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 地图 >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发布时间:2025-06-13 来源:互联网

2025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收藏13篇)。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1

计算机语言知识:

机器语言:是一种二进制语言,每条语句都是二进制数码表示的指令。计算机能识别的语言。

汇编语言:是一种和机器语言一一对应的符号化的语言,由机器语言符号化而来,用助记符和符号地址来表示指令。

高级语言:是一种与硬件结构及指令系统无关,表达方式较接近自然语言的程序设计语言。如FORTRAN、PASCAL、C、BASIC等。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1〉对象:是将数据和代码封装起来的实体;

〈2〉属性和方法:描述了对象的行为和性质;

〈3〉事件和事件过程:

事件是access对象控件可以识别的“动作”,如单击命令按钮,向文本框中输入内容等;

事件过程就是为某个事件编写VBA代码过程,完成指定动作;

两者的区别就:事件是系统确定好的,事件过程可以由用户来编写。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3

OSI参照模型和TCP/IP参照模型区别:

1、OSI采用七层模型,TCP/IP是四层构造(事实上是三层构造)。

2、OSI网络层提供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服务,而TCP/IP网络互联层只提供无连接服务。

注:面向连接指是双方通信之前先建立连接,然后发送数据,最后释放连接,普通提供是可靠数据传播。而无连接指发送方直接向接受方发送数据,不建立连接,普通提供是不可靠服务。

3、OSI传播层只提供面向连接服务,而TCP/IP传播层提供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服务。

4、OSI过于繁杂,实现起来很困难,效率低。被市场裁减。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4

Windows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

1、单用户或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

2、图形化的人机交互界面。

3、提供了强大的设备管理功能。

4、实现了与Internet的完美结合。

5、丰富的管理工具和应用程序。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5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数据:是描述现实世界事物的符号记录,是用物理符号记录的可以鉴别的信息。

2.数据处理:是将数据转换为信息的过程。

3.数据库(DB):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4.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功能:数据定义(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纵(数据操纵语言DML)、数据库运行控制、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5.数据库系统(DBS):硬件系统、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员(DBA)、用户。

6.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数据库管理系统。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6

办公软件包按功能分类:

(1)文字处理软件

(2)表格处理软件

(3)实时控制软件

(4)演示软件

(5)网页制作软件

(6)桌面出版软件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7

1.引入操作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方便用户及提高软,硬件资源的利用率。

2.计算机等级考试操作系统的主要作用不包括预防和消除计算机病毒的侵害。

3.计算机等级考试操作系统有:MS-DOS,UNIX,Windows。

4.计算机所能识别的一组不同指令的集合称为指令系统。

5.计算机等级考试系统软件有:编译程序,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8

主板分类:

主板分类办法诸多,处在不同角度,就有不同说法。

按CPU芯片分类,如486主板、奔腾主板、奔腾4主板等。

按CPU插座分类,如Socket 7主板、Slot 1主板等。

按主板规格分类,如AT主板、Baby-AT主板、ATX主板等。

按存储器容量分类,如16MB主板、32MB主板、64MB主板等。

按芯片集分类,如TX主板、LX主板、BX主板等。

按与否即插即用分类,如PnP主板、非PnP主板等。

按系统总线带宽分类,如66MHz主板、100MHz主板等。

按数据端口分类,如SCSI主板、EDO主板、AGP主板等。

按扩展槽分类,如EISA主板、PCI主板、USB主板等。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9

路径及其表示:

(1)路径(Path):用于标明文件所在的位置。列出从当前目录(或根目录)到达文件所经过的目录和子目录名。

(2)路径的基本形式:

盘符\文件夹名(目录名)\文件夹名(目录名)。

(3)可分为绝对路径与相对路径两种。

绝对路径:是从根目录\开始说明。

相对路径:是从当前目录开始说明路径。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10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从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作为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控制程序运行的操作系统,其功能可以简单归纳如下:

处理机管理:实现进程的控制、同步、通信和调度。

内存管理:负责内存的分配、保护和扩充及地址变换。

设备管理:实现设备分配、缓冲管理及设备虚拟。

文件管理:实现对文件的存储空间、目录、度/写等的管理。

作业管理:对作业进行调度和控制。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11

计算机科学研究与应用:

人工智能:研究如何让计算机来完成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的工作。

网格计算:专门针对复杂科学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

中间件技术:是介于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系统软件。

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并行计算、网络存储及虚拟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或者说是它们的商业实现。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12

1.计算机等级考试用于规定计算机执行的操作及操作数地址的一个二进制位串称为指令。

2.学校的工资管理程序属于应用程序。

3.计算机等级考试完成一步基本运算或判断,需要计算机CPU执行一个指令。

4.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程序是机器语言程序。

5.由二进制编码构成的语言是机器语言。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13

数据的存储:

1)数据:所有能够被计算机接受和处理的符号的集合都称为数据。

2)信息:有意义的数据的内容.指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有价值的知识。

3)位(Bit)每一个能代表0和1的电子线路称为一个二进制位,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4)字节(Byte)。

通常每8个二进制位组成一个字节,字节是最基本的存储单位.字节的容量一般用KB、MB、GB、TB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5)字长(Word)在计算机中作为一个整体被存取、传送、处理的二进制数字串叫做一个字或单元,每个字中二进制位数的长度,称为字长。一个字由若干个字节组成,不同的计算机系统的字长是不同的,常见的有8位、16位、32位、64位等。字长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反映一台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精度。字长越长,存放数的范围越大,计算机的数据处理速度越快。

6)地址(Address)为了便于存取,每个存储单元必须有的编号,这个编号就称为地址,通过地址可以找到所需的存储单元,取出或存入信息。