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600字 >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 > 地图 >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2024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相关栏目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热门栏目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推荐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

(共 710 篇)

  • 1、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1000字(优选范文)

    最近看了《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本书,感到受益匪浅,《第一次把事情做对》首先给了我一个启发:“思想态度决定了是否能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生活中我们通常都会认为工作中难免出错,怎么可能一次做对呢?还有许多人会说“差不多就行了”“已经差不多了”。但是如果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总是认为把事情做得差不多就行,在这种思想主导下,可以肯定地说,他绝对不能把工作一次做好,做对。

    读后感大全中有很多优质读后感范文为您提供!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其实就是一种态度。日常工作中,不少人就是缺乏这种态度,总是觉得自己不是圣人,犯错是必然的,可以原谅的,结果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现实社会中,很多企业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产品还没有投入生产线,就做好了多少比例要返工的心理准备,正因为有了这种心理,返工的比例一定是有增无减,对企业发展的发展也造成了莫大危害: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浪费人力物力……

    所以我们只有先改变观念、改变态度,将“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观念深深植入脑海之中,最终改变我们的行为习惯,我们才能实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才能离成功越来越近。

    我们经常还会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就是“把事情做好就是把事情做对”。直到看了文章里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贡的故事我才明白,两者之间有着巨大的区别。把一件事情做好,只是自己主观认为的好,而把事情做对则是要符合要求,并不是好或最好。任何工作只有符合客观要求,才能进入可执行的过程,从而达到预期的效率和效果。

    当我们明确了态度,区分了“做好”与“做对”的具体含义后,就要好好思考了:怎样才能把事情一次做对呢?怎么做才能达到“零缺陷”呢?

    我从文中三只狗狗找宝藏的故事中得到了答案。聪聪,明明和慧慧是狗狗家族中最聪明的三只狗,他们为了拯救整个家族担起了寻宝的重任。其中的聪聪狗习惯于“正确的做事”,比较注重方法,但是从来不注重效率。他总是认为只要方向和方法都对了,一切就对了。明明狗虽然很忠诚,为了任务可以不顾一切,但是却缺乏方法,做事没有章法,只解决了“脑袋”问题,没有解决工具和方法问题。而慧慧狗却在任务之前思考:“我为什么不可以把错误减少到最少呢?既然可以避免少失误,为什么不可以不失误呢?如果没有失误,我就可以一次做对。”最终,慧慧狗花费了最少的时间,付出最少的代价,却找到了价值最大的宝藏。这个寓言故事之后克劳士比博士总结了慧慧狗寻宝过程的几点:确定目标,控制过程,预防错误,建立标准,寻

  • 2、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零缺陷”思想是由美国的菲利普克劳士比先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他原来是一名医生,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中发现大家做事情往往难以第一次就做对,总是修修补补,于是,他把源于医学的“预防”与“健康”概念引入制造业,要求在实践中一步步找到问题根源,提出了“零缺陷”管理概念,它的核心理念就是“第一次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因为“零缺陷”理念的巨大魅力,现已成为国际卓越企业的工作标准。

    希望您阅读完读后感大全网的读后感后,能够收藏。https://m.dhb100.com/

    书中提到的挑战密道比赛让我印象深刻,德普和克鲁斯均挑战失败,变成了两尊石像。原因何在?通过书中的描述,我们清楚地知道,汉唐挑战成功的秘诀不是比德普和克鲁斯聪明,而是因为汉唐“认真做事的态度”,和我们常常听到的“态度决定一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我们时时刻刻警醒自己,在做每一件事情前,都抱定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信念,并设定“零缺陷”的工作准则和要求,就会对从事的工作有充分准备,把错误消灭在设计开始阶段,养成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习惯,就可以充分激发潜能并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在读到俄国与土耳其之间伊兹梅尔城市攻防战的案例时,我感到心潮澎湃。伊兹梅尔大战使得俄军将领苏沃洛夫一战成名,在世界军事史上流芳百世,这场战役中,他便是充分运用了“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理念。为此,他制定了详细而具体的行动计划,而最终取得了攻城战役的伟大胜利。

    我们要想在工作中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必须从一开始就牢固地树立结果意识,以实现工作结果为唯一的目标。有时我们会发现无论如何勤奋努力,如何尽心尽责,可工作总是难有起色,甚至原地踏步,原因何在呢?

    实际上,是因为我们只关注“做了什么”,而忽略了“做到了什么”。如果企业员工不关心自己每天的工作与企业未来效益和发展有多少因果关系,这样的忙碌大多事倍功半。一个士兵不能圆满地完成任务,是无法得到勋章的,道理很简单。一个优秀的员工不在于他表面上看起来多么精明能干,也不在于他说了多少豪言壮语,关键在于他工作的成就和结果。从前我们总是说“我努力了,所以我问心无愧。”今天我们要说“我努力了,而且创造了预期的价值。”

    要想治理我们工作上的缺陷,先要治理我们态度上的缺陷;要治理我们态度上的缺陷,就先要治理我们头脑里的缺陷;只有解决了头脑里的缺陷,摒弃思想上的“返工区”,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零缺陷”。“零缺

  • 3、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800字(读后感范文)

    第一次看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本书的时候,我在脑海中闪过的第一句话是:真的能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吗?因为我们已经在生活中见到太多的“差不多”的例子了,就像书中举的例子,默认产品合格率达到98%就达标,2%的不合格率挺低的。在我们几乎大部分人的心里,似乎已经默许了这样“差不多”的例子。

    希望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对您找寻优质读后感提供帮助。http://m.dhb100.com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想,生产一个符合标准的产品是应当做到的事,当需要的产品基数增大,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如果默许这2%的不合格率,那么我们生产出来的成品将会有很多是不合格的,那这样就意味着我们花费了极大的无用成本,耗费了太多的时间、金钱和原材料。

    人们能否做对,并不取决于自身的行为能力,而是取决于支配行为能力的思想观念!我们能做到合格率为98%的产品,但是我们很难做到100%的合格,因为我们从内心就默认了这个可以有一定的误差。

    但是在平日生活中我们有时也在追求100%的成功率,开车时我们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安全驾驶,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到达目的地;走秀时,一位位身材高挑的模特在经历台下成千上万次的训练,每一步的距离,每一步的节奏都把握得分毫不差;医生进行手术时,每一针,每一线都严格按照要求,每一步都仔细认真,环环相扣成功地完成手术。很多时候100%更多取决于我们是否想做到。

    也许有的人会认为,生活中事事都要求100%的正确率,正在抹杀我们的激情,人们永远生活在一个精神紧绷,战战兢兢的世界中,每走一步都是如履薄冰。

    生活没有了激情,也就失去了乐趣。像医生在做手术时是不容许出现一点失误的,一旦失误就会造成一起医疗事故,航海的船员在辨认方向时容不得一点差错,一不小心这都会造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结果。凡此种种,需要我们在当时的环境中处于绝对的冷静,客观地分析情况。

    “零缺陷”并不是一个无法企及的目标,只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默许了“差不多”的出现。“零缺陷”更表现为我们工作的一种决心和态度。当你确定“零缺陷”的工作准则后,你就会有意识地去确定要求,有意识地拒绝“差不多”,你就会预防第二次重复去做。

    总而言之,要想治理我们工作上的缺陷,先要治理我们态度上的缺陷;要治理我们态度上的缺陷,就先要治理我们头脑里的缺陷;只有解决了头脑里的缺陷,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零缺陷”!

    马丁.路德.金的箴言:”如果一个人扫马路,他应该

  • 4、 读《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有感范文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不是一个简单量化的工作标准,而是一个改变所有组织和个人的有效的工作哲学和方法。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搜集的《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读《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有感范文一】

    很高兴有幸阅读到一本好书,本书通过运用大量的生动形象有趣的故事,加上合理的分析总结的形式,表达了形象的表达了日常生活工作中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重要性,以及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会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个人工作中的效率提升,资源浪费的消除的价值观。

    我理解的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首先是从内心开始,我有强烈的意愿做这件事,才会更加用心;接着是做对,保证做事质量,符合要求;最后是第一次,而这里边最难的就是最后一个第一次,这需要事前充分的准备,技能水平,责任心,以及对细节的把握。

    我们怎么才能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一次就做对事情的核心元素是:首先要确定你的工作的目的,为满足客户的要求而工作,而不是以自己的主观做事;建立一次做好的基本准则: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消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侥幸心理;清除达成这一准则的障碍:建立预防提醒系统,取消工作中的返工区,尤其是精神上的,建立工作中的操作规范;最后是努力工作:态度决定素养,素养决定结果;

    我们第一次把事情做好会带来什么?

    有句话说得好,优秀是一种习惯,有科学数据统计一个连续21天的动作将会养成一个习惯,而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又建立在一个好的系统和平台下,我们无法想象一个部门只有一个人一直坚持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而其他人却没有这样的习惯,那么这样的团队将只有一个结局------被市场淘汰。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有效的的预防和控制不良品的出现和流转到下工序,从而达到降低成本,让工作效益最大化。

    【读《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有感范文二】

    在一次做好质量提升主题实践活动中,我沉下心来把《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本必读书籍翻了一遍,这才感觉出这本书的分量,受益匪浅。

    本书的作者杨钢有着一串响亮的头衔,他是美国克劳士比学员高级合伙人、克劳士比中国学院创始院长零缺陷管理方法创始人、中国零缺陷管理首席专家等等,书中开篇用一个故事引发了一次讨论,娓娓道来一个简单的道理:第一次做对是最好的做事方式。对于如何达到这个要求,面临两个问题:态度和习惯。

    首先是态度决定一切。按照我以往的习惯,每当开始一个新的挑战时最先想到的是第一次做嘛,出错是难免的,可以原谅

  • 5、 读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有感范文

    读完《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一书,浅谈自己的读书体会。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搜集的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读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有感范文一】

    在公司推出读《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活动后,我读了这本书,他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好;读了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重要性。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就是我们能在第一次达成目标。而非先做一部分,把没有做到位的部分和犯的错误留着以后去慢慢补救。也许我们对此已经司空见惯,并开始慢慢地接受这些失误的发生。但是,如果我们来算一算要为这些错误付出的代价,恐怕就不会对这些可有可无的失误坦然接受了吧。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企业对员工的期待,它时刻提醒员工要尽最大的努力,在接手每一份工作时,都要抱着一次就做对的坚定信心。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也是对质量品质的要求,只有第一次就做对,才能尽可能减少废品,保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需要员工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扎实的工作技能,对每一个第一次从事的工作,都要有十足的准备。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看起来,这似乎很难,实际上,这也确实不简单。但是,如果我们做到了,错误发生后的补救和修改所耗去的财力,人力和时间成本都将省去,之前所有的努力将会变得如此有价值。努力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不但不会增加我们的烦恼,反而让我们更加在工作中更加高效、轻松、愉悦。

    【读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有感范文二】

    作为一名刚入职不久仍处于实习阶段的新人来说,首先要感谢单位提供的读书机会,让我在工作之初,通读《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一书,这既使我接受到了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工作理念,得到了个人价值的提升,同时又深深地感知到在以后的工作中,自己要积极践行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理念。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就是第一次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在我看来,既然是做事情,就是一种实践活动。而实践的全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历史的车轮永远是前进着的,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无时不刻不在进行中,这不是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并不就是意味着否认探索过程,其着重强调的是实践中的第一次。诚然,既然是探索,就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会走弯路,但是,只要探索后形成理论的总结,并以此为基础应用于实践中,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硫化班实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不仅使我对硫化有了更深地了解,更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工程实际与理论实验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 6、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篇」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是一本管理寓言。由中国零缺陷管理首席专家、克劳士比中国学院总裁杨钢先生所写。(新华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向我们讲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第一就做对是最好的做事方式。下面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一】

    最近读了杨钢博士的书《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受益良多,感慨良多。受益的是,杨钢博士所提出的工作准则,不同于以往我们所提出的力求完美,不同于传统数学思维允许多少分之几的工作误差,而是以完美为工作标准,实现工作的零缺陷。习惯传统价值观的人肯定会惊呼,零缺陷简直是种苛求。但是通过杨钢博士的理性分析,我们可以确认零缺陷的工作标准是可以实现的。杨钢博士认为,实现零缺陷的前提是符合要求,需要以完美为标准的工作态度为基础,信守承诺,辅以正确的方向和价值观,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就会自然实现。人们先前对误差的纵容是因为潜意识里认为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如此才会心想事成,才会用更多的精力来修正错误。

    杨钢博士是国内提出零缺陷管理的第一人,在此之前,小到个人,大到企业,都认为重复的工作修正理所当然。当打破这些不科学的常规时,首先个人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时间的耗费降下来,而企业的整体品质大幅度提升,管理者最关心的利润也能实现最大化。

    社会需要这样的工作准则,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需要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基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需要每一次把事情做对做保障。杨钢博士的论著已经不仅仅是管理科学的一次突破。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二】

    记得刚走上工作岗位,一位关心我的老教师就教育我-----上课要力求一次到位,要尽量少炒冷饭。这炒冷饭是指:在新授课上,学生没有掌握该掌握的知识,教师课后找时间再来补救。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很差的。今天,读完了《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我发现,那位老教师的话,居然和国际管理大师在一直研究的管理经典十分相似。作者中国零缺陷管理首席专家、克劳士比中国学院总裁杨钢先生通过这本书给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第一次就做对是最好的做事方式。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现在施行有效教学的第一原则。

    读了《菲利浦克劳士比的故事(1)》这一节,联系自己的职业,我感触很深,教师第一次就该做对的事不仅仅是上课,还应在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做到第一次做对,这样才对得起每一位孩子、每一个家长。

    菲利浦克劳士比介绍说:

    在年青时代,我曾当过医生,

  • 7、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范文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思想上的洗礼和反思,更是对工作和生活的重新审视和修正。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搜集的【《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范文一】

    每天我早晨醒来,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规划今天和未来的事情,总感觉自己已经把事情、把工作做到了最好,但自从看了《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本书后发现把事情做到最好并不是最对的。

    我们周而复始的重复着每天的生活,总感觉我们走过的路就是对的,殊不知我们经常会被我们自己固定的思维所迷惑。比如我们每天都感觉自己有做不完的工作,事情多的无法处理,我们总是感觉只有尽力把事情做到最好就是对的,而我们很少去思考为什么我们每天总是有做不完的事情,仔细想想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用来对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修补或者返工。我们是该停下来思考我们的做事的方法或者态度了,我们应该发现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并不是最对的,而是思考着怎么去把事情第一次就做对。

    做事情每个人都会,但是每个人的效率都不一样,同样的事情,有的人可能只需要一天就可以做到很完美,比如书中提到的那条狗慧慧;有的人可能需要三天,并且认为自己已经做到最好了,比如书中的那条狗明明;而有的人可能要做一周才可以做完,并且已经是筋疲力尽了,比如书中的聪聪。其实现实中也存在许多类似的事情,好多职员为了赶工作进度、为了完成工作而去工作,在没有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法的前提下盲目的去实施工作,往往因为没有采取有效的方法而造成过程中的一些失误,可是面对失误很少有人去思考怎样在以后的工作中去避免更多的失误,而是义无反顾的继续前行,另外很少有人去计算因为失误我们可能消耗的时间。在现代社会,并不是把事情做到最好就可以万事大吉,现代人讲究的时间观念。

    现代人做事理念并不是指的是一个人把事情是否能做到最好,而是一个人怎么样用最低的成本、最少的时间、最高的效率去完成一项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执行工作

    前,目标确定后,首先要建立有效的预防措施,这样就可以将错误提前预防,既可以节约时间又不影响工作结果;另外还需过程控制,有效的过程控制可以保证工作质量,总的来说就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有效工作方法可以归结为:确定目标、建立标准、控制过程、预防错误、寻求帮助、要求结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就是说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要有一份计划书,在确定自己正确的目标

  • 8、 读《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范文

    什么是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就是第一次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做正确的事是战略和方向;正确的做事是运作与执行,第一次是管理效率,而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则是管理效能与竞争力。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读《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范文一】

    现在的人过的都比较浮躁,追求名利、尽享歌舞升平,很少再有一点平静,也很少能够心平气和的读一点以前我们期盼、向往的书。《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让我感觉到了:人在世上所追求的实现完美的结果应该掌握的方式和方法;让我们体验了在繁杂的社会生活中应该增长的知识、能力,在管理企业应该具备的水平。《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确实是一本通俗易懂的书,在潜移默化中指导人们改变世界观,用正确的方法处理繁杂的事物。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工作方式,因为它可以带来代价最小、成本最低、时间最少、效率最高的效果。零缺陷更表现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一种决心和态度。通过细读这本书,我感悟了许多,也掌握了许多。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核心就是做事情保持零缺陷,零缺陷的核心就是第一次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这一思想是质量管理乃至企业管理中最节约成本、最减少重复劳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精髓。零缺陷质量管理与其他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对比,它的特点就是强调质量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单纯的好;强调保证质量的系统是预防而不是检验;强调工作标准必须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好。

    一、零缺陷在检验工作中的重要性

    结合我们的检验工作,零缺陷也应该是我们试验工作中不断追求的目标。零缺陷并不是绝对没有缺点,或缺点绝对等于零,而是指要以缺陷等于零为最终目标,每个人都要在自己工作职责范围内努力做到无缺点。如果我们时时刻刻警醒自己,在接受一个试验工作时,都抱定:严格合同评定流程、做好试验前的试验大纲、标准的、仪器准备,做好试验工作的计划和整体策划、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发挥质量监督员、安全员的作用、提高主检报告的编写能力和水平、把好审核关和报告审批关。并在整个流程中的每道工序中都设定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目标和要求,就会对从事的每一项工作有充分的准备,把错误消灭在过程开始之前,养成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习惯,那么,我们的检验工作就可以充分发挥组织的效率、效能,并激发每位员工的潜能,逐步形成一次成功,预防为主的工作态度,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体现零缺陷管理的生命力。

    为什么能够第一次把事

  • 9、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优秀范文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是一种学习态度,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当我们决心要第一次就将事情做对的话,往往成功就离我们不远了!下面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优秀范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优秀范文一】

    其实,很多时候,态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事情的成败,正如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一般,当我们摆正了心态,确定自己要第一次把事情做对,那么我们就真的可以朝着这个目标走去了。

    只是,我们经常会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既把事情做好就是把事情做对。直到看了文章里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贡的故事,聆听了孔子这位哲学大家的感叹后我才明白,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同日而语的区别,把一件事情做好,只是自己主观认为的好,而把事情做对则是要符合要求,并不是好或最好,惟有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做到符合要求,才能进入可执行的过程,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效率,所以,我们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时刻注意,把事情做对,做到符合要求,而并不是主观臆断自认为做的好就可以了。

    当我们明确了态度,区分了做对的具体含义后,就要从具体的方法上着手了,那么怎么做,才能把事情一次做对呢?怎么做,才能达到零缺陷呢?

    而我从文章中三只狗狗寻宝的故事中找到了答案!聪聪,明明和慧慧是狗狗家族里最聪明的三只狗,他们为了拯救整个家族,担当起了寻宝的重任,其中聪聪狗性格急躁,所以,一开始就掉入了陷阱,浪费了不少的时间和体力,最后在蜘蛛的帮助下找到了出

    口,寻到了宝藏,而明明呢,是一只善于从宏观方面思考问题的狗狗,只是他缺少合作精神,不善于接受朋友蜘蛛的帮助和提示,一路上掉进了无数个陷阱,才跌跌撞撞的找到了宝藏,慧慧则是一只有着坚强意志的狗,他懂得分析,懂得合作,懂得严格的要求自己,把错误控制在零,最终,他花费了最少的时间,付出了最少的代价,却找到了价值最大的宝藏,更找到了带领狗狗家族回归伟大生灵族类的法则: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然而,小人物反映出的往往就是大社会,文章中的三只狗狗,代表的就是生活中的三种人,聪聪类的,做事注重方法,但不注重效率,总认为,只要方向和方法都对了,一切就都对了,即使很明白在前方这条通道上有很多陷阱和岔路,却允许了错误的发生;明明类的呢,知道要求自己做正确的事,但没有解决问题的合理的工具和方法,做事不讲究章法,也达不到最好的效果,总认为差不多就行,慧慧类则不同于以上两种,他不仅懂得要做正确的事,

  • 10、 观《第一次》有感:橘子味的第一次

    《第一次》观后感:橘子味的第一次

    六月说着说着就到了,高考念着念着就过了。拍完毕业照也就这样毕业了,成鸟兽散。散伙饭没吃得成,便也这样结束了。

    第二次去横店,早场人很少。

    知道是小清新,本来也是冲着主角才去打发时间的。结果却让自己颠覆了。一个足够俗的遗传病桥段,一个太过俗的去世结尾和爱人分离,或许会为很多人所诟病。但至少我是看湿了眼眶,不知道是哭点,依旧年轻,或者看多了人情冷暖大时代特点的原因。

    百度里概括说:电影第一次是由韩延自编自导,杨颖、赵又廷领衔主演的爱情电影,讲述了患有遗传病的女孩宋诗乔与摇滚男宫宁之间唯美浪漫的初恋故事。该电影于2012年6月8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我记得影片中。宫宁选了橘子味的糖。宋诗乔说我想让你记住这一刻的味道。

    橘子,有酸有涩甚至有苦但更多的是甜。影片中许多东西是不能用初恋就概括了的。比如男主父亲对于他妻子的放不下与放下,比如女主母亲对于她的爱与关怀。甚至几乎是陌生人的鼓励。很多东西说浅便可以显得很浅所谓恋爱所谓幼稚,说深了便都与人性搭上了关系。但这毕竟是以小清新为主打,不必究的太深,不如好好享受美好,简单感动。

    影片的叙事结构值得一提。设置的悬念很多,导演肯定费了心思。插叙的叙述方式将疑惑解决的很完美,没有明显的漏洞和不合常理,也非常难得。层层解密式的叙述吊足了观众胃口,也让观众不禁跟着影片一起推理猜想。

    本来看到最后还觉得遗憾的,毕竟宋诗乔喜欢的只是宫宁,一个想象中的人,而不是他本身。结果导演遍在最后抖出了,原来宋诗乔早知道宫宁已经去世了。也不让人觉得遗憾。

    正如海报上写的:第一次,放肆爱。

    在小巷一起跳起的舞,hihg到爆的摇滚,最后照亮人生的弗朗明戈,全是青春的激情。橘子味刺激味蕾,持久保持深刻似触觉的味觉感受。

    至于温暖感人就更多了。厦门营造的下雪场景,小篮子上下传递,整盘整盘的磁带,奔跑的感觉,初吻,他的歌声和吉他,还有在学校安排周到的道歉,许多许多。橘子味的第一次,甜到心里。

    冷笑话的调味料也很有意思,让人轻松一笑。

    最后说说细节。

    众多柔光处理,和许多阳光打在宋诗乔的画面,更加增加了影片的美感。

    演员的选用对于影片来说显得很是重要,比如像杨颖这样看着就舒心的小清新,不用演就赢了。况且演的也很真诚,连拿着胶囊,一脸木讷的问妈妈是不是吃这个药我会变笨啊这样的桥段都透着可爱。看着她戴着毛线帽出来的瞬间,像极了看《月满轩尼诗

  • 2023-05-20

  • 2023-06-15

  • 2019-11-08

  • 2019-10-24

  • 2019-09-19

  • 2019-10-11

  • 2019-10-29

  • 2023-06-26

  • 2021-06-10

  • 2023-05-12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24

  • 2019-10-16

  • 2023-04-21

  • 2019-09-23

  • 2019-10-24

  • 2019-10-28

  • 2022-11-05

  • 2019-09-23

  • 2019-09-28

  • 2019-10-11

  • 2019-10-17

  • 2023-01-21

  • 2023-04-23

  • 2019-11-04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3-07-02

  • 2023-05-12

  • 2023-05-13

  • 2019-10-19

  • 2021-07-05

  • 2021-07-15

  • 2019-09-20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2024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