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摆渡人读书笔记 > 地图 > 摆渡人读书笔记

摆渡人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摆渡人读书笔记之我的感受。

书是人的好朋友,它帮我们打开世界的一扇窗。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阅读完相关作品以后,相信心中会有不少的心得,这时候,我们可以去写下一篇读书笔记来记录自己的感悟,写好读书笔记,有哪些关键要点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摆渡人读书笔记之我的感受,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摆渡人读书笔记之我的感受:

我想说,在我们的生命里,不会一直谁是谁的摆渡人,我们都有机会选择成为自己或者成为别人的摆渡人。

迪伦在N天以前,一直依靠着摆渡人的支持和鼓励,坚持走完了跨越荒野的艰难旅程。幸运的是,他对摆渡人全然信赖,摆渡人也对她不离不弃

N天以后,强大的爱的力量,让迪伦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勇气。她义无反顾返回荒原,她穿越了之前看来不可能穿越的荒原一段路程,她坚定的在安全屋等待,毫不畏惧。她勇敢的带领崔斯坦选择一条与众不同的尝试,为了在天地间可以找到他们的爱情可以立足的一方天地。

所以,崔斯坦是迪伦的摆渡人,她也是崔斯坦的摆渡人。

这不仅仅是一个爱情小说,我觉得她讲述了让灵魂震颤的法则,爱情也好,其他美好的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好,决定你能否最后得到的,不仅仅最终的电光火石间的一见钟情,而是独立人格的养成,是要靠坚定的意志和勇气,以及跨越一个个障碍的身体力行的行动,最后到达终点的水到渠成

我看豆瓣上,很多有识之士,都对这本书评价不是很高,不管是他们想在网络上显示自己的特立独行或者见解独到也好,作为一个字一个字通篇读过的我,可以说,从此岸到彼岸,我看到了女主人公的成长和担当,绝不是简单的小女生所谓的情愫。写读书笔记,并不想推荐给大家,希望这本书大卖,这和我毫无关系,我只是希望我们心灵有所成长。世界在每个人的眼里也是不一样的,有人也会认为世界荒芜,也有人认为这世界生机无限,其实,我们何尝不是在穿越着通往终极世界的征程上呢?有摆渡人,我们可以依靠,但是也只能陪你走完一段路,没有摆渡人,我们是不是就一定会被恶魔吞噬呢?答案是未必,我们还有一线生机,但前提是你足够勇敢。

我有一种大胆的假设,故事里的女主人公,如果这辈子注定不能再次遇见崔斯坦,虽然作者很贴心的为我们设计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即便迪伦不能和崔斯坦重逢,以再次主动选择回到荒原的她来看,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她在湖边的安全屋等待足够多的日子后,她会一再的往回穿越,直到最后她穿越回去自己出事的现场,因为她被激发出来的行动力和无往不利的勇气,不会放任她再次自暴自弃。

所以,我宁愿相信这不仅仅是一个爱情小说,因为如果仅仅是靠爱情维系的话,那么如果没有了爱情,或者他俩穿越到人类社会,爱情消失,那才是真正的悲剧

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一本讲述人格成长的书籍。

我希望看过的小伙伴,可以和我分享心得

没有看过此书的孩子们,你们可以选择看任何一本书,只要你确定,你的心灵和人格可以得到同步成长,就足够了。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延伸读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


在每个灵魂通往彼岸的路途中,会遇见一个由自己心灵映像形成的荒原,那里昼夜交替,时刻有恶魔潜伏。只要你心里阴郁,天空变为阴沉,它们就会肆无忌惮地出现。该如何穿越这片荒原,命运派来了摆渡人,他们的使命就是护送你,躲过魔爪,越过高山峻岭阴晴冷暖,到达心之彼岸。

《摆渡人》的作者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是一个中学教师,她说主人公迪伦的原型是她自己,那片荒原也是她自己的荒原。而摆渡人的原型是希腊神话中的冥府渡船人卡戎,他不仅是冥王哈得斯的船夫,在冥河上摆渡,还肩负着分辨来到冥河岸边的是死者的亡灵还是不应进入地府的活人的任务。

《摆渡人》畅销33个国家,从家、爱情、救赎几个方面给人带来心灵治愈。如果你正在横渡生命中那片荒原,那么建议你可以读读这本——《摆渡人》。

撇开其他方面,《摆渡人》作为一本翻译小说,它的文字却是极其优美,值得慢慢品读,像下面这段:

他们在一片满是高大橡树的树林里,树干粗糙多节,久历风霜,树枝恣肆蔓生,交叠错落,宛如华盖,高举在他们头顶。虽已是夜间,但月光透过树缝漏下来,树叶随风摇摆,树影斑驳,如微波荡漾。清风吹动了她的长发,脖子和肩膀上酥酥麻麻的。他们脚下的路上铺着厚厚一层落叶,有些地方肯定是最近刚下过雨,空气闻起来有淡淡的潮气和大自然的味道。她能听到左手边不知何处潺潺的流水声,简直太细腻婉约了。

《摆渡人》从15岁女孩迪伦某天逃离学校,踏上去见父亲的火车开始。这原本是一趟很平常的旅途,顶多会被母亲埋怨两句。但偏偏中途火车发生了故障,她是唯一遇难者,当她以为从火车里逃出来时,其实是灵魂脱离了肉身,踏上了荒原。在荒原的开口,她遇见了那个似曾相识的男孩——摆渡人崔斯坦。故事从她的灵魂踏入荒原真正开始,这一切在她前一日的梦境中已经预示,荒原、男孩,作为心之映像,它们出现了。

关于家,迪伦在家与母亲琼不和,在学校受同学欺讽嘲笑,她想逃离,在得到亲生父亲的地址后,她坐上了去父亲家的火车。在她的心里,那个家有父亲的关爱。可是途中,遭遇了火车故障,她死去,灵魂遇见了摆渡人崔斯坦。摆渡人将带着她穿过荒原,到达那个平和无害的家——彼岸。

经过重重困难,迪伦到达了彼岸,却并没有回到家,每一个灵魂到达彼岸时,首先看见的都是心里盼望的家,可她看见的仍是荒原,因为她心中的家,是有崔斯坦的地方。于是,她选择重返荒原,没有崔斯坦的保护,独自面对恶魔,用心中的爱战胜恐惧和弱小。最终遇见了崔斯坦,并与其一同回到现实世界,找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家。

关于爱情,这是贯穿始终的力量,在横渡荒原的过程中,他们从最初的陌生,慢慢互生爱意。一段恶魔四伏的危机旅途,却因小男生小女生的爱而不枯燥,即使魔鬼在外面呐喊,他们仍能置若罔闻,该害羞害羞,该傲娇傲娇,该脸红脸红。

对于迪伦来说,这是一种青春期的萌动,爱情美好纯真。而对于摆渡人崔斯坦来说,这是种惴惴不安的变数,他的使命是摆渡灵魂,不该有人类的情感,他用冷静来克制,却仍旧在到达彼岸前,无法违背自己的内心,说出了我爱你,并吻了迪伦。他答应陪迪伦一起走下去,却还是止步了,只能眼看着她踏入彼岸,并撕心裂肺。他觉得,这才是迪伦的归宿。

可迪伦在彼岸找到了崔斯坦曾摆渡过的纳粹兵乔纳斯,并在他的指引下找到最长远的居住者——老妇人伊莱扎。老妇人告诉她,曾经有灵魂回去过,但都没有回来,任何一道门都能带她回到荒原,只要站在门前,用心神想象那个地方。穿过荒原也许能回到现实世界,那里的时间是静止的。

迪伦知道这是一场,踏出那道门,也许会魂飞魄散,也许会被恶魔吃掉,但她要尝试。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她也要返回,因为没有崔斯坦的彼岸,一点都不幸福。别人或许能等来家人或者爱人的灵魂,但迪伦想见的人却永远都等不到,因为摆渡人只存在于荒原之中,绝步在她的门外。

这场豪赌,迪伦赢了,爱之力量,超越一切。她回到了荒原,与恶魔赛跑,白天低头赶路,不看其他灵魂,天黑前到达安全屋。没有崔斯坦的守护,她的路那么危险,那么艰难,但她挺过去了。在第三个安全屋里,她遇见了正在护送下一个灵魂的崔斯坦,但在她的呼喊声中,崔斯坦松开了那个灵魂的手,灵魂被恶魔拖走。若是按照原先的规则,护送灵魂消失后,崔斯坦会马上被派去执行下一个任务,但这一次,竟没有出现下一个场景。

于是,崔斯坦跟着迪伦走上了返回现实世界的路线,这是违背规则的,他以为面临的是天谴。迟迟贪恋地望着迪伦,用最后的眼神,但奇迹却出现了,他迈出第一步,第二步,竟丝毫无碍。更离谱的是,自从对迪伦生出爱意后,他身上的伤再未愈合过,甚至在靠近现实世界时愈来愈严重,他变得越来越像人类。在最后一步迈出前,他犹豫了片刻,会死吗?但迪伦给他的微笑,让他鼓起勇气,伸出了脚。庆幸,最后成功了,爱情胜了,迪伦回到了肉身,回到了那辆火车上,并且看见了那个男孩,他说,我在这里。

关于救赎,摆渡人崔斯坦生来就没有活过,他注定是摆渡人,不管灵魂是恶是善,他都要用尽全力保护他们抵达彼岸,直到摆渡薄上的空白页填满为止。这是摆渡人存在的意义,数百年如一日地执行同样的枯燥任务。可迪伦出现了,她注定是个异数,她需要他,所以他被恶魔折磨地精疲力竭时,又回到了她的身边,这是从未出现的情况。因为她需要他,所以他出现了。而后来,迪伦重返荒原,亦是因为她需要他,更因为他也需要她。

他需要她来解救自己,逃离这个百年枯燥的身份。在回到现实的路途中,崔斯坦一改先前的冷静睿智,变得犹豫不决软弱惧怕,因为这是背规则而行,他不确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可迪伦用她的勇气,带给他希望,试一试吧,我爱你,我们一起回到现实世界。

同时,这也是一场心灵救赎,迪伦用迅速成长的内心,战胜了荒原。之所以是荒原,是因为她的内心是荒原,她在崔斯坦的帮助下,通过了陡峭险山、深湖沼泽、魔鬼成群,抵达彼岸。可那个彼岸却不是她想要的,于是她鼓起勇气,只身返回荒原。用爱情支撑起来的强大内心,战胜了那些在崔斯坦庇护下觉得不可能攻克的困难,最终用这股劲带领崔斯坦走出了荒原,回到了现实。这次,才是真正地走出了荒原,用她自己强大的内心攻克的荒原。

最后,她完成了对他的救赎,救了他,救了自己,也救了他们的爱情。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荒原,那里有时刻准备吞噬灵魂的恶魔,晴朗时它们畏惧,阴沉时它们肆虐。要战胜它们,你需要有不断强大的内心,更需要有一个时刻为自己守护的摆渡人。那么摆渡人是谁,我想可能是信念,可能是外来的一份支持,也可能是某次莫名的开悟。但最重要的,是心中有爱,爱他人,爱自己,爱生活,爱荒原,唯有心中的爱,才能披靡无敌。

荒原自有它存在的意义,爱它吧,也许你也能遇见你终爱的摆渡人。

范文系列之摆渡人读书笔记简短


古语言: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经典的书籍作品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不同的作品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那么,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将它记录下来也方便了我们以后随时也可以翻看,优秀的读书笔记有哪些特点呢?面对这些问题,小编为大家收集了“范文系列之摆渡人读书笔记简短”,希望小编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摆渡人读书笔记【篇1】

这本克莱尔·麦克福尔写的《摆渡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单亲女孩迪伦坐火车去看望父亲,不料半路上遇到了车祸,她没能幸免,她的灵魂随着“摆渡人”踏上了去往灵魂归宿的路。不向命运屈服的迪伦坚决要返回人间,她独自踏上回往人间的路,一路上困难重重,但她都没有放弃,并且再次遇到了她的摆渡人,最后不向命运屈服的迪伦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带着她的摆渡人回到了人间。

我很敬佩迪伦,因为她不向命运屈服,用自己的勇敢鼓舞他人,让所有的人都充满自信,用乐观的思想看待未来。

这个故事令我回忆起一件往事。在一次骑行活动中,我们的团队要骑行大约6千米的公路。我骑得浑身都是汗,终于坚持不住了,靠在路边看着大队人马一个接着一个从我身边疾驰而过。一个女生骑到我身边,关心的问我:“你怎么了?”“累。”我上气不接下气的挤出一个字。那个女孩同情的望着我说:“别放弃啊,也许你的努力是值得的呢。”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跨上了自行车,用尽全身力气骑到了目的地。

那儿真美啊,有清澈见底的小溪,茂密的竹林,古香古色的石板路,秋叶缓缓飘落,像金色的蝴蝶……,我看着眼前那如梦如幻的景象,想起那个女生,才恍然大悟。那个女生就是我生命中的“迪伦”,她用鼓励的眼神向每一个人诉说“别放弃啊,也许你的努力是值得的呢。”她发自心扉的叩问激励每一个人朝着目标努力迈进!

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像迪伦这样的人,也许是你的父母,也许是你的同学,也许是你的老师,甚至有可能是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他们激励着你,鼓励你,带动你,而困难可以比作一片荒原,那些“迪伦”们会带着你走出它,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进!我也要成为像迪伦一样的人,让鼓励相互传递。

摆渡人读书笔记【篇2】

今天,我在湖边散步,看见了一个身强体壮的船夫在船中轻松地划着桨,让我想起了一本书——《摆渡人》。

这本书讲了:一个叫迪伦的十五岁单亲女孩决定坐火车去寻找父亲,途中遭遇了车祸,不幸身亡,来到了荒原(每个死人的灵魂要的通过的地方),可她却浑然不知,认为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直到她遇见了他的摆渡人——崔斯坦。知道真相后迪伦并没有自爆自弃,而是跟着崔斯坦一起前往灵魂的栖息地,路上迪伦和崔斯坦双双坠入爱河。到了灵魂栖息地的时候迪伦才得知崔斯坦不能进来,就回到了荒原找到了崔斯坦,要跟他回到人间,崔斯坦认为这不可能,在迪伦的鼓励下他还是答应了,后来,他们在人间生活在了一起。

这篇小说中,迪伦的勇敢在身活中真是少见。她在自己一个人面对困难的时候还能摆出勇于面对一切的心态,这样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去看,去学,去感受吗?当你面对一个几乎无法克服的困难的时候,还能鼓起勇气吗?迪伦可以;在她看来,只要有机会,就会成功。所以,我们要学习迪伦这样的勇敢,这种勇敢不是盲目的、不是蛮横的,而是理智的。你要相信只要有勇气去尝试,就会成功;相信自己能做好一切事;相信世界上每个事物都有好的一面;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可能!只有勇气,才能让人无坚不摧;只有勇气,才能炼就一个坚强的自己,只有勇气是成功的来源!

让我们鼓起勇气,炼就一个完整的自己!

摆渡人读书笔记【篇3】

《摆渡人》这本书出自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是一本令千万读者灵魂震颤的心灵治愈小说。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位单亲女孩迪伦,15岁的世界一片狼藉。她与母亲无话可说,在学校遭同学捉弄,唯一谈得来的好友也转学离开了。她决定去看自己久未谋面的父亲,然而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她惊恐地发现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却是一片荒原……

一个男孩在等她,男孩在隐瞒不住的情况下告诉迪伦,其实她是唯一死的那个,而男孩就是她灵魂的摆渡人,需要保护她穿过荒原。之后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他们相爱了,可他们无法在一起,迪伦必须穿过荒原而崔斯坦必须回去接下一个灵魂。

这本书的主人公充满爱,是爱的力量让崔斯坦鼓起勇气,不顾自己的安危去杀死恶魔;是爱的力量让迪伦重新回到荒原,发疯似的寻找崔斯坦;是爱的力量让崔斯坦和迪伦不顾死的可能,手牵手去到了人的世界。迪伦不再感到孤独和痛苦,因为她和崔斯坦相互传递爱,在这个孤独的世界里,她还有她的灵魂摆渡人守护她。

这本书教会我爱。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充满爱的人都可以从痛苦走向快乐,没有什么是充满爱的人做不到的,让我们都充满爱,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摆渡人读书笔记【篇4】

我经常做一种梦,梦里我被困在一个密闭的四方空间内,有时候是一间房子,有时候是一个盒子,在梦里,那个空间会不断的收缩,当我被压迫到无法呼吸的时候,那个四方的空间又会夸张,而后又开始收缩,就这样如此的反复,反复,反复……

对应书里面的情景,这个梦可以被叫做荒原,乌云遮天,死气沉沉,鬼影横行,还有那让人绝望的地狱海,行走在荒原就如同窒息在封闭的水底。

荒原是可怕的,但是迪伦是幸运的,因为她有她的摆渡人崔斯坦带她穿越荒原,但崔斯坦不是完美的,他按照命运的安排,做一个周而复始的摆渡人,帮助那些灵魂完成摆渡,心力交瘁的做着这些事情,从未想过改变。

迪伦被顺利的摆渡到灵魂的安放处,崔斯坦的任务完成了,迪伦本应该安心的守候,但是崔斯坦的爱让迪伦无法忍受这样的孤单,她要带着希望回到现世。

此刻,迪伦已经成了崔斯坦的摆渡人,他们一起再一次穿越冷酷的荒原,最终回到所恋恋不舍的世界。

其实,真正的摆渡人也只有自己,在超度自己灵魂的过程中,自己才是唯一的舵手,勇敢去爱,你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正如那句话所说: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摆渡人读书笔记【篇5】

我现在在哪?她静静地问。

“荒原。”崔斯坦回答。她抬头看着他,等着他说下去,“它位于两个世界的中间,你必须要穿过它。每个人都要穿过他们自己的荒原。在这个地方发现你已经死去的真相,然后无可奈何地接受!”

每一个灵魂的向导都应当看起来没有一点威胁。你们必须信任我们,跟着我们。所以我们的相貌自然要看起来对你们有吸引力。

在穿越荒原的旅途中,摆渡人防止我们被荒原中的鬼怪所误导。在通往天堂的旅途,摆渡人所形成的幻象来源是由灵魂深处的诉求幻化而成,自我意识决定了摆渡人的形象。就象是格雷戈尔的爱人,能看见和摸到。但都不是真正的你。

当灵魂休眠的时候,我敢肯定它们得到了片刻的平静和安宁。当摆渡人幻化成一个得了重症的小男孩的医生,带着小男孩穿过荒原,住每一个避难屋,躲过每一个魔鬼,寻找荒原中的光亮。

但荒原中每一个魔鬼的存在,就是为了吞噬着独一无二的灵魂,魔鬼对这些鲜活的灵魂,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在荒原的旅途中只要能保持住好心情,我们就能安然无恙。很多寿终正寝的人都要成熟很多。

在这片荒原上,迪伦把崔斯坦党人对待。其他灵魂都沉浸在消亡的悲伤之中,却从不考虑摆渡人的感受。

迪伦的特别,让崔斯坦愿意为她献出了身体的一部分。内心深处的波澜,人性的萌动。麻痹掉崔斯坦长久以来的警惕,将灵魂和自己陷入危险之境。

在穿越山谷,迪伦靠着崔斯坦给予的生命之光,到达避难屋。崔斯坦独自在山谷中与魔鬼搏斗。迪伦的内脏被魔鬼扭拧着,妄想拔掉她的四肢,吞噬掉她仅存的气息。崔斯坦在她身后独自搏斗,只为着独一无二的灵魂可以顺利上岸。鲜红,橘红,酒红色淹没了整个夕阳,崔斯坦也随之消失在阴影淹没的夕阳中。

迪伦在挣脱掉一群黑压压的魔鬼爬进了避难屋。崔斯坦的消失,她陷入了绝望的境地,内心迷茫的,不知所措,会吞噬掉她到达终点的决心。或许就真的会将这仅存的灵魂气息消失在这荒芜的山谷里,被人遗忘。没有的摆渡人的指引,不过就是被丢弃在荒郊野外的孤魂野鬼,那和这山谷里的魔鬼有什么区别。魔鬼至少还有同伴一起来分夺美味。

小屋壁炉里突然亮起来的光亮,似乎没有带来一丝丝的温暖,失去摆渡人的迪伦,随时都有可能会被屋外的魔鬼分夺。没有摆渡人的指引,能到达哪个地方,没有终点和目标,内心深处的黑暗最终会吞噬掉壁炉所带来的些许光亮。

是否要冲出这间小屋去寻找崔斯坦,去寻找内心真的光亮,犹豫徘徊,不知所措!小火苗在壁炉里跳跃着。疲惫和恐惧终于将迪伦推向了困倦的边缘,也许一觉醒来,崔斯坦会回来。在迷糊中,一个熟悉的身影开始变得清晰。那是极度绝望中出现的幻觉吗?

摆渡人读书笔记【篇6】

《摆渡人》中15岁的女孩迪伦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单亲女孩儿,在一次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中,成为了唯一的罹难者。她的灵魂必须穿过荒原,躲开恶魔的吞噬,才能抵达灵魂的栖息地。而崔斯坦是她的灵魂摆渡人,她,也是崔斯坦万千摆渡过的灵魂中的极普通的一个。

迪伦从一个原本必须受到保护、挣脱恶魔、穿过荒原、迈向灵魂栖息地的小女孩,原本应该抱怨命运的不公、对未来充满恐惧的女孩,却因为一场发自内心的爱,使她对自己的摆渡人崔斯坦的命运关怀,反而超出了对自己的关切。

崔斯坦本身就是荒原上的摆渡人,保护、引领过无数的灵魂穿过了荒原,来到了灵魂的栖息地,当然偶尔也会有失败的时候。但是,他不知道,自己的终点在哪里?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有这样的宿命?他不知道,如何才能改变自己当下的命运安排。

从年龄与经历来说,他是一个饱经沧桑、经历丰富的人,见过了无数的灵魂引领,经历了无数次的恶魔攻击;内心早已波澜不惊、心如止水;只是机械地、重复地穿过荒原。与其说他是一名摆渡人,不如说他是一个无可去处的孤独灵魂。他已经完全习惯了宿命的安排。

直到,他遇上了迪伦。

迪伦是一个纯洁的女孩儿,以至于说到自己仍是"处女"时,羞得面红耳赤。但是,恰恰她的纯洁与淡定,给崔斯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迪伦并没有因为知道自己是火车上唯一死去的人时,悲伤烦闷,反而很平淡地接受了这一事实。但是,她却对崔斯坦以前的摆渡生涯中的其他灵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从崔斯坦的故事里了解了他,并且感受到了他的力量和正义;在受到崔斯坦保护的过程中,渐渐地对他产生了依赖,以至于爱恋。所以,尽管她安全到达了灵魂的栖息地之后,却因为没有了崔斯坦的陪伴,她痛恨这样的结局,她宁愿永远在荒原中与他一起漂荡,甚至不惜死在恶魔的手中。

她只知道:我要走回去,我要陪伴他,我要拯救他——摆脱他的宿命!

爱,使她充满了力量。前途即将如何?不知道;能否找到他?不知道;如何面对恶魔的吞噬?不知道!

有了勇气,就有了一切;剩下的,交给命运就可以了。

于是,她以一种无人尝试过的方式,以一种孤身一人战胜恐惧的勇气,义无反顾地踏出了寻找崔斯坦的冒险历程。

没有了迪伦的崔斯坦,重复着自己毫无意义的摆渡生涯。也许太久的禁锢,以至于他再次遇到迪伦时,除了惊喜,更多地却是对未来充满了恐惧;他不敢尝试、甚至不敢想像,自己还能去哪里?

此时,他才是荒原上需要"摆渡"的灵魂;迪伦才是崔斯坦的灵魂摆渡人。

迪伦的爱牵引着他们,回到原点,回到事故的起点,穿越回时间的刹那,奇迹必然诞生。

迪伦瞬间回到了事故的现场,并且从事故中苏醒了过来;而崔斯坦,却在不远的地方,微笑地看着她。

她说:“原来你在这儿。”

他说:“我在这里。”

摆渡人读书笔记【篇7】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今天看完了由英国文坛实力作家克莱尔。麦克福尔的作品《摆渡人》,真的爱到不行。这部荣获苏格兰图书大奖,布兰福博斯奖等五项世界文学大奖,版权销售33个国家,是令千万读者灵魂震撼的心灵治愈小说。单亲女该迪伦,15岁的世界一片狼藉,与母亲总是无话可说,在学校里经常被同学捉弄,谈得来的好友也因为转学离开了。这一切都让她感到无比痛苦。她决定去看完久未谋面的生父,然后火车突发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却惊恐地发现,自己是幸存者,面前是一片荒野。此时,迪伦看到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个男孩的身影。男孩将她带离了事故现场。但是,很快迪伦意识到男孩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命运,从他们相遇的那颗开始了。

原来男孩是一个摆渡人,将那些死后的人的灵魂带到一个特殊的地方,一路护送她们摆脱妖魔鬼怪的侵害,只有在天黑前到达安全屋才能拜托那些魔鬼的纠缠,才能安全。这个男孩叫崔斯坦,他一路保护着迪伦,经过荒野,高山,充满恶魔的野湖。在日复一日的接触后,迪伦和崔斯坦都爱上了对方。可是他们不得不分开,因为崔斯坦要把迪伦送到一个所有灵魂都要去的地方,去那里等着和未来的亲人相见。而崔斯坦却不能去,因为他有他的职责,他是摆渡人,要摆渡更多的灵魂。他也是身不由己,不能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当她把迪伦送到了那个“”目的地”,迪伦却因为思恋崔斯坦,居然冒险又回到原来的荒野,她努力的与恶魔做斗争,因为她相信爱,她心里有爱。她太渴望见到崔斯坦和他在一起,哪怕最后魂飞魄散。此时崔斯坦正在摆渡另一个刚死的灵魂,他不知道失去了迪伦这一切还有什么意思。当迪伦历经千辛万苦站到崔斯坦面前时,他惊愕地说不出话来,又惊又怕,他们依偎着,亲昵着,满是失而复得的开心和幸福。然而崔斯坦还是要把迪伦送到她该去的地方,迪伦不愿意,她太想和崔斯坦在一起了,去那里都行,只要和他在一起——她灵魂的摆渡人。

故事发生在这里,后面的事情又让人意想不到。迪伦问崔斯坦愿不愿意冒险,她想回到出事的火车站,她想和崔斯坦一起去这个地方,她想永远和他在一起。崔斯坦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从来没有这样做过。然而他也爱着迪伦,他希望迪伦是对的,他陪着她冒险,他们回到原地,最后迪伦发现自己在救护车上,正被送往医院,而崔斯坦,他也回来了,他正和消防人员交流着。崔斯坦紧紧地握着迪伦的手。

可是因为爱,迪伦却勇敢的带着崔斯坦回到了原地,把他带回了他们的同一个空间。以后可以永远在一起!因为爱!爱可以让人勇敢,不顾一切去努力尝试,最后靠着坚定的信念他们终于如愿了!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精选


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每个人在阅读的时候,都会与作品产生共鸣。那么在读完一篇文章后,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我们能从优秀的读书笔记中写到什么呢?下面,读后感大全为大家整理的“摆渡人的读书笔记”,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篇1】

嗯,读完这本书已经有那么几天了,我一直都在思考,读完这本书后的感受是什么。那就是,大部分畅销书,只是营销做得很好,大多数都是名不符实的。

这本书,没有传说中的那么惊心动魄,情节也自然不能和《指环王》等相 提并论。

我猜测这本书的本意是想写:我们都需要一个灵魂的摆渡人,如果找到对的伴侣,那么即使在黑暗的岁月,我们依然能够找到生还的路。故事背景地点是美国,讲的是一个单亲女孩,在未征得母亲的同意下,偷偷逃课坐火车去看未曾谋面的父亲的路上,遇到车祸后死去。死去后,映照内心,出现一片高山起伏的荒原,在荒原行程开始的路上,有一位摆渡人出现。摆渡人要摆渡这个女孩去终极的极乐世界---不是天堂,而是每个人心中被称为家的地方。在那里的每个人都幸福的生活着(我的内心独白是,要真是有那方, 我宁愿屎去啊,想要的一切都能实现,还能找到任何一个已逝去的亲人还能在 若干年后,遇见所有的亲人。

然后就在去“家”的过程中,会遇见很多的恶鬼(未能被摆渡成功的那些灵魂),摆渡人一路上保护女孩的灵魂,然后发现女孩和其他任何他所摆渡过的灵魂都不一样,她既不悲伤也不怜悯,只有好奇,然后这个摆渡人渐渐地爱上女孩的灵魂,女孩因为在经历各种恶鬼缠身,灵魂差点飞灰湮灭的的时刻,都被摆渡人保护和拯救,她为他给她的安全感和懂她而爱上了摆渡人。

我想说,第一: 一个人在死去的时候,不替活着的亲人哀伤,不替自己生命惋惜,这个人在生前得是多么的绝望和可悲,希望每个人在逝去的时候,都有惦念的亲人和朋友;第二:当世界荒芜成一片,一对男女独处,男的对女人所有的生平了如指掌且能给女孩提供安全感,除非两人都有病,要不恐怕没有爱情产生才会奇怪吧。(这里的爱情,到底是不是爱情还未知)。

总之这本书没有打动我,只有一些情节还觉得比较新鲜。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篇2】

听说今天是20xx的最后一天[可爱][可爱][可爱]希望能和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一起多读书,多看报,多热水,多睡觉。

今天结束了前两天开始的这本书,虽然最近在复习期末,但作者写的太好,没忍住还是一次性考完了从书一开始,好奇心就驱使着我不断往下翻,开始一直担心会不会整个的都只是梦,还好最后作者没那么狗血!迫切的想知道荒原的那边是什么,故事会怎样发展下去,每次迪伦跟魔鬼打斗的时候都不由自主的紧张和担心,都是作者的功劳~场景描写的非常棒,但可能看原著会更好些

一个称不上是人的摆渡者在爱的感化下变得有血有肉,一直担心他们一吻就不再有以后,还好作者没让我失望,最后“我在这里”真的暖到我了~~单身狗哭瞎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即时我不知道后面是什么,但为了你,我都愿意试一试,即时意味着灰飞烟灭,但如果没有你,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好啦希望大家20xx都能找到自己的摆渡人?然后幸福的在一起。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篇3】

我经常做一种梦,梦里我被困在一个密闭的四方空间内,有时候是一间房子,有时候是一个盒子,在梦里,那个空间会不断的收缩,当我被压迫到无法呼吸的时候,那个四方的空间又会夸张,而后又开始收缩,就这样如此的反复,反复,反复……

对应书里面的情景,这个梦可以被叫做荒原,乌云遮天,死气沉沉,鬼影横行,还有那让人绝望的地狱海,行走在荒原就如同窒息在封闭的水底。

荒原是可怕的,但是迪伦是幸运的,因为她有她的摆渡人崔斯坦带她穿越荒原,但崔斯坦不是完美的,他按照命运的安排,做一个周而复始的摆渡人,帮助那些灵魂完成摆渡,心力交瘁的做着这些事情,从未想过改变。

迪伦被顺利的摆渡到灵魂的安放处,崔斯坦的任务完成了,迪伦本应该安心的守候,但是崔斯坦的爱让迪伦无法忍受这样的孤单,她要带着希望回到现世。

此刻,迪伦已经成了崔斯坦的摆渡人,他们一起再一次穿越冷酷的荒原,最终回到所恋恋不舍的世界。

其实,真正的摆渡人也只有自己,在超度自己灵魂的过程中,自己才是唯一的舵手,勇敢去爱,你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正如那句话所说: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篇4】

书看完3天了才来写书评。记得刚看到50多页时,看评论说不太好就差点要放弃,还好坚持看下来了。

一开始挺懵的,想着应该是关于人的成长,后来才知道是关于死后的灵魂,但读起来竟然没有一丝的害怕,可能因为被女主迪伦一点也不害怕。

感触最深的是爱情,爱是唯一支撑他们来回穿过荒原并活下来的动力,尽管在别人眼中有那么多的不可能,最后,当躺在担架上的迪伦看到坐在草地上的崔斯坦那一幕,我竟然感动到不行。

当然,还有信念,若你铁了心的要去做一件事,除了上帝会向你伸出援助之手,所有的阻碍也会为你让路,有些事不是你做不到,是你根本没想做到。

有些为迪伦的父母难过的,迪伦的眼中只有对崔斯坦的爱,至始至终都不是为了她的家人,甚至若没有崔斯坦她宁愿就这样死去也不愿意再穿越回来,回到父母身边,或许青春期的孩子都这样吧,想逃离一切,离父母越远越好。

有时候就想整本书,迪伦就像做了一个梦,梦见死亡,梦见穿过荒原进入天堂,又为了爱情重新穿越回来,而这个梦让她成长,让她更乐观坚强,最大的收获是崔斯坦,是美好的爱情。我想当迪伦再次回到家,回到学校,眼神中透露的除了幸福,还有另外四个字,无所畏惧。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篇5】

17年上半年最后一本书!人生漫漫,谁才是灵魂的摆渡人!

结局早已猜到,读过东野先生的书之后脑洞异常的大,这本书打动我的并不是离奇诡异的经历,而是这两个单纯的灵魂。一片荒原,境由心生,内心折射出的荒原是迪伦荒凉的心境,一个本应青春飞扬的小女孩心境竟是如此,单亲家庭对她的影响不小,早熟的她比一般孩子更成熟一些。荒原上的种种,如天气,如陡坡,如恶魔,均由心境而生,由心情而定,现实生活亦是如此,何不保存良好的心态,跨过生命的荒原。迪伦小女孩善良单纯,有勇气,敢爱敢试,走前人未走之路,可敬可叹,美好的结局作为句号,毫不唐突,理应如此。而崔斯坦的存在,作为摆渡人往往复复,机械般工作,肩负使命,引导保护灵魂,但不知这是幸或是不幸,但从结局来看,作者是善良的,她给了崔斯坦一个完美的结局,完成使命,变成真正的‘人’,并能拥有爱情!不知日日机械般工作的我们,能否有个完美终结?不过话说回来,万般皆有心生,完美终结在于否,全然还看自己。

前路漫漫,愿荒原多些色彩!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篇6】

崔斯坦注视着她,眼睛含笑。他把她拉到身边,然后,像过去四个月里每天做的那样,在她耳边轻声说:“我爱你。”

我一共花了三天时间把《摆渡人》两部都读完了,这个故事让我很震撼。崔斯坦和迪伦之间的爱情确实很让人羡慕,可我想谈谈苏珊娜。

我对她充满了同情和怜惜。她从一开始就爱着崔斯坦,也许是日久生情吧,她和崔斯坦同为摆渡人,他们能彼此看到,更像是同事。虽然无法对话,但在冷漠客观的荒原上也是彼此的慰藉,至少苏珊娜是这么认为的。她一直勤勤恳恳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心中没有任何杂念,或许有崔斯坦的缘故。可是,一切就在她目睹了崔斯坦穿越荒原的那一刻改变了。她想要追随他,进而想要和他一起,在人间过着美好平凡的生活,为此,她忍受了很长时间的犹豫与煎熬,她苦苦思索着,最终,她不惜以让人唾弃的手段达到了目的——她穿越到了人间。可她不知道的是崔斯坦和迪伦早已深深地连结在一起了,那里根本没有她的位置,她一直活在在自己的一厢情愿中。当她真正意识到的时候,事情的发展已经恶化了。她为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感到深深的抱歉、内疚和自责,可一切太迟了。可以说,她为了自己的爱情放弃了内心的道义,她也最终收到了惩罚。

我还没有体验过爱情的甜蜜,所以我无法想象为什么苏珊娜宁愿放弃正直也要去追寻它。不过其实她追随的已经算不上是爱情了,而是她自己的私欲,自己的执念。即使这样,我仍然对她讨厌不起来,她是命运的可怜人,我深深地同情她。

而崔斯坦和迪伦让我对爱情似乎有了新的理解。在故事的尾声,迪伦的一番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在你来之前,我每天都不开心。没有爱人,只想自己躲起来。现在,我都等不及想和你一起出去探索一下这大千世界了!我想和你在一起,看所有的风景,做一切的事情。”

真正的爱情是使人变好的,使人充满希望,觉得生活是美好的,而且未来可期,我向往这样的爱情。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篇7】

所以她实现了梦想。不经细想: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一路走来,是否有一个梦想激励,鼓舞着我们,敢于去实现梦想的呢?

慢慢长大,社会传递的信息更多的是告诉我们不可能,简直是开玩笑,随着时间的流逝,消磨着心中的激情,对生活选择了妥协。

而我想说的是,我们需要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绽放光芒,需要对自我的肯定,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让我们放弃梦想,放弃前行的路。

迪伦并没有因为恐惧,害怕,而停下脚步,正是因为她对于爱情理想的执着,给予了她力量,并没有因为摆渡人的不确定,而放弃,妥协。没有因为长者的经验忠告:“那样不可能”,为了你好,你放弃吧!而失去追逐心中理想的勇气。

她对爱的执着,两人突破千难万险,实现爱情理想,可以说是运气,亿万分之一!但是,运气里更多的还是必然。好运气都是伴随热爱奋斗,敢于梦想的人。因为梦想,可以汇聚无数的能量,好运气,来帮助我们。

这个故事同时也告诉我们:梦想的路上,一定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志同道合的人陪伴一路同行。在迪伦实在不想走,走不动的时候,是小男孩帮助她一起实现了共同理想。每一个人都有奋斗到疲倦的时候,偶尔会懈怠,这时伙伴会告诉我们,追逐梦想的脚步不能停下,给予我们力量。

因为梦想,战斗一场,才不枉青春,岁月与我们相伴,擦出的,是每个人生命里独一无二的最精彩绝伦的花火。

我们都是世界的幸运儿!!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篇8】

《摆渡人》这本书出自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是一本令千万读者灵魂震颤的心灵治愈小说。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位单亲女孩迪伦,15岁的世界一片狼藉。她与母亲无话可说,在学校遭同学捉弄,唯一谈得来的好友也转学离开了。她决定去看自己久未谋面的父亲,然而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她惊恐地发现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却是一片荒原……

一个男孩在等她,男孩在隐瞒不住的情况下告诉迪伦,其实她是唯一死的那个,而男孩就是她灵魂的摆渡人,需要保护她穿过荒原。之后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他们相爱了,可他们无法在一起,迪伦必须穿过荒原而崔斯坦必须回去接下一个灵魂。

这本书的主人公充满爱,是爱的力量让崔斯坦鼓起勇气,不顾自己的安危去杀死恶魔;是爱的力量让迪伦重新回到荒原,发疯似的寻找崔斯坦;是爱的力量让崔斯坦和迪伦不顾死的可能,手牵手去到了人的世界。迪伦不再感到孤独和痛苦,因为她和崔斯坦相互传递爱,在这个孤独的世界里,她还有她的灵魂摆渡人守护她。

这本书教会我爱。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充满爱的人都可以从痛苦走向快乐,没有什么是充满爱的人做不到的,让我们都充满爱,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篇9】

故事梗概

迪伦坐上火车去见多年未谋面的父亲,火车在经过隧道时发生事故,迪伦成为唯一一个没有生还的乘客,她死后遇到自己灵魂的摆渡人崔斯坦。每一个亡灵从人间去往天堂必须要穿过一片荒原,而这片荒原是灵魂的心像,心情是怎样的就会经历怎样的天气,荒原与沼泽中有许多魔鬼出没,灵魂一旦被它们抓住就将万劫不复。摆渡人的任务就是必须保护这个灵魂不被抓走并一路护送灵魂顺利地到达目的地。一路上迪伦与崔斯坦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在此过程中迪伦爱上了他的灵魂摆渡人,崔斯坦也爱上了迪伦,但两人终将分离,到达天堂之后的迪伦并不想永远地失去崔斯坦,她前去拜访了崔斯坦曾经摆渡过的灵魂并得知了重返荒原的可能性,于是她做出了大胆的决定,不顾一切回到荒原寻找崔斯坦,并说服崔斯坦和她一起走,最终两人回到了人世,迪伦也成为了崔斯坦灵魂的“摆渡人”。

主要人物介绍

小说对不同人物的刻画是爱憎分明的,魔鬼代表黑暗,充满邪恶,令人毛骨悚然,而崔斯坦与迪伦则象征着希望与光明。

迪伦是一个十五岁女孩,从小与母亲一起生活,在学校被同学嘲笑,最好的朋友也转学了。她的生活并不如意,少有快乐。为了崔斯坦,即使是面对危险她也尽可能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减少他的负担,她有时会有些许任性,闹情绪,但她深知自己离不开崔斯坦。

崔斯坦摆渡过许多灵魂,他会变成每一个灵魂信任的模样。有时他会冷漠地对待某些灵魂,只是尽自己的职责而没有过多的想法,而面对迪伦,他的内心产生了自己也未曾预料到的变化,是迪伦让他真切地体会到原来自己也有灵魂,也有爱的能力。于是他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护迪伦。崔斯坦的年纪一直是个谜,但其实这并不重要,既是简单自然的爱情,就可以跨越年龄。从开始的疏离到逐渐相互敞开心扉再到毫无保留,在这个过程中,两人的默契不断增加,崔斯坦也始终充满耐心地帮助她,呵护她。

迪伦与崔斯坦两人的灵魂都同样纯洁而善良,因此两人才可能相互吸引。而两人共同经历的种种磨难与挫折恰恰成为了滋养爱情的温床。对于迪伦来说,这种爱情是懵懂的,是由依赖与好感发展而来的。对于崔斯坦来说,迪伦是他灵魂的伴侣。

写作手法

小说构思新颖,作者凭借独特的想象力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少有人涉足的神秘世界,也就是人濒死之际或者说死后亡灵去往的世界。虽然完全是想象,却也环环相扣,思维严谨,因而才能让人又感到十分真实,仿佛人死后其灵魂的经历真的如作者所描绘的一般。当然,作者的写作意图决不仅是发表一通痴人呓语,费如此多的口舌去描绘一个虚幻的世界,而是要讲述人在绝处逢生,孤独无依时产生的爱情。而这样的爱情是否能得到圆满的归宿?作者慷慨地给出了答案。荒原上的安全屋是漫长旅程的各个阶段的节点,同时也是两人的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结尾男女主人公最终还是幸运地活了下来并走在一起,其实我在读到一半的时候便已经隐约地感觉到了故事接下来的走向并且大概预知了这样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虽然结局如我们所愿,但是难免落入中规中矩的窠臼之中,缺少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东西,读来略有虎头蛇尾之感。不过就其文字的特色来说还是可圈可点的,一些比喻别出心裁,尤其是对于人物内心世界具象化的描述十分精彩。美中不足的是自始至终都是大量的描写,容易让人略感疲惫。

体会与建议

崔斯坦并不是万能的,更多的时候正是迪伦自己才能在绝境中自我拯救,其实唯有自己才是自己灵魂的摆渡人。我们能够从书中欣慰地看到一个女孩不可思议的成长,从开始时的脆弱到勇于面对一切挑战的坚强。她的家庭背景和她敢作敢为的性格使她的灵魂如此独特,在最美好的年纪死去,她没有沉溺于悲伤安于现状,被动地接受一切,而是很快地振作,敢于尝试新的可能。每一个到达天堂的人都没有想过离开,只有迪伦想要一个人原路折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与家人团聚便是温馨的天堂,但这并非迪伦自己想要的归宿,她在现实世界中经历了太多痛苦,只有崔斯坦才是她的全部。为了崔斯坦,她不惧怕再次经历痛苦与孤独。幸运的是她成功了,努力没有被辜负,她在无数摆渡人中寻找到了崔斯坦的身影。

荒原茫茫,不知前路何方,摆渡人是她唯一的希望。

渡人无数,不惧艰难险阻,他为她敢弃成规于不顾。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篇10】

我说一下我看这本书的感觉,都知道我看书从来不看简介,不看评论,只想通过自己的视角读出自己的感觉。

我感觉这本书不错,一开始我以为这就是简简单单通过普通家庭的事例来告诉我们一些道理,但是看到迪伦(女主角)知道真相的那一刻起,我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随之紧张起来,我一路牵挂着她与崔斯坦(男主)。

在书看到一半的时候,迪伦和崔斯坦的旅程也快到终点了,我就想作者是怎样完成下半本书的,我以为作者会另取别的故事,我以为迪伦和崔斯坦从此就分别在两个不同的世界。谁知道迪伦又找到了回去的方法,上帝似乎格外偏袒她。

故事发展到这里其实就令我有一丝不耐烦了,像其他小说一样,该书中的男女主也不同常人似的被上帝眷顾,被所有不寻常的一切眷顾,让我感觉很俗套。我所说的完美结局,意思是说男女主最后美好的突破一切在一起了。

并不是说故事完美大结局不好,但是我发现了,其实有时候故事里的不完美才让读者更喜欢幻想,对故事更深刻,在自己的想象中更加渴望故事的完美大结局,其实是很美妙的事情,然而作者又编造了一些有悖于故事中常理的事情的故事,完美结局。

我再次强调,并不是说故事不好,只是并不那么另人诚服。不过美好的大结局又让我想到,他们悖于常理的结局会不会以后被惩罚,还是不得善终。

唉,故事毕竟是故事,打发时间可以,从中学到什么,还是自己体会。

我只能说,我看了本书。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篇11】

媲美《追风筝的人》、《偷影子的人》的心灵治愈小说,在书店的我一下子产生了疑惑,到底是何方圣书,能够与曾经感动我的这两本书相提并论,爱屋及乌,也是好奇,使我进入了摆渡人的世界。寻得一处安静的角落,地板上微微有点凉意,在这盛夏里,却恰到好处,只是地板终究比不上软垫,坐久了屁股上的两根骨头就该抗议了,就这样,不断更换着姿势,加上中途的解决生理需要,短短两个小时,我便把这本书看完了,用时短,却是迫切,书里的世界让我讶然和感慨。

书的开头是单亲女孩迪伦的日常,以及在那寻常的生活里透露出的不寻常,她联系上失联已久的爸爸,并即将坐上火车前往寻亲之路,慰藉多年来分离的相思之苦。在极度的喜悦与惴惴不安中,踏上了那一辆即将带她探索一段新旅程的火车。然而火车失事了,而巧的是,只有她在这场突如其来的事故中失去了生命了,从此便遇上了带她前往另一个世界的摆渡人。作者很高明地设置了火车上的人物情景,其邻座是一个胖胖的女人加上一大堆的东西,这便为她的死亡奠定了可能的基础,或许她的唯一死亡与这脱不了关系。当然,这也只是我的猜想而已。我觉得小说就是应该不断地设置可能的剧情,让读者能够凭借自己的猜想参与建构那显而未显的剧情,这才是看小说的魅力。

摆渡人即将带她穿越生命的荒原,荒原的样子不过是自己内心的映射,而我的存在也只是因为你的需要,似乎是我来帮助你脱离苦海,走向一个宁静的永恒的世界,而小说的最后,我们才了然,他们之间是互相摆渡的关系,而成就他们的,是爱。

刚开始穿越荒原的几天,荒原上是层层叠叠的山峰,迪伦看不到别人,身边只有这个少年,他幻化的样子是吸引迪伦的样子,于他而言,这场旅途是任务,是他漫长的生命里一次平常的任务。在漫长的生涯中,他已经不记得当初的自己是怎样走上这一条路的,见过了太多各种各样的灵魂,也知道了太多关于每个灵魂的故事,他只想要安安静静、平平安安地完成任务。密密麻麻的本子上,记录的是他所摆渡过的灵魂,但本子上还有许多空白,不知何年才能到尽头。

而刚开始的迪伦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亡了,她以为少年只是带着她去逃生的。然而,在不断地荒原穿越后,她终于在荒原上的安全屋里知道了真相,也知道这荒原上隐藏着吸入魂魄的魔鬼。路漫漫长,与她相依为命的却只有这个少年,两人的心扉慢慢地打开了。在一次险些落入魔鬼之手的逃荒中,少年帮助了她逃离,而自己却被魔鬼抓入地下。在安全屋里她无助地哭泣,如果没有了少年,自己如何能穿越这个荒原,也是在离开了摆渡人后,她第一次看清了自己所处的这个荒原的秘密,人们在广袤的荒原里蠕动,生前的形体已经模糊不清了,而唯一光亮的是头上那一盏灯,那就是每个人的摆渡人。如果没有这一盏灯,自己的荒原将是黑暗一片,迪伦陷入深深的恐惧之中。荒原的景象不仅震惊了迪伦,也让我有所触动。是否我们的人生也如这荒原一般,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躲避着一个又一个的危险,从本质上讲,我们并非自己想的那么光鲜华丽,我总是想着,离开了所谓的人类社会的装饰,灵魂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篇文章很好地给了我这个问题的一个可能的回答。

读书笔记《摆渡人读书笔记之我的感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读后感大全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书笔记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摆渡人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