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600字 > 地图 >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600字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600字

发布时间:2019-11-06 来源:互联网

海上钢琴师影评赏析长篇。

现在看电影或者视频也是人们汲取知识营养的一种主要渠道,那些情节不断地触动着我们的思维,写作品的观后感可以增强我们的印象,加深我们的领悟。没有比写观后感的这种形式,能让我们成长得更多。写观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海上钢琴师影评赏析长篇》,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很多人也许都听过这部电影的名字,但是还没有真正看过。大概给人的感觉就是有些压抑吧。但是人生的追求时无限的,不要轻易就否定了自己。或许前进的道路时辛苦的,但是还是要努力下去。以下是最新海上钢琴师影评赏析,与您分享。

他孤独的可怕而伟大,2019年2月9日凌晨一点整,看完了这部2小时49分的电影,在34分钟的时候,我开始想要拼命地记住这个名字丹尼布德曼TD莱蒙1900。

强行开始的故事

我毕业以后唯一保留的上学时的习惯就是,假期永远不会是悠然自在的,总要做些什么才不会让我觉得我又在荒废时间,尽管这是一种心理安慰,春节假期倒数第三天晚上我开始暗下决心,明天我必须做点什么了,比如我要制定一个日常规划,比如我要看一本书,比如我要开始做事业编的题目,比如我要写微信公众号,比如最后我只认真地做完了一件事,看《海上钢琴师》,我正被温水煮青蛙似的生活一点点腐蚀,从前是得过且过空谈理想,现在是生活,生下来活下去。看完这部电影,至少我心里卑微的诉求得到了回应,我假期也算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开始

我看到过N多电影榜单推荐这部电影,但一直没勾起我的好奇心,我心里有一种强烈的意识这是一部苦大仇深的电影,我此刻的心情不适合看这样的电影,当然有时我的心情是适合这样的电影的,但我会忘了它的存在,终于在一个心情十分平静,谈不上任何动机、任何兴趣的晚上我就看完了。电影的开头是一群人欢呼,从第一个人的眼睛里闪烁出耀眼的光芒,印在眸子里的是朦胧却又无比清晰的美国自由女神像,人们都在大喊纽约,我不理解那时的美国,只是感觉那里闪闪发光,这座城市有林立的高楼有无数的街道,壮观的背后却是无限,正是这种无限让1900感到害怕,想想这真是可怕,在偌大的城市里,你只能选择一个人成为你的伴侣、只能做着一种工作,只能住在一条街道的某座房子里,而这种选择却是无限的,1900第一次准备下船时认真地看了一遍这个城市,然后决心返回船上,做永远的海上钢琴师,那时人们都在好奇,他究竟看到了什么,他离开时所有人都以为他是为了那个姑娘,爱情的力量终于让这个孤独的男人有了见识这个世界的勇气。我的潜意识里不认同这种观点,我想起电影中1900为数不多的几次哭泣,第一次是小时候他的养父丹尼尔去世,第二次就是那个著名钢琴家和他对决的时候,那是他第一次听到外来的音乐,他流着泪告诉马克斯他赌那位黑人钢琴家赢,因为他弹的太好了。这种来自外在世界的神秘力量第一次清晰地触动他的心灵,那位姑娘的到来再次触动了他对外在世界的渴望,他出去时告诉马克斯:我想去听听大海的声音,听听它的咆哮,不是在海上,而是在陆地,在别的地方,他走下船的那一刻抱着一种听到新的声音,找寻新的音乐的愿望。可当他站在楼梯看这个城市时,没有其他人闪烁的眼神,有的只是忧郁,他明白这种无限的神秘并不会带他创造新的音乐,反而会不断腐蚀他所固有的领地。那个自以为是的黑人音乐家便是最好的印证,他发迹于红灯区,创造出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可是在那场对决中,他过分地想要表现自己,并没有用自己擅长的音乐,他迷失了,被他的狂妄自大装扮成了一个所谓的爵士乐发明人。最近读到最感动的话是我也想成为某个人的坚持之一,坚持这个词负担太重,不是只有做到一半放弃的才叫半途而废,所有只差一秒的坚持也是半途而废,坚持的结果应该是以死亡为终点。就像1900那样,在装满6吨多炸药的船上,用手指演奏自己的坚持,然后随着炸药和音乐飘零四散。终于他可以被叫做唯一的海上钢琴师。

善良的人最会开玩笑

如果你不会开玩笑,我不会认为你这个人情商低,我只会认为你这个人不够善良,大多数人的玩笑是建立在别人的痛点和尬点之上的,人们总是喜欢用开玩笑来缓解尴尬气氛。最近微博上出现一篇文章《过年期间如何毁掉一个孩子》,大人总是喜欢从孩子身上取乐,让孩子惶惶不安却又无计可施,孩子足够天真,所以父母总是能够得逞,然后和周围人谈论孩子被骗时的小脾气。开玩笑这个词语没什么实际意义,真心实意和笑里藏刀更加贴切。

中间过程

电影里我最感动的玩笑来自两个人,丹尼尔和乐器店老板。丹尼尔发现那个躺在钢琴上的孩子,和工友给孩子取名时,一直坚持要加上TD,因为他坚信摇篮上的TD就是Thanks Daniel,他成为了1900八年的父亲,电影中有一段是丹尼尔教1900识字,1900问丹尼尔:什么是孤儿院,丹尼尔说:孤儿院就是给那些没有孩子的大人住的,如果你没有孩子,你就会被送到孤儿院。这是一种开玩笑但却很真诚的说法,在1900心里,正是因为有了他,丹尼尔才没被送到孤儿院去。所以1900在第一次见到马克斯时就问他有孩子吗,马克斯说没有,1900以一种孩子气却郑重地语气告诉他:那你很快就会被送到孤儿院去的。孤儿院这个词在丹尼尔这有了新的解释,一个人生命的长度是由孩子来延续的,抛弃孩子的父母才是这个世界的孤儿。看到很多影评说丹尼尔没有什么学问,给了1900很多坏的影响,其中列举的例子就是丹尼尔将孤儿院解释成关没有孩子的大人的监狱把妈妈解释成赛马,我不知道是我的三观有问题还是我的理解力有问题,我很喜欢这样的解释。电影里说1900有时很像他的父亲丹尼尔,那么的倔强和出人意料,从丹尼尔把1900抱起来那刻,这个世界少了两个孤儿。第二个玩笑是电影中的第三视角乐器店老板,这是一个精打细算却爱惜音乐的老头,有时会觉得他怒气冲冲、不怀好意,有时又觉得他很是可爱。他收购乐器时会和马克斯讨价还价,完全不尊重他的音乐梦想,会用长枪指着马克斯,愤怒的咆哮。他也会认真得倾听马克斯的故事,将唱片借给马克斯去找1900,他还会说:你也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你有一个很好的故事。第一次说这句话的人是1900,他告诉马克斯:只要你还有一个好故事和一个倾听者,你就不算真的完蛋,马克斯在最落魄的时候再一次听到了这句话,他凭着这个好故事和倾听者重新获得了他的小号,那一刻他不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

1900独白

我已经与这个世界擦肩而过了。

这些年来,仿佛你一直在身旁,爱的越深,就好像没有爱一样。

虽然我们互相笑着说着回头见,但我们都已心知肚明不会再见了。

反正世间没人记得我。

朋友,原谅我,我不下船了。

我担心上帝的名单那里没有我的名字

最后

最后我看见小小的1900趴在船底的窗户看大海;最后我看见1900偷了一块白色的蛋糕;最后我看见丹尼尔在大笑好久后去世了;最后我看见8岁的1900在消失一周后,坐在钢琴前弹出了美妙的乐曲;最后我看见1900偷偷地拨打了两个陌生电话;最后我看见1900坐在三等舱的钢琴前弹奏自己喜欢的音乐;最后我看见1900大汗淋漓地对决;最后我看见1900从窗户里凝视那个姑娘;最后我看见1900偷偷跑去吻了那个姑娘一下;最后我看见1900穿着马克斯的大衣下船了;最后我看见1900返回了船上;最后我看见1900被炸药掩盖。最后的最后,我想问一句:你有梦想吗?如果没有,那你很快就会被送进监狱。我说每看完一本小说我都会有生命已经走到尽头的感觉,这一刻无关其他,我只想在离开前郑重地回想一下从前,真希望我曾经能是这个世界的小小坚持。

HdH765.cOm更多精选观后感阅读

海上钢琴师影评1000字


《海上钢琴师》影评:普通人理解不了的幸福金典片没的说!

关于钢琴,关于尽头,关于彼岸,这些我都不想说。我只想说说1900这个人。
众人叫他天才,众人为之疯狂。1900,从拥有这个不平凡的名字起,就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人。目光、掌声和荣耀,平凡人可能终其一生都得不到的东西,对于天才的1900就像空气一样稀松平常。
但目光、掌声和荣耀并不能令人幸福,也不长久。
电影里有一个镜头让我特别难受:人们围绕在1900身边为音乐起舞的时候,有人看见了自由女神,一下子所有的人呼啦啦作鸟兽散,只剩下1900孤寂的身影。再多的荣耀也挽救不了孤独,此刻他非天才,是个可怜的被遗弃者。
天才其实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所有的天才都是异类。而再体面的异类都不会被人真正地爱。那些为1900的琴声瞠目结舌的人,在琴声终结的时候,他们也就咂巴着嘴散去。1900这样的天才更像是个宠物。人们会喜欢它、呵护它、痴迷它,但它跑到马路中间迎面驰来飞车,谁也不会扑过去用自己的身体挡住。
大概只有小号手是愿意聆听1900的内心而非琴声的人,他不理解他,但是他尊重他。他用尊重成全了1900完整的独立。我看到有人说如果他是那胖子他就会把1900敲昏然后拖下船。我想这样的想法也就注定他成不了那个胖子,成不了1900唯一的真正的朋友。《海上钢琴师》普通人理解不了的幸福金典片没的说!

如果我们较真一点,假设小号手真的把1900弄下船了,故事将怎样延伸?我们都知道,落魄的小号手没有能力去为朋友找一艘新的船,找88个琴键和尽头。1900将无可避免被磨去棱角和平庸,落入红尘变成一个凡人。
活着,还是活得安心。这也是个问题。凡人的选择是无论如何先活下去再说,活着这件事情本身比什么都重要。而天才则把心灵的舒适看得更重,生死则次之。所以凡人可以忍辱,天才却情愿玉碎。每一种人都获得了他最看重的东西,说起来谁也不比谁亏。
其实我不太乐意用天才这个词儿来定义1900。天才已经被用滥了。我更愿意说1900是个ET。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人,想表达就开口说话。这是人类的方式。但是1900不属于人类范畴。他的手指是他的发声器官,连着他的心和眼睛。他的身体机能是人类的,他的感知和内心是ET的。
ET很神奇,但不算稀奇。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ET。
小时候看哲学入门读物《苏菲的世界》,哲学老师说,你是否想过自己或许是个火星人?你是否有一天会停下脚步,审视自己然后想:我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存在。我是一个神秘的生物。我并不理解。我看着每一个人都有两个眼睛一张嘴,我无法理解这一模一样的人怎么会是不同星球的物种。
直到后来我发现人的内心比海还深,发现一个人和一个人的差异比天和地的相错都大。我才渐渐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是ET,至少都曾经是ET。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如此千差万别,就像从宇宙的各个角落聚集到这个星球。我们透过眼睛看世界的角度,我们吃奶头的力度,我们尿裤子的姿势,都如此独立如此百花齐放。
我们曾经都很与众不同,鲜活跳跃。但是后来,我们被教育,被纠偏,被放入轨道。于是我们从一个个ET变成一群地球人。我们鲜活的面容淹没在人群之中变得模糊不清,一眼望去毫无分别。只有那些因缘巧合的,比如1900,侥幸(或者说是不幸?)保存了自身的独立和ET本色,成为地球人眼中的天才和异类。
差异导致孤独。葆存了差异性的ET在承受异样目光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孤独,远超出凡人的孤独。凡人们如我们虽然也还都残留一些差异,但大致面貌八九不离十。我们失恋了后觉得痛苦比谁的都大,我们拥抱心爱的人自认比谁都幸福。但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每个人的痛苦和幸福都没什么区别。我们在不断重复,千篇一律。《海上钢琴师》普通人理解不了的幸福金典片没的说!

我们丢了个性却换来了共鸣。我们借助艺术寻找通感,在人性中相交叉的部分,抹着眼泪互相慰藉,或者说,互相平衡(原来有人比我还惨啊,这下心里舒坦多了)。而被称为天才的人站在人群之外,忧郁地注视这群有些像他又不是他的物种。用他们ET的本能将那些交叉部分,提炼、放大、直抵内心。那些永远无法交叉的部分,则作为孤独的源头,令他们永远无法融入人群。他们只有躲在自己的轮船里,躲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孤独地活着,然后死去。

《海上钢琴师》影评600字


《海上钢琴师》影评

李磊

一位穷困潦倒多愁善感的小号手,对琴行老板讲述他在海上邮轮乐队经历的传奇故事,天才钢琴演奏家1900,一位豪华邮轮弗吉尼亚号头等舱钢琴上的弃婴/孤儿,出生、成长和殉葬于海上的短暂人生。

黑人锅炉工养父意外离世,八岁的1900,从小就喜欢看图识字自学成才,他在船上听到、看到和摸到钢琴以后无师自通如鱼得水,得以在船上继续生活。在海上往返航行中长大成人的1900,没事偷摸到电话室拨打长途电话随遇随聊甚至有点喜欢挨骂的感觉,这似乎成为1900,唯一乐意与外界接触的娱乐方式。

他在船上的天才演奏,感染了无数上等仓/下等仓的旅客,直至招来爵士乐鼻祖级的钢琴演奏家前来挑战和决斗,1900出神入化的演奏大获全胜,并令音乐对决现场的所有人折服,天才钢琴演奏家1900,名不虚传。

1900在船上唯一的情感遭遇,就是一位让他心动并偷吻的少女,但是很不幸,互相之间却以遗憾的方式结束错过,此后,1900在船上曾经有过一次庄严肃穆的告别仪式,离开轮船到岸上自由生活,但是,距离岸边近在咫尺的下船途中,1900却临时改变了上岸的主意,忽然转身回到了船上,令船上所有熟人大惑不解。

二战爆发,游轮变成了医疗船,1900在船上,给战争中的伤病员弹钢琴,直至战争结束,轮船即将退役爆破淘汰时,小号手不干了,死活也要找到1900,最后用琴行老板在一台破钢琴中发现的,1900送女孩未果掰碎并扔掉的唯一一张灌录的唱盘,在即将爆破的轮船上用留声机播放,1900出现了,老友相见恨晚,但是,出生在游轮上长大成人的1900,却铁了心,与弗吉尼亚号共存亡,最后,小号手眼瞅着轮船爆炸沉海,永远告别了,1900。

一部独具匠心的艺术电影,一反常态的生命境界,打破了习非成是的人生格局。导演托纳托雷时空三部曲的凄美主题艺术风格。此片直戳真善美的情感底线,看罢轮船弃儿音乐天才1900的故事,诗意盎然,欲罢不能。

浩瀚的电影艺术海洋,世界一流的电影艺术作品数不胜数,托纳托雷导演的艺术电影代表作三部曲:《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历久弥新,经久不衰。

引用2011年,我写的一则微博短评:导演托纳托雷再次制造了诗歌电影事件,忧郁的蓝调音乐与男主角1900的悲惨命运结合,仿佛海上的世界与人类社会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时空矛盾,诗画语言自始至终成为这部艺术电影的色调镜头,游轮上遗弃的白人婴儿与黑人锅炉工的鲜明对比,完全可以使人忘记基督耶稣在圣经里面的任何表情。人生的酸楚原来可以在煤堆中掩埋,在炉火中焚烧。

海上钢琴师影评800字


《海上钢琴师》影评

以前听过很多人推荐,这是第一次自己看完这部电影,记得在我以前看过的和音乐有关的电影中,大部分都侧重于音乐而忽略了剧情本身,但是在1900面前,音乐成了他的附属品,甚至导演也可以把它改成其他东西,因为这一切都不能离开1900而独立存在。1900出生在一条游轮上,他一辈子都没有踏上过陆地,在1900八岁的时候,他的养父去世了。葬礼上,一个还不知死亡为何物的小男孩却已是第二次沦为孤儿。这时,一段美妙动人的声音吸引了他,那是1900第一次接触音乐,从此开始了他传奇的音乐人生。
1900确实是一个传奇,《海上钢琴师》也是一个戏剧性的故事,那样的不真实却又打动人心,它的成功在于它精细地展现出了1900的内心。
1900是一个异类,不是因为他过人的音乐才华,而是因为他那颗不受尘世沾染又似乎能看破一切的心,他一生都在船上,看着一批一批的人走过他的世界,他好像可以从一个人的外表解析他的故事,再通过指下的琴键表达出来,他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地分析这一切,哪怕是面对爵士创始人的挑战也没有动容。如果说曾经有什么让1900动心的话,恐怕就是那一对父女。父亲坐三等舱前往美国,他告诉1900自己看到过最美的东西就是海,海的声音就像是在呐喊。海的声音,听到这几个字的时候,1900那似乎对一切都不在乎的眼神中第一次出现了波澜,他一直生活在海上,却从没听见过海的声音。几个月后,女儿也搭上了同一条船,1900看到她的第一眼就爱上了她,并把那种感觉化到了他的音乐中,那后来成了1900留在世上唯一的东西。父女的出现让1900有了下船的念头,不为别的,只想去听听海的声音。那一天所有人为他送行,然而,1900回头了,他告诉他的朋友他永远不会离开船,那一刻,没有人懂1900的决定,坐在电脑前看影片的我也不明白,我有了种种猜测却都不得要领。
所幸,导演在最后通过1900的口解答了这个疑问。阻止了我的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在那个无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东西都有,可惟独没有尽头。拿一部钢琴来说,从琴键开始,又结束。你知道钢琴只有88个键,随便什么琴都没差。它们不是无限的。你才是无限的,在琴键上制作出的音乐是无限的。我喜欢这样,我活的惯。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一个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长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种我不会创作的音乐。我永远无法放弃这艘船,不过幸好,我可以放弃我的生命。一个没有尽头的世界让1900感到恐惧,他不知道该如何带无穷的选择中做出选择,最终1900决定放弃生命,在对朋友做完最后的倾诉后,世界上最伟大的钢琴师随着船一起在6吨炸弹中化为灰烬。
我看到网友的评论说,如果他是那个小号手的话,他会直接把1900打晕然后带下船,所幸他不是小号手。那个小号手虽然也不懂1900,但是他尊重他。影片中有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1900第一次坐在钢琴前弹钢琴的时候,面对船长的质问,1900只是简单地回答了一句Fuck the regulations,这个思想在1900幼年时就已经深刻地刻在了他的心里。试想一下,如果1900踏上陆地,他就注定要面对无数的regulations,那有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影片的最后只留下了小号手孤独的背影,1900只能存在于他的记忆中,传奇不能存在于人间,或许这对1900是最好的结局。

海上钢琴师影评600字


《海上钢琴师》影评
罗义

大海、游轮、钢琴如果只这三个事物就构筑起一个人的一生,那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在深邃的蔚蓝中颠簸飘泊,在悠扬的音乐中领悟人生。世界很小,从船头到船尾,在舞厅中的那架钢琴前,从左到右,总共88个琴键;世界很大,那一片碧海蓝天下,用心灵演绎出的乐曲融入世间百态,宽广无边。朱赛佩:托那托雷的《海上钢琴师》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段诗意浪漫的人生传奇。
《海上钢琴师》描述了男主角1900,一个被遗弃在豪华的弗吉尼亚人号邮轮上的婴儿,由一个黑人船工丹尼抚养长大,因此取名1900。他有一个传奇的名字,他也有一段传奇的身世,他出生在船上,成长于船上,他死于船上,他的一生与陆地无缘。
1900从小在丹尼细心的关怀和善意的谎言中自由健康地成长。丹尼因意外事故不幸去世后, 1900一次无意间鬼使神差地来到一等舱舞厅的落地窗外,他第一次见到了那与他一生命运交织在一起的乐器钢琴。
随着1900的长大,他显示出了无师自通的钢琴天赋,谁也说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反正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他的琴声给深深的打动,音符仿佛是自他的血液里流出一样,随性而至,信手拈来,却每每动人心弦。
后来,1900有机会登上城市,但是最后他却放弃了,当他看到又边界的城市时,他说道:我出生在这艘船上,在这里,世界流动,每次两千人。这里也有欲望,但无法超越从船头到船尾的空间。你弹奏自己的幸福,在那并非没有边际的键盘上。 对我来说,大地是一艘太大的船。是一段太漫长的旅程。是一个太漂亮的女人。是一种太强烈的香水。是一种我无法弹奏的音乐。请原谅我。我不会下船。让我回去吧。 拜托了。 现在,朋友,请你试着去体会,试着去体会,如果你可以。 眼中的整个世界。 美丽,可怕。一艘轮船是他的一生;一架钢琴,是他的一切。
1900始终明白自己内心里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无论代价如何,他都选择听从内心,这种平凡的伟大,最难能可贵,这也带给我们思考,面对灯红酒绿和纸醉金迷的时代,我们也会迷茫,能做的也都有限;在面对不顺的处境时,我们能始终坚持做真实的自我,找到对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我们要面对的诱惑太多,只有勇敢追随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才能不忘初心。
在故事的最后,游轮废弃,被装满了炸药,有机会逃跑的他,却选择了留在船上,麦克斯的劝说也无法使他回心转意,在巨轮炸毁的前一刻,1900双手灾凭空弹奏,这个落入凡间的天使要回归天堂了。
1900虽然死了,但他避免了被世俗玷污,被磨去棱角,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我们也应该如1900般追随自己的内心,保持自己的初心,不被世俗所诱惑!

看《海上钢琴师》有感


看《海上钢琴师》有感
主讲:温州其育妈李阿丽
地址:育心萃英国学育儿总群
整理:永康辰辰妈 时间:2015-01-14 星期三

主持瑞安振轩妈:亲爱的育心家人们,下午好!
我是今天的主持人,来自瑞安的振轩妈,我叫陈瑜,网名振轩妈,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学习成长。
一架钢琴,一段旋律,一羽人生,一个传奇。
海,总是载满了回忆的,无论它是快乐的,希望或不堪回首
有请李老师为我们分享看《海上钢琴师》有感。
代分享鄂轩妈:李老师有事,现在由我代分享。
主持瑞安振轩妈:好的,感恩轩妈。
代分享鄂轩妈:大家下午好!我是温州其育妈李阿丽,很开心又有机会和大家分享。
首先我带大家看电影,再分享自己的一点后感。
先介绍一下这部电影:
《海上钢琴师》是一部意大利电影,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的三部曲之一。电影是由亚历山卓巴利科1994年的剧场文本《1900:独白》所改编而成。由蒂姆罗斯主演,电影主要是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的传奇一生。于1998年10月28日在意大利上映。
这部电影由Max卖心爱的小号时,讲述的一个在弗吉尼亚号认识的人物故事。刚好也在琴行老板这里得到弗吉尼亚号要炸毁的消息。
故事情节一:
一九零零年,新世纪第一年的第一个月。邮轮弗吉尼亚号载着熙熙攘攘的欢呼人群在纽约港靠岸。在梦想的鼓动下黑压压的人流涌下船,迎接充满可能性的美好未来。喧嚣过后,船上除了船员所剩无几。添煤工人丹尼于是偷偷跑到餐厅搜罗客人遗落下的贵重物品,结果一无所获。失望之余,他在钢琴架上发现一个漂亮的婴儿。他抱起婴儿,看见他的目光清澈,皮肤白净。丹尼对这意外收获十分惊喜,于是收留了这个孩子,起名叫 (丹尼博德曼T.D.雷蒙1900),纪念这孩子在新世纪的第一天被他收养。
丹尼十分疼爱小1900,教他识字。在一次读从不让他受苦。但因为没有任何出生证明之类的文件,丹尼害怕1900会被别人抢走,所以不许他离开船舱一步。
在一次读报纸后,1900对外面的世界产生的兴趣,问丹尼报纸上的事。丹尼跟八岁的1900说,弗吉尼亚船下一切都是不好的,陆地上有鲨鱼会活吃你。这句话对1900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可能说是影响一生。
一次的海上意外事件,造成抚养1900的丹尼意外丧生。1900成了真正的孤儿。有一天,1900去了头等舱,往音乐的方向去。深夜船上的众人被优美的琴声所惊醒,循着琴声而往,居然是无师自通的1900在钢琴前忘我的演奏着,动人的旋律打动了众人。
第二故事情节:从此,1900展开了在海上弹奏钢琴的旅程,也吸引了愈来愈多慕名而来的旅客。
几年后,成人的1900成了弗吉尼亚号乐队的钢琴师,虽然他从未下过船,但是却能在钢琴上幻想世间的一切,在一次暴风雨中,他巧遇了正在晕船的马克斯,两个人十分投缘。从此,马克斯成了他一生的知己。
马克斯十分欣赏他的音乐才华,但也同时对他固执的不肯下船登上陆地感到困惑。他希望1900能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才华,得到世人的承认,名利双收,过上好的生活。但对1900而言,世人向往的生活对他而言太过遥远,无法理解,也因此根本不具备诱惑力。
02永康中天爸G14:精彩的人生,自然有人会欣赏。
代分享鄂轩妈:船在欧洲到美国两地行驶,当听到有大叫美国(America)时,无论1900的音乐多么好听,人们拿起自己的行李,头也不回的走了。还有朋友马克斯和那些乐队团,每一次靠岸他们都会下船,只有1900还是留在船上。他也感觉孤独,曾打电话到单身族,找聊天对象。
故事情节三:人们对1900音乐才华的广为传颂,爵士乐的始祖JellyRollMorton自认自己的才华无人能及,因而向1900发起挑战。最终1900获胜,这次比赛更加让1900名声大噪。唱片出版商希望为他录制唱片,并保证他会名利双收,他的内心依然平静,安于生活和音乐带给他的快乐。
02永康中天爸G14:我们生活中,看某某在哪方面很突出,就很多人追棒!所以有追星族。
代分享鄂轩妈:直到他遇到一个朴素而迷人的女孩。那一天他正在录制唱片,女孩走来水龙头旁准备洗脸,下一个镜头是她用毛巾擦干脸部,借着窗户玻璃整理外型。窗内正在演奏的1900看到了这一幕,对她产生了感情。随兴而发弹奏了一曲柔情似水的曲子。(那个女子就是拉手风琴的农民的女儿帕多安小姐,那个老人曾与1900在船舱内交心畅谈过。他来到了美国,开立了一家鱼店,开始了全新的生活。而1900却始终不能释怀。直到最后一刻。)
唱片录制完成,出版商把唱片放给1900听,他没有把唱片给出版商,因为他不允许别人把他的音乐从他身边带走。他犹豫再三,想把唱片送给那位素不相识的女孩,却没能如愿以偿,1900无法掩饰自己的哀伤,他失望地毁了唱片把碎片扔在垃圾桶里。于是他与爱情失之交臂。
在女孩下船之后,Max和1900谁都没有再次提起那个女孩,1900依旧弹着钢琴,但心里却一直牵挂着女孩。Max的劝说和对爱情生活的憧憬打动了他,在至少十二次航行后的某个春天他突然决定下船,登上陌生的陆地。
那天所有的船员都和他挥手告别,他穿着Max送给他的骆驼毛大衣,缓慢的走下船梯,但当他走到船梯的一半时,他茫然的看着偌大的纽约市,凝视了一阵,他突然摘掉头上的礼帽并将之抛了出去,然后1900转过头,返回到了船上。他对Max说,我再也不下船了。自此,他与陆地上的世界失之交臂。
故事的结尾:直到许多年后,二战结束,早已离开弗吉尼亚号的Max偶然发现破旧的维珍尼亚号就要被炸掉,他坚信1900在船上,可是1900并没有露面,直到船马上要被炸毁前,Max拿到当年的唱片独自在船上播放的时候,1900才在角落里现身。
但是1900执意不肯下船,他说出了当年他未能下船的原因:世界太广阔了,让他陌生得害怕,那些城市里的街道无边无际,就像有无数个键的没有尽头的钢琴一样让他感到恐惧,他宁可退出生命的舞台,给自己一个尽头,而不愿意茫然无措的面对一个无边无际,无所适从的生活。Max无法劝他下船,最终悲伤的离去,在远处目送维珍尼亚号和1900一同被炸弹粉碎。
那天他告诉那个他曾对之提起过1900的传奇故事的乐器行老板:1900死了,老板也感到惋惜,于是把Max因为窘迫卖掉的小号还给了他并对他说,一个好的故事比一个旧小号值钱。带着旧小号与1900的音乐传奇,Max离开了,从此,只有Max一个人会记起那一生不会踏上陆地的天才钢琴师和他传奇的一生。
看完这部电影,大家都有什么想法呢?
我理了以下几点:
1、八岁前,1900跟老丹尼生活船舱下,保护得很好。老丹尼跟八岁的1900说,弗吉尼亚船下一切都是不好的,陆地上有鲨鱼会活吃你。一个孩子,早期的教育非常重要,父母一句话,一个习惯就可能影响一生。
02永康中天爸G14:奇特的人生,1900没有勇气面对世界。
代分享鄂轩妈:2、在他遇到心爱的女孩时,在分别交谈中,1900都没有勇敢的表达出自己想对女孩说的话,女孩离开的时候说了自己的住址,明确告诉他可能去找她。当经过好长一段时间,1900决定到陆地上,去追求自己的爱情,活出完整的人生。他只走到一半接陆地梯子,被眼前诺大的城市、错综复杂的街道,给吓倒了,转身回到了船上。
这时候,就像是人生走到三叉路口,还需要一个引路的人出现。就像人在教育孩子时,有一个身上有我们想要的特点的人,如:赖国全老师,孩子教育的很好,家庭幸福,事业成功。我们跟着学着,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就会轻松。
3、从欧洲到美国来回,在弗吉尼亚号每次2千人行海中,他的音乐给人们快乐中的加点缀。他像弗吉尼亚号这艘船一样,炸回时,化成一团烟消失。朋友Max把唱片的碎片藏到了1900的钢琴中,是1900唯一留下的音乐记录。也是唯一能证明,他从这个世界上出现过。
02永康中天爸G14:习惯于船上的生活,一艘船从小禁锢了他。
代分享鄂轩妈:是的。
主持瑞安振轩妈:是的。
代分享鄂轩妈:有种凄凉的感觉。
05钰涵妈妈:也许是养父的那一句话
代分享鄂轩妈:其实,1900的人生可以选择更积极向上些。继续发扬他的钢琴才能,认美妙的音乐传得更远,更久。
好了,还有一点,我们先学习吧。
1900的一生成功吗?我们做家长的都有望子成龙的愿望,我们想培养一个怎么样的孩子呢?我们自己的一生,要留下什么孩子呢?是金钱,是房子,是名利,还是要留智慧给孩子呢?
(值得深思!)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这些问题留给大家思考。
感恩天地,感恩圣贤,感恩育心的一切,感恩大家的聆听。
05钰涵妈妈: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代分享鄂轩妈:接下来,请主持人!
主持瑞安振轩妈:感恩轩妈妈。
1900在船上长大,从没有离开过,自第一眼见到钢琴,便爱不释手。他爱音乐,爱生活,爱那一片海。却没有勇气,面对新生活,融入到社会中。
02永康中天爸G14:是的。
主持瑞安振轩妈:因为这艘船,这架钢琴,是他无法割舍的生命,只有看着海,他才有灵感,才有情怀。
02永康中天爸G14:有爱,却很局限。有想法,却没有行动,没有勇气走下船。
代分享鄂轩妈:是的,不敢挑战新生活。
05钰涵妈妈:也许他像海里的鱼,离开了水就失去本能~
主持瑞安振轩妈:是啊!这部《海上钢琴师》不仅情节曲折动人,而更精妙之处在于,故事中塑造的主人公1900,并非十全十美。
1900的确是名副其实琴技精湛的海上钢琴师,但对于生活,却缺少信心和适应性。然而,正是这种缺憾,才促使我们有更大的勇气去面对人生。
代分享鄂轩妈:但是,他的音乐天赋是无可挑剔的。
主持瑞安振轩妈:这是一个诞生在海上的音乐奇才。他的生命和船、海,连在一起。船,要炸毁了。火光、烈焰。1900一个人伴着他脑海中的钢琴也许对1900来说,那是他最好的结局了。
又也许,这样的故事,才是电影,才足够让人对此有所感触吧。
大家说呢?
曾经的钢琴,曾经的旋律,曾经的人生,曾经的传奇,消失在海平线。
代分享鄂轩妈:是的,可惜!
主持瑞安振轩妈:生命无限,重新开始,用琴键敲出你我心中的音乐。
代分享鄂轩妈:这难道是必然吗?
主持瑞安振轩妈:我们走在育心这条路上是很幸福的。
代分享鄂轩妈:嗯,嗯。
主持瑞安振轩妈:或者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
代分享鄂轩妈:我们的人生有明师指点,不会茫然或是消极的面对自己的生命。
主持瑞安振轩妈:我们能将这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恰当的运用在生活中,也许你会处处幸福。相信跟随育心不会茫然。看完李老师的观后感,有些伤感了。很入戏了。
代分享鄂轩妈:我也是。
主持瑞安振轩妈:我觉得这样的人才,走到这样尽头没有人指引,太遗憾了。
感恩轩妈代分享,感恩李老师。
好,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了。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伙伴多多指点和包容,谢谢大家!
让我们感恩天地!感恩圣贤!感恩育心经典!
感恩一切因缘!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观海上钢琴师 有感


海上钢琴师 观后感

艺术是有生命的,这句话在《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海上钢琴师》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的三部曲之一。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的传奇一生。电影是由1994年的剧场文本《1900:独白》所改编而成。

这部电影里,音乐的运用很能够打动观众,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那个带有悲剧和传奇色彩的1900。

在剧中,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就是1900在踏上木板准备下船,但是最终还是回到了他一生生活的地方-邮轮弗吉尼亚号。在这艘船上,密集着形形色色的人,唯独有一个人,他对大海,有着始终如一的钟情。对名利,他从来没有动过心。对音乐,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在演奏。他说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有88个键错不了,并不是无限的,但音乐是无限的,在键盘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我喜欢,我应付得来。走过跳板,前面有无数的键盘。事实如此,无穷无尽,键盘无限大。无限大的键盘,怎么奏得出音乐?那是上帝的钢琴,我弹奏不来。他说:只是街道,已经好几千条。上了岸,何去何从?爱一个女人,住一间屋,买一块地,望一个景,走一条死路。太多选择,我无所适从。漫无止镜,茫茫无际,思前想后,那样的日子怎么过?有时候,我们在尘世中感到痛苦,并不是因为我们得不到某些东西而痛苦,而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如何舍弃而痛苦。有太多的选择,就会有很多的杂念,这些往往会让我们忘记了我们最初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在1900的心中,他只爱大海,只爱双手在琴键上飞舞。音乐和他是融合在一起的,在那艘船上,只要有音乐陪伴着大海,他的灵魂就找到了栖息的地方。

1900用他的一生守护着大海,热爱着音乐。他最好地诠释了自由来自内心,真正的热爱是细水长流的坚守,是坚如磐石的信念。

观《海上钢琴师》有感


落叶归根 不忘初心

——《海上钢琴师》有感

落叶归根 不忘初心

张璐歌

还记得那是2008年1月底,我第一次走进艺考培训学校,那是我接触的跟广播电视编导有关的第一节课——影评。老师推开门二话没说为大家播放了这部电影,那是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也是我第一次带着专业的角度去看一部电影。《海上钢琴师》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启迪,更是一种对电影的渴望吧。时隔这么多年过去,我也走上过讲台,每每都会把这部片子拿出来,同那些面临艺考的孩子们,一起体会影片中那经典镜头带来的视觉震撼,一起感受那灵魂音乐带给我们的人性回归。《海上钢琴师》是意大利著名导演吉赛贝·托纳多雷的作品。同《天堂电影院》《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合称为"时空三部曲"或者说是"回忆三部曲",还有的称之为"回家三部曲""寻找三部曲".三部影片运用了同样的叙事手法,在现实与过去不断穿梭,在追忆与沉思中循环往复。而他的影片配角是特别的存在,贯穿始终,是引路者。吉赛贝·托纳多雷导演作品不多,但每部都堪称精致,获得的奖项也很多。有媒体评论他一如既往地精准: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主人公或主要行动做一个非常准确的亮相,虽然身为意大利人,却比纯好莱坞导演拍出的作品还要好莱坞。但在我看来,他的作品叙事结构虽然复杂,但情节清晰流畅,画面精致唯美,音乐婉转缠绵。他总去描写那些大时代下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而在其中我们能看到,爱情、梦想以及对未知的恐惧。

《海上钢琴师》这部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一艘穿梭在英美之间的游轮上。1900年的第一天,铲煤工丹尼发现了遗弃在头等客舱钢琴上的男婴,收养了他并取名"1900".1900没有出生证明没有身份没有归宿,但他有海洋有钢琴有音乐。那年,8岁的1900,推开"禁止入内"的大门,走进了他生命灵魂的深处——"Music"(音乐),钢琴天才1990一曲感动众人,一句"Fuck the regulations"(去他的规定),开启他人生篇章。海上波涛汹涌,船内晕眩晃荡,1900又是一曲,结缘终生的朋友——小喇叭乐手MAX.摇晃的音乐大厅,四处奔走的钢琴,音乐的自由也随之开启。上天赋予1900无与伦比的音乐天赋,让船上的各式各样的人为之疯狂,也给1990带来了人生中第一次挑战。来自爵士之父的挑战。也是这次挑战,又给了他新的人生际遇。爱情总是来得异常仓促,一张唱片,本可以流传百世,却被1900抢下。"I won’t let my music go anyway out me"(我不能让我的音乐离开我),因为这音乐属于爱情。为了这奇妙的缘分"一见钟情",1900做了生命中唯一一次下船的决定,他决定为爱出走,或者是为了看看那未知的世界。但繁华世俗的世界让1900退缩了,那从未踏足的领域可能并不适合1900.最终也未能走下那通往陆地的长阶,他义无反顾的回到了船上,回到了这艘从出生就未曾离开的属于1900自己的音乐世界。即使退役了的邮轮将被炸掉,他也选择与船共存亡。2个小时的影片导演处理得很流畅,1900似乎是某种象征,我不禁跟着人物的命运思考,思考人们生存现状,思考未来命运。但每次我看完这部影片,我的大脑都会放空一段时间,不知该想什么,不知该做什么。好似想逃避这悲剧色彩带给我的不安,或是这玄妙的音乐带我短暂的抽离现实。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音乐能表情达意,它承载着电影中情感塑造的职能。它贯穿始终,每一曲都那么耐人寻味。《海上钢琴师》被誉为是最不容错过的电影原声带之一。影片的配乐出自现意大利最有名气的音乐大师颜尼欧?莫里克奈之手,他的旋律由于乐思宽广、质朴流畅、极富歌唱性而具有在一瞬间渗透人心灵的强大感染力,包括《天堂电影院》,《洛丽塔》,《索多玛的120天》,都是来自这位大师的作品。而钢琴,作为乐器大家族中的王者,钢琴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精神生活不断发展的状态。钢琴初始,因为其做工复杂并且价格不菲,最早只有皇室和贵族才能接触到。然而仅仅300多年的历史,钢琴却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乐器之王。它美好的声音伴随着整部《海上钢琴师》,仅仅88个键,却千变万化,万种风情呈现在我们眼前。《海上钢琴师》这部影片中1900弹得第一首曲子叫做《莫扎特再生》,当时的1900稚嫩生涩,不熟练的弹奏却引来了众人的赞叹。而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出现则是在游轮爆炸前,那时没了钢琴,只有1900灵动的手指。而音乐依旧那么淳朴,好似1900的一生。1900的音乐生涯从它开始,由它终止。1900的人生也如这首曲子一般,简单却耐人寻味,如歌亦沁人心脾。再一首让人记忆深刻的也是贯穿影片的曲子,就是那爱情的旋律。1900用他那自由纯粹的心镨出一曲灵魂深处的曲子,它被录成唱片,流传了下来。这首曲子是回忆的初始,是寻找的初始,是爱情的初始,更是回归的初始。影片由这张唱片引入故事,也由这张唱片结束故事。曲终人散,1900不是个勇敢的人,他不惧怕挑战、不惧怕死亡、不惧怕离别,可偏偏害怕未知,而未知的世界仍需要勇敢的人去探索。

当然,《海上钢琴师》中人们往往最记忆犹新的就是"斗琴"那段经典,就连周杰伦《不能说的秘密》也是有明显模仿的痕迹。"斗琴"这段,钢琴、音乐不再是1900的配角,而是与1900互为主角而存在的。这艘游轮名为"维尼吉亚号",这游轮可以说是1900的整个世界,船上的舞池是1900唯一展现他才华的地方,决斗就发生在游轮华丽的舞池。挑战者是爵士乐的发明者,这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人的,成名于妓女的舞会,他被金钱与名利所包裹。他选择在舞会最高潮的时间点开始了挑战。他要炫耀,他要在众人面前羞辱这个外界传说比他强的人——1900. 影片中大全景画面很多,这样的景别既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环境空间,也将气氛意境渲染到一个高度。与此同时,穿插呈现在观众眼前的人物或物体的近景合特写。好似时空停顿,意境深远。"斗琴"片段导演出神入化的表现了一段精彩场面调度。挑战者先入画面的是一高大的影子,长镜头定格在人物的远景后平移至吧台,从画面右下脚开始模糊,画面只剩清楚地酒杯,然后拉近。使观众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酒杯上。让原本同一空间的人与物产生了一种空间跳跃的错觉。之后,导演大量运用仰摄、俯摄镜头并且通过推拉镜头并加上淡入淡出叠化等电脑特技完成大全景与特写的镜头切换,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观感。这样的拍摄手法以及剪辑技巧,成功的将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到被摄对象。这种带有感情色彩的镜头角度,再配上三段精彩绝伦的钢琴表演,音乐,镜头,声画完美合一,塑造了1900神话般的形象。这里还要谈到的是那根"香烟",第一段斗琴,挑战者借点烟错过1900善意的握手。一根烟的时间弹完挑战曲,显示自己对音乐的控制,也是给1900下了战书。挑战者离开,举着燃尽但为掉落的烟走回吧台,熄灭在酒杯中。1900一曲圣诞去回应,激怒了挑战者。第二段斗琴,1900弹了挑战者的曲子,彻底激怒挑战者。第三段斗琴,挑战者使出大招"快",而1900俏皮的问好友要来一根香烟。两只手弹出四只手的音乐,速度之快让琴弦的温度点燃了这根香烟。此后有长达10几秒的无声,同时全场目瞪口呆的画面,把观众的情绪带到了一个兴奋的顶峰。同样是"香烟",第一根是炫耀,第二根是回馈,1900优雅的打败了自负盛名的挑战者。

《海上钢琴师》这部影片拥有音乐天赋,画面美,音乐美,意境更美。1900集万般宠爱,然最终,他放弃了陆地、城市、名利、爱情,选择与生他养他的游轮共存亡。虽然1900一生没有离开过这艘承载着他音乐与命运的游轮,但游轮上形形色色的人早已让他已看尽世界百态。"生于斯,死于斯,铭于斯,其魂气无不之也,其死而有不澌者矣。"我不禁会想,那是否是一种落叶归根的情感。落叶虽死却也是新生。前一阵看《西藏生死书》,我开始思考死亡,书上说"当你强壮而健康的时候,从来不会想到疾病会降临;但它就像闪电一般,突然来到你身上。当你与世间俗务纠缠不已的时候,从来不会想到死亡会降临;但它就像迅雷一般,轰得你头昏眼花。"相信轮回的人会心存善念,为有个好的来生。我不知道1900是否相信来生,但我知道他相信不负此生。他淡然面对死亡,与根同眠。

作者简介:

张露歌,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研究生。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海上钢琴师影评赏析长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海上钢琴师读后感6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