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大国粮仓观后感 > 地图 > 大国粮仓观后感,2024大国粮仓观后感
大国粮仓观后感相关栏目
大国粮仓观后感热门栏目
大国粮仓观后感推荐
大国粮仓观后感

(共 1475 篇)

  • 1、 《大国粮仓》观后感(精选10篇)

    小编现在向你推荐《大国粮仓》观后感,写观后感时有什么我们会疏忽的地方吗?优秀的影视作品可以让我们深受启发,我们往往会从作品中得到不少有价值的内容。有了这样的好机会,当然要将感悟记录下来并形成观后感,观影时如果只是囫囵吞枣,那么写出的观后感是不合格的,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大国粮仓》观后感 篇1

    2021年5月24日,注定是值得铭记的日子。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遗体送别仪式,在湖南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举行。“我盼行至您的梦里,良田万里,禾下乘凉”“知道他走了,一定要来送送他。我们种田的,对他有感情”……各地群众手持鲜花赶来吊唁,其中不乏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他们脸上有泪,眼中有光。

    人世间,“吃饭的事情”,袁隆平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件的事情。对中国人来说,“袁隆平”三个字,是嵌入百姓粥饭、天下粮仓的重要符号;对全球而言,他的“东方魔稻”“营造了一个粮食更为富足、粮食安全具有保障的更加稳定的世界”。

    虽然今后无法再看到这位一生为民谋稻粱的耕耘者,但他播在每个人心头的种子,化作千千万万个“他”,蕴含了生生不息的力量。

    这种力量,有着爱国为民的情怀。“粮食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我是学农的,我应该在这方面尽我的努力!”在他心中,国家和人民的需求至高无上。

    这种力量,有着信念坚定的分量。毕其一生,专注田畴,播撒智慧,收获富足,在千百次的失败中他依然坚信,世界上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战胜饥饿。

    这种力量,有着矢志不渝的勇毅。“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他更因此立下收徒“门规”---“你不下田我就不带”。

    这种力量,有着勇于创新的担当。充分尊重科学规律,敢于提出设想、勇于探索。从选种、试验、失败,到再选种、再播种、再观察……依据事实、发现真理、验证真理,伴随他的一生。

    这种力量,有着朴实无华的品质。他留给人们的印象,总与水稻有关,是一位直到入院前还心心念念要下田看看、绝不愿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中国“老农”。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斯人已逝,风范永存。他留下的“种子”,将在无数后来者和奋斗者的代代传承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今天的中国,一项项代表着科技前沿的成果凝聚着全球关注的目光,同时,在尖端科技领域也有不少“卡脖子”问题,还有一些体制机制障碍阻隔着产学研的深度融合。面对成绩与不足,以自立自强

  • 2、 《大国粮仓》观后感(精选9篇)

    如何能写出受他人欢迎的作品名观后感呢?每次观看我们都能获得不一样的体验。往往会将观看时的感悟写成观后感,观后感可以培养我们的写作能力,锻炼我们的写作技巧,以下的内容“《大国粮仓》观后感”是读后感大全特意为您准备的,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大国粮仓》观后感 篇1

    纪录电影《大国粮仓》于3月4日全国两会期间正式上映,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员工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和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先进模范人物在工作中矢志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我们观看了《大国粮仓》纪录影片。

    影片聚焦中国饭碗,解读粮食安全,通过垦荒造田、种子与水利、农民与土地的生产关系变革、粮食安全话题、耕地、中国人的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中,而且饭碗里要装中国粮的粮食安全六个板块展现了大国粮仓这样一个重大主题。

    《大国粮仓》以纪实拍摄手法,立足历史纵深、关照当下现实,是一部关于中国人饭碗的电影。影片细致梳理了中国粮食生产、水利灌溉、种业发展、粮食储存等奇迹进程;集中反映了中国在三农问题上的伟大探索历程;生动展现了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以及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农业科技攻关征程中矢志创新、勇攀高峰的奉献精神;充分证明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系统观念,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才能解决好中国人自己的吃饭问题。

    磅礴的影片画面,丰富的信息量,给我们带来一堂关于农业知识大国粮仓的公开课,激发南阳直属库广大党员干部员工的爱党爱国之情,大家纷纷表示要传递袁隆平院士和农业学者、农业科学家的奉献精神,立足本职、砥砺初心使命,自觉扛起时代重任、承担历史使命,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在干事创业的具体行动中,在守住管好大国粮仓、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征程中建功立业。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端牢饭碗,国富民强。观影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的嘱托,积极落实国家局党组两决定一意见和五句话总体要求,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忠诚担当,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粮食和物资储备各项工作任务中,坚决守住管好大国粮仓,为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稳中国饭碗做出积极贡献。

    《大国粮仓》观后感 篇2

    知识+汗水

  • 3、 大国粮仓观后感(系列10篇)

    读后感大全栏目精选:“大国粮仓观后感”,欢迎阅读。

    除了读书让我们成长,观影也是一种成长方式,一部优秀的作品往往是能激发人内心的共情,最好的办法是把这些触动你的点记录下来。写作品观后感应该从哪几个角度切入?您是否对写作品的观后感感到一脸迷茫呢?读后感大全的编辑现在向你推荐大国粮仓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国粮仓观后感 篇1

    突如其来的一个消息,袁隆平爷爷去世了。明明并不熟悉袁老,但是,袁爷爷的离去还是使我的心不由得颤抖了一下。

    国士无双。

    多少年才能再出一个袁老一样,只想着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为国家做出如此大贡献的人?

    “我有两个愿望,一是禾下乘凉,二是全球覆盖杂交水稻。”

    “袁爷爷还是放不下我们,等到大家都吃过米饭之后才离开。”

    “一定是天上的米不够吃了,神仙们才来找袁隆平爷爷去给他们种水稻了。那爷爷种完水稻之后再回来好不好?”

    “爷爷,我以后要好好吃饭,不浪费粮食。”

    看完一则则新闻,我的心也越来越难受。而生物书上的袁爷爷正抱着水稻,和他背后的水稻,一起开心的笑。

    爷爷在笑什么呢?

    爷爷走的时候应该不遗憾吧?爷爷看着我们吃完午饭,看着全中国的人民都有饭吃了,应该会很开心吧?他为祖国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啊。爷爷的笑,一定不止是新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还因为更多的人能吃饱饭了吧?

    爷爷,现在禾下还不能乘凉,那我们就要帮您实现愿望,您都这么辛苦了,那就歇一歇吧,我们一一定替您完成。到时候啊,您在天上看着我们就行了。

    世间再无袁隆平。

    倘若还有来世,爷爷继续培育杂交水稻好不好?

    终会有一天,可以禾下乘凉,杂交水稻也可以遍布全球。袁爷爷一路走好!

    大国粮仓观后感 篇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推行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是彻底铲除封建时期剥削的一次深刻改革。统购统销粮食调配政策的实施,种类多样的票证出现,保证了特殊时期人们的吃饭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现代化农业的大力建设与袁隆平等科技人员的奋斗钻研下,解决了大面积盐碱地、产能低下的问题,让北大荒成了北大仓。面对耕地流失、 农民离开田地的新困局,在科技与农业的结合下 ,用卫星导航实现插秧机自动插秧,大大节省人力物力;用稻蟹共生、稻鱼共生、稻鸭共生 等天然生态的种植方式,让人们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充足的粮食供给,搭建了良好的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石。

    通过观看纪录片,我深刻认识到国以

  • 4、 [荐]大国粮仓观后感1000字(合集9篇)

    观看经典影片对于成长的帮助不亚于读书,在观看的时候就会产生许多的见解,为了帮助我们进一步的了解作品的内涵,是需要写一篇观后感的,观后感可以提高我们的文笔,让我们在写作时的思路更加清晰。您做好准备开始写作品的观后感了吗?读后感大全编辑陆续为大家整理了大国粮仓观后感,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大国粮仓观后感 篇1

    最新年的5月22日,是一个令人悲痛的日子里,因为这一天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爷爷去世了。这一天举国悲痛。在这之前我对袁隆平爷爷不是很了解,看完老师播放的视频,我才知道袁隆平爷爷瘦瘦的黑黑的皮肤有一个农民的脸,但他有智慧的力量,让全国的人都吃上了饱饭。

    我曾经听说过袁隆平爷爷有两个梦想,第一个梦想是禾下乘凉梦,意思就是说袁隆平爷爷想让到麦子长得和人一样高,或者比人高。可以在麦子里乘凉,麦子里接触的大米就像花生那么大。第二个梦想就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意思就是说袁隆平爷爷想让它发明的杂交水稻,意思就是想让地球上的每个国家都知道杂交水稻,让每个国家里的农民都能吃饱饭。目前已经有很多个国家种植了杂交水稻。袁隆平。爷爷真是太伟大了,他用了一个科技让新中国变的发达起来了,以前的人吃不饱饭,袁隆平。

    爷爷发名了这个实验,让全国的人都吃饱饭了,可是在5月22日的这一天,袁隆平爷爷去世了,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将来长大像袁隆平爷爷一样不能忘记它,他用一辈子的心血换来的是让全国人民都能吃饱饭,吃好饭。

    大国粮仓观后感 篇2

    袁隆平爷爷用一生为祖国奉献,是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而就在昨天,袁隆平爷爷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对袁隆平爷爷而言,他是一个不居功自傲的人,在20xx年收获了共和国勋章,在这勋章背后,袁隆平爷爷付出了巨大的艰辛,他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发明“三系法”,目前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

    袁隆平爷爷在以前的时候看见人们吃不饱,喝不饱,骨瘦如柴的样子,于是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所有的百姓吃饱饭,也正因为这样,袁隆平爷爷开启了奋斗旅途,但是想成功并没有那么容易,再一次泥田里有700株稻谷被拔掉了,一次次失败,经过年复一年的研究,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为袁隆平星。

    在20xx年12月18日袁隆平爷爷获得改革“先锋”称号与奖章,并且20xx年9月,在试验田内亩产1147.02公斤创亩产记录。袁隆平

  • 5、 纪录电影大国粮仓个人观后感7篇

    现在看电影或者视频也是人们汲取知识营养的一种主要渠道,我们会在观看的过程产生很多不一样的想法,观看完的以后,心中感触颇多,明白了很多道理,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杂乱的思维得到整理。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观后感记录下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纪录电影大国粮仓个人观后感7篇,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纪录电影大国粮仓个人观后感 篇1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听到这个噩耗传出时,我心头一颤、难以相信这个消息,原来有的人伟大到让我们以为他没有生老病死。袁隆平院士的一生有两个梦:“禾下乘凉梦”、“杂交稻覆盖全球梦”,并将此作为毕生追求。他带领中国科研团队一次次攻破难题,为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做出重要贡献。看完《袁隆平》这部电影后,我颇有感悟。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回顾袁隆平院士的一生,他心怀“禾下乘凉梦”,秉着“躬耕田垄情”,毕生辛勤耕耘,让全球数亿人口摆脱饥饿,用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我们要读懂袁隆平院士“平凡”背后的“不凡”,用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敢为人先的创新创造、朴实无我的奉献精神,写就不凡人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亲历过饥馑岁月的袁隆平怀院士揣着“让中国人民吃饱饭”的理想,决心向“饥饿恶魔”发出挑战,深扎实践热土,努力发挥聪明才智,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用一生的实践让水稻高产成为现实。

    “操场里跑不出千里马,花盆里长不出万年松。”袁隆平院士凭借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百年农作物育种史和水稻育种经验,做到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双结合”,推动杂交水稻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古代先贤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试想,如果没有在平凡岗位上锲而不舍、日积月累的创新创造,哪有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成就斐然。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勤于“下田”、善于“蹲苗”、敢于“拓荒”,努力从实践中汲取“创新”之经、“闯关”之法、“夺隘”之策,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努力做敢于担当的排头兵、善于作为的领头雁,以水滴石穿的韧劲和迎难克难的姿态践行为民之情,实现报国之志。

    接续奋斗,是最好的纪念。我们要从袁隆平的

  • 6、 纪录电影大国粮仓个人观后感900字(通用8篇)

    我们的情绪和思维通常都会跟随着看到的电影而有所改变,我们可以把心中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即写一篇观后感。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观后感。观后感不仅可以记录我们的心得,而且可以增强我们的共情能力。要想写好作品的观后感要抓住哪些精髓呢?以下“纪录电影大国粮仓个人观后感”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纪录电影大国粮仓个人观后感(篇1)

    提起袁隆平,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赫赫有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确实,作为在世界上倍受尊重的“杂交水稻之父”,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作为农民兄弟眼中的“米菩萨”,作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可谓是大功至伟。

    然而,他对网民尊称他为“人民科学家”,却感到“诚惶诚恐、忐忑不安”,他谦虚地说:“‘人民科学家’谈不上,我只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如果要说什么家,我觉得农学家最合适。”

    我想,仅从这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我们就足以感受到袁隆平的谦逊美德和人格魅力,令人敬佩,让人尊重。

    常言道:“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越是沉穗的谷子,越是低下头。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些人喜欢张扬、高调。比如,表现在学习上,喜欢吹嘘自己的博学与能耐,看过几本薄书,就自诩饱学之士、满腹经纶;写过几则公开发表的小文,就自封著名诗人、作家。表现在工作上,喜欢凡事必称大,有的事还没有做,就开始说大话,刚刚干出一点成绩,便“拉长、吹大、垫高”,热衷于在媒体上“精心包装,隆重推出”。这种喜欢张扬的人,虽然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也许能慷一时之慨,开一时之怀,求一时之名,取得一时之利,但这种人往往行之不远,登之不高。而谦逊的人则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一些,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态度做人行事,这才是成就大业的基点,是走向成功的长梯。

    也许有人担心,谦逊的人,久而久之,会被人遗忘,终究会吃亏。其实不然。这些人、这些事或许一时难以广为人知,但当他们以踏踏实实的工作创造了业绩,以默默无闻的品格作出了贡献,名声自在众人心中。这正像袁隆平所说的,我是搞育种的。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尤其如此,不仅要知识多,而且要人品好,不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弘扬科学精神。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这个是基本前提。如果对民族、

  • 7、 大国工匠观后感

    大国工匠观后感(一)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就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来讲,他绘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如此高的焊接技术,不由人折服。

    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少的一份子。2006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

    在节目里,胡双钱所讲述的任务难度广大,令人难以想象:一个零件要一百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要求是0.24毫米。

    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件,那是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铁钻床,仅用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性通过检验,也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

    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12涉外

    葛冬雪

    大国工匠观后感(二)

    又到了五一小长假的时候,但是我们也不能光想着放假。今天,央视新闻推出一档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那些劳动者用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而这个星期四晚自习的时候老师带领我们观看了《大国工匠》,这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在这个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借这8双手向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致敬!

    钳工胡双钱的手,工作30多年来,老胡创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在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的首架样机上,有很多老胡亲手打磨出来的“前无古人”的全新零部件。——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胡双钱。

    而现在的

  • 8、 大国根基观后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首《悯农》,是许多人童年朗诵诗句的回忆,也是中国农民千百年来的写照。可读完《大国根基》,我才意识到,农业发展的艰辛、农民生活的艰难,远不止诗中提到的这般简单。在中国飞速发展的今天,饥饿已经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逐渐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可若没有上世纪众多农业科学家和乡村建设者呕心沥血攻坚克难,我们在摆脱“饥饿”的道路上还要摸索很久。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年,老乡们的生活水平,是评价我们奋斗成果的决定性因素,任何时候,“三农”都是我们发展的重心。

    中国是一个有数千年农业文明的古国,农业立国自古如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始终把农业放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是一段从克服饥饿再到可持续发展的艰辛但辉煌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前夕,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曾经提出了一个世纪之问:谁来养活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但十分贫穷的社会主义国家,布朗的问题虽然合理,但也充斥着资本家对一穷二白中华人民的蔑视。但是中国人民没有给他继续担心的机会。本书的第一章讲到,201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5789万吨,连续七年在60000万吨以上;2018年全球饥饿人数持续三年上升,已经重回10年前的水平,但是中国已经是连续15年粮食丰收。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时间简史》中写到“中国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一个经济奇迹。”

    可是,饥饿离我们并不遥远。20世纪六十年代,在缺粮的年代,曾经有过“大种瓜菜”的社论推广,还专门指出尽量多种南瓜,因为南瓜生长条件不严苛,既可当饭也可做菜。之后,为了摆脱饥饿,农业科学家埋头苦干,努力改良水稻、小麦、玉米的品种,使产量大幅度提升。直到1998年,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在总结农村改革二十年的基本经验时,做出了一个历史性的重大判断——“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大幅度增长,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仅仅是在二十多年前,我们国家才不用担心吃饭问题,这对于从小吃喝不愁的我们来说,只能靠着影视文学作品来了解。饥饿在我们这一代的脑海中并没有根深蒂固的记忆。我对于“饥饿”的印象来自红薯。我很喜欢吃红薯,但我的父亲却不太感兴趣。他说,小时候家里没有别的东西,一天三顿全是红薯:蒸红薯,红薯干、红薯窝窝头……而且那个时候育种栽培技术还不发达,并不是所有红薯都

  • 9、 《大国质量》观后感

    花了几天时间看完这部宣传片,感触很多。作为一名质量人员来,企业生产最重要的因素:质量。无论时代如何发展,质量永远是让其不断发展和壮大的根本条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做质量就是做文化。

    《大国质量》紧扣质量这一话题,以全球视野和历史思维,通过讲述世人追求质量的众多鲜活故事、解析古今中外质量管理的一些生动案例,将一个真实的质量、全面的质量、立体的质量呈现在我们眼前。同时,影片围绕质量强则国家强,质量兴则民族兴这个主题,通过对质量发展的回顾、对问题的反思、对规则的探索、对前景的展望,探索提升质量的重要意义和途径。

    所谓质量,就是说事物或事情符合要求,它应该有确定的规范加以说明,以便使人们清楚地知道是否达到要求。如果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达到了要求的标准,也就是说具有质量,就不会因为返工而产生不必要的费用。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降低了质量成本(质量成本,就是事情做错之后牵涉的费用,包括废料、重修品、多次售后服务、检查测试以及其他类似活动),影片多次强调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就是要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而且还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所以说,质量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质量还是利润的贡献者。做质量有时候很苦、很累。但我们必须要把质量做好,有时候去返修一件产品浪费的时间是做一件合格产品三倍,与其花时间去返修还不如第一次就做对。

  • 10、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

    海波

    《大国崛起》是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该片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西方九国为题材,解读15世纪以来这些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

    而大国崛起的原因有什么共同点呢?这九国说明了其中的一些答案:

    一:对外扩张的历史

    二:殖民统治史

    三:资产阶级革命史

    四:工业、科技、文化、军事和社会方面的改革史

    五:对世界近代发展有过重大的影响

    对比现在的中国,我们提出的“和平崛起”与他们有所不同。目前世界正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中,信息革命是当前的标志,只有拥有科技创新的能力,才能赢得更大的市场,实现国家的整体提升,达到和平崛起的目标。

    要实现这样的崛起,中国就要学习各国崛起的优点,克服不利因素,避免崛起中的不良影响。

    首先,我们要加大教育投入,提升人才竞争力,使全体国民的高等教育素质继续提升。

    美国虽然现在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力在逐步衰退,钢铁工业和重工业制造业在失去,就业压力增加。但是我们业应该看到美国仍然处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科技竞争力还是很强,而科技创新的背后是其高科技人才储备的实力,美国大学的教育水平在全世界来说,仍然是一流的。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要崛起,只有教育崛起,才能实现人才水平的崛起。

    其次,我们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继续主导经济改革,让中国的市场继续成为全世界经济的发动机。

    全世界在经受经济危机的创伤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中国市场的开放和扩大内需的潜力,成为了各国的救命稻草,各国纷纷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期盼中国市场的经济发展,带动各国走出世界危机。而中国也加大经济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经济投资,推动我国gdp水平的更高层次发展,目前我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想,如果再有10年,很有可能超过美国,实现经济总量的新腾飞。

    最后,我们要继续进行科技创新,实现产品核心的技术的掌握。创新能力是当前各国科技水平的体现,有没有核心竞争力,就看你是否掌握真正的核心技术。目前,我国正处在科技创新的新阶段,创新力成为各个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法宝,因此,只有我们不断的推进核心技术的研发,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取得先机。

    总之,我们既要学习他国崛起的先进思想和技术,又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我们特色的崛起之路,走处一条区别他国的和平之

  • 2021-09-1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2-07-18

  • 2023-06-06

  • 2019-11-02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2

  • 2019-11-04

  • 2023-05-27

  • 2019-11-02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11-02

  • 2019-11-03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3

  • 2019-11-04

  • 2019-11-16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03

  • 2019-11-03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3-02-08

  • 2023-02-09

  • 2023-02-09

  • 2023-06-03

大国粮仓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大国粮仓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大国粮仓观后感、2024大国粮仓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