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水浒传宋江读后感400字 > 地图 > 水浒传宋江读后感400字

水浒传宋江读后感4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互联网

《水浒传》读后感400字:宋江。

四大名著在整个华人世界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四大名著影视剧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书籍则是主动地获取思考,书籍是整体的,连续的,阅读名著更能激发读者整体思维。人,只有多思考,才不会被困惑止住脚步,才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也许以下内容“《水浒传》读后感400字:宋江”合你胃口!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最近,我观看了《水浒传》电视剧,这部电视剧与原著基本相符,它讲述了宋徽宗时期梁山泊起义,直到轰轰烈烈结束的事,以宋江为核心人物,演绎了一出悲剧。

宋江本是小吏,因怒杀阎婆惜而逼上梁山。他不是第一个上梁山的人,为什么当上了梁山的首领呢?这是因为他有领导才能,而且为人乐善好施,意气深重,是妇孺皆知的“及时雨”。但梁山上有领导才能的人有很多,为何只有宋江才能担此重任呢?我想是因为后者。例如柴进和宋江对待武松的不同态度,柴进是把武松当成看火的,而宋江却始终把武松当兄弟看待,宋江有此二胜,众人有此二败,他焉能不坐第一把交椅?但宋江的愚忠,却让我对他的敬佩大打折扣。

他的愚忠,害死了七十二位兄弟,七十二位好汉顷刻间变为七十二个冤魂,断送了一百零八位英豪的前程。他应该意识到,朝廷在招降他们之后,都没让他们进京,就把他们派去征讨反贼,朝廷的用意,就是要坐收渔翁之利呀!吴用、林冲等人曾屡次劝阻,可他就是不听,他的固执,酿出一场悲剧,害死了自己,也害了众英雄。

但不管怎么说,《水浒传》也是我喜爱的片子。

HdH765.cOm更多精选四大名著读后感阅读

宋江其人——《水浒传》读后感



林光阳

《水浒传》是一部中国的经典长篇小说,是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分为一百二十回,主要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108人因为各种原因在梁山泊落草为寇,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在梁山泊抗击官兵,又在被招安之后为国出力的故事。
一说到《水浒传》,肯定会有人开始大谈特谈那些奸臣如何迫害好人以至于使他们不得不反上梁山,又大赞英雄们是多么忠义,即使沦落至此也等待着国家的招安以便重新为国出力——在被赞誉的人里面,首当其冲的就是宋江,因为书里也称他是“及时雨”。
但是,宋江真的是那么“忠义两全”吗?
不,不是的,而且可能还离真正的忠义差远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先从书中第一次出现“山东及时雨宋公明”这个人物的第十八回着手进行分析。宋江最开始的时候是郓城县的一名押司,是当地地方政府的一名小吏。但是他作为地方政府的一名小吏,却在从何涛那里得知要抓晁盖时“飞马”通知了晁盖——这一着,不是摆明了的违背国家法律而且还犯下了通天大罪?而且,宋江这时的行为明显与之后在梁山泊时每当李逵说要**时便急忙喝止的行为是矛盾的——前者视王法若无物,后者却又视法规重如泰山。并且,宋江口口声声说是所谓的“贪官污吏”逼他反上梁山,可是他被官府追捕的罪名是什么?最早是因为阎婆惜发现了他与梁山泊的贼人有往来,而他就杀人灭口了——所以有了第一次被追捕。第二次被追捕是为了什么?酒醉之后吟反诗——你有听说过哪个忠心报国的人会因为酒后要抒发自己的不得志而跑去吟反诗的?!这不是摆明了视国家法度于无物还会是什么?
后来在宋江被捕后,还有一个很细微但能够体现出宋江的虚伪的细节:在路遇梁山泊人马时,花荣要为宋江开枷,宋江连连推辞,还说“此是国家法度,如何敢擅动!”而在穆太公庄上,当两个公人说“这里又无外人,一发除了行枷,快活睡一夜。”宋江就轻易地说“说的是。”当时应允,去了行枷。而且在逃跑时还不忘带上行枷。后来怕误了期限,重新上路时“依前戴上行枷”——这不是说明宋江在被穆弘等人挽留在穆太公庄上时是没有带着行枷的?!这么看来,他在梁山的一番作为不是别有用心还能是什么?其人虚伪,可见一斑。
说他不义,是因为他弑了晁盖,还无耻地占了梁山泊的头把交椅。为什么我会认为他弑了晁盖而将梁山泊据为己有呢?首先,宋江将大批的他所结交的犯了事的英雄豪杰送上了梁山泊——也就是说梁山泊的大部分将领都是宋江的嫡系。其次,在宋江上山之后,山寨内里的各项人事调动(书中在第四十一回最后倒数第四段和第五十一回第三段)居然都归给宋江管理——要知道,当时晁盖还没死,宋江还不是头领——结果他居然在行使头领的职权。再有一处:宋江上山之后,晁盖三次说要亲自带兵出战,宋江都不让(第三次后来是没有拦住)——这简直就是变相软禁了晁盖。
另外,关于宋江之弑晁盖,还有一个值得玩味的地方:在晁盖中箭死了的时候,宋江“似考妣一般,哭得发昏”但,在这之后便没了为晁盖报仇的打算,反而管自己打理山寨去了——直到曾头市又一次强抢了梁山泊的马匹,才再一次举出“报仇”的旗帜而发兵攻打——这之间隔了八个章节——宋江简直是摆明了的不愿报仇。
宋江其人,真的是“忠义双全”的吗?众人口中堪称楷模的宋江,也不过是一个为了一己私利什么都可能做出来的狡诈之徒罢了。施耐庵这样将宋江的本性隐藏在细节中,实在是大有可思索之处。
那么,生活中常见的那些表面上光鲜亮丽的人,真的表里如一吗?

《水浒传》读后感300字:我说宋江


水浒传里哪个英雄好汉没有一身好功夫,他们大口吃肉,大腕喝酒,多自在。

宋江天天想让朝廷招安,众好汉都不同意,每次来一个官,宋江小心翼翼的服务那些官,每个好汉只碍着他,不然,来多少个朝廷命官,都别想活着回去。他宋江有何德何能,让那些好汉听他话?那次战役不是众好汉在前拼命,他在后方指挥。我看,他如果上阵连几下也打不到就败下阵来。

招安后,他们先征大辽,后征方腊,立下了汗马功劳,死了多半兄弟,结果是什么,宋江、卢俊义被高俅四个大奸臣毒死了,宋江死就死,还非要拉上李逵一起死,李逵活着有什么错,宋江不就是害怕李逵造反毁了自己的一世英名吗?

我觉得,水浒传里谁都好,唯独宋江不但害了自己,还害了梁山泊一百零七将的性命!

宋江也是英雄——读《水浒传》有感


提到宋江,人们都会一致赞同他是名符其实的及时雨,谁(只要是正直的人)有困难他都慷慨解囊相助,或冒死通风报信,因此他赢得了107位好汉的心,坐上了梁山第一把座椅。但是很少有人把他当做一个英雄看待,只是觉得宋江这人不错罢了。

但凡是英雄,都必须德才兼备,胆识过人且乐于助人的。对于宋江来说,乐于助人是肯定的,但是其他几个方面就在书中很难找了,但并不代表他没有。毛泽东多次观看《三打祝家庄》(戏剧),多年以后他还说:三打祝家庄,为什么要三次?我看宋江这个人有头脑,办事谨慎,前两次是试探,后一次才是真打。我们干革命,就要学宋江。这就说明了宋江的才能。至于乐于助人,有一个很好的例子:灾民中有一个姓阎的妇女,因为旱灾,丈夫死了,连个棺材都没有,她只得带着女儿惜姣在道旁乞讨。这时宋江正从县衙出来,见此情景,把兜里的钱都给了老妇,便带着他的随从张文远离去。单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宋江的

雷锋精神了,再加上他能够为朋友通风报信,赴汤蹈火,更是把助人一词的意义推向了极致。

再说德吧,宋江号令群雄,对于像李逵这类的好汉自然是不可能用武力征服的,唯有以德服人,以自己的品行使手下听命于自己。而且他识贤才,对自己的兄弟们不离不弃,就想刘备一样。刘备是英雄吗?当然是。那么宋江也应是英雄了。

相信《《水浒传》读后感400字:宋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水浒传宋江读后感4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