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 地图 >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24 来源:互联网

为爱惋惜_《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老师、教授他们都读过一些中外经典名著,当读完一本中外经典名著后,我们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为了记录文章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以及阅读文章的感受,写一篇读后感是很有必要的。那么,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为爱惋惜_《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为爱惋惜_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安娜.卡列尼娜》这是一本经典巨作,这又是一部爱情大片。

开篇第一句: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什么是幸福?列文说,“幸福就在于爱情和希望,希望她所希望的,想她所想的,这就是幸福。根本用不着什么自由!”吉娣说,“一个人只要能忘我,热爱别人,就能心安理得,幸福康宁。”奥勃朗斯基说:“人生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和影组成的。”幸福难道就存在于这光影之间,光是明亮的,影是阴暗的,联想到《白夜行》,是否这光这影意味着人性的善恶两面,善与恶有时候也只在一念之差。

奥勃朗斯基与陶丽夫妻不和时,知书达理的安娜千里迢迢过来,和解了他们的夫妻关系,他们从此就回归了爱情?就此幸福了吗?不,奥勃朗斯基仍然在外沾花惹草,陶丽被几个吵吵闹闹的孩子围着团团转,每天有操不尽的心。自陶丽婚后,生活一直围绕着怀孕、生孩子、喂奶,忍受着通宵不眠,模样变丑。时时为孩子们的生病担心受怕,每每为孩子们的教育牵肠挂肚。外加一堆零零碎碎的家长里短等着她处理,永远揪住她作为母亲的心,她得不到片刻的安宁,面对孩子们的闹脾气、发牢骚,感受到陶丽的心力交瘁!丈夫对家里的大小事不闻不问,孩子多真是苦了她自己,也苦了孩子,还使丈夫讨厌,就这样的日子过上一辈子,陶丽想想也害怕。

陶丽想到找安娜开解,陶丽认为安娜才是幸福的。安娜稳重端庄,落落大方。不仅会修饰装扮自己,还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内心世界,全身上下透露出让人心醉的风流韵味,着实让人着迷。列文也觉得安娜除了智慧、文雅和美丽以外,还有诚实的美德。很多人都欣赏她的美丽、聪明和教养,欣赏她的淳朴和真挚。不管是之前有富足的生活,一个能呼风唤雨的正直家丈夫,有漂亮可爱的儿子。还是当前安娜和风雅英俊的伏伦斯基结合,在陶丽看来,安娜又收获了一份爱情,安娜看起来实在是幸福极了!安娜真的幸福吗?

陶丽羡慕起安娜的幸福,感觉安娜的心里一切都是光明磊落。可安娜回答说,人人心里都有秘密。安娜的话中有话点醒了陶丽,她明白过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表面光鲜的安娜其实也有很多难言的痛苦。陶丽明白自己还是重回往日的生活,孩子们需要她,孩子们会不断成长懂事,不顾家的丈夫总有一天也会认识到自己的不是,重新回归家庭,她认定自己的选择,也就这样一直生活下去!幸福快乐不在于发现真理,而在于追求真理。

安娜的丈夫卡列宁更想不到,自己有钱有地位,一直被他深爱疼惜的娇妻背叛了他,在他原谅了妻子后,反而他的这份怜悯被妻子所支配,她仍然跟随了伏伦斯基,为了爱情离开了原来家庭。卡列宁不能饶恕安娜,打心底恨她,觉得自己已经做到仁至义尽,可安娜把这一切践踏了。爱那些恨您的人,却不能爱您所恨的人。卡列宁也不愿失去孩子和自己现有的地位,坚决不同意离婚。在安娜心里,伏伦斯基和儿子谢辽查是自己最重要的人,她把他们视为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人,但他们两人却不能同时伴随她生活在一起,这让她非常痛苦。安娜没有力量改变自己的现状,于是抛弃了儿子,同情人结合在一起。

当两人都心情愉快的时候,他们的生活就加倍幸福。安娜与伏伦斯基经历过风风雨雨走到一起,他们是彼此心照不宣,他们有足够的财产,有年轻的资本,还有可爱的小女儿,各自都有自己的爱好兴趣活动,看起来是那样的和谐美满。

当一个人情绪好,另一个情绪不好的时候,和睦还不会遭到破坏。但当两人都情绪不好时,就会因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发生冲突,事后甚至记不起来,他们究竟为什么吵嘴。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生活,他们会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争吵,偶尔也会厌倦了这样的生活。恼怒时都会认为错在对方,一旦找到机会就想着指责对方。安娜觉得伏伦斯基不如原先那么好,不顾及她的感受,会有什么瞒着她,开始各种猜疑,不断无理要求,生他的气,又找种种理由发泄。安娜认为自己已经很迁就于伏伦斯基,却是他让她尝到了母子离别的痛苦,失去了正常的社交活动,把一切自己失去的都归咎于他的过错。

安娜在爱情上表现得越来越热烈,也越来越自私,而伏伦斯基却越来越冷淡,越来越想逃避。安娜把一切寄托于他的身上,但这种热情让他反感,爱情一结束,仇恨就开始。她明明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会断送自己,但还是克制不住感情,不断对他进行指责。安娜又实在爱伏伦斯基,把他视为生命中的唯一救命稻草。爱之深,恨之切。在她无助时,她想到用死来捆绑他们的爱情,惩罚他,让他一辈子愧疚于她。原本美好的一切都开始变质,他们的感情也变得一文不值,过去一去不复返。安娜怎能想到自己会走到今天这地步。她感到的尽是自己的不幸,但她的不幸完全可以避免,只要有一个知心人的开导和劝解,她也不至于如此。但她那禁锢在自己封闭世界是无法靠自己走出来,唯一能开解她的陶丽受困于家事,安娜也曾经找寻过她们的求助,但她得到失望的答复。

她真的是从一个奇妙、可爱的女子走向可怜的深渊。她自叹自怜,失去了自我,她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去往何处,在地铁站她回忆起初次遇见伏伦斯基时有人卧轨轻生,由此她也走上了这条不归路。安娜的人生只因一步错,步步为错,无法回转。情是人类的主题,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只能为她感到惋惜沉痛!作者:米乐乖乖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小编推荐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2500字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2500字:

读书有个习惯,会在书的扉页上写下开始读这本书的时间,读完一遍再写下结束的时间,然后看看读完这本书用了多长时间。这样做最开始是因为自制力差,这样可以勉励自己赶快读完一本书,后来渐渐也就成了习惯。

2018年4月29日到2018年12月23日,跨越了九个月,用了239天,终于读完了这本书。这本书很难读,看几页就不自觉地困,想睡觉,但是看进去之后发现这真是一本好书。

其实,说这本书难读也是不准确的,因为里面的故事还是很简单的,难读下去的原因在于名字。故事中的名字都很长,而且对于俄语一窍不通的我来说,完全分不清楚这些名字有什么规律,每个名字是谁,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好在,读进去之后就多少明白了,虽然许多人物依然不明白是做什么的。但是几个主角总算是明白了。

这本书的结构有点儿像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同时写了两条主线,卡列宁及他的妻子安娜和沃伦斯基,吉娣和列文这两条线,同时两条线也不是彼此独立,而是互相纠缠的,人物关系是相互关联的。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很早就听说了它。我原来以为,这个以人物名字作为书名的书,讲的是一个类似于一个被传统思想束缚的女人对爱情的不断的追求,最后却失败了的故事,要讴歌一下这个女人对爱情的不不懈追求,对家庭社会各种压力下仍然追求独立,追求自由,追求自己的爱情,反对礼教束缚的女性的赞美什么的。

我是这么想的,也一直带着这种思路去看这本书。看的时候,虽然感觉和自己想象的有点儿偏差,但是因为故事很长,所以我觉得在后面会慢慢和我的想法一致起来。

直到看到这本书四分之三的时候我的想法变了。我突然讨厌起安娜这个人来。为什么讨厌呢?感到这个女人很自私,什么事情都是第一位的都是替自己想。

(我们暂且不把中国的德、礼放在这个故事里)她说想追求自己的爱情,其实后来看着这种感觉已经不是追求爱情了。开始,她和情人有了关系之后,想和丈夫离婚,丈夫的要求是儿子留下。她要在儿子和情人之间选择一个,于是她选择了情人,当他选择了情人之后,又开始想得到儿子。不可否认她可能对双方都难以割舍,但是总觉得这样做她两边都对不起。她的目的是情人和儿子都在自己的身边,可是她这样做的结果是两个都失去了。

她没有替丈夫想,没有替儿子想,乃至没有替她那个情人想,她心里想的全都是自己。她和情人在一起之后,却又不和丈夫离婚(后来她也同意了,但是丈夫不同意了),为的是不想失去儿子。

这样一来,按照法律,她和丈夫还是法律上的夫妻关系。按照法律,只要不离婚,她和情人生的孩子也不属于情人而是属于她和丈夫。这样,她的情人就为难了,他的情人正年轻,而且很富有,他希望能有属于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家产和自己的事业能有人继承。可是如果和安娜在一起,他就不能有自己的孩子。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想过抛弃安娜,而是尽力想办法去解决这个困境。

安娜生她和情人的孩子的时候得了病,如果再怀孕会危及生命,所以她不再怀孕了。这一点和我看过的电视剧不一样,我一直以为如果她真是喜欢这个情人的话,玛丽苏的剧情是她会宁肯失去自己的生命,也要给他生一个孩子。我对她根本没有那么高的期望。

不过我觉得她一定会和情人起码商量一下再次怀孕的事情,相对于失去生命,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她的情人应该会理解她。可是她没有,连商量的念头都没有,她在想的是怎样把她的情人拴牢在她的身边。她的情人,也就一直不知道她不能再次怀孕了。

我不意外这个人决定不再怀孕,因为生命是最宝贵的,自我保护是一种本能,为了自己的生命,做什么事情的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不能接受的是这个人没有和情人商量,而且说的话让我极其厌恶,她说的话已经和爱情没有任何关系,表现出来的是完完全全的心机,那话我没记下来,也不想再去查,总之就是不想再看第二遍。

我一直在想,她和情人之间的感情是爱情吗?她和丈夫的关系很冷淡,所以希望不再这样下去。她和情人相见的第一面到就是还是很有好感的(暂且不以我们的礼法去考虑这个问题),但是到了后来就全部这些感觉渐渐都看不到了。

客观地说,她的情人对她算挺好的了,即使在最后的时候她的各种作,各种毫无缘由的异常行为,他都一直在容忍。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他不是冷暴力,而是一直在对她宽容。所以我感觉出的这个女人对爱情的追求已经有点儿病态了,追求对爱情的绝对纯粹,绝对不和人间烟火沾上半点儿关系,绝对到她喜欢的人只能在她身边,不能再和别人有任何交集。

在我看来。这并不是爱情,这甚至算不上两人之间正常的关系。整个故事中,没有一点儿表现出,她为丈夫做了什么,也没有一点为情人做了什么,全都是别人为她做了什么。我对爱情的理解是,一个人如果喜欢一个人,那更多的是为对方付出什么,而不是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即使不如此,也不应该只想着从对方那里获取而从不想自己做点儿什么。就算是两个普通的朋友也不能这样。这个故事跟我想的差距有点儿大。我不能想象出怎么还会有人这样想问题。

我没想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创造这样一个人物出来。在后面的作者生活背景中提到,这个人物的原型是跟作者生活得很近的一个人,也许可能是把几个人的故事放到了一个人身上又经过多次修改才改成这样的吧。

突然想到了金庸先生,在他的故事中把他表哥徐志摩写成那样,估计这位俄国的大作家可能也有类似的经历吧。

我其实很希望有一个女生读一读这个故事,然后跟我讲讲从女性视角怎么看待这个人。我想会有这么一个人的,不过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人会出现。我读这本书用了239天,等待这个人出现的时间应该会更长吧。

十年之后我还会再读一遍这个故事,不知道那个时候我的理解和现在会不会有什么不同。

最后推荐一下这本书:

如果你有时间,可以尝试着看一看这本书,虽然我不喜欢这个故事,但是这本书里不止这一个故事,而且作者的文笔真是没的说,描写的很细腻,每一个人物的刻画都很细。不论是谁,不论是多大的年龄,什么样的工作,一定能在作者的文字里找到和自己共鸣的地方。

你,愿意读一读这本书吗?作者:林书山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800字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800字:

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写书评!看完这本书感慨颇多。优雅美丽的安娜,在莫斯科车站邂逅了彼得堡的花花公子,风流倜傥的佛隆斯基。在安娜回到彼得堡,佛隆斯基对她狂热的追求。面对佛隆斯基的追求,想着自己的丈夫卡列宁的虚伪,安娜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放弃婚姻。最终的结局是悲惨的。让我明白理想是敌不过现实的。

安娜在所有人的眼里似乎具具备了完美女人的条件,在佛隆斯基初次遇到她,被她的气质与美丽深深折服。在交际场上最受欢迎的吉蒂眼中的的安娜是与众不同,格外迷人的。是令人羡慕的。但是,是人都有她的劣根性。安娜的失败是在与她所处的社会和爱的人,还在于她拥有对爱情的偏执。安娜生活在没有爱情的家庭里,想到和卡列宁过着虚伪的生活。而卡列宁面对着妻子的出轨,他也没所谓。就因此事引起众人的注意,他才感到不安。面对不在乎自己的男人,连爱情的都不懂的男人。青春美丽的安娜对于英俊潇洒的痴心者追求,尤其自己也蠢蠢欲动。不甘心现状,觉得完全可以拥有美好的爱情,为爱情而活。对于爱情的渴望,年华正好的女子,在邂逅公子哥,并被其痴缠追求着,在爱情和安定生活,还有骨肉面前,对于向往爱情的自由的安娜。她无法做出偷情之外的选择。

在彼得堡安娜生活是压抑的,每个人都渴望自由生活,不想让生命按部就班的人的平淡下去。所以安娜做了,同时也无法挽回。但她不知,爱一个男人,也不能把自己全部都交出去,也要给自己心的角落,供自己累时歇歇。她不知,爱一个男人,要给对方自由。

这里简单说说佛隆斯基,他是花花公子,是不婚主义者。他不刻意追求爱情,不过他喜欢漂亮的女人。他潇洒倜傥,仪表堂堂,也是众多女人中的梦中情人。他不由自主和安娜产生了爱情改变了他。他为安娜放弃一切,前途,名誉,地位。陪安娜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爱情是阶段性的,永恒的爱情是很少的。佛隆斯基在激情冷却以后。即使爱情依旧,也敌不过现实。生活的需求让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作为男人是许多天地需要翱翔。而安娜把爱情当作自己的唯一,把爱人当作自己的唯一。最后将自己推向死亡。遗憾的是两个相爱的人最后是这般悲惨的结局。不禁让人感叹爱情在现实面前是脆弱的。作者:文刀刘

读书|《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500字


读书|《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500字:

“恰好在前后车轮的正中央对准她的那一瞬间,她把红色的提包一扔,头往两肩里一缩,两手着地扑进车厢底下,有一个轻微的动作,仿佛想要马上站起来似的,她双膝跪倒下去。恰在那一刹那间,她对自己在做的事大吃一惊。‘我在哪儿?我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她想要爬起来,想要躲开;但是一个巨大的、无情的东西撞在她头上,从脊背上冲过。‘主啊,饶恕我一切吧!’她说了这句话感觉到无力挣扎。”不知道为什么觉得安娜单纯得像一个小孩,她想起在第一天跟佛伦斯基相遇时火车压死人的事时她像看到了光芒一样明白了自己该上哪儿去,该做什么。这样带着报复心理的绝望似乎是安娜最后的解脱。当火车迎面朝她驶来时安娜对自己做的事大吃一惊,那是一股本能的恐惧,它肯定在一瞬间意识到了自己的愚蠢和悲剧吧。“主啊,饶恕我的一切吧!”一个人在桥上一直盯着河流时会想跳下去;在楼上一直盯着地面时会想跳下去;在月台上一直盯着轨道时也想一下子跳下去,等回过神来后倒吸一口气害怕得使劲睁大眼睛保持清醒。人类本来就是脆弱的,大概是因为没有人能摆脱自己吧。

为什么会产生对安娜的批评呢,书中更多的是安娜的恐惧害怕和不安的表情和值得同情的痛苦。在生产第二个孩子的时候安娜差点死去,她躺在床上精神恍惚地望着卡列宁请求他的宽恕:“我不怕他,我怕死。现在我明白,我什么都明白,我什么都看得清楚。别觉得我奇怪。我还是老样子。可是我身上有另外一个女人呀,我怕她_她爱上了那个人,所以我想恨你,又忘不了从前那个女人。那个女人不是我,现在的我是真正的我,是整个的我。这会儿我要死了,我知道我要死了。你记住一点,我要的只是宽恕,别的什么也不要。”

那时她痛苦地挣扎用恳求的呐喊渴望得到卡列宁的宽恕,而当最后卧轨倒下结束自己的生命时却是无力挣扎和抱着也许能够得到上帝宽恕的希望离开人世。安娜坐在剧院的包厢里忍受着众人的指点与侮辱,她的内心也受到基督教条的鞭策,这样的一次有着反抗意义的行为却使得她承认了自己的软弱,而佛伦斯基的自由更刺激她加重焦虑。卡列宁冰冷的那句“结束了”似乎在预示着安娜将一无所有。她不满丈夫整天忙于正直对自己不理不顾,她的感情在这样黑暗的生活中是死的。

她单纯的想要得到爱情,同时她责备自己是自私的是罪恶的。我认为安娜一定是那种为了遥远前方的光亮手持一盒火柴在黑暗的道路中一边给自己壮胆假装自己一点都不害怕一边踩着碎石子儿想要前进的小孩。“那支蜡烛,她是在它的光亮下读着一本充满惊惧、欺诈、痛苦和罪恶的书,忽地一闪,读后感.

比从前任何时候都明亮,那光亮,给她照耀了原先蒙在黑暗中的一切光亮,噼啪一声,变得昏暗了,永远熄灭了。”不是每个人只要想着“人生只有一次”就有勇气单纯地去追求最重视的东西,而没有禁止去追求本身对于安娜来说就是救赎了吧。我很羡慕她有我没有的生命力,我认为这样的力量很耀眼,至于安娜命运的悲剧则是社会观念对她的束缚导致的必然结果。然而无论是谁都无时无刻不在有意识或是无意识地选择顺应还是反抗当下的社会观念,但只有极少数的人拥有超前的思想。

在当时的社会批判安娜的观点是世人的习惯,而在如今这个多元开放的时代我认为没有批评任何一种观点的标准只有是否理解某个观点。只要不伤害他人任何人对不同的看法与行为只存在包容度的大小罢了。以爱情为中心的人生观和以家人为中心的人生观,以科学为中心的世界观和以艺术为中心的世界观,以宗教为中心的价值观和以知识为中心的价值观等等。以不同的思想为中心出发的行为当然不同,这样的差异性在现在进步的观念不再用批评去看待了。作为一个生活优越的贵族周围的人若是理解安娜的行为,她绝对不会自杀。另一方面安娜和卡列宁不止不理解这么简单了,他们双方互相指责对方伤害了自己,卡列宁以工作为中心对安娜不上心的行为就是对以爱情为中心的她的伤害,以爱情为中心的安娜和佛伦斯基坠入恋河的行为损害了卡列宁最重视的形象反过来又伤害了他。所以在以不伤害他人为前提的条件下保留理解对方的观点对现在的我们来说也深受启发。作者:邹依玲

安娜的爱情悲剧_《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


安娜的爱情悲剧_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

托翁的大作终于在40岁之前读上了一本,不再止步于只知道名句不知道出处的尴尬处境,活到老学到老,本命年在阅读中开篇为自己鼓掌。

文中开篇倒出生命真谛,“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作为一名资深家庭主妇婚龄10+透过这本书看到的是家庭组合关系每一个人都是鲜活而可爱,婚姻关系成为我看这本书的主要调子,什么轰轰烈烈的爱情走到最后都被亲情一般的婚姻关系替代。 当安娜还是懵懂少女之际就被贵族姑妈将她许配给已在省长位置的列宁,他比她大20岁,他不曾也没有时间去体验爱,他唯一想做的和能做好的就是工作,所以他努力工作亦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事业上他收获颇丰,家庭被他忽略也可以说他给了安娜他认为最实在的东西_物质。

光鲜亮丽的服饰个歌舞升平的贵族圈没有物质基础剧院能为你开放吗,不能。女人的心有一个洞一个只能被爱所填满的洞,爱她的丈夫列宁却不知道妻子的需要,圣经上说“哥林多前书7.3丈夫当用合宜之份待妻子,妻子待丈夫也要如此。以弗所书5:25你们做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信仰是活出来的不是守着规矩的死信仰,行动导致结果。当陶丽和奥伯朗斯单独会见列宁用教义去请求他放过安娜给她自由的时候,他挣扎反抗拒绝,他的爱像一张油网让人不得出踹息。

空洞的不安的心遇到想猎获她的优伦斯基时,欲罢不能情人总是比一年见2次面的丈夫更实在好用,像最近热搜pWC会议室两位光天烈日之下在办公室里偷情,远亲不如近邻,释放自我呵呵玩的有点大。苦的是安娜生错了年代如果换到现代她依旧是一名知名名媛,没准还能成为娱乐圈大腕。如果是我婚内遇到真命天子也会出轨吗?说实话倒是很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困境的开始也是新格局的开启。

开篇讲述的第一个家庭是陶丽,钦佩她有勇气有能力选择饶恕出轨的丈夫。带着五个孩子回到乡下开始自给自足的生活回到神的怀抱,开始灵修参加敬拜,神依旧保守看顾她手所做的一切。她为了妹妹热心的和列文保持联系,她敏锐的察觉到他依旧爱着她的妹妹吉娣,极力撮合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喜欢陶丽的爱真诚的爱。

小妹妹吉娣被安娜疼爱,也被安娜伤害。安娜见到吉娣的时候说过的一段话。“您现在的年华真太宝贵了,我清清楚楚地记得,那好比弥漫在瑞士群山中的蔚蓝色雾霭。这种蔚蓝色雾霭笼罩着童年即将结束时那个幸福年代的一切,过了这快乐幸福的阶段,路就越来越窄了,踏上这段道路真叫人又惊又喜,尽管它看来还是光明美好的……谁不是这条路上的过来人哪。”。文字的美妙就在反复揣摩后还能和心产生共鸣,安娜述说着自己的生活从另一个角度是希望吉娣能找到值得爱的人托付一生。列文是个可爱的地主,割草那一段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用身体的苦行来减缓精神上困扰,等待的过程总是难熬的,结果美好的也就这一对,彼此坦诚就连老婆生孩子都会守在门外等,家庭是列文排序的第一位,三角形的婚姻关系,彼此有空间却又都向着主,有主的婚姻不一样活的信仰。

夜深人静挤牙膏写完心中的感受,比第一次写有了进步,满意了。作者:大凡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为爱惋惜_《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读后感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