家的坚强一面:"既能一笑泯恩仇,又能一掷决生死".)

更令我佩服的是,在敌国从海上入侵时,她也未曾慌乱不已,在她的指挥下,西班牙落败,人民都安全了。她临危不乱的想办法解决这场战事,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就是巾帼不让须眉,即使是男子又有多少人能在这种兵临城下的情况中机智应对敌人。罗马教皇西克斯图斯曾说"她诚然是一位伟大的女王……是她使得西班牙、法兰西、神圣罗马帝国和一切国家都畏惧她。"

撇开别的都不说,她是我所知道的统治者中最有智慧的女王。因为在国家和人民遇到危难时,她都用她聪慧的头脑解决了这些难题。她所实行的政策是人文艺术大力发展,而她自己更是亲自翻译了霍勒斯的《诗歌艺术》, 威廉·塞西尔爵士说:"她是我见过的最聪明女人,枢密院各大臣每次向她提意见,她没有不知道的。"

(评:在这些伊丽莎白众多的辉煌功绩中,最令人惊喜反倒是她身体力行推行文化事业,她亲自翻译诗歌,从侧面展示在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之余珍贵地保留了个人的兴趣。平凡的兴趣爱好成为不凡人生中的点缀,更让人敬服她内心的丰富充盈和睿智广博。)

关于伊丽莎白一世,我想她的美丽、她的睿智连同她的不为人知的哀愁都让我看到了一个女性政治家有血有肉的一面。

评:郁文斌同学选择了《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这部电影。主角是著名的伊丽莎白一世,她的丰功伟绩在影评中都做了细致的描述。令人欣慰的是评论没有仅仅限于主观,而是结合了不同人群的评价夯实观点。读完个人最喜欢的一处就像评论中提及的伊丽莎白在政治角力之下保留着个人的兴趣爱好,这不仅得益于自幼的良好熏陶,也必然也有她成年后世事历练的通透。这也给我们一些启示,以后面对历史辉煌人物时,不妨从平常地方入手去解读。平凡处流露出伟人之伟,似大象无形,也如大音希声,可以帮助我们拉近同他们之间的距离。

观黄金大劫案有感:温情的钢叉玫瑰,足赤的宁氏笑料


黄金大劫案观后感:温情的钢叉玫瑰,足赤的宁氏笑料

宁浩以多线程的石头起家,石头让宁浩成为优质喜剧的品牌。如今点石成金,宁浩带来全新印象的《黄金大劫案》,为了尝试喜剧表达的多种可能性,大劫案抛开多线程叙事,成了宁浩喜剧换装后的一次华丽转身,温情元素的融入,使得钢叉玫瑰成为宁氏笑料后的又一个标签。可是当习以为常的事情突然改变总会招来非议,当人们惊呼宁浩转型并危言耸听的说黄金是宁浩之耻的时候,有些事情必须要说明白:多线程叙事只是一种讲故事的方式,都算不上是宁浩喜剧的风格,黄金同样还是底层小人物的疯狂史,与石头同宗同源。黄金并未因为多线程的缺失而在喜剧效果上贬值,离开了多线程叙事,宁浩同样可以把笑料展示到极致。只要宁浩喜剧中底层小人物带来的戏剧冲突式笑料还在,那么无论是石头还是黄金,都一样是喜剧中的无价之宝。

离开多线并举的叙事结构,剧情冲突也就随之消减大半,确实会在喜剧效果上打折扣。宁浩选择小品福地东北作为故事发生地并让口舌之快的雷佳音担任主角,确实也有用语言包袱代替消减的剧情冲突之嫌。好在故事足够顺畅,黄金劫案的戏码配上东北抗日的大背景,疯狂味道仍然浓厚。个性人物的设置也都不错,在演技派明星参演的保障下,小故事桥段得以展示大魅力。而从宁浩之手诞生的明星们,诸如黄渤、刘桦、郭涛的客串也算是提携新人了。

黄金真正的可贵之处在于离开眼花缭乱的多线程叙事,宁浩可以更为直观的将故事内核展现给观众,人物的情感表达的也更为顺畅,影片中几处情感渲染十分出色,金镖十三郎的死和小东北剧院中的看电影场面表达都足以打动人心,触动人的泪点。这恰恰是能够轻易让人大笑的宁浩之前所不具备的技巧手段,钢叉玫瑰也就成了宁浩温情的符号。

而喜剧从来不会板着脸讲故事,即使是壮怀激烈的抗日活动在喜剧的框架里也得放下架子,神圣不可侵犯的爱情也得搔首卖笑。于是街溜子和救国会混搭在了一起,街头小混混和富家女产生了爱情;既有救国会全体成员刺杀未果而战死也有小东北这种街头小混混误打误撞消融了黄金,既有鸽子蛋钻石打动不了芳心又有动手动脚之间赢得好感。而且喜剧向来是反对传统的,故事虽然也肯定救国会衣冠正派的知识分子做出的努力,但是给予的最高待遇也就是把他们战死时的悲壮煽情一下,而大英雄的头衔最终落在了玩世不恭的小东北身上。虽然骨子里还是个人英雄主义,但是这个英雄已经是另类英雄了。宁浩对待爱国这件事情上有颇多的调侃味道,反英雄不只是街溜子小东北一个人,那些救国会中有事没事就以卵击石的个性成员也都是一反常态的。宁浩更是把他们拉拢到演艺圈中,让他们在现实中伪装成导演、制片、明星,以致小东北在坟堆上为他们竖立的碑牌写着制片武某时,内涵无限外延,既一反传统英雄又揶揄了电影行业票房的压力。

黄金大劫案影评


黄金大劫案影评(一)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和我一样,是在丝毫没看过“黄金大劫案”的宣传片情况下走进电影院去看的这部片子。

最初去看这部电影的动力是因为导演“宁浩”,从“疯狂的石头”开始我就是宁导演忠实的粉丝,每每只要有他的电影上映,我必然一定是要去看。於是在宁浩的《无人区》真的是“无人区”後,漫无目的看着电影档期单的我,发现“黄金”上映的时间表後,便丝毫没有犹豫的选择去看了首场放映。

我至今清楚的记得,那一天坐在电影院里的我,听到身边坐着的一对情侣说着这样的对话,女的问男友“主角叫雷佳音的演过什麽?”男友回答“不知道,可能是新人吧!反正看宣传还行,先看着呗!”

面对身边如此对话的情侣,我也忍不住疑问起来“雷佳音”?究竟是谁?当时只是觉得名字很是熟悉,但面容却对不上号!但,等到影片正式放映後,看到小东北和神父第一个照面後,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我一直觉得很会做戏,却一直被无营养偶像剧消耗演技的“品如哥哥”。

就这样带着意外惊喜且审视新的“宁男郎”的心,我开始认真走进“大劫案”的世界。

一直都很佩服宁浩选演员的眼光,从郭涛,徐峥,黄渤,;刘桦到雷佳音,几乎每一部影片宁浩手中都能将演员自身看不到的潜能挖掘出来,这种潜能放在雷佳音饰演的小东北身上也是亦然。

虽然,很多宁浩迷说“黄金大劫案”让他们失望的看到一个妥协在电影制度下的宁浩,可我觉得这样的评价对宁浩与整个故事而言都很是有些“吹毛求疵”,纵观整部影片的结构,是一部爆笑点很是不错的轻松幽默商业片,紧凑的情节,讨喜的剧情,骨子里却隐含着并不轻松的“爱国”话题。

拥有这麽多优秀元素的“黄金大劫案”我实在想不出它哪里不够被大众认可一个“好”?於是,面对关於对它的批评,我只能归功於是太多人总是想故作深刻才使得它备受争议,也许很多时候变的并不是宁浩的艺术,而是我们看宁浩的心......

真的没有必要总是将深刻和内涵,这样的词汇固定的绑架在一个导演身上,电影终归只是一门生意,不是真正的艺术!叫好不叫座的影片,最终成就的只能是“王家卫”,可叫好又叫座的却只能是“凤毛麟角”,在喜欢鸡蛋里面挑骨头的“专家”面前,我们这些只是为消遣而去娱乐“电影”的普通人,在我看来真就没有必要也跟着劲劲儿的在“专家”背後继续装深沉了。

在说了这麽多整部片子的感受後,现在,我认真说说自己对片子中“小东北”的认识。

小东北这个人物很真实,就是不嫁接在伪满洲国的时代背景下,他都是那麽的真实,这种真实,是我能从雷佳音饰演的小东北身上,真实的看到现今生活中我们拥有的样子!我们和他一样,都是希望自己的爹妈可以吃点好的,让他们能够有一个安逸些的生活而去努力生活,唯一不同的是我们没有生活在他所处的乱世且也不是一个痞子......

从来没有任何一个规定说过,乱世活着的人一定就是要去做英雄,也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制度可以强制人去屈从普世的价值观。

只有27岁的小东北,生於沦陷的山河之地,整日守着疯疯癫癫活在旧日记忆中老爹的他,谁能真的可以去要求这样一个人要去懂得做英雄的道理?小东北,一个不过只想在乱世里完好活着的小人物,这样的一个人就和现今求生於职场的我们一样,不过是为了一口饭,一张牀而去努力活着而已,故此他开场说的“有吃有喝做哪门子乱”“钱比脸贵,脸可以不要”等等这样的话,我真就是可以完全站在理解的角度全部吸收,想想小东北开场说的这些话,何嚐不是现今很多人的心声,现今有着小东北开场思想的人何嚐不是大有人在!小东北的自白,就是一场拷问大众沉睡良知的自问自答。

但就是小东北这样一个下三滥的混混,却有着非常善良的一面,雷佳音说小东北这个角色的复杂性在於,导演要求这个人物是要有“痞子,怂,英雄”这三点矛盾的结合,於是因着这样复杂的组合性,我们看到了小东北这个人物,可以人渣到连街边小乞丐的东西都骗,让人看了有想揍死他冲动。也能为他有一颗善良的心,为被抓住受过酷刑的救国会联络人用棉被垫脚而感到欣慰的善良。就算贪生怕死,但却又非常孝顺自己的老爹。就这样一个复杂且不高大全的人物,最後能够成为英雄,在我看来,能够成就小东北英雄之路最重要的因素,是他骨子里至始至终都有的民族傲气,虽然这种傲气一开始并不明显,可在故事的逐渐发展中,面对小东北最後的改变,我的心也跟着澎湃起来。

听着最後在救国会集体义士的坟前,小东北说的“黄金我是拿不着了,但我保证日本人也取不走,你们先歇着,完事儿,我来陪大夥!”这种转变就是一种彻底的昇华,当小东北面对五哥枪子前说出“我以我血荐轩辕,你懂吗?”时,我便看到了在那一刻小东北被唤醒的民族性,曾经在狱中他认为是空话这句口号,成了他自己对五哥的反问,而“这世上,命比钱重要,还有些事,比命更重要!”这样的认识的加深,除了是小东北自身具有的老实民族性、不畏强暴的气节外,在我看来更深的一层意义还有起到拷问荧幕前观影我们良知的作用!

事实上每一个人的沉睡的心都是很容易被唤醒的。如同小东北决心一人赴死前说的那句“该走的人不是我,这噶的,是俺们的!”一样,活在现世的我们可曾如此想过这样的问题,小东北最後明白的实际意义,就是他懂得了身份的回归,以及民族归属感的意义。

但至今我都清晰的记得,当我被小东北这种清醒感动後,在与友人谈论到这样的身份认知问题时,友人只回了一句话“这样的认知不是所有人都会具有的,现今仍旧有太多的人都是最初的小东北!”友人当时的话,至今都会成为我每每重看“黄金大劫案”时反复的思考。

我庆幸於浑浑噩噩的小东北,最终是明白了很多人一生都不曾明白的东西,他找回了自己身份归属认知,以至於最後他的这种热血感染到了认为他是关公走了麦城的土匪,虽然土匪嘴上说小东北是“胳膊拧不过大腿”说他不过就是一个“中指”可最终他们还是选择和他站在一个阵营,我想最後土匪们的认知也是被小东北的气势所唤醒的吧!

影片的结尾处小东北坐着空旷的电影院里,看着逝去之人音容相貌的画面流泪,宁浩这样一个和《天堂电影院》最後的情节很相似处理方式将我的泪点彻底催动,国仇家恨,这四个字真就是太过沉重了。但它却是我们这个民族走过的路中真实存在过的,这四个字虽然沉重,但却不能是被我们麻木跳过的!

当我说:没有人规定27岁的人就要做乱世英雄时。我真正的目的是希望这句话可以反思引申成对自我的反问:也没有人可以规定因现世的安逸,我们就可将一切记忆都抛之脑後!

面对小东北,我相信雷佳音自己说的那句“再也不可能再演出27岁的小东北”,一个演员一生只有一次演到命中注定的那个角色的机会,小东北之余雷佳音的意义便是他等到这份命中注定。雷佳音用自己人生中最年轻的生命状态释放在小东北这个角色身上,这样的心血演绎是雷佳音演艺生命中的值得,也是我们的幸福......

最後的最後,关於雷佳音饰演的小东北,我还是用鲁迅先生的话最为结束吧!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黄金大劫案影评(二)

文/公元1874

去年我曾经给杂志写过一篇专栏,主题是中国的电影导演。其中我列举了几个导演名气比一般明星要大的,除了冯小刚、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三位之外,恐怕就是宁浩。他是中国第四个票房过亿的导演,也是只有两部广为人知的作品就已经名声响当当的导演,即便《无人区》一直难产,也没有妨碍大家打出8.5分(满分10分)的的期待值。那40000多名点了“想看”的观众,高居华语未公映电影的首位。如此情形,都代表着宁浩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

所以《黄金大劫案》从一开始,就是一道宁浩的“劫”。所有人把宁浩这三年多以来的被迫缺席,以及两部疯狂系列所延续下来的印象,转化为一种期待。而这种期待,再在这几个月里宣传方不停的狂轰滥炸“宁浩”这个标签,更是火上浇油。现如今,国内恐怕只有张艺谋的电影,才会在上映前的宣传重点是导演而非演员和电影本身。而就连张艺谋,也没有试过把自己的头像毫不相干的放在自己的电影海报里,而且海报推出一款又一款。

在电影宣传方有意无意的过度消耗、透支宁浩这个品牌的时候,《黄金大劫案》成了一部必须要比《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都要好,甚至要比那部绝大多数人都没看到的《无人区》要好的电影。毫无疑问,这是很难的。如果说要比《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好,恐怕宁浩还能做到;但如果要比那部因为被广电一禁再禁,让大部分人已经狂热的在豆瓣上打5星表示“我给满分的原因是因为广电”的《无人区》,《黄金大劫案》显然没有任何胜算。

更何况,这是一部不再多线叙事、不再疯狂、不再是当代背景的电影。宁浩拍了以前他没有尝试过的新东西,伪满洲国、抗日主旋律、男女主角的爱情……当我在电影院里,看到电影里前半段小东北扮耶稣而引发全场爆笑和掌声的时候,我知道这时候的观众还在期待那个疯狂的宁浩继续疯狂;但当后半段开始不停的牺牲、当小东北说出“有些事,比命还重要”的时候,观众的沉默,让我意识到,这道劫数,宁浩显然渡得有些艰难。

这是一个看上去还算热闹的故事。伪满洲国的妖艳影后、伟光正的革命党、二流子革命党、小混混、满清遗老、二逼剧组、阴毒的日本军官……可以说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只不过,原来在剧本里还算有张力的故事,在电影里都没能体现出来。

记得原来剧本里的第一幕,写的是黑屏,而后蹦出几个大字“文明观影,请勿喧哗”,接着是伪满洲国的政治宣传片,随后镜头才渐渐拉远,呈现出黄渤和孙淳交换情报的一幕。我很喜欢这个开头,一是好玩,它用电影院,把戏里戏外、80年前的伪满洲国和2012年联系到了一起;二是有隐喻,电影在伪满洲国时期沦为日本的宣传工具,在正式电影开始前总要来一段大东亚共荣圈的主题短片,如今的情形好像也差不多到哪里去。结果到了正式上映的版本,这一段不再是片头,范伟的那张脸第一个出来,知道范伟是什么人的观众立刻就开始笑。没错,喜剧效果的确更强,但电影院的这一幕却被大大的削弱了。而且,如今的宁浩,还需要这种猴急的向观众证明,我依然在拍喜剧吗?

最遗憾的一点,在电影院里,原剧本里曾经安排了大段鸟山的独白,和《无耻混蛋》一样的作用,在开篇那个纳粹军官的磨磨唧唧里,凸显出这个人的阴险和毒辣;但是为了赶时间,反派几句话就开始冒狠,铺垫不够,效果欠佳。

这种情形还出现在后面很多场合。每场戏都很赶,好像导演只是想把故事赶紧在108分钟里讲完。但问题是,120分钟能说完的故事,为什么非得压缩在108分钟里呢?如今的宁浩拍一部120分钟的戏,难道都不可以吗?多了12分钟,每天多那一场的排片,真的有意义吗?

因为赶时间,剧组里那些性格各异,造型各异的导演、制片、茶水、摄影、编剧的戏份遭到大幅删减;因为赶时间,千金大小姐被逼成婚所营造的冲突被削弱了;因为赶时间,小东北和千金大小姐的爱情显得突兀而缺乏说服力,散场时一个观众在旁边和他的朋友聊:原来给俩耳光就能让人爱上了啊……

如果说这些删减让角色们不在出彩,顶多不能做到锦上添花之感,或者说不能像《疯狂的石头》那样让人记住一个男八号黄渤的话,那么整部电影的重头戏---劫黄金,一样存在不少的问题。

类似于这种从电影标题就定下目标,要在电影里做一件大事的题材,通常少不了敌我双方的“你来我往”。《黄金大劫案》里,正方显然是影后芳蝶所带的剧组团队,再加上一个不停坏事的小东北;而反方则是鸟山幸之助和他的日本军队。一部讲述黄金如何被打劫的电影,在电影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黄金就已经被芳蝶拿到手了。这种出人意料的方法固然不错,但后半段却没能保持住前半段还算紧凑的叙事,开始往着使劲煽情和故意营造戏剧冲突的范儿上走。

黄金就这么被小东北堂而皇之的拿走,带着戳印的金条就这么被小东北拿去交房租——且不论那一根金条能交多少年的房租,平常人抢了银行还知道把连号的钞票分开用,小东北难道就不知道要先找个黑市的金铺把黄金给融了吗?

一个广播就能引得整个剧组毫无遮掩,毫无准备的冲向埋伏圈里,常理难道不应该时偷偷摸到存黄金的地方,一探虚实再进去吗?

没有任何明确的战术,仅靠化妆就突破了戒备森严的公使签约现场,如果说这是侥幸,那么接下来就是愚蠢了——芳蝶说了句大家小心,就开始拔枪乱射,没有任何章法。结果当然是不出意料的,整个剧组全灭。如果救国会的智商这么低,那也难怪东北被日本人占了这么久。

这应该是一部正剧,至少是气场很正的情况下,穿插着充满智慧的幽默的正剧。但是,如此一来,这部本应的正剧,却变成了最让我感到痛心的——山寨剧。用1983年才有的字体去写1930年伪满洲国的广告招牌,这没有什么,也许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但,那干净的街道,稀少的人群,还有翻来覆去不停出现的同一条街,所有大事都在教堂、行长家中、银行大厅里解决——堂堂伪满洲国,难道只有这几个地方可以拍戏吗?并不是说翻来覆去用一个场景不可以,但是谁能告诉我,茜茜救了小东北(她怎么认识五哥的,这事也挺莫名其妙),居然安顿他的地方,还是教堂!茜茜怎么就知道教堂是小东北的根据地,可以令他藏身,谁告诉他的呢?

处事周密的日本人,为什么会让五哥执行枪决呢?原剧本里,陶虹在行长家并未死,而后和孙淳一起,在刑场上被枪决——对了,原剧本里,陶虹和孙淳的感情戏,也被删得一干二净。而在刑场上小东北看见万人坑里,那两个他一开始骗过的小戏子的尸体,这段仿效《辛德勒的名单》的戏份,也没有了,只剩下在昏迷里小东北的闪回里,一个根本不会被人察觉到的镜头。

左删右删,支离破碎的情节,不足以令人信服的人物,再加上场景的缩减和整部电影毫无节奏感的叙事,让《黄金大劫案》最终成为了宁浩自己的劫数。这不是一部让人满意的作品,但我至少没有失掉对宁浩的信心。也许这是一次在他尝试新东西的过程里的阵痛,也许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阵痛。但我希望下一次再在电影院里看见宁浩的电影,会让我在2009年的1月22日那样,和几百人一起在电影院里,从头到尾的大笑、鼓掌,以及内心泛起那种激动和满足感——华语电影,很难让观众有这样的感觉;更让我起2006年的暑假,看到《疯狂的石头》的那种震惊与不可思议——这感觉,我一直记得。希望有一天,宁浩,或者是其他别的导演,能再带给我,带给观众,这种对电影的娱乐,与愉悦。

黄金大劫案影评(三)

读完宁浩的“口述史”《混大成人》,再看他的新片《黄金大劫案》,稍做一下关联性思考就能发现,其实电影里的“小东北”即是宁浩本人。从最早混迹于业余性质的山西电影学校,到独自北漂、一片成名,再到如今扛起青年导演对抗好莱坞冲击的大旗,宁浩导演的成长史就如同电影里的“小东北”,从痞子到英雄,每一个情节都能在现实中找到映射。

当然,以《黄金大劫案》这样的成本、这样的阵容、这样的导演、这样的工艺水平,说对抗两艘“大船”可能有点螳臂当车的意味,用圈内某著名马甲的话说,就是U jump ,I jump,跳了就九死一生,不跳就十死无生!但你看,“小东北”不也是单枪匹马地杀进了日军的驻地,横扫千军,最后生生杀出了一个抗日的胜利来。抗坞,在实力不占上风的情况下,比的也就是一个精神,一种气势。

去看《黄金大劫案》,我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是为了图个乐子。仍记得当年看《疯狂的赛车》时在电影院里笑得合不拢嘴的经历,而《疯狂的石头》也经常要在写电影产业的文章中不断地重复提及。但《黄金大劫案》在“笑果”的制造方面当真是有些许“令人失望”了,只是方言依旧在,几度乐呵呵。我相信《无人区》被禁还是对宁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疯狂系列”里嚣张跋扈、青春飞扬的少年意气和“黑色风景”,在《黄金大劫案》里明显收敛了很多。这是体制内的一种无奈的妥协,为了继续自己的电影梦想,“痞子”脱掉了身上的漆皮外套,缝合了牛仔裤上的百出漏洞,一转身,穿上西装打上领带,开始歌颂爱情的伟大与光荣——而这些恰恰是他当年所不屑一顾的,用黄渤的话说就是,“我都不稀得说你。”

好在,宁浩并没有因为这些“纸枷锁”而变得渺小起来,他的厉害之处恰恰在于能够用最快的速度找到走出“无人区”的正确方向。从文艺片导演到最具市场号召力的品牌,宁浩只用了一个转身;而这次从大喜到大悲,宁浩同样也只用了一个转身。他只是挥一挥衣袖,就甩掉了“黑色喜剧”的色调,让唯美的画面映入眼帘,令忧伤的情绪在银幕上蔓延,甚至空气中都带着一点小清新的味道。尽管略带夸张的戏剧式表演将观众从电影的情境中剥离开来,时刻保持着一种看戏的姿态,但电影里的人有时哭有时笑,电影外的人也会跟着他们有时哭有时笑。你很难想象这样一群不知名的小演员,几个熟面孔,一个有“牌子”的导演,能够拼出一部如此规格的好戏来。但宁浩做到了,就像电影里的金镖十三郎,总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展示出自己的“神威”。

和《黄金大劫案》同期上映的《匹夫》、《杀生》其实也都好,但格局上略显小气。如果说五一档华语片还有机会的话,我个人更看好宁浩,也期待着他和其他的年轻导演一起,在对抗好莱坞大片的战役中完成华语电影“小人物的逆袭”。

观《婚纱》的有感


《婚纱》的观后感

如果时间成了我们的敌人,还有什么能够永恒。

单身母亲独自抚养女儿无疑是伟大的,而面对人类现今无法战胜的病痛,她在有限的生命里,把所有的爱都给了素雅。而素雅也把对妈妈的爱通过实现妈妈对她的愿望。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的感受,那就是温暖。

这部电影似乎不能用言语来形容,那些感人至深的情节,超越了语言,超越了国家,是人类深处最真的体现。

看这部影片最初的在一个朋友的空间日志里看见关于这部影片的推荐,由于好奇于推荐中所说准备好纸巾哭吧。也是闲来无事。于是就这样看了。

看多了电影,慢慢地开始排斥电影中许多让人感动的情节,开始认为那是导演所玩弄的把戏。也许更多的是人慢慢地长大了,越来越体会到许多事情的运作。而我却没把他当做一门艺术来欣赏,忽视了那是一种人性美的体现,如贝多芬所追求的乐曲,梭罗所热爱的田园,梵高笔下的向日葵突然发现:能够体现美好的东西,能够体现人性美的事物,我们都能称之为艺术。

当看到美好的事物,我们是不是会联想到那些人类邪恶的一面。《婚纱》中感动的故事娓娓道来下也表现了人们自私的一面,当吕云向高云提及素雅,进而提及钱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可想而知高云的伤心,不,应该是悲痛。我们每个人几乎看见这都会义愤填膺,可是回归我们现实的生活,我们不是如剧情般上演着刽子手的角色吗?世界在发展,我们也追着世界在变化,有人说这是为了适应这个多变的世界,所以我们跟着世界物质了。如今的世界还不是人类智力的结果。我们仿佛不能控制了,世界已独立,而我们却被束缚了。人类美好的,也有对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观如中国古老的阴阳学说来解释人类的二元对立。

如此这样,我们无法摆脱人类的邪恶吗?答案在每个人的心中。

回到影片,回到女主角,我感觉无话可说,想说的是我们的那些美好的一面现在越来越只能在电影的体现。人类是不是把美好都给与了艺术,而现实的生活,我们留下另一面。

我们所谓的梦想,信念,自由,善良都只能用艺术来呈现,而生活中的是我们没发现,还是怎么?只能把电影来当做一种疗治我们精神的阿斯匹林。

《婚纱》是由权亨镇导演的,由宋允儿,金香奇主演的剧情家庭类影片,于2010年在韩国上映。影片讲述了一位身患绝症的单身母亲在有限的时间内和小女儿之间的感人故事。

观《太阳的后裔》有感


观《太阳的后裔》有感

播完又失恋了么

据说爱奇艺因为《太阳的后裔》仅会员费这一项保守估计就赚了千万美刀,植入广告费创了韩剧之最,还首次尝试了视频内容与电商联动的“边看边买”商业模式,并在《太阳的后裔》原声数字专辑等虚拟商品上创销售记录,果然够狠的,我想赶个时髦在群里转发太阳的后裔相关歌曲,结果发现每一首连试听都价值20块人民币……

落了俗套的说,《太阳的后裔》正可谓是黄金打得销量流水的money,据说还打破了韩剧第八集开始收视率下降的不变定律,这一部剧创造了太多历史之最,比当初的《来自星星的你》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一直不太爱看韩剧,但既然神剧大热、好评如潮,也就不能完全不关注。除了买了一双乔妹同款小白鞋之外,还一本正经的在星期天晚上打开电脑准备研读一下神剧,无奈一集看下来我还是觉得不怎么适合我,于是扒着电脑把文字版分集剧情介绍看到结尾,然后我想说:

先来说说名字吧,一直纳闷为啥要叫《太阳的后裔》尼?看看原来那些韩剧的名字,《对不起,我爱你》、《这该死的爱》、《夏家三千金》、《蓝色生死恋》、《浪漫满屋》,就连之前热播的《来自星星的你》也都是可以猜到点大意的,太阳的后裔这名字还真让人摸不着头脑,以大韩民国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我总怀疑这个后裔是不是有歧义跟我们的后羿先生有关,也总觉得有无数种猜想和引申意。网上说取这个名字缘由之一是因为女主是医生,男主是军人,所以太阳是男女主人公职业的象征,太阳的后裔顾名思义就是继承了像太阳一样发光发热不畏牺牲精神的人们;还有说的是因为韩国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上天派到人间的桓雄,桓雄是太阳的化身,他和熊女的后代就是韩国人的先祖,所以这里太阳的后裔有自豪和夸赞的意思……

再说说颜值吧,《太阳的后裔》剧情、名字都没有走传统韩剧的套路,但是他还是引申了据传是韩剧最深最深的的也绝不能改变的套路,叫做男女主人公的颜值高!很高!非常高!乔妹就不必说了,简直是要化羽成仙的节奏啊,长得美也就算了、身材好也就罢了,虽说保养得宜,可是35岁的人了脸上、颈部感觉连一丝皱纹都看不到,这简直是皇天后土的格外厚爱啊,女神啊,你美成这样我们怎能不哭晕在厕所呢!再看看我们的朋友圈、微博,简直被“国民老公”宋仲基霸屏了,牛奶肌肤、完美身材、迷人面庞、优质运动员、校草学霸、可爱吃货、演技超群、阳刚与温柔随意切换毫无违和感,还拥有独门绝学—“100种撩妹方法不走样”……如今不分国界、年纪、族别、社会身份,人人都说自己是宋夫人,谁都高喊着“宋仲基当我老公好不好?”。至于原因网上流传着这样的神句子:“也不是我非要跟风,毕竟到了我这个年龄,想找一个比我年纪大又靠脸吃饭的男明星真的不容易”。网友们还奇思妙想出各种诙谐幽默的段子,什么妈妈很担心的问妹妹说,你姐男友也叫宋仲基,你男友也叫宋仲基,你的宋仲基和她的宋仲基不会是一个宋仲基吧……要只是段子也就罢了,前两天我好闺蜜竟然现身说法,打电话来哭诉说吵架了,原因竟然是她那平时一声不响的男朋友竟然忍受不了她爱死宋仲基的花痴神经样恶狠狠的撂下了“你简直是个神经病,就你这样的连给宋仲基提鞋都不配!”的狠话,于是大家猛猛的吵了一架。OMG!我……竟无言以对了。

最后来说说剧情,王自健说:“太阳的后裔这部剧为什么这么火呢,因为他跟以往韩剧的套路完全不一样啊,比如剧情不按常理出牌,男女主人公之间没有误会、没有第三者、没有血缘上的纠葛、没有复仇、没有失忆、没有癌症,我都不知道这部剧的编剧你到底看没看过韩剧。”人说玩笑话中总有三分真意,这部剧最大的亮点也正在于剧本写得不落俗套、颇有新意,据说是写过《巴黎恋人》、《秘密花园》、《继承者们》等一系列收视冠军剧的金牌编剧金银淑一手著就,据传此人拥有“收视保证卡”功能,且总能芝麻开花节节高,自己不停地打破自己的收视记录。爱情是亘古不变的永恒话题,时时刻刻都可能在每个人身上发生,无时间、无地域、无国界,相比在以往韩剧里换汤不换药的霸道总裁与傻白甜的爱情故事,在美丽的南国风光里,在政治风云、地震风波、绑架、传染疫情等等朝不保夕随时面临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两对特战队队员与军医官经历了生死、分离、坚守、抉择等种种考验后终于义无反顾的接受对方为自己的灵魂伴侣和盖世英雄,在爱情之外,我们更能看到对是非的明辨、对邪恶的挑战、对正义、原则的坚持、支持和坚守,以及那大难临头时闪烁着的人性光辉。

既然这是一部爱情剧,我就在想,我们总看到午夜电台里、现实生活中有人为爱情痛苦着、哭泣着、锱铢必较着,不管是求不得还是已失去都是苦楚,而正在交往的似乎又总是相处太难。这个世界有太多的鸡汤让人们碰到了问题好像应该放弃才不算自苦,只有一方的付出和成全也许才能满足另一方的要求还不叫自私,到底是不是有时候大家都要那么作才能算爱自己。如果时刻在战火纷飞中、在危急关头里,是不是才能让信任得付出、接受、给予和重拾都不要那么难,是不是也就没有那么多的闲工夫去计较那么多而只是单纯的想要相爱着、依靠着,才能发现人生最重要的东西不是去计较谁付出的多谁付出的少,而是活到最后,觉得这短短的一辈子我们从来都问心无愧不曾后悔白白浪费过每一份生命的给予呢?

我想,同样是偶像剧的主旋律,一样少不了风花雪月,编剧却因为把它放在了不一样的故事梗概中,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让我们有了不一样的体味。我觉得这位成功的编剧用故事告诉我们,重要的不是爱情剧写无可写了,也不是一定要有戏剧化的些许总裁和灰姑娘这种个案才能令人向往。生活处处有惊喜、人生处处有精彩,即使如我们这样平凡的小人物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谱写出自己的人间喜剧,我们看剧不是为了羡慕他们,而是为了变更好之后能够成为现实版的他们。虽然我们不能自恋但永远都不能怀疑自己的创造力和能力,不要在停留在自己思想的桎梏里麻木,也不一定时时刻刻都要按套路出牌,更不要害怕我们有可能会江郎才尽,只要保持着一颗澎湃的、积极的、向上的心,追逐着前人、牛人的脚步,迈出每一步都走的坚毅的步伐,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有着不平凡的、打动自己的创造。毕竟,只要你想,人生何处不勇敢呢!

观同桌的你有感


同桌的你观后感

昨天晚上,我和先生去看电影,看什么电影呢?我事先在网上查了一下,决定看《同桌的你》。离放映时间还有5分钟时来到放映厅,这里没有一个人,就我和先生两个人坐在那儿,先生说:“这是我们的专场啊,”刚说完这话,走进一对年轻的情侣,男孩进来一看,问:“这是看《同桌的你》的吗?”我说:“是啊,”先生笑着说:“是看同桌的我们。”随后进来了十几个年轻人。

故事情节是:1993年的夏天,文静秀气、戴着一副小孔眼镜的转校生周小栀,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同桌----坐在最后一排的捣蛋男生林一。故事就从一对从初中时代二人成为同桌,而后一起经历高中、大学生活,然后随着时间的流逝,青涩的相互喜欢也自然进化为浓烈的海誓山盟。而甜蜜的情感也不会一帆风顺,时间总是会让很多曾经美好的梦想成为泡影。当相爱的两人天各一方时,他们爱情却被现实打败了。当十年后重逢时,是周小栀的婚宴。周小栀多么希望林一在她的婚宴上勇敢的冲上去,带着她一起去实现当初林一的诺言呀,“总有一天,我会带你去一个只有我们俩的地方。”但是林一没有这样做,诺言没有兑现,周小栀只好在教堂里回答神父的问话:“我愿意。”纯真的爱情终成悲剧。

电影看完后,我才真正的悟出电影开始前,那男孩问我们的话,“这是看《同桌的你》的吗?”这电影情节应该不是我们这个年龄的人看的,所以那男孩很诧异,在想,他们是不是走错了地方,怎么会有两个老同志坐在这里看呢?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同桌的那个他。我对先生说:“看一下这种富有青春气息的片子,可以让我们的心理年龄更年轻,有益于身心健康。”

观《宁静的热情》有感


观《宁静的热情》有感

Catherine

美国传奇诗人艾米丽·狄金森,一位25岁就开始杜绝社交,过着恬淡寡欲的生活。由于她出生的年代有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她虽然酷爱写诗,但她生前仅仅发出了7首自己创作的诗。她在孤独中埋头写诗30年,直到去世多年,家人才从她的小箱子里发现她珍藏的1700多首唯美感伤的诗歌。

影片开始就凸显了女主的桀骜不驯的性格特色,在所有人都信耶稣,希望得到上帝的救赎之时,她始终遵从自己的内心,勇敢地向她对面的修女反驳说她没有犯罪,不需要赎罪,也不希望得到上帝的救赎。她深爱着生活,除了写诗,她还种花,烤面包等等。中途有被她的诗歌深深吸引的爱慕者,她都一一谢绝,避而不见。当听到鲍尔斯有内涵与她有心灵撞击的演讲后,她深深地爱上了他,但不幸的是鲍尔斯已经是有妇之夫了。虽然他们的灵魂在同一高度,但是事实让他们像隔着一座大山,永远走不到一起。艾米丽·狄金森只能为爱独自疯狂着......她品尝着每一个孤独寂寞的夜晚,不愿与她三观不同的任何人深交。她有着一颗纯洁高尚的心,当她看到自己的弟弟有外遇时,推门而入,大声训斥着他们的卑劣行为,她不能理解更不能原谅那位男人的不忠,还好有她温柔的妹妹在她每次因看到的不合时宜的事情大发雷霆后对她的扶慰,让她有了内心的一些平静,但即便如此,她还是与世人格格不入,渴望与男人有平等的地位和共同的精神高度,她在固执地等待那个如鲍尔斯般懂她的男人的出现......殊不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她由于不愿信奉上帝,跟她父亲对斥,激烈争吵,虽然还是没能赢得父亲的认同,她但愿孤独地做自己,不在乎任何的眼光和评价。而她的母亲则是一位羸弱的女子,没有任何兴趣爱好,顺应着时代的风气,不敢越雷池半步,唯一的乐趣就是抚养孩子了,(于范-文-先-生-网)她的一生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尝就已到落幕之时,实为悲凉,感谢我们生活的这个伟大的时代,可以为自己的梦想不懈奋斗,自由翱翔,因为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这个自由平等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她一颗包裹在冰冷外表下熊熊燃烧的内心的烈火,化作一股强大的动力,创作出了一首首真实且具有撼动力的诗词。每天凌晨3点到清晨,最寂静的时候,正是她创作的最佳时间。如果没有她细腻美丽关于自然、生命、信仰、友谊与爱情的诗歌,或许她只能像一只无人问津的鸿毛,飘到不起眼的土地上罢了,可偏偏她具有一颗叛逆世俗的心,一生都在与她生活的时代抗争着,在宁静端庄的外表下,她富有一颗火热的心,用她铿锵有力的不屈之笔描绘着她那颗不羁的灵魂,自己承受着孤独的疼痛,真实地活在每一分钟里......真心为她生活的时代为她感到深深的惋惜。

现附上她的一首独自爱恋的温婉优美的小诗为结:

If recollecting were forgetting,

Then i rember not,

And if forgetting, fecollecting,

How near i had forget.

I never spoke with god,

Nor visited in heaven,

Yet certain am i of the spot,

As if the checks were given.

观《钢的琴》有感


观《钢的琴》有感

闲来无事整理一下电脑,看到一个几年前的电影《钢的琴》,已经忘记剧情了,拖着鼠标快进的了解一下,影片中有秦海璐出演的,出于对她的喜欢于是又重温了一遍。

剧中里面小元的母亲找了个卖假药的有钱人结婚了,想给小元更好的环境,把她接走,而小元的父亲想把她培育成为一名钢琴家。因生活条件所限没有办法给小元买钢琴,在多方想办法后,决定给小元做一架钢琴,召集了自己所有的朋友,义无反顾,想做木架钢琴,却因木料所限而改做钢架钢琴,从琴弦到琴键,自己和一位钢琴厂的工程师研究苏联文献,虽中间有些许曲折,但最后还是成功的做出一架钢琴,在影片的最后,当那架浸透着所有人希望和汗水的钢琴慢慢由破旧的工厂中移动出来时,桂林拿着一把破旧的小椅子,放在钢琴前,对小元说:"来,试试。"

破旧的凳子、破败的工厂、一架纯钢制的"钢"琴,如果你的父母将这些摆在你的面前,你是会开心的坐在上面弹奏一曲自己最擅长的音乐,还是一脸嫌弃的走开,告诉父母自己同学家的钢琴并不是这个样子的?这个时代很多人都遗忘了艰苦、汗水、节约,只知名牌、享受、浪费。在拿出自己送给小元的礼物时,桂林脸上并没有送给女儿礼物时的骄傲感,更多的是沉淀、是沧桑,还有一丝诀别,小元用那架无论是声音还是外形并没有很出色的钢琴弹奏时,桂林脸上终于出现些许动容,在我听来尽管声音并不十分悠扬,但那钢琴声会使人永远铭记。小元是幸福的,虽未得到一架正规德国制造的钢琴,却可以收到童年最珍贵的礼物,试想在我们小时候,有谁收到过父母亲手制作的礼物,并且又是如此贵重,这架钢琴细节上可能并不精致,但它却永远留存在音乐扬起时在场所有人的心中。桂林是成功的,他虽然没有钱,但是却有着一帮铁哥们,无论是偷琴还是造琴都跟着他义无反顾,他够义气、够敞亮、够朋友!

这部影片当年他它打动了无数观众,影片中不时想起悠扬的音乐,让观众感受到在炼钢厂这样一个纯工业化的地方也有音乐家、歌唱家、手艺人,可以说是人才辈出,任何人都拥有发展自己潜能的机会。人在衣食无忧时只把兴趣当爱好,闲时拿出来玩玩,只有在走投无路时才会发现兴趣能成为饭碗。无论身处何地都有追逐梦想的权利,身处泥淖,我依旧有像百合一样高洁的人格,身处城堡,我依旧也不会荒废人生,人生要过的充实一些,人生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心灵上的空虚、无归属感,需要依靠外物填补自己内心,挨过时间。

文/怀远项目公司采购部 余慧

观《元帅的童年》有感


大家知道朱德是谁吗?哦,我想你一定知道,他就是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他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那又是什么造就了如此伟大的朱德呢?在《元帅的童年》这部影片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1886年,朱德元帅降生在四川省仪陇县的一个佃农家里。每天饭桌上,一碗青菜一碗稀粥就足以证明这个家的清贫,运气好的时候,父亲从河里打上几十条鱼来,也只能吃比较小的。清朝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时期,一方面皇帝昏庸无能,只知在宫里享乐,盘剥百姓,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国家扛着枪炮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打了败仗官府又是赔款又是割地,最后苦的还是老百姓啊!你看,朱德在河里洗澡,可是丁老爷的儿子却认为朱德把水给弄浑了,叫人把他毒打了一顿。当时老百姓恨透了有钱的人、当官的人,朱德有个朋友——兰兰姐,她是一个唱戏的,趁唱戏的时候用刀把一个大官刺死了,从而被杀了头。小小的朱德深深地感到社会的黑暗,逐渐明白了:百姓的活路、中国的光明,就在我们有志少年的手中!于是朱德发愤读书,不怕吃苦,他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帮助大人做事。我要向他学习,不可以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每当我闲暇时,我要争取帮妈妈洗洗碗筷,帮爸爸拖拖地板,正如课文《桃花心木》里说的那样: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朱德这种不怕困难,经得起挫折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大家,今天是默默学习的少年,明天,也会是为了祖国的栋梁之材!

观《可爱的骨头》有感


观《可爱的骨头》有感

我是个感性的人,所以对于看电影,我也喜欢感性的往看,不太会往想太多的东西,很多电影大部分在宣传力度上下功夫,偶然的机会朋友告诉我这部电影,满满的全是爱,很少有电影给我想哭的感觉了,很少有电影能让我在情感上非常的压抑,他做到了。但是这部电影似乎没有做太大的宣传,我没有看到很多的宣传报道和电影院的大画幅海报,偷偷的来了,似乎象电影中的父爱一样,慢慢的来,但是来了之后就再也挥之不往,越久越浓。

台词很朴实,故事情节只有在苏茜的妹妹进进罪犯屋里时候才感觉有了一点点紧张的感觉,整个电影一直沉醉在一种绵绵的来自苏茜的絮絮叨叨的自诉中,她只是在低低的讲自己的悲惨故事,但是电影却定位在明亮的祥和的基调上,蓝天,白云,还有一片金灿灿的玉米地。她是自由的蝴蝶精灵,她穿越高山与原野。只为往衬托那份纠缠在一起的永远也讲不完的爱,正由于这种祥和的爱却隐躲着悲残的故事,叫观者心里一直有一种难过的情绪。

也许导演在讲诉或说在宣扬一种家庭的爱,我看到了姐妹之间、父女之间、夫妻之间甚至恋人之间那种至诚至敬的爱,纯洁的无可挑剔!即使有一些像哈维那样的丑恶的东西,也无法改变那种爱。

很多很多想说的话,重要的是电影告诉了我们什么,一定要爱自己以及四周所有爱和不爱自己的人,每个人的四周都有那么多的纯洁的爱,来自父母、兄弟姐妹、恋人、朋友。

向伟大的爱致敬!

观后感《观亲切的黄金有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亲切的黄金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